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ppt

上传人:qwe****56 文档编号:20368662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ppt(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李白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有“诗仙”之称.1.1.题解。题解。(1 1)闻:听到,听说。)闻:听到,听说。(2 2)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左迁即贬谪。)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左迁即贬谪。(3 3)龙标:今黔阳,贵州西部。)龙标:今黔阳,贵州西部。2.2.作者。作者。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青莲居士居士”。人称。人称“诗仙诗仙”。3.3.王昌龄:唐代著名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边塞诗人。诗家天子,七绝圣。诗家天

2、子,七绝圣手。因手。因“不护细行不护细行”被贬龙标(黔阳)尉被贬龙标(黔阳)尉 。题解与作者题解与作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李白杨花落尽子杨花落尽子规规啼,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随风风直到夜直到夜郎郎西。西。读诗品诗杨花落尽了子规鸟哀啼,听说去龙标还要过五溪。我把愁心托明月寄给你,随风陪伴你直到夜郎西。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我)在这遥远的在这遥远的地方写下这首诗寄给他地方写下这首诗寄给他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而于景物独取漂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而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泊无定的杨花杨花,叫着,叫着“

3、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的的子规子规,即含有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此句已于景中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此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闻道”,表示惊惜。表示惊惜。“过五溪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自见。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品诗欣赏品诗欣赏

4、品诗欣赏品诗欣赏本诗主题是什么?本诗主题是什么? 答:借月抒怀,表达惊讶、悲愤、答:借月抒怀,表达惊讶、悲愤、同情、关切、安慰之情。同情、关切、安慰之情。练习 “杨花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本在旧体诗中常象征,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季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季节的一种气氛。节的一种气氛。 (离散、漂泊;暮春;哀伤、惆怅)(离散、漂泊;暮春;哀伤、惆怅) 在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

5、析其作用。(2分)分) 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情。 “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除了暗示除了暗示“王昌龄王昌龄左迁左迁”的时令,还

6、有什么表达效果?结合的时令,还有什么表达效果?结合意象意象“杨花杨花”、“子规子规”说说你的理解。说说你的理解。 作者撷取作者撷取“杨花落尽杨花落尽”“”“子规啼子规啼”的景的景象,更包含了飘零之感和离别之思。象,更包含了飘零之感和离别之思。富安中学刘瑛富安中学刘瑛 请对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两个角度进行赏析和作者情感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拟人。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拟人。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虑、关心之情 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明月”入诗?入诗? “明月明月”除了有普天同照、能够把心儿除了有普天同照、能够把心儿带给朋友外,更能表现友谊的纯洁,表明王带给朋友外,更能表现友谊的纯洁,表明王昌龄人格的高洁。昌龄人格的高洁。富安中学刘瑛富安中学刘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