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三首.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0404555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曲三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诗词曲三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词曲三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曲三首.ppt(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目标1、深明诗意,体悟情感。、深明诗意,体悟情感。2、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如虚、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如虚实结合,用典。实结合,用典。3、背诵默写。、背诵默写。观 沧 海 作者简介曹操曹操 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写作背景观沧海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北征乌桓时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北征乌桓时所作。公元所作。公元207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

2、情,写下了这首壮丽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的诗篇,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胸怀。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分析分析1、诗人在什么季节东临碣石观沧海呢?、诗人在什么季节东临碣石观沧海呢?2、他看到了哪些景物?产生了怎样的想、他看到了哪些景物?产生了怎样的想象?象?3、题为、题为“观沧海观沧海”,可诗中不单纯写,可诗中不单纯写“海海”,还写了其他景物,这样写有何好,还写了其他景物,这样写有何好处?处?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怀?、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怀?壮壮 丽景象丽景象开阔胸襟开阔胸襟 水 何 澹 澹 山 岛 竦 峙欣赏诗景诗意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苏轼苏轼简介苏轼(苏轼(1037-11011037-1101)字子瞻,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号东坡居士。诗、词、文、书、。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为画均卓然大家。为“唐宋八大唐宋八大家家”之一,在词学上,为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北宋词坛豪放派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主要作家之一。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但细数但细数东坡乐府东坡乐府,多首传世之作中,真正称得上多首传世之作中,真正称得上“豪放豪放”的也不过十分之的也不过十分之一实际上,苏轼是豪放

4、婉约一实际上,苏轼是豪放婉约两擅长的大家两擅长的大家 这首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是他写的第一首,也是最为就是他写的第一首,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放词宋神宗熙典型的一首豪放词宋神宗熙宁八年,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第二年当时,当时,密州蝗旱相连,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年届“不不惑而雄心勃勃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

5、,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祭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祭常山回来,与同僚猎于铁沟、常山回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黄茅冈,作此词1 1、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你知道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吗?你知道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吗?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狂上阕写出猎的盛况,上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武的身表现了他英武的身姿姿;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词人非凡的气概。同时也为下阕抒情作。同时也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了铺垫。2 2、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么?、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

6、,目的是什么?3 3、下阕哪个词集中抒发了他的情怀、下阕哪个词集中抒发了他的情怀?开张开张豪壮豪壮4、表现在哪些诗句上?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鬓微霜,又何妨!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鬓微霜,又何妨!鬓微霜,又何妨!两鬓虽有微霜,可自己根本不衰老,尚有用武之地。下片诗下片诗人借用了哪些典人借用了哪些典故?故?有有何用何用意?意?用用典手法有何好处?典手法有何好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意在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杀敌报国的志

7、向。谁道人生无再少?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表达了杀敌了杀敌报国的报国的决心,并委婉的表达了希决心,并委婉的表达了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1270-13291270-1329) 元散曲家元散曲家。字希。字希孟,孟,号云庄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济南(今属山东)人。曾曾 任监察御史,以批评时政为权任监察御史,以批评时政为权贵所忌,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贵所忌,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辞职归隐,屡召不参

8、议中书省事。辞职归隐,屡召不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以行台中丞,办理赈灾,以积劳病卒积劳病卒。其散曲多描写其散曲多描写弃官后田园隐逸生活弃官后田园隐逸生活,对对官场黑暗时流露不满官场黑暗时流露不满。又能诗,。又能诗,有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云云庄类稿庄类稿。他的作品题材广泛,。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风格清逸而豪放。格清逸而豪放。 【作者小传】张养浩 当时关中大旱,饥当时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

9、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振济灾民,因此振济灾民,因此途经潼途经潼关关。后因积劳成疾,客。后因积劳成疾,客死任所。张养浩对百姓死任所。张养浩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强烈的忧患意识。写作背景写作背景赏析1、这首曲子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这首曲子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2、潼关路上,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潼关路上,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心情如何?心情如何?诗人途径潼关的见闻感受。诗人途径潼关的见闻感受。路上所见:路上所见:潼关: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潼关:峰峦如聚,波涛如

10、怒,山河表里潼关路。秦汉旧地: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秦汉旧地: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路上心情:踌躇,伤心路上心情:踌躇,伤心华山黄河 突出潼关地势突出潼关地势险要险要的特点。的特点。 拟人拟人修辞,把本来静态的修辞,把本来静态的 山写山写动动了,本来无情的水了,本来无情的水 写得写得心潮翻滚心潮翻滚。 曲为心声,一切景语皆曲为心声,一切景语皆 情语,情语,“聚聚”“”“怒怒”两字透露两字透露 了诗人极不平静的情绪。了诗人极不平静的情绪。暗示潼关历来是暗示潼关历来是兵家兵家必争之地,铺垫必争之地,铺垫下文。下文。字词赏析字词赏析3、眼前的一幕幕,让诗人生出了怎样的、眼前的一幕幕,让诗人生出了怎样的感慨?

11、该如何理解这深沉感慨?感慨?该如何理解这深沉感慨?4、这首曲子寄寓着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曲子寄寓着诗人怎样的情感?无限感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限感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理解: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不管怎么改朝换代,理解: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不管怎么改朝换代,受苦的始终的人民百姓。表达了对百姓的深切同受苦的始终的人民百姓。表达了对百姓的深切同情。情。情感:这首小令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情感:这首小令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的痛恨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级的痛恨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小令,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出小令,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12、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姓苦;亡,百姓苦!即不管封即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在他们的争城建王朝如何更迭,在他们的争城夺地的战争中蒙受灾难的,还是夺地的战争中蒙受灾难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那些无辜的老百姓。它像一支高。它像一支高烧的红烛,照亮了人们的眼睛,烧的红烛,照亮了人们的眼睛,使之认识到象征封建政权的宫阙,使之认识到象征封建政权的宫阙,它的兴建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它的兴建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它的倒塌也有无数老百起来的;它的倒塌也有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表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表达了诗人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内容评析

13、积累: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张俞)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李绅)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课堂练习:(1)小令中一个“聚”字写出了 ()潼关的雄伟气势潼关的雄伟气势 (2)小令中概括封建社会的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社会现象,表明作者对统治者的谴责和劳动人民的同情的句子是: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小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

14、灭亡的句子是: 伤心秦汉经行处,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江城子江城子密州出猎密州出猎 苏苏 轼轼(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 豪情壮志 。(2)词中塑造了一个力挽强弓,奋力杀敌的英雄形象的词句是 (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词句是: 出猎出猎 希望杀敌报国希望杀敌报国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

15、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委婉含蓄。行路难行路难 李李 白白(1)诗中表现诗人内心苦闷抑郁和感情激荡变化的四个动作是 :停停、投投、拔拔、顾顾。 (2)诗中暗示世路坎坷难行的句子: 欲渡黄河冰塞川,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将登太行雪满山。 (3)诗中用历史典故表现诗人仍心存被起用的希望 的诗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船梦日边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船梦日边。 与此意境、创作手法相同的有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5)诗中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名句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