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初中语文七下 渡荆门送别教学课件 .ppt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2078046 上传时间:2019-11-23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6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初中语文七下 渡荆门送别教学课件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冀教初中语文七下 渡荆门送别教学课件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初中语文七下 渡荆门送别教学课件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初中语文七下 渡荆门送别教学课件 .ppt(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渡荆门送别 李白,学习目标,1掌握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2体会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3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特点。,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有“诗仙”之称,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有蜀道行路难等。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

2、万里/送行舟。,译文,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了楚地准备尽情游览。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重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影倒映江中像 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合作探究,赏析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作者从什么角度写了什么景色? 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

3、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赏析诗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本句写了几幅画面?分别从什么角度怎样写的?本诗写了两幅图画,一幅是水中映月图(俯视);一幅是天边云霞图(仰视)。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当堂检测,1、本诗从视觉上给人已豁然开朗,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的诗句是: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2本诗描写夜间,黄昏时江上美景的诗句是: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3、诗歌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尾联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布置作业,1、总结李白的送别诗,找出其中名句。2、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