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1讲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与变化.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0456231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第1讲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与变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二章第1讲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与变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第1讲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与变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第1讲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与变化.ppt(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化学总复习高三化学总复习 第二章第二章 第第1讲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了解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了解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子团的定义。(2)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考纲要求:考纲要求:物物质质宏观角度宏观角度由由元素元素组成组成微观角度微观角度由由微粒微粒

2、构成构成分子分子原子原子离子离子(一)元素(一)元素(1)元素)元素 (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2)核素)核素 (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一种原子)(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一种原子)(3)同位素)同位素 (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种元素不同(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种元素不同原子之间的互称)原子之间的互称)自然界自然界元素都有同位素(、元素都有同位素(、Cl)天然存在的元素里,各种同位素所占原子个数比(丰度)天然存在的元素里,各种同位素所占原子个数比(丰度)为一定值。为一定值。即: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它的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它的

3、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质量,乘以其所占的原子百分率之和。乘以其所占的原子百分率之和。 M=M1a1%+M2a2%+.+Mnan% 辨析:辨析:四四“同同”的比较的比较(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 1、定义:、定义:2、元素含量:、元素含量:地壳中前五位元素的质量分数地壳中前五位元素的质量分数,OSi Al Fe Ca四“同”的比较同位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相同点相同点质子数质子数元素元素结构相似结构相似分子式分子式不同点不同点中子数中子数组成和结构组成和结构分子组成分子组成分子结构分子结构对象对象原

4、子原子单质单质有机物有机物有机物有机物物理性质物理性质不同不同不同不同不同不同不同不同化学性质化学性质近相同近相同相似相似相似相似相似相似 / 不同不同实例实例H、D、T红磷、白磷红磷、白磷烷烃烷烃C2H4O2反回3、元素存在的状态:、元素存在的状态:游离态游离态:只存在单质中:只存在单质中,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单质。化合态化合态:只存在化合物中只存在化合物中,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化合物例例H、D、T、H可以用来表示可以用来表示 ( )A四种不同元素四种不同元素B化学性质不同的氢原子化学性质不同的氢原子C氢元素的四

5、种同位素氢元素的四种同位素D氢元素的四种不同微粒氢元素的四种不同微粒D在室温下:在室温下:以气态存在的单质以气态存在的单质共共11种种, N2、O2、H2、F2、 Cl2、He、Ne、Ar、Kr、Xe、Rn 以液态存在以液态存在的二种的二种, Br2、Hg(金属金属)H(氕氕)、D(氘氘)、T(氚氚)是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是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 (一一)如何区分元素和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如何区分元素和微粒(分子、原子、离子)1概念的范畴不同概念的范畴不同 元素元素宏观概念宏观概念, 只论种类不论个数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微粒微粒微观概念微观概念, 既论种类又论个数既论种类又论个数 2决定种类的

6、因素不同决定种类的因素不同 元素元素由核电荷数由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即质子数)决定决定 (如(如16 8O、17 8O、18 8O 为同一种元素)为同一种元素)原子原子由质子数和中子数两者共同决定由质子数和中子数两者共同决定 如如1 1H、 2 1H(D) 、 3 1H(T) 为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为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分子分子由原子的种类、个数及结合方式共同决定由原子的种类、个数及结合方式共同决定(如如O2、 O3,H2O、H2O2,CH3COOH、HCOOCH3均为均为 不同分子不同分子)离子离子由它的组成、结构及电荷数共同决定(如由它的组成、结构及电荷数共同决定(如MnO4, MnO42为

7、不同离子)为不同离子)(二)分子、离子、原子比较(二)分子、离子、原子比较1原子和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和由原子构成的物质:(1)原子的定义:原子的定义:原子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属原子晶体属原子晶体) : 金刚石、晶体硅、金刚石、晶体硅、SiO2、SiC、石墨石墨(混合型晶体混合型晶体)稀有气体稀有气体(分子晶体分子晶体)(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单质金属单质(应由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应由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 (属金属晶体属金属晶体)概念:概念: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结合而成的原子集团由两个或

8、多个原子结合而成的原子集团,在许多化学,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3)原子团原子团(二)原子、分子、离子:(二)原子、分子、离子:微粒微粒 NH3 (分子)(分子)NH2 (原子团)(原子团)NH4 (阳离子)(阳离子)NH2 (阴离子)(阴离子)电子电子式式 原子团与分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团与分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HH N H HH N H H H N H N HH例:例:2分子和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和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1)分子的定义:分子的定义: 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它能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它能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

9、质。(2)分子的性质:分子的性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分子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分子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和作用力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和作用力(范德华作用力范德华作用力)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分子晶体分子晶体) 非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H2、X2、O2、O3、P4、S 等。等。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非金属气态氢化物:HX、H2S、H2O、 NH3、PH3 等。等。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酸酐酸酐(除除SiO2) :SO2、SO3、CO2、P2O5、N2O5、Cl2O7 等等酸类:酸类:HClO、H2SO3、H2SO4、

10、HClO4、H3PO4、H2SiO3、H2CO3等等有机物:烃类、烃的衍生物、糖类、氨基酸有机物:烃类、烃的衍生物、糖类、氨基酸 等等其他:其他:N2O、N2O4、CO、H2O2、NO、AlCl3等等3离子和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和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1)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阳离子:阳离子:Na+、NH4+、 Ag(NH3)2+, 阴离子:阴离子:Cl-、SO42-(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离子晶体离子晶体)NaCl CsCl NaOH(4)(4)主要离子化合物:强碱、活泼金

11、属氧化物、大多数盐和类盐主要离子化合物: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大多数盐和类盐(活泼金属氢化物(活泼金属氢化物NaHNaH,活泼金属氮化物,活泼金属氮化物MgMg3 3N N2 2) )如如NaOHNaOH、NaNa2 2O O 、 NaNa2 2O O2 2 、NaClNaCl例题例题1 1:下列各组化学式中,能真正表示物质分子组成:下列各组化学式中,能真正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的是( )( )A.A. SiO SiO2 2、NaClNaCl、H H2 2O O2 2、Mg Mg B.B. P P4 4、CSCS2 2、H H2 2SOSO4 4、C C6 6H H6 6C. C. SiCSiC

12、、CaClCaCl2 2、FeFe、CHCH3 3COONHCOONH4 4 D. CD. C、AlAl2 2O O3 3、ArAr、I I2 2B注意离子晶体、原子晶体的化学式仅表示微粒个数注意离子晶体、原子晶体的化学式仅表示微粒个数的最简比,并不能表示其真实组成。而分子晶体的的最简比,并不能表示其真实组成。而分子晶体的化学式就是其分子式,表示其真实的组成。化学式就是其分子式,表示其真实的组成。物质物质纯净物纯净物混合物混合物单质单质化合物化合物金属单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稀有气体分散系分散系其他其他溶液溶液浊液浊液胶体胶体无固定组成、无固定熔沸点无固定组成、无固定熔沸点 单

13、质单质单单质质冶金分类冶金分类密度分类密度分类含量分类含量分类由分子构成:由分子构成:H2、Cl2、P4、O3由原子直接构成:金刚石、晶体硅由原子直接构成:金刚石、晶体硅均为单原子分子均为单原子分子黑色金属黑色金属 Fe、Cr、Mn有色金属有色金属除除铁、铬、锰以外的铁、铬、锰以外的其它金属其它金属轻金属轻金属(密度小(密度小(0.534.5g/cm3) 如如钠、镁、铝钠、镁、铝) 重金属重金属一般密度在一般密度在4.5g/cm3以以上上 如如铁、铜、镍、锡、铅铁、铜、镍、锡、铅)常见金属常见金属 Fe、Al、Cu稀有金属稀有金属 Zr 、Nb 、Mo金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单质稀有气体单

14、质化合物化合物化化合合物物氢氢化化物物氧氧化化物物气态氢化物气态氢化物固态氢化物固态氢化物不成盐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成成 盐盐氧化物氧化物其他氧化物其他氧化物酸酸碱碱盐盐一般为气态,共价化合物,一般为气态,共价化合物,H为为+1价,非价,非金属显最低价;如金属显最低价;如HCl、H2S、NH3等等固态,离子化合物,固态,离子化合物,H为为-1价,如价,如NaH、KH、CaH2等;等;不能和酸或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不能和酸或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物,如:CO、NO等;等;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如:过氧化物如:过氧化物Na2O2、特殊氧化物、特殊氧化物

15、Fe3O4 ;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盐和水的氧化物,如:Al2O3;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物,如:k2O、MgO、CaO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物,如:CO2、SO2、Mn2O7;注: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也注: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如乙酸酐(CH3CO)2O;酸酐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酸酐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HMnO4

16、对应酸酐对应酸酐Mn2O7就就是金属氧化物。是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碱不一定都有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如氨水。碱不一定都有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如氨水。酸酸酸酸按含氧按含氧与与 否否按电离按电离H+ 数数高沸点酸高沸点酸按酸根按酸根氧化性氧化性无氧酸无氧酸含氧酸含氧酸低沸点酸低沸点酸按电离按电离程度程度按沸点按沸点一元酸一元酸二元酸二元酸多元酸多元酸强酸强酸弱酸弱酸氧化性酸氧化性酸非氧化性酸非氧化性酸HCl、HBr、HFH2SO4、HNO3、HClO4HCl、HNO3、CH3COOHH2SO

17、4、H2SO3H3PO4HCl、HNO3、H2SO4HF、CH3COOH、H2CO3、H2SiO3HNO3、H2SO4(浓)、(浓)、HClOHCl、H2SO4(稀)、(稀)、H3PO4HCl、HNO3H2SO4、H3PO4复盐:由两种不同的金属阳离子(包括复盐:由两种不同的金属阳离子(包括NH4+)和)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碱与盐碱与盐碱碱复盐复盐按溶按溶解性解性按电离按电离程度程度可溶性碱可溶性碱不溶性碱不溶性碱强碱强碱盐盐弱碱弱碱正盐正盐酸式盐酸式盐碱式盐碱式盐NaOH、KOH、Ba(OH)2 、NH3H2OCu(OH)2、Fe(OH)3、Mg(OH)2Cu(OH)2、Mg(

18、OH)2、NH3H2ONaCl、Na2CO3、CuSO4NaHSO4、NaHCO3、Na2HPO4、NaHSO3Cu2(OH)2CO3、Mg(OH)ClKAl(SO4)2 NaOH、KOH、Ba(OH)2 、Ca(OH)2 正盐正盐:酸与碱完全中和的产物;酸与碱完全中和的产物;酸式盐:酸被碱部分中和的产物;酸式盐:酸被碱部分中和的产物;络盐:络盐:Ag(NH3)2OH化合物的其他分类化合物的其他分类化化合合物物按结构按结构按电离按电离与否与否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非电解质按含碳按含碳与否与否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酸、碱、大多数盐和金属氧化

19、物酸、碱、大多数盐和金属氧化物一定含有离子键;一定含有离子键;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自身发生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自身发生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 和和盐盐金金属属盐盐盐盐和和水水盐盐和和碱碱盐盐和和酸酸盐盐和和盐盐盐盐和和氢氢气气非非金金属属单单质质金金属属单单质质酸酸性性氧氧化化物物碱碱性性氧氧化化物物酸酸碱碱盐盐盐盐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变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变例题例题: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B. B. 酸性氧化物

20、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C. C. 酸分子中有几个酸分子中有几个H H原子即为几元酸原子即为几元酸D. D. 盐电离时,只生成一种阳离子盐电离时,只生成一种阳离子, ,一种阴离子一种阴离子. .A酸的几个不一定:酸的几个不一定:1.强酸可以制取弱酸,但弱酸也能制取强酸。强酸可以制取弱酸,但弱酸也能制取强酸。CuSO4+H2S=CuS+H2SO4;H3PO4(浓浓)+NaNO3=NaH2PO4+HNO32.同种元素在含氧酸中价态越高,氧化性不一定越强。同种元素在含氧酸中价态越高,氧化性不一定越强。如氧化性:如氧化性:HClOHClO43.名称叫酸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名称叫酸的物

21、质不一定是酸,如石炭酸,如石炭酸C6H5OH,是酚不是酸。,是酚不是酸。4.酸的元数不一定等于酸分子中的酸的元数不一定等于酸分子中的H原子数。原子数。如亚磷酸(如亚磷酸(H3PO3)是二元酸,次磷酸(是二元酸,次磷酸(H3PO2)是一元酸,因为它们的结构分别)是一元酸,因为它们的结构分别是是 5.无氧酸不一定是非金属的氢化物,无氧酸不一定是非金属的氢化物,如氢氰酸(如氢氰酸(HCN)。)。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原子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原子同位素的性质几乎相同同位素的性质几乎相同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质子数

22、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种离子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A B C DD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指某原子的质量与指某原子的质量与12C原子质量的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的比值. 原子的质量数原子的质量数:指将原子内所有质子数和中子数的相对质量取近视指将原子内所有质子数和中子数的相对质量取近视整数值相加而得到的数值整数值相加而得到的数值.由于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相对质量取近由于一个质子

23、和一个中子相对质量取近视整数值时均未视整数值时均未1,所以所以质量数质量数A=(Z)质子数质子数+(N)中子数中子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M=M1a1%+M2a2%+.+Mnan%元素的质量数:元素的质量数: A=A1a1%+A2a2%+.+Anan%所以相对原子质量和质量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相对原子质量和质量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分散系一、分散系 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所形成的混合物。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分散成微粒的物质):能分散分散质的物质:能分散分散质的

24、物质 (微粒分布在其中的物质)(微粒分布在其中的物质)溶液、悬(乳)浊液、胶体溶液、悬(乳)浊液、胶体 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nm 100nm(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 胶体的分类胶体的分类:Fe(OH)3 AgI胶体胶体淀粉胶体、淀粉胶体、蛋白质溶液蛋白质溶液等等雾雾云云烟烟有色有色玻璃、玻璃、烟水晶烟水晶Fe(OH)3 AgI胶体胶体胶粒为单个的大分子胶粒为单个的大分子胶粒由许多小分子聚积而成胶粒由许多小分子聚积而成10109 910107 7m m10107 7m m10107 7m m10109 9m m均一、均一、较稳定

25、较稳定不均一、不不均一、不稳定稳定不均一、不不均一、不稳定稳定均一、稳定均一、稳定不能不能不能不能不能不能能能能能不能不能不能不能能能分子集合分子集合体或有机体或有机高分子高分子很多分子集很多分子集合体合体很多分子集很多分子集合体合体分子、离子分子、离子分散质微粒分散质微粒大小大小主要特征主要特征能否透过半能否透过半透膜透膜能否透过滤能否透过滤纸纸分散质微粒分散质微粒组成组成胶体胶体乳浊液乳浊液悬浊液悬浊液溶液溶液分散系分散系不同分散系的比较不同分散系的比较 二、胶体的重要性质二、胶体的重要性质胶体粒子较大胶体粒子较大(1 (1 100nm)100nm),对光具有散射作用,对光具有散射作用,光

26、在胶体的通路中出现光在胶体的通路中出现 一条明亮的通路。一条明亮的通路。溶溶 液液 胶胶 体体悬浊液悬浊液原因:原因:胶粒直径大小与光的波长相近胶粒直径大小与光的波长相近, ,胶粒对光有散射胶粒对光有散射作用;而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太小,不发生散射。作用;而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太小,不发生散射。应用:鉴别溶胶和溶液。应用:鉴别溶胶和溶液。在超显微镜下观察溶液,可以看到分散质粒在超显微镜下观察溶液,可以看到分散质粒子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称为布朗运动子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称为布朗运动电泳电泳: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阴极或阳极)作定

27、向移动的现象。向电极(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原因:原因: 粒子胶体微粒带同种电荷,当胶粒带正电荷时向粒子胶体微粒带同种电荷,当胶粒带正电荷时向阴极运动,当胶粒带负电荷时向阳极运动。阴极运动,当胶粒带负电荷时向阳极运动。应用:应用:静电除尘;电泳电镀,利用电泳将油漆、静电除尘;电泳电镀,利用电泳将油漆、 乳胶、橡胶等粒子均匀地沉积在镀件上。乳胶、橡胶等粒子均匀地沉积在镀件上。带正电荷胶粒带正电荷胶粒带负电荷胶粒带负电荷胶粒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如如 Fe(OH)Fe(OH)3 3、 Al(OH)Al(OH)3 3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AgI (AgN0(AgN03 3过量过量) )金属硫

28、化物金属硫化物(如如Sb2S3)非金属硫化物非金属硫化物(如如As2S3)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如如SiO2泥沙泥沙)硅酸盐硅酸盐(土壤和水泥土壤和水泥)AgI (KI过量过量) 在超显微镜下观察胶体溶液可以看到胶体颗粒在超显微镜下观察胶体溶液可以看到胶体颗粒不断地作无规则的运动。不断地作无规则的运动。微观粒子普遍存在的现象。微观粒子普遍存在的现象。胶体微粒作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胶体微粒作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胶粒带同种电荷,相互间产生排斥作用,不易结胶粒带同种电荷,相互间产生排斥作用,不易结合成更大的沉淀微粒,这是胶体具有稳定性的合成更大的沉淀微粒,这是胶体具有稳定性

29、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使胶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沉降的过程使胶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沉降的过程.1)聚沉的主要方法聚沉的主要方法:1、加入电解质、加入电解质:2、加热、加热 中和了胶粒的电荷中和了胶粒的电荷 聚沉效果聚沉效果主要主要取决于取决于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的所带电荷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的所带电荷数,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数,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 , 聚沉能力越强聚沉能力越强 胶粒所带电量减少胶粒所带电量减少 胶粒运动加剧胶粒运动加剧, ,碰撞机会增多碰撞机会增多3、加带相反电荷的胶体、加带相反电荷的胶体如何破坏胶体的稳定状态?如何破坏胶体的稳定状态?减弱或失去电性排斥力作用,使胶粒碰撞结合

30、成减弱或失去电性排斥力作用,使胶粒碰撞结合成更大的颗粒。更大的颗粒。2022-6-1631 胶体聚沉胶体聚沉:是由于破坏了胶粒的结构,从而使胶体聚沉。:是由于破坏了胶粒的结构,从而使胶体聚沉。例如:加入电解质、加热等。例如:加入电解质、加热等。该过程是不可逆的。该过程是不可逆的。盐析盐析:在某胶体中如:肥皂水、蛋白质胶体,加入无:在某胶体中如:肥皂水、蛋白质胶体,加入无机盐时,使分散质溶解度降低聚沉析出的过程。机盐时,使分散质溶解度降低聚沉析出的过程。该过该过程具有可逆性。程具有可逆性。由溶液或溶胶形成由溶液或溶胶形成凝胶凝胶的过程称为的过程称为胶凝作用胶凝作用。 常见的胶体有:淀粉胶体、墨汁

31、、碳素墨水等常见的胶体有:淀粉胶体、墨汁、碳素墨水等1 1、物理分散法:、物理分散法:三、胶体的制备三、胶体的制备2 2、化学结合法:、化学结合法:水解法水解法 FeCl3 + 3H2O Fe(OH)3(胶体)(胶体)+3HCl 红褐色红褐色此法注意的问题:此法注意的问题:不能过度加热,以免出现不能过度加热,以免出现Fe(OH)Fe(OH)3 3胶体聚沉。胶体聚沉。不能用玻璃搅拌,防止生成不能用玻璃搅拌,防止生成Fe(OH)Fe(OH)3 3沉淀。沉淀。 复分解法复分解法AgNOAgNO3 3+KI = +KI = AgIAgI(胶体)(胶体)+ KNO+ KNO3 3 浅黄色浅黄色此法注意的

32、问题:此法注意的问题: 浓度控制,浓度过大会生成沉淀。浓度控制,浓度过大会生成沉淀。 逐滴滴加,同时要不断振荡。逐滴滴加,同时要不断振荡。 四:胶体的净化和精制:四:胶体的净化和精制:滤纸可将胶体和沉淀分离。滤纸可将胶体和沉淀分离。1.1.采用渗析法:采用渗析法: 利用利用半透膜半透膜把胶体中混有的离子或把胶体中混有的离子或小分子从胶体溶液里分离的操作。小分子从胶体溶液里分离的操作。 半透膜半透膜是指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离子是指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离子) )透过而大透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多孔性薄膜。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多孔性薄膜。 由鸡蛋壳膜或羊皮纸、胶棉薄膜、玻璃纸等制成。由鸡蛋壳膜或

33、羊皮纸、胶棉薄膜、玻璃纸等制成。问:可否用电泳现象净化或检验胶体?问:可否用电泳现象净化或检验胶体?电解质离子在电场作用下也发生定向运动,电解质离子在电场作用下也发生定向运动,因此,电泳不能用作净化或检验胶体的方法。因此,电泳不能用作净化或检验胶体的方法。1 1、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土壤的保肥作用土壤的保肥作用。土壤里许多物质如粘土、腐殖质等。土壤里许多物质如粘土、腐殖质等常以胶体形式存在。常以胶体形式存在。2 2、医疗卫生、医疗卫生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血清纸上电泳,利用电泳分离各种氨基酸,血清纸上电泳,利用电泳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和蛋白质。3 3、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制豆腐原理制豆腐原理( (

34、胶体的聚沉胶体的聚沉) )和豆浆牛奶、粥、明矾净水,和豆浆牛奶、粥、明矾净水,都跟胶体有关。都跟胶体有关。制制有色玻璃有色玻璃( (固溶胶固溶胶) ),冶金工业利用电泳原理,冶金工业利用电泳原理选矿选矿等等 5 5、工业生产、工业生产6、其他、其他 水泥的硬化水泥的硬化、制肥皂时加食盐(、制肥皂时加食盐(盐析盐析)4 4、自然地理、自然地理 江河人海口处形成江河人海口处形成三角洲三角洲,其形成原理是海水,其形成原理是海水中的电解质使江河泥沙所形成胶体发生聚沉。中的电解质使江河泥沙所形成胶体发生聚沉。三角洲的形成三角洲的形成资料资料: 土壤胶粒一般带负电荷,容易再吸附阳离子如土壤胶粒一般带负电荷

35、,容易再吸附阳离子如NH4+、K+、H+,而难以吸附阴离子如,而难以吸附阴离子如NO3-、H2PO4 -、PO43-,据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有关施用化肥与土,据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有关施用化肥与土壤胶体关系的常识:壤胶体关系的常识:铵态氮肥、钾肥容易被土壤吸收,此类化肥可以直接进行铵态氮肥、钾肥容易被土壤吸收,此类化肥可以直接进行表面施用。表面施用。磷肥不易被土壤吸收,易随雨水流失,因此,磷肥必须深磷肥不易被土壤吸收,易随雨水流失,因此,磷肥必须深施在土壤里层,以保证有效利用。施在土壤里层,以保证有效利用。施用硝酸盐氮肥肥料不如施用铵态氮肥好,如施用硝酸盐氮肥肥料不如施用铵态氮肥好,如NH4NO3虽虽含氮量高,但含氮量高,但NO3-的利用率低,多雨季节不宜使用。的利用率低,多雨季节不宜使用。酸雨和长期施用酸性化肥容易导致土壤胶粒吸附酸雨和长期施用酸性化肥容易导致土壤胶粒吸附H+,而使,而使土壤酸化,影响植物生长,也影响铵态氮肥和钾肥的有效利用。土壤酸化,影响植物生长,也影响铵态氮肥和钾肥的有效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