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初中语文九上《18.短文两篇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PPT课件.ppt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2077638 上传时间:2019-11-23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初中语文九上《18.短文两篇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长春初中语文九上《18.短文两篇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春初中语文九上《18.短文两篇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初中语文九上《18.短文两篇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PPT课件.ppt(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题孔子像于芝佛院,李贽,教学目标,1. 了解司马迁和李贽在孔子问题上存在分歧的原因。2. 有韵味地诵读文言经典,积累文言词汇、名句,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3. 引导学生读书、思考,并联系自己的生活感悟道理,评价历史名人,提出个性化的见解。,导入新课传统的五伦关系是这样排列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师友。可是在封建专制统治的明王朝,有一个胆大包天的人在他的夫妇论里,将五伦关系作了重新排列:夫妇、父子、兄弟、师友、君臣。这个人后来被迫害死于狱中,他就是著名的思想家李贽。,走近作者,李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龙湖叟等,是明代思想家、文学评论家 。,话孔子回顾孔子的生平和思想。归

2、纳学生回顾的内容,简介孔子世家。司马迁作史记,将孔子列为“世家”,原本“世家”只限世袭王侯,而那时的孔子虽被“独尊”,但还未封“王”。后来在孔子的泽被下,孔子的后人果真世袭公爵,历两千余年,成为世界上最悠久的贵族世家,证实了司马迁超前的历史眼光,研读赏析,人皆以孔子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皆 以老、佛为异端,吾亦以为异端。人人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父师之教者熟也;父师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儒先之教者熟也;儒先亦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孔子有是言也。其曰“圣则吾不能”,,认为,因为,熟悉,知道,先儒,儒家先辈,这,课文诠释,是居谦也。其曰“攻乎异端”,是必为老与佛也。 儒先臆度而言之,父

3、师沿袭而诵之,小子矇聋而听之。万口一辞,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不曰“徒诵其言”,而曰已知其人;不曰“强不知以为知”而曰“知之为知之。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矣。 余何人也,敢为有目?亦从众耳。既从众而圣之,亦从众而事之,是故吾从众事孔子于芝佛之院。,表示谦虚,主观推测,追随于一般人之后,把孔子当圣人,译文,人们都认为孔子是大圣人,我也觉得他是个大圣人,大家都以为道教、佛教是异端邪说,所以我也这么认为。其实每个人并不是真的知道什么是大圣、什么是异端,都是从自己的长辈、师长那里听到的而已,长辈和师长们也并非真的知道什么是大圣和异端,是从儒家先辈学说的传承中听到的,而儒家先贤们也并非真的知道什

4、么是大圣和异端,孔子说过:“我不是圣人”这是自我谦虚的话,他所说的“攻击异端”必然指的是道教和佛家。,儒家先辈主观臆测地说,长辈与师长们也沿袭他们的思想去说,后辈就糊里糊涂的接受,大家都这么说,就不能打破了,千百年来都是一样的而不自知。不说“只是诵读他的话”,而说“已经知道他这个人”;不说“其实根本不知道却强说都知道了”,而说“知道就是知道”。到今天,即使有眼睛,也不能明辨是非了。 我是什么人,敢说自己是明眼人?我也跟大家一样。也跟随众人认为孔子是大圣人,也跟随众人供奉孔子的像,所以我跟随众人在芝佛院学习孔子的学说。,1.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作者要驳斥的主要论题是什么?要达到的目的又是什么?明

5、确:驳斥的主要论题是“人皆以孔子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要达到的目的是揭示历代儒家之徒盲目尊孔的荒谬无知。,2. 作者是如何证明“人皆以孔子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这一论题是虚假的?明确:文章全用反语,层层剥开了“人皆以孔子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的原因。这就是万口一词,千年一律,陈陈相因,从不以为非,不敢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更可笑的是人人相信,人人却又不是真知,只不过是儒家的先辈这样说,父师跟着这样说,大家也跟着这样说罢了。“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矣。”就是这么一种滑稽可笑的情状。作者还巧妙地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孔子的原话搬出来。原来“人皆以孔子为大圣”“皆以老、佛

6、为异端”,无非是断章取义,完全是因为主观臆断了孔子的“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与“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既然最原始的论据是虚假的,得出来的结论也必然是虚假的。,3. 李贽在文中多处引用典籍中记载的孔子的话,比如“圣则吾不能”“攻乎异端”“知之为知之”等,请你分析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明确:以孔子自己的话作为材料,揭穿世代相传的所谓“大圣”和“异端”,只是儒先们的“臆度而言之”,与孔子的原话并不一样,是断章取义,这样就用有力的论据,驳倒了对方的言论。4. 在文章第 2 自然段中,作者直接抨击那些从众之人的“不自知”“强不知以为知”“虽有目,无所用矣”,然而在文章末尾又用四个“从众”把自己写

7、得俨然一个从众俗流,这是为什么?明确:这样写意在表明后世学孔的道学家,他们盲目崇拜孔子,用封建礼教把人们不同的个性“强而齐之”,使人人都变成一个模样,因而更具有讽刺和批判意义。5. 文章结尾段说:“余何人也,敢谓有目?”你能根据此句推断出作者生活在怎样的社会里?明确:作者生活在一个思想统治严酷,没有言论自由,人们的个性被严重束缚的社会,有先进思想的人势单力薄,根本无法与统治者的爪牙强大的道学家抗衡,只能被迫屈从。,课堂小结,李贽笔下奉孔子为“大圣”的“人人”没有主见,人云亦云,是一群愚昧懵懂而却自以为“知”的荒谬鄙陋之徒。而司马迁是以大量的史实为依据,亲读孔子之书,亲临孔子故里走访,亲见孔子门

8、徒虔诚习礼后,才分析总结给孔子下历史定论的,他们与司马迁有着本质的不同。晚明政治日趋黑暗,资本主义有了萌芽,这就刺激着一部分具有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要求解放思想,重视现实问题。李贽是这时候涌现出的杰出代表。李贽一生最着力反对的就是当时封建制度的精神和社会支柱道学家们,即文中的“人人”。这些道学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而他们骗人的招牌就是孔子之学。孔子的思想,历史地看,不可以简单地一概否定。李贽于孔子学说本身,就大体而言,并不取否定态度,他所深恶痛绝的是后世学孔的道学家,他们盲目崇拜孔子,用封建礼教将人们不同的个性“强而齐之”,使人人变成一个模样。从提倡个性自由、个性解放出发,李贽当然要给予他们尖刻的批判和讽刺。,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