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案例.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20444632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案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案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案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案例.pdf(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案例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 年级的升高, 数学学科的难度及知识量也相应增大了,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开始感到学数学很吃力,学习劲头明显没有以前足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开始萌芽。初中数学作业普遍存在:一是作业机械重复性较多;二是作业形式单调, 缺乏思维问题; 三是作业量分布不均; 四是忽视学生间差距和潜能,形成“一刀切”的局面等。学生对这样的数学作业非常反感。大量的作业占去学生的课余大部分时间, 抑制了他们自身兴趣爱好的发展, 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本案例拟通过对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与探讨, 从影响初中生作业低效原因的分析出发,实现从原先所谓的“任务”转化成学

2、生自身学习的一种需求。我们尝试从改变作业的形式、内容、以及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等方面进行思考,实行分层作业模式,从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合理、有效的完成作业,达到良好的课后巩固的效果。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 能让教师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综合信息,从这些信息中,教师不但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学”的情况,还能及时发现教师“教”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调节教学结构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教学案例案例 1:整式加减是在学习了“有理数运算”基础上的提高。在布置做教科书“整式加减”课后的“综合运用”和“拓展探究”题时,笔者在教室内进行巡视和个别指导,大半节课后,基

3、础好的同学已经做完了所有的题,开始没有事干了;而基础差的同学一节课就在一个题上磨蹭,丝毫没有进展。我看了很着急,问他们是怎么回事,他们说:“不会做”。原来是他们不会分析,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可他们却完全没有收获。他们每天的作业不是抄别人的就是不做,我也知道他们没办法,因为问题欠得太多了。案例 2:今天,我们利用课堂时间来检测 “整式的加减”的掌握情况。我把练习试卷分发给学生,学生拿着试卷后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做开了。一节课很快过去了, 做得好的同学有得满分或九十多分的, 做得差的有近十个人在四十分以下。他们一节课做题完全没有进展, 因为这些同学数学基础差, 再加上每天都跟着 “大部队”走,

4、天天 “坐飞机”,作业不是抄就是欠,所以练习更不会有什么好效果了。 这些同学在练习时也很累, 他们心理很着急, 一节课咬着笔杆, 心急如焚。成绩下来后更是“伤口上撒盐”,差生就是这样多次受伤而造成的。1、案例分析: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差生的得来,除了很少部分是智力因素外,大部分就是无效学习造成的。的确,我们在教学中没有承认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教学中教师总想让学生多学一点东西,怕学生因为少做题而影响成绩,因此就喜欢用一个标准或一个尺码去衡量学生。然而,这样做的效果恰好适得其反。他们在学习中不仅没有尝到成功的快乐, 反而还被一次次

5、失败所打击。 他们学习上失去了信心,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可见,教学中的“吃大锅饭”和“一把尺子”量到底,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恶性循环。为了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问题,首先要解决他们的信心问题。教学中不但要关注他们的课堂表现,更要关注他们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即作业完成的情况。作为教师应该从作业布置中承认他们的差异,努力减轻他们学习上的压力, 让优生吃得饱, 差生吃得了, 给他们尝试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树立自信心,给他们学习上的快乐,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分层布置针对学生的实际,把学生分成三个组。其中成绩好的为 A 组,成绩中等的为 B 组,成绩较差的为 C 组。在分组时便给学生讲清分组的目的

6、和重要性,以消除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心理,让他们积极配合我的工作。在教学中我根据各组成绩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 每天的作业采用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设计: 分基本作业、提高性作业、探索性作业。凡完成本课时所必须完成的作业,视为基本作业,允许优生不做,中差生人人要完成。考虑到学生好、中、差的实际,将题目作些变化,视为提高性作业,供 B 组和 A 组完成。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视为探索性作业,便于 A 组同学完成,让他们在更大的空间展示自己的能力,尝试到学习的喜悦。优等生能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拓展, 使自己的知识量和灵活性都有所提升; 中等生可以在保证基础知识扎实的情况下有较大的进步,在灵活运用方面有

7、所提高;而学困生则确保能掌握课标设定的教学底线。教学中的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 应采用滚动式的方法。在一个月的作业中都能够达到高一级的要求,可以进入到高一组。B 组中有学习特别困难的也可以退入到 C 组。学生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学习有压力也有动力,在成功的尝试中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可实现: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采用分类评价学生作业的方法测评学生, 对差生判分适当放松,对优生判分适当从严。在完成作业的时间上,中差生可放松,对优等生可紧些。在考核时也分层考核,在一张试卷中设计基础题、中档题和拔高题,提高题和拔高题在试卷中注明,拔高

8、题只供 A 组的同学完成,提高题是优、中等生都要完成,而基础题是每个同学都要做的。在同一时间段内分值设计不同,采用附加分的形式来提高优、中等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学生完成分层作业后, 各层次的学生在作业本上把当天的知识进行小结。通过小结当天的知识点、 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时的独到见解, 积累方法, 优化解题策略。对他们成功的尝试给予大胆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成功的愉悦,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提高学习兴趣,让他们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要设计好分层作业的题目,需要我们老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对所教内容的知识点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精心挑选, 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各个层次学生完成的作业,从而增强学生做数学作业的兴趣,提高数学作业的质量,进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