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数学试卷(解析版).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2066355 上传时间:2019-11-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门头沟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数学试卷(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京市门头沟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数学试卷(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门头沟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数学试卷(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门头沟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数学试卷(解析版).doc(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门头沟区门头沟区 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七 年年 级级 数数 学学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 6 页,共十道大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36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分分)1.不等式组 3x24 的解集是( )Ax2 Bx3 C. x3 D x2考点:解一元一

2、次不等式.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移项,再合并同类项,把 x 的系数化为 1 即可 解答:解:移项得,3x4+2, 合并同类项得,3x6, 把 x 的系数化为 1 得,x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熟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是解答 此题的关键2.某种流感病毒的直径是 0.00 000 008 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0.00 000 008 为( )A6108 B5108 C8108D4108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分析:绝对值小于 1 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 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

3、为零的数 字前面的 0 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 000 08=8108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 a10n,其中 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 0 的个数所决定3.若 ab,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2A4 a4 b BacbcCa5b5 D7a7b考点:不等式的性质. 分析: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求解即可 解答:解:已知 ab, A、4a4b,故 A 选项错误; B、a+cb+c,故 B 选项正确;C、a5b5,故 C 选项错误;D、7a7b,故 D 选项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注意不等号的开

4、口方向4.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3412()xx B236aaa C33(2 )6aa D336aaa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 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以及幂的乘方的知识求解即可求得 答案解答:解:A、 (x3)4=x12,故 A 选项正确; B、a2a3=a5,故 B 选项错误; C、 (2a)3=8a3,故 C 选项错误; D、a3+a3=2a3,故 D 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以及幂的乘方的知识, 解题的关键是熟记法则5.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m2)2=m24 B(3y)( 3y

5、)= 9y2 C2x(x1)= 2x21 D(m3)(m1)= m23考点:平方差公式;单项式乘多项式;多项式乘多项式;完全平方公式. 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是两个二项式相乘,并且这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 另一项互为相反数相乘的结果应该是:右边是乘式中两项的平方差(相同项的平方减 去相反项的平方)进行选择即可解答:解:A、 (m+2)2=m2+4+4m,故 A 选项错误;B、 (3+y) (3y)=9y2,故 B 选项正确;C、2x(x1)=2x22x,故 C 选项错误;3D、 (m3) (m+1)=m22m3,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方差公式:(1)两个两项式相乘

6、;(2)有一项相同,另一 项互为相反数,熟记公式结构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AF 是BAC 的平分线,EFAC 交 AB 于点 E若1=25,则BAF的度数为( )A15 B50C25 D12.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 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出2,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 解答:解:EFAC,1=25, 2=1=25, AF 是BAC 的平分线, BAF=2=25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性质并准确识 图是解题的关键7.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正确进行因式分解的是( )A.(x+5)(x5)=x225 B.x2+x+1=x(x+1)

7、+1C.2x22xy=2x(x+y) D.3x+6xy+9xz=3x(2y+9z)考点:因式分解的意义. 专题:因式分解 分析:因式分解就是把多项式变形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根据定义即可判断 解答:解:A、结果不是整式的积的形式,故 A 选项错误; B、结果不是整式的积的形式,是整式的乘法,故 B 选项错误; C、正确; D、左右不相等,故 D 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意义,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互为逆运算,并且因式 分解是等式的恒等变形,变形前后一定相等48.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方法的是( )A了解某班学生对“北京精神”的知晓率 B了解某种奶制品中蛋白质的含量C了解北京台

8、北京新闻栏目的收视率 D了解一批科学计算器的使用寿命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 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 解答:解:A、了解某班学生对“北京精神”的知晓率是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适于全 面调查,故 A 选项正确; B、了解某种奶制品中蛋白质的含量,适合抽样调查,故 B 选项错误; C、了解北京台北京新闻栏目的收视率采用普查方法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 适合抽样调查,故 C 选项错误; D、了解一批科学计算器的使用寿命,如果普查,所有计算器都报废,这样就失去了 实际意义,故 D 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抽样调

9、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 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 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 选用普查9.我市某一周的最高气温统计如下表:最高气温()25262728天 数1123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分别是( )A27,28 B27.5,28 C28,27 D26.5,27考点:众数;中位数. 专题:图表型 分析: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 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 个 解答:解:处于这组

10、数据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是 27,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 的中位数是 27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在这一组数据中 28 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 数是 28 故选:A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的能力一些学生往往 对这个概念掌握不清楚,计算方法不明确而误选其它选项注意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 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 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510. 如图所示,点E在 A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CDAB/( )A.3=4 B. 180ACDD C.DCED D.21考点:平行线的

11、判定. 分析:A、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到 AC 与 BD 平行, B、利用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到 AC 与 BD 平行, C、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到 AC 与 BD 平行, D、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到 AB 与 CD 平行, 解答: 解:A、3=4,ACBD,故 A 选项不合题意; B、D+ACD=180,ACBD,故 B 选项不合题意; C、D=DCE,ACBD,故 C 选项不合题意; D、1=2,ABCD,故 D 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1.不等式组23 2.xx xm ,无解,则

12、m 的取值范围是( )Am1 Bm1 Cm1 Dm1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分析:先把 m 当作已知条件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不等式组无解求出 m 的取 值范围即可 解答:解:,由得,x1,由得,xm2,原不等式组无解,m21,解得 m1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 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12.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3, 354xya xya 的解满足xy, 则a的取值范围是( )A3 5aB1 3a C3aD5 3a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专题:计算题 分析:将 a 看做已知数求

13、出方程组的解表示出 x 与 y,代入已知不等式即可求出 a 的 范围 解答:解:,3得:8x=7a5,即 x=,3 得:8y=13a15,即 y=,根据题意得:,去分母得:7a513a15,移项合并得:6a10,解得:a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 元法与加减消元法二、填空题(本题共二、填空题(本题共 24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2 分)分)13.把方程310xy 写成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 y 的形式,则 y=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 专题:计算题 分析:将 x 看做已知数求出 y 即可 解答:解:方程 3x+y1=0,解得:y=13

14、x7故答案为:13x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将 x 看做已知数求出 y14.如果一个角等于 54,那么它的余角等于 度. 考点:余角和补角. 分析:本题考查角互余的概念:和为 90 度的两个角互为余角解答:解:根据余角的定义得,54的余角度数是 9054=36故答案为:36 点评: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属于基础题,较简单,主要记住互为余角的两个角 的和为 90 度15.在方程231xy 中,当3 2x 时,y= .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 专题:计算题 分析:将 x 的值代入方程计算即可求出 y 的值 解答:解:2x3y=1,将 x= 代入得:33y=1,解得:y= ,故答

15、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6.分解因式231212ababa= .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专题:因式分解 分析:先提取公因式 a,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二次分解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解答:解:原式=3a(b24b+4)=3a(b2)2故答案为:3a(b2)28点评: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提取公因式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 进行二次分解,注意分解要彻底17.我市六月份连续五天的日最高气温(单位:)分别为 35,33,37,34,39,则我市这五天的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为 .考点:算术平均数. 分析:平均数是指在

16、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本题可把所有的 气温加起来再除以 5 即可 解答:解:依题意得:平均气温=(35+33+37+34+39)5=35.6 故答案为:35.6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的求法解答平均数应用题的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以及 和总数量对应的总份数18.计算02( 2)3的结果是 .考点: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负整数指数次幂等于正整数指数次幂的倒数,任何非零数的零次幂等于 1 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2)0+32=1+=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次幂等于正整数指数次幂的倒数,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9.已知1, 2x

17、 y 是关于 x,y 的方程组31, 24axy xby 的解,那么ab的值是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专题:计算题 分析: 将 x 与 y 的值代入方程组求出 a 与 b 的值,即可确定出 a+b 的值9解答:解:将 x=1,y=2 代入方程组得:,解得:a=5,b=3,则 a+b=53=2故答案为:2 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即为能使方程组中两方程成立 的未知数的值20.已知1 与2 互补,3 与2 互补,1=72,则3= 度.考点:余角和补角. 分析:根据和为 180 度的两个角互为补角依此即可求解 解答:解:1 与2 互补,则2=18072=108,2 与3

18、 互补,则3=180108=72故答案为:72 点评:此题属于基础题,较简单,主要记住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和为 90;两个角互 为补角和为 18021.如图,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OEAB,O 为垂足,EOD=26,则AOC= .考点:对顶角、邻补角;垂线. 分析:根据 OEAB,EOD=26,可得BOD=68,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即可得出答 案 解答: 解:OEAB, BOE=90, EOD=26, BOD=64, AOC=BOD, AOC=64 故答案为:64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以及垂线的定义,是基础题比较简单22.若3ab ,2ab ,则33a bab的值是 . 10考点:

19、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首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求出 a2+b2=13,进而将原式分解因式求出即可解答:解:ab=3,ab=2,(ab)2=9,a2+b22ab=9,a2+b2=13, a3b+ab3=ab(a2+b2)=213=26 故答案为:2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以及公式法分解因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 是解题关键23.若多项式2(1)16xkx是完全平方公式,则 k= .考点:完全平方式.分析:这里首末两项是 x2和 16 这两个数的平方,那么中间一项为加上或减去 x2和 16 积的 2 倍 解答:解:多项式 x2(k1)x+16 是完全平方公式,(k1)x 是

20、x 和 4 的 2 倍,k1=8,解得 k=9 或7,故答案为:9 或7点评:本题是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 去它们积的 2 倍,就构成了一个完全平方式注意积的 2 倍的符号, 避免漏解24. 右图为手的示意图,在各个手指间标记字母ABCD,请你按图中箭头所指方向(即ABCDCBAB C的方式)从A开始数连续的正整数111234,当字母C第21n次出现时(n为正整数) ,恰好数到的数是_(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专题:规律型 分析:由于字母从 ABCDCBABC的方式进行,观察得到每 6 个 字母 ABCDCB 一循环,并且每一次循环里字母 C

21、出现 2 次,则循环 n 次时,字母 C 第 2n+1 次出现时(n 为正整数) ,得到循环 n 次完时要数到 6n,而当字母 C 第 2n+1 次出现 时,再数 3 个数为 6n+3 解答:解:按照 ABCDCBABC的方式进行,每 6 个字母 ABCDCB 一循环,每一循环里字母 C 出现 2 次,当循环 n 次时,字母 C 第 2n 次出现时 (n 为正整数) ,此时数到最后一个数为 6n, 当字母 C 第 2n+1 次出现时(n 为正整数) ,再数 3 个数为 6n+3 故答案为:6n+3 点评:本题考查了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通过从一些特殊的数字变化中发现不变 的因素或按规律变化的因

22、素,然后推广到一般情况三、计算(本题共三、计算(本题共 6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分)分)1. 222() ( 4)( 2)ababab A 2. 2 (32)(4)(1)xxxx()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即可得出结果; (2)根据多项式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1)原式=a2b4(4ab)(2ab2)=4a3b5(2ab2)=2a2b3;(2)原式=3x22x+6x4+x2x4x+4=4x2x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以及运算顺序,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四、因式分解(本题共四、因式分解(本题共 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分

23、)分)1. 3224282x yx yxy 2.324aab 3. 2222(1)4 (1)4xx xx.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专题:因式分解12分析:(1)直接提取公因式2xy,进而得出答案;(2)首先提取公因式 a,进而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即可;(3)首先将(x2+1)看做整体,进而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即可 解答:解:(1)4x3y2+28x2y2xy=2xy(2x2y14x+1) ;(2)a34ab2=a(a24b2)=a(a+2b) (a2b) ;(3) (x2+1)24x(x2+1)+4x2=(x2+12x)2=(x1)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公式法以及提取公因式

24、法分解因式,熟练应用公式法分解因 式是解题关键五、先化简,再求值(本题五、先化简,再求值(本题 5 分)分)2(2)5 (4 )(2 )(2)6xyy yxxyyxx其中2x ,3 4y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 专题计算题 分析:原式中括号中第一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第二项利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 法则计算,第三项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去括号合并后利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计算 得到最简结果,将 x 与 y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原式=(4x2+4xy+y25y2+20xyx2+4y2)6x=(3x2+24xy)6x= x+4y,13当 x=2,y= 时,原式=13=2点评:此

25、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六、解答题(本题共六、解答题(本题共 16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4 分)分)1解不等式+4463xxx,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分析:先去分母,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把 x 的系数化为 1并在数轴上表 示出来即可 解答:解:去分母得,x+42x6(x4) ,去括号得,x+42x6x24,移项得,x2x6x244,合并同类项得,7x28,把 x 的系数化为 1 得,x4 在数轴上表示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熟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是解答 此题的关键

26、2. 解方程组 233,327.xyxy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专题:计算题 分析: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 解答:解:,1423 得:5x=15,即 x=3, 将 x=3 代入得:y=1,则方程组的解为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 元法与加减消元法3. 解不等式组 4(1)78,25,3xxxx并求它的所有整数解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其公共解,然后找出整数即可 解答:解:,由得,x4,由得,x,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4x,所以,它的整数解为:4,5,6 点评

27、: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求法,其简便求法就是用口诀求 解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 (无解) 4如图,ABCD,直线 EF 分别交 AB、CD 于点 E、F,EG 平分BEF 交 CD 于点G,1=50,求2 的度数.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BEF,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出BEG,根据平行线的 性质得出BEG=2,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15解:ABCD,1=50,BEF=1801=130,EG 平分BEF,BEG= BEF=65,ABCD, 2=BEG=65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定义的应用,注意平行

28、线的性质是: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 补七、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理由(本题共七、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理由(本题共 7 分,每空分,每空 1 分)分)已知:如图,12,34. 求证: DFBC.证明:34(已知) , .( )2= . ( )又1=2(已知) ,1= . DFBC. (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推理填空题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 GH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B,求出 1=B,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即可 解答: 证明:3=4, GH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2=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1=2, 1=

29、B(等量代换) , DF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故答案为:GH,A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题目比 较好,难度适中八、解答题(本题八、解答题(本题 5 分)分)1234ABCDEFGH16人数成绩等级1060100806040200CDBA为了解某区 2014 年八年级学生的体育测试情况,随机抽取了该区若干名八年级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根据抽取的成绩等级绘制了如下的统计图表(不完整):图 1 图 2请根据以上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

30、,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抽查的学生有_名,成绩为 B 类的学生人数为_名,A 类成绩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_;(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3)根据抽样调查结果,请估计该区约 5000 名八年级学生体育测试成绩为 D 类的学生人数考点: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 分析: (1)根据 D 类的人数除以占的百分比求出调查的学生总数,继而确定出 B 类的人 数与 C 类占的角度即可; (2)求出 B 与 C 类的人数,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 (3)由 D 占的百分比,乘以 5000 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 解:(1)根据题意得:105%=200(名) ;成绩为 B 类的学生人数为 20050

31、%=100(名) ;成绩 C 类占的角度为 15%360=54; 则本次抽查的学生有 200 名;成绩为 B 类的学生人数为 100 名,C 类成绩所在扇形 的圆心角度数为 54; 故答案为:200;100;54;(2)根据题意得:B 类人数为 100 人,C 类人数为 30 人,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5%B 50%C 15%DA _17(3)根据题意得:50005%=250(人) , 则该区约 5000 名八年级学生实验成绩为 D 类的学生约为 250 人 点评: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弄清题中的数 据是解本题的关键九、列方程组解应用问题解答题(本题九、列

32、方程组解应用问题解答题(本题 5 分)分)如图,用火柴棍连续搭建三角形和正方形,公共边只用一根火柴棍. 如果搭建三角形和正方形共用了 77 根火柴棍,并且三角形形的个数比正方形的个数少 5 个,那么一共能连续搭建三角形、正方形各多少个?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分析:设连续搭建三角形 x 个,连续搭建正方形 y 个,根据搭建三角形和正方形共 用了 77 根火柴棍,并且三角形的个数比正方形的个数少 5 个,列方程组求解 解答: 解:设连续搭建三角形 x 个,连续搭建正方形 y 个由题意得,解得:答:一共连续搭建三角形和正方形分别为 12 个、17 个18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33、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仔细观察 图形,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组求解十、解答题(本题十、解答题(本题 7 分)分)如图,已知射线 CBOA,C=OAB=120,E、F 在 CB 上,且满足FOB=FBO,OE 平分COF.(1) 求EOB 的度数;(2) 若向右平行移动 AB,其它条件不变,那么OBC:OFC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找出其中规律,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3) 在向右平行移动 AB 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OEC=OBA?若存在,请直接写出OBA 度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平移的性质.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

34、析:(1)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AO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EOB= AOC,代入数据即可得解;(2)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OBC=BOA,从而得到OBC=FOB,再 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OFC=2OBC,从而得解; (3)设AOB=x,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表示出CBO=AOB=x,再根据三 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表示出OEC,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 等于 180列式表示出OBA,然后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 解:(1)CBOA,AOC=180C=180120=60,FOB=AOB,OE 平分COF,EOB= AOC= 60=30;19(2)OBC:OFC 的值不会发生变化,为 1:2, CBOA, OBC=BOA, FOB=AOB, OBC=FOB, OFC=OBC+FOB=2OBC, OBC:OFC=1:2;(3)当平行移动 AB 至OBA=45时,OEC=OBA 设AOB=x, CBAO, CBO=AOB=x, OEC=CBO+EOB=x+30,OBA=180AAOB=180120x=60x,x+30=60x,x=15,OEC=OBA=6015=45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平移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 定理,图形较为复杂,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