英国的两党制.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21122378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国的两党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英国的两党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国的两党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国的两党制.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英国的两党制英国的两党制英国是内阁 制国家,两大党靠竞选争夺下议院议员席位,获多数席位的政党为执政党,其领袖担任内阁首相 , 组织对议会负责的内阁, 另一大党作为法定的反对党而存在。以英国为代表的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1)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A:辉格党与托利党先后交替执政时期;B:托利党和辉格党演变成保守党和自由党;C:工党取代自由党的地位;(2)英国议会 内阁制中两党制的特点:A:两党的活动围绕议会选举展开,执政党不仅掌握行政权,也掌握立法权;B:两党采取集中制。形成的因素形成的因素为什么会形成如此稳定的两党竞争体制,而别的政党无法插手政治呢?据西方政治学者分析,主要缘自下列因素:(1 1)

2、制度的因素)制度的因素。 英美两党制均产生于相对多数选举制,这种选举制度有利于两大党而不利于第三党的建立和生存。此外,美国的单一行政长官 制也有利于两党的形成和发展。总统职位通过总统选举产生,而不受各政党在国会占有席位多少的影响,总统选举人团 的产生是“胜者全得”,要么获胜,要么失败,因而引起政党的两极化。在美国,由于联邦制 的特点,各州州长、各州议会的选举均采用相对多数制,这也有利于巩固两党制。(2 2)历史二元因)历史二元因 素素。两党制是美国社会结 构利益双元性的产物,美国建国初期以来每次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冲突几乎都是二元、两面的。 围绕宪法的批准出现的东部商业利益和西部农业利益之争

3、导致了联邦党人与反联邦党人的产生。经济利益之争也导致南北方围绕 奴隶制及其种植园经济而产生分裂,由此形成两大阵营。20 世纪城乡利益的冲突又是自由主义 和保守主义交锋的重要因素,等等。(3 3)政治文化因)政治文化因 素素,英美两国选民观点中庸、适度、不走偏激,善于妥协,视政治为妥协的艺术。两国的政治文化接受了妥协的必要性、短期实用主义的明知性以及避免僵硬教条主义的务实性。 另一方面, 在两国社会的根本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主要方式问题上存在广泛的共识。大多数国民认可洛克和麦迪逊关于个人自我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拥有私有财产权利的观点,很少有人主张生产资料公 有制 。因此,政党之争不在于选择公有制或

4、私有制,而在于怎样分配资源和财富问题。两党制的特征:第一,主要政党多为掮客政党而非使命政党。第二,主要政党关心争取所有选民,因此它们不会将自己局限在某些阶级或阶层之中。第三, 主要的政党多为中庸政党, 它们试图提出不让任何主要的选民团体严重失望的政治纲领。第四,政党之间的差距不大。两党制的优点:第一,两党制是一个较负责任的体制;第二,两党制比较公平,鼓励竞争;它鼓励政府更换,能够有效地防止任何一个政党或政党集团无限期地垄断行政权力,保障民主的持续和发展;第三,两党制被视为是鼓励温和政治活动的体制,为了赢得竞选,两大政党必须争取为数甚众的中间阵营。1,特征:政党体系由两大政党组成,两党皆有相近的

5、竞选实力可以组成政府2,优点第一,两党制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政权稳定。一百多年来,美国的政治舞台上一直保持着民主党和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单一党凭借自身的实力在选举中获胜,赢得议会中多数派的稳固支持。而非多党制下的政党联盟是多属暂时性利害关系的结合。第二,民主程度高。在两党制下,选民可以在两套政纲中进行明确的选择,直接选举代表自身利益的政党。第三,有效的权力监督与制约,以减少腐败。在两党制的国家,两大政党处于竞争和对立的状态,每次竞选结束后,失败者成为反对党,或在野党。仍然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极力牵制执政党,监督政府的运行。必会使执政党在权力行使过程中更加公正廉洁英国两党制形成的历史演变

6、英国两党制形成的历史演变2010-06-09 14:32:13博仁教育英国是现代政治体制的诞生地, 政党政治首先在英国出现, 两党制至今仍是英国政治的主流。其形成有个慢长的演变。本文试图将从1689年辉格党、托利党的产生,直至1924年工党取代自由党上台执政,这几百年来的历史清晰的描绘出来。由于其中牵涉到各种复杂的政治、宗教因素,肯定会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也尽力避免。一、托利党和辉格党的出现17世界是英国历史变革、政治动荡的时期,大概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天主教徒阴谋”及其引发的“排斥危机”,直接刺激了英国近代两党托利党和辉格党的诞生。1678年,一名叫泰特斯 奥茨的教士声称,一群耶稣会天

7、主教徒曾在伦敦的“白马酒馆”秘密集会,计划谋杀国王查理二世,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并打算邀请法国军队入侵,大举屠杀新教徒。这一传言震动了英国,也激起了广大人民对天主教的愤恨。同时,这一事件使詹姆士的王位继承权问题成为社会争论的焦点。查理二世指定詹姆士为王位继承人,然而根据英国法律规定,天主教徒不得担任公职,当然无权继承王位。1679年4月召开的议会中,政府反对派萨弗兹伯里提出排斥法案 ,要求取消詹姆士的王位继承权。查理二世事用特权,蛮横的解散议会,排斥运动失败。在为期三年的“排斥危机”期间,出现了两个对立的政治派别。反对国王兄弟、天主教徒詹姆士继承王位的“辉格党”,其前身是“绿带俱乐部”;拥护詹姆

8、士继承王位的“托利党”,其前身是“红带俱乐部”。前者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后者则代表土地贵族的利益。“托利”一词源于爱尔兰语,原意是指专门打家劫舍的天主教匪徒。因宫廷党拥护天主教徒继承王位,故被萨弗兹伯里派讥讽为“托利党”。“辉格”一词源于苏格兰语,本来是指苏格兰西南部地区残杀天主教教士的长老会强盗,因萨弗兹伯里派极端仇恨天主教,故被宫廷党诬称为“辉格党”。两次虽属贬义,但却长期使用达一二百年之久,这就是英国两大政党的起源和政党政治的发端。二、光荣革命,短暂合作后的斗争,两党政治出现1688年,英国面临国王专制和恢复天主教的威胁。詹姆士二世开始有组织、有步骤地实施他梦寐以求的恢复天主

9、教计划。此举引起了两党极大的不满,决心阻止詹姆士计划的实现。1688年6月,4名辉格党贵族和3名托利党贵族联名向荷兰执政、詹姆士的女婿威廉发出邀请信,威廉接信后,经半年准备,率军扬帆出发,君临英国。詹姆士二世仓皇出逃法国,“光荣革命”成功,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统治的君主立宪制。这次胜利第一次展示了政党的力量,又为两党的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政治条件。从此以后,英国进入两党政治的建立时期。1689年2月,威廉开始组建政府,两党又为争夺政府职位展开斗争。在这一时期,英国君主大都采取“平衡政策”,缓和两党竞争,但收效甚微。 1694年,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汉诺威王室认为托

10、利党是不可靠的,唯有辉格党才使自己忠实的支持者。因而重用辉格党,压制托利党一直是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不可动摇的既定国策。于是,在1714-1760年间,出现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辉格党寡头政治优势局面。直到1760年,乔治三世即位,王权回升。伴随着乔治三世个人统治的出现,辉格党寡头政治迅速结束。托利党寡头统治借机建立起来。乔治三世力图重振王权,恢复君主专制。在反对国王专制统治的斗争中, 作为议会中主要反对党的辉格党首先摒弃了以家族和社会联系为纽带的传统政党组合方式,加速了党的组织纪律性和政治凝聚力,组成了一个新型的资产阶级政党。从此到1830年,除了1年多的间隔外,托利党一直把持着政府的权力。到19世

11、纪初,两党界限趋于明朗化、稳定化,两党政治达到了成熟阶段,从而产生出两党制度的萌芽。三、议会改革,两党制度最终形成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议会改革再次掀起高潮。托利党一方面实行高压政策,另一方面实行了一些“自由主义”的社会改革。前者引起资产阶级激进派和人民群众更猛烈的反抗,后者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政府同工业资产阶级的矛盾,但却引起了托利党的分裂。1830年,威灵顿辞职,格雷内阁(辉格党)成立,辉格党上台推进了议会改革的进程。1832年,英国议会通过选举改革法 ,扩大了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内的力量。在1832年议会改革过程中,托利党和辉格党分别更名为保守党和自由党。

12、由于托利党一向信奉保守主义,墨守陈规,反对改革,因而得名为保守党,代表主张保护关税,以地产为中心的地主贵族集团的利益。与此同时,辉格党历来支持议会改革,常有某种自由主义倾向,故得名为自由党,代表主张自由贸易的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集团的利益。1841年,保守党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竞选活动,一举击败当权的自由党,上台执政,在英国历史上,在野党完全依靠政党组织,通过大选胜利获得组阁权,这是第一次。两大政党都演变为新型政党,使两党轮流成为历史的必然。从此,英国形成自由党和保守党“你上台,我下台”轮流执政的局面。在组织和思想等方面,两党也得到充实和完善,开始成为全国性政党。 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后,

13、由于把民主代表制引入政党组织建设,从而标志着英国政党制度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民主代表制在两党组织系统中迅速推广开来,在代表制地方组织广泛建立的基础上,两党分别建起代表制全国性组织。其力量的进一步加强,他们通过议会选举,形成了从1867-1915年两党轮流执政的局面。四、自由党的衰落和工党的崛起1870年后,保守党和自由党都逐渐演变为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政党,轮流执政局面保持未变。然而,到了19世纪晚期,自由党开始分裂和衰落。随着英国霸权的丧失,自由党内一批上层资产阶级分子抛弃了传统的自由主义原则,转而支持保护关税政策,呼吁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 拥护帝国主义战争, 实际上倒向保守党一边。

14、 自由党的势力逐渐衰落。引发自由党公开分裂的触媒是爱尔兰自治问题。当权的格拉斯顿内阁(辉格党) ,从英国的长远利益出发,支持爱尔兰实行有限自治,企图把爱尔兰建成一个类似加拿大的自治领。1886年4月,格拉斯顿向议会提出爱尔兰自治法案 ,但即使这么保守的自治法案也没能通过下院。以张伯伦为首的统一派,从地主阶级的利益出发,竭力维护大英殖民帝国的完整性,顽固反对爱尔兰自治。从此,张伯伦统一派与自由派分道扬镳,当格拉斯顿第二次提出该法案,更多的自由党人倒向了保守党一边。1895年,统一派正式合并于保守党,参加了保守党政府,自由党势力锐减,从此一蹶不振。与自由党没落的同时,一个新政党工党迅速崛起, 填补

15、了自由党在两党机制中空出的位置。工党是由各地工会组织和社会主义团体联合组成的。宪章运动失败后,多数工人对政治斗争心灰意冷,走上了以经济斗争为主的工联主义道路。在 19世纪中叶,涌现出一大批以行业系统为基础的职工联合会。1881年,由少数受过教育的激进工人代表和部分自由党左翼分子组成,亨利海德曼创立的社会民主同盟成立。另一影响更大的社会主义团体,费边社建立于1884年,参加大多是新闻记者、文学家等中产阶级知识分子。 1893年,独立工党成立,标志着英国工人阶级已拥有了自己独立的政党组织。1900年2月,独立工党、社会民主同盟、费边社和主要职工联合会的 129名代表集会于伦敦,宣告成立劳工代表委员

16、会。独立工党成员拉姆塞麦克唐纳任书记。1906年大选时,劳工代表委员会共有29人当选议员,并促使工会的罢工合法化。同年年底,劳工代表委员会正式改名为工党。随后,英国最大的工会组织矿工联盟参加了工党。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工党在议会中依附于自由党,反对保守党。一战爆发后,工党支持政府的战争政策,并且加入了自由党的联合内阁。战后,又利用经济萧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时机,积极扩大影响,争取选民的支持。到1922年,工党成为仅次于保守党的议会第二大党。1924年,工党领袖麦克唐纳出任首相,开始了保守党和工党轮流执政的时代,牢固地占据了议会第二大党的位置,持续至今。两党制两党制 - - 概况概况资本主义国家

17、两个主要的政党通过议会或总统竞选轮流执政的一种政党制度。 实行两党制的国家,并非只存在两个政党,而是指有两个居于主要地位的政党,除了他们之外,其他的政党规模和影响力都比较小,只能参与并影响政权,却不能单独掌握政权。两党制最早产生于英国。早在1688年光荣革命前,英国议会内部就存在两大政治派别,即辉格党和托利党。1694年,开始实行由辉格党执政的第一个政党内阁。18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由辉格党执政,60年代之后,则主要由托利党执政。在18世纪的前半叶逐渐形成了由议会下院占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的制度。工业革命后,辉格党演变为自由党,托利党演变为保守党。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选举法颁布后,两大党轮流

18、执政的制度正式确立。以后,两党制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国采用。由于实行两党制的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不同,政党的组成、力量对比的变化不同,以及在某个历史时期的具体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不同,两党制在各个国家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内容也有所不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 内阁制的两党制,以英国为典型。这种两党制在以议会为政治活动中心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 两大资产阶级政党通过议会竞选争夺执政地位,在议会竞选中获得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组织内阁,成为执政党;而获得议会次多数席位的政党就成为法定的反对党, 对政府起某种监督和牵制作用。在每次议会大选后,如果两大政党在议会

19、中所拥有的席位发生相反的变化,执政党和反对党就互易其位。这样就形成了一党在朝,一党在野,轮流执政的格局。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也实行两党制,但其特点是,反对党的责任和力量没有英国的那样大,而且在议会中有越来越多的政党占有席位,小党在这些国家的作用往往很大,大党在难以赢得议会多数时,要靠小党的支持。 总统制的两党制,以美国为典型。即两个主要政党通过总统竞选争夺执政地位。由取得总统职位的政党组织政府,执掌政权。当选的总统成为执政党的当然领袖,竞选失败的政党则成为在野党。按照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美国国会和总统的竞选分别进行,两者的结果没有必然的联系,因而执政党不一定同时是国会的多数党。哥伦比亚

20、、委内瑞拉等国实行两党制,但它们又各具特点。如哥伦比亚长期由保守党和自由党两大传统政党交替执政,但在19581974年的16年间,两大政党达成协议组成民族阵线,两党轮流担任总统,共同组阁,平分政府及各级议会席位。两党制两党制 - - 优点优点对政党制度的传统分析比较强调两党制的好处,认为两党制有如下优点:1、两党制是一个交付责任的体制。在这种体制当中,选民必须在两个可替换的征服中国作出明确的选择,模棱两可、含混不清是不行的;2、两党制比较公平,鼓励竞争,它鼓励政府更换,能够有效地防止任何一个政党或政党集团无限期地垄断行政权力,保障民主的持续和发展;3、两党制被视为是鼓励温和政治活动的体制,为了赢得选举,两大党都必须争取到为数甚多的中间阵营的支持。但是,实际上实行两党制的国家政治稳定、政治风格稳健的原因,并不是一定就是他们所实行的政党制度, 还有其他一些历史、 文化、 宗教的因素需要考虑在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