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0609032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经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经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经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经济.ppt(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淮南子记载:淮南子记载:“故神农之法曰: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这句话强调了这句话强调了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男耕女织的重要性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古代农业的落后性 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铁锹、铁锄

2、、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的影响包括 ()。 “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秋七月,初税田秋七月,初税田” “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A B C D 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王驾社日诗云: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桑柘影斜春社散,

3、家家扶得醉人归。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了() 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 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 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积累起来的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起着一定的指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如导作用,如“要知五谷,先看五木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白露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种好稻种好稻好,娘好囡好好,娘好囡好

4、”“”“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腰”“”“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以上五则农谚反映了以上五则农谚反映了() A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劳动人民懂得尊重自然规律劳动人民懂得尊重自然规律 C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 D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诗经诗经齐风齐风甫田甫田记载:井田由于记载:井田由于“民不肯尽力民不肯尽力”,到处是,到处是“维莠骄维莠骄骄骄”“”“维莠桀桀维莠桀桀”的丛生茂草,一幅的丛生茂草,一幅“公田不治公田不治”的景象。出现这一现象的

5、景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的原因不包括() A周王室的衰微周王室的衰微 B私田的大量开垦私田的大量开垦 C兼并战争频繁兼并战争频繁 D土地转让的停滞土地转让的停滞 有学者指出,古代小农的供给行为具有双有学者指出,古代小农的供给行为具有双重性,即在满足自我家庭消费的同时,又重性,即在满足自我家庭消费的同时,又积极向市场提供剩余农产品和主动以市场积极向市场提供剩余农产品和主动以市场为导向安排生产活动。对上述观点理解准为导向安排生产活动。对上述观点理解准确的是确的是() A古代小农生产具有多种经营的特点古代小农生产具有多种经营的特点 B市场需求是影响古代小农生产的决定性市场需求是影响古代小农生产

6、的决定性因素因素 C古代小农具有强烈的商品生产意识古代小农具有强烈的商品生产意识 D古代小农主要通过市场交换获得生活必古代小农主要通过市场交换获得生活必需品需品 春秋公羊传春秋公羊传对四民的解释是:对四民的解释是:“德能居位曰士;辟土植谷曰农;巧德能居位曰士;辟土植谷曰农;巧心劳手成器曰工;通财货曰商。心劳手成器曰工;通财货曰商。”材材料对料对“士农工商士农工商”的划分依据是的划分依据是() A社会地位社会地位 B职业分工职业分工 C道德品质道德品质 D知识水平知识水平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

7、而众以散。散。”请判断此记载选自请判断此记载选自() A左传左传 B唐六典唐六典 C宋史宋史 D清史稿清史稿 有学者说:有学者说:“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盐铁官营制度盐铁官营制度“早市早市”“”“夜市夜市”出现出现商人群体形成商人群体形成 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A B C D 明律集解附例明律集解附例载:载:“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

8、匠同罪。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宣传封建王朝法律权威宣传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规范丝织行业秩序材料一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材料一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万,东西织室亦然。汉书汉书贡禹贡禹 (1)据材料一,指出据材料一,指出“三服官三服官”和和“东西织室东西织室”的手工业类型,并结的手工业类型,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生产经营的特点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生产经营的特点。(8分分) 材料二通邑

9、大都,酤材料二通邑大都,酤(买卖买卖)一岁千酿一岁千酿其帛絮细布千钧,文采千匹,榻布皮革千石。其帛絮细布千钧,文采千匹,榻布皮革千石。材料三及汉通西域,中国的丝绸,大量地材料三及汉通西域,中国的丝绸,大量地运到中亚乃至地中海沿岸一带,成为国际市运到中亚乃至地中海沿岸一带,成为国际市场上最著名的商品。中国的商人,并因此而场上最著名的商品。中国的商人,并因此而有有“丝绸人丝绸人”之称。之称。翦伯赞翦伯赞秦汉史秦汉史(2)据材料二、三,概括汉代纺织业繁荣与发据材料二、三,概括汉代纺织业繁荣与发展的表现。展的表现。(6分分)(3)有观点认为:女性是汉代纺织业的主要劳有观点认为:女性是汉代纺织业的主要劳

10、动力,但动力,但“女性的劳动成果却被想当然地排女性的劳动成果却被想当然地排除在经济学家的价值计算之外除在经济学家的价值计算之外”。结合所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6分分)(1)官营手工业。做工人数多官营手工业。做工人数多(规模大规模大);耗费大;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耗费大;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政府设工官管理。政府设工官管理。(2)产品交易量大;质量高;纺织品通过产品交易量大;质量高;纺织品通过丝绸之路大量外销。丝绸之路大量外销。(3)以以“男耕女织男耕女织”为基本特征的自然经为基本特征的自然经济长期存在;纺织业是农业的补充;传

11、济长期存在;纺织业是农业的补充;传统的价值计算方法往往忽视女性;计算统的价值计算方法往往忽视女性;计算女性劳动成果缺少必要的数据;男尊女女性劳动成果缺少必要的数据;男尊女卑思想。卑思想。材料一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材料一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唐、五代唐、五代时期,越窑生产的时期,越窑生产的“秘色瓷秘色瓷”)玲珑端巧的造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北宋以后)器物种类繁多,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形制各异,纹饰题

12、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以后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飘世界各地。远飘世界各地。摘自浙江博物馆青瓷馆摘自浙江博物馆青瓷馆前言前言(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浙江瓷业发展的特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浙江瓷业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10分分)材料二万历时王世懋材料二万历时王世懋二酉委谭摘录二酉委谭摘录说是说是“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

13、夜令人不能寝”,因而他戏称之为因而他戏称之为“四时雷电镇四时雷电镇”。万历三十四。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年萧近高说:“(景德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清代唐英在陶陶冶图说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制瓷业的发展出现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特点?这能否说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了哪些特点?这能

14、否说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什么?根本性的变化?为什么?(10分分) (1)特征:历史悠久;工艺技术不断发展,特征:历史悠久;工艺技术不断发展,产品精美;产品种类繁多;走向世界。产品精美;产品种类繁多;走向世界。 影响:有利于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促进了影响:有利于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景德镇制瓷业繁荣发达景德镇制瓷业繁荣发达(或或“景德镇是全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业中心国制瓷业中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私营手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产生;私营手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不能说明;因为在全国范围内,自然经济不能说明;因为在全国范围内,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仍然占统治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