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2025352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11 大小: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doc(1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二二一一四四年年六六月月前前 言言为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落实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 号),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 号),规范电网企业(本规范所指的电网企业是指从事输 变电、供电业务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国家能源局组织编修 本规范。本规范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AQ/T9006-2010)编制,考虑到电力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伴随新技术应用而出现的新课题,提出了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项目,规定

2、了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宣传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危险源辨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 管理、信息报送和事故 (事件)调查处理以及绩效 评定和持续改进等十三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以适应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客观需要。本规范由国家能源局提出。本规范由国家能源局归口并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 国家能源局 电力安全监管司、 国家能源局 河南监管办公室 。本规范参加起草单位: 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 、河南省电机工程学会、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地方电力 (集团

3、)有限公司、北京中安质环技术评价中心有限公司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为五年。目目 次次1 适用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1 4 基本要求.11 5 核心要求.17 6 评审用表.78 附录 A.87 附录 B.89 附录 C.93 附录 D .97 附录 E.1031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 输变电、供电业务的企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使用本规范应取下列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国家主席令 2013第 4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国家主席令 2008第 6 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国家主席令 2011第 8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国家主席令 1994第 28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国家主席令 2009第 33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国家主席令 2011第 52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国家主席令 1995第 60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国家主席令 2013第 65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国家主席令 1989第 22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国家主席令 2007第 4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国家主席令 2002第 70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国家主席令 200

5、9第 88 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86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 (2005 年 7 月 15 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115 号 电网调度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196 号 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39 号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1998 年 1 月 7 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79 号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52 号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93 号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421 号 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6、 493 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35 号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49 号 国务院关于修改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的决定(2009 年 1 月 14 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91 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11 年 2 月 16 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99 号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1 号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11 号 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16 号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

7、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30 号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36 号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 “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42 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44 号 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47 号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 48 号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49 号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59 号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

8、管理总局令第 63 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关于修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等 11 件规章的决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令第 140 号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关于修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安部1999第 8 号令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 1 号 电力安全生产令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 2 号 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 5 号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 15 号 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 22 号 电网运行规则(试行)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 24 号 电力可靠性监督管

9、理办法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 27 号 供电监管办法4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 28 号 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21 号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 61 号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国发201023 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40 号 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安委办201027 号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 通知精神加强企业班组长安全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 号 国务院安委会 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

10、导意见安委201210 号 国务院安委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安委办201234 号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关于加大推进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监总办2010139 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 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人发200287 号 关于印发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和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认定办法 的通知国资发群工200952 号 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企201216 号 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的通知能源电199345 号 电力系统电瓷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公治201410 号 关

11、于贯彻执行 电力设施治安风险等级和安全防范要求 的通知5电监安全200629 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力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电监安全200634 号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电监市场200642 号 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电监安全200711 号 关于深入推进电力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电监安全200843 号 关于加强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监督管理的意见电监安全200922 号 关于印发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导则(试行) 等文件的通知电监安全200961 号 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办安全201088 号 重大活动电力安全保障工作规定(试行)电监安全201119 号 关于印发电力二

12、次系统安全管理若干规定 的通知电监安全201121 号 关于深入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电监安全201128 号 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管理办法(试行 )办安全201183 号 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实施细则(试行)电监安全201216 号 关于加强风电安全工作的意见电监安全201228 号 关于加强电力企业班组安全建设的指导意见电监安全20135 号 关于印发电力安全隐患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的通知电监安全20136 号 关于加强电力行业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能综电安2013210 号 国家能源局 综合司关于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修订和补充的通知6国能安全20134

13、27 号 国家能源局 关于防范电力人身伤亡事故的指导意见国能安全2013475 号 国家能源局 关于印发电力安全培训 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国能安全201462 号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 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 的通知国能安全2014123 号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 电网安全风险管控办法(试行) 的通知国能安全2014161 号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的通知国能安全2014205 号 国家能源局 关于印发电力安全事件监督管理规定 的通知国能综安全2014198 号 国家能源局 综合司关于做好电力安全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水电生字(85)第 8 号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

14、计导则 (试行) GB 2894-200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3787-2006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 4053-2009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一部分:钢直梯 第二部分:钢斜梯 第三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6095-2009 安全带GB/T 6096-2009 安全带测试方法GB 9448-1999 焊接与切割安全GB 12011-2009 足部防护 电绝缘鞋GB 17622-2008 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GB 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7GB 50034-201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

15、设计规范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93-1999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 50229-200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 设计防火规范GB 50545-2010 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790-2013 800kV 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28813-2012 800kV 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GB/T28814-2012 800kV 换流站运行规程编制导则GB 50613-20

16、10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GB 50260-2013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Z 158-200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T 225-2010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8GB/T 16178-2011 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GB/T 26218-2010 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GB 311.1-2012 绝缘配合 第 1 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GB 10963.2-2008 家用及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 第 2 部分 用于交流和直流的断路器GB 16847-1997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暂

17、态特性技术要求GB 50147-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20840.5-2013 互感器 第 5 部分: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GB/T 8349-2000 金属封闭母线GB 8958-2006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T 205-2007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 1-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88-2007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T 29639-2013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 26859-201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GB 26860-201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

18、分)GB 26861-201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高压试验室部分)GB 26164.1-2010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第一部分: 热力和机械9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AQ/T 9006-201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4-2008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DL/T 548-2012 电力系统通信站过电压防护规程DL 5027-1993 2005 确认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T 639-1997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人员安全防护细则DL/T 516-2006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DL/T 544-2012 电力通信运行管理规

19、程DL/T 572-2010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573-2010 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DL/T 574-2010 变压器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DL/T 587-200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393-2010 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64-2008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10DL/T 687-2010 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 系统通用技术条件DL/T 722-2000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D

20、L/T 724-2000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 741-2010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DL/T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T 856-2004 电力用直流电源监控装置DL/T 99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 814-2002 配网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DL/T 1040-2007 电网运行准则DL/T 1051-2007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DL/T 5044-2004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6-2012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 设计技术规程DL/T 799.17 -2010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检

21、测技术规范YD/T 1821-2008 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JGJ46201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TSG Q7015-2008 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程 GA 1089-2013 电力设施治安风险等级和安全防范要求11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 安全生产标准化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员、机器、物料、环境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3.2 安全绩效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取得的

22、可测量结果。3.3 相关方与企业的安全绩效相关联或受其影响的团体或个人。3.4 资源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所需的人员、资金、设施、材料、技术和方法等。4 基本要求4.1 原则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从岗位达标、专业12达标做起,直至企业达标,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4.2 建立和保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依据本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

23、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4.3 评定和监督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行企业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企业应当根据达标基本条件和必备条件,对本企业评审期内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情况进行评定,自主评定后申请外部评审定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其中:一级得分率应90%,二级得分率应80%,三级得分率应70% 。国家能源局对评审定级进行监督管理。4.4 达标基本条件(一)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二)评审期内未发生负有责任的人身死亡或 3 人以上重伤的电力人身事故、较大以上电力设备事故、电力安全事故以及对社会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事件;13(三)无其它因违反安全生产法律

24、法规被处罚的行为。4.5 达标必备条件序号项目三级企业二级企业一级企业 1目标 一年内未发生负有责任的人身 死亡或 3 人以上重伤的电力人身事 故、一般及以上电力设备事故、电 力安全事故、火灾事故和负有同等 及以上责任的生产性重大交通事故, 以及对社会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事 件。二年内未发生负有责任的人身死 亡或 3 人以上重伤的电力人身事故、 一般及以上电力设备事故、电力安全 事故、火灾事故和负有同等及以上责 任的生产性重大交通事故,以及对社 会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事件。三年内未发生负有责任的人身 死亡或 3 人以上重伤的电力人身事 故、一般及以上电力设备事故、电 力安全事故、火灾事故和负有同等

25、 及以上责任的生产性重大交通事故, 以及对社会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事 件。 2组织机构 和职责设置独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机构;配备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安 全监督人员。设置独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 构;配备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安全监 督人员。设置独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机构;配备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安 全监督人员;安全监督人员中至少 1 人具有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 3法律法规 和安全管 理制度识别并获取有效的安全生产法 律法规、标准规范,建立符合本单 位实际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识别并获取有效的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标准规范,建立符合本单位实 际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规 章制度中至少应包含附录 A

26、中的内容。识别、获取有效的安全生产法 律法规、标准规范,建立符合本单 位实际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 生产规章制度中至少应包含附录 A 中的内容;加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的动态管理,根据企业实际定期进 行评估、修订、完善。 4宣传教育 培训建立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 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和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或主要安建立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主要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 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和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14全生产管理人员按规定取得培训合 格证。人员按规定取得培训合格证。产管理人员按规

27、定全部取得培训合 格证;按照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 则 (AQ/T9004-2008)的要求开展 安全文化建设。 5生产设备设施 5.1设备设施 管理制定了设备设施规范化管理制 度并贯彻实施;开展了技术监督管 理、可靠性管理、运行管理、检修 管理等工作。制定了设备设施规范化管理制度 并贯彻实施;开展了技术监督管理、 可靠性管理、运行管理、检修管理等 工作;3-5 年内进行一次输电网或供 电企业安全评价(风险评估) 。制定了设备设施规范化管理制 度并贯彻实施;开展了技术监督管 理、可靠性管理、运行管理、检修 管理等工作;3-5 年内进行一次输 电网或供电企业安全评价(风险评 估) 。 5.2高压电网

28、 和中低压 电网城市电网具有一定的综合供电 能力,基本满足各类用电需求;主 供电网(500、330、220、110、66 千伏等电压等级)结构清晰,如形 成网络或可靠的两级及以上辐射型 多回路供电通道;城区内中低压电 网主要供电区域至少有两个电源供 电;制定了电网安全风险控制方案; 各种新能源、分布式能源等接入系 统有相关规定,可方便接入。城市电网具有较为充足的综合供 电能力,可满足各类用电需求;主供 电网(500、330、220、110、66 千 伏等电压等级)结构清晰合理、运行 灵活、适应性强,如形成环网结构; 正常运行方式(不含检修方式)基本 满足N-1要求;城区内中低压电网具 有开环运

29、行的单环网结构且部分电网 实现了配网自动化;制定了电网安全 风险控制方案;各种新能源、分布式 能源等接入系统有相关规定,可方便 接入。城市电网具有充足的综合供电 能力,满足各类用电需求;主供电 网(500、330、220、110、66 千 伏等电压等级)结构坚强合理、安 全可靠、运行灵活,具有较强的适 应性,如形成双环网结构(含 3-5 年规划可形成双环网) ;除当年新 上变电站、线路外,正常(含检修) 运行方式均满足N-1要求;城区内 中低压电网具有开环运行的双环网 结构;城市骨干配网实现了配网自 动化;制定了电网安全风险控制方 案; 电网具有一定的电源支撑,各种新 能源、分布式能源等接入系

30、统有相15关规定,可方便接入。 5.3电网 主设备企业主供电网 (500、330、220、110、66 千伏等 电压等级)在用主设备(主变压器、 换流器、断路器、线路、继电保护 装置及安全自动装置等)满足运行 要求;输电线路可用系数99.5%, 变压器可用系数99.5%;对电力设 施治安风险进行了评估,落实了安 全防范要求。企业主供电网 (500、330、220、110、66 千伏等 电压等级)在用主设备(主变压器、 换流器、断路器、线路、继电保护装 置及安全自动装置等)满足运行要求; 无国家明令淘汰设备; 输电线路可用系数99.90%,变压器 可用系数99.95%;对电力设施治安 风险进行了

31、评估,落实了安全防范要 求。企业主供电网 (500、330、220、110、66 千伏 等电压等级)在用主设备(主变压 器、换流器、断路器、线路、继电 保护装置及安全自动装置)满足运 行要求;无国家明令淘汰设备;输 电线路可用系数99.99%,变压器 可用系数99.995%;对电力设施 治安风险进行了评估,落实了安全 防范要求。 5.4电能质量 电网综合电压合格率97%,其 中 A 类电压99%;城市居民电压合 格率95%,城市居民供电可靠率 99%;农村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 率符合监管机构的规定;限制用户 谐波电流有措施。电网综合电压合格率98%,其 中 A 类电压99%;城市居民电压合 格

32、率95%,城市居民供电可靠率 99.93%;农村电压合格率、农村供 电可靠率符合监管机构的规定;开展 用户谐波电流普测。电网综合电压合格率99%, 其中 A 类电压99%;城市居民电 压合格率95%,城市供电可靠率 99.96%;农村电压合格率、农村 供电可靠率符合监管机构的规定; 开展用户谐波电流普测,变电站谐 波电压、电流合格。 6作业安全生产现场安全管理、作业行为 管理、相关方管理规范;特种作业 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全部持有效证 件上岗。生产现场安全管理、作业行为管 理、相关方管理规范;特种作业和特 种设备作业人员全部持有效证件上岗。生产现场安全管理、作业行为 管理、相关方管理规范;特种作

33、业 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全部持有效证 件上岗。 7隐患排查 治理建立并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不存在重大隐患或重大隐患按照 电力安全隐患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的要求进行整改。建立并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不存在重大隐患或重大隐患按照电 力安全隐患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要 求进行整改。建立并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不存在重大隐患或重大隐患按照 电力安全隐患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的要求进行整改;建立健全隐患排16查治理长效机制。 8职业健康应当为从业人员创造符合国家 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环境和 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从业人员获 得职业卫生保护;建立健全工作场 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应当为从业人员创造

34、符合国家职 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环境和条件, 并采取措施保障从业人员获得职业卫 生保护;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 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应当为从业人员创造符合国家 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环境和 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从业人员获 得职业卫生保护;建立健全工作场 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 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T 28001-2011)建立并实施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9应急救援 管理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 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 作,应急预案基本符合要求,定期 开展应急演练。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制 定了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应急预案体系 和应急预案,按照电

35、力企业应急预 案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 制定了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应急预案 体系和各级应急预案,按照电力 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组织开展 应急演练,综合应急预案按照有关 规定落实评审、备案、修订等要求。10信息报送 和事故 (事件) 调查 处理未发生瞒报、谎报、迟报、漏 报事故(事件)和故意破坏事故 (事件)现场的情况。未发生瞒报、谎报、迟报、漏报 事故(事件)和故意破坏事故(事件) 现场的情况。未发生瞒报、谎报、迟报、漏 报事故(事件)和故意破坏事故 (事件)现场的情况。注:输变电企业不考核中低压电网要求及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等。175 核心要求(

36、评分项目)5.1 目标 (20 分)序号序号项项 目目内内 容容标准分标准分评分标准评分标准5.1.1目标制定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实际,依据“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 的原则,制定规划期内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安全生产目标应明确企业安全状况在人员、设备、作业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各项指标(如:不发生负有责任的 3 人以上重伤或人身死亡事故、不发生负有责任的一般及以上 电力设备事故、电力安全事故以及火灾事故和负有同等及以上 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以及对社会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事件。 作业环境有措施,职业安全健康有保障) 。 目标应科学、合理,体现分级控制的原则。 安全生产目标应经企业主要负责

37、人审批,以文件形式下达。10未制定规划期内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未经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未以文件形式下 达,未体现分级控制的原则,有上述任一项, 不得分。 指标不明确、内容不完善、不结合实际, 有上述任一情况,扣 5 分;无具体考核指标, 扣 3 分。5.1.2目标的控制 与落实根据确定的安全生产目标,基层管理部门按照在生产经营中 的职能,制定相应的安全指标、实施计划。 企业应按照基层单位或部门安全生产职责,将安全生产目标 自上而下逐级分解,层层落实目标责任、指标,并实施企业与 员工双向承诺。 遵循分级控制的原则,制定保证安全生产目标实现的控制措 施,措施应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5未制定实

38、施计划指标和控制措施,未将 目标自上而下逐级分解,有上述任一项,不 得分。 控制措施不明确、不具体,每处扣 2 分。185.1.3目标的监督 与考核制定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办法。 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 纠偏。 对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与考核、奖惩。5未制定考核办法,未进行监督、检查与 纠偏,未及时进行评估与考核,有上述任一 项,不得分。 考核办法未涵盖所有部门,缺一个扣 1 分。5.2 组织机构和职责(100 分)序号序号项项 目目内内 容容标准分标准分评分标准评分标准5.2.1组织机构和监督管理605.2.1.1安全生产 委员会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安全生

39、产委员会,明确委员会的 组成和职责,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例会制度。 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季度至少主持召开一次安委会,安委会成 员参加,总结分析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决策企业安全生产的重 大事项。4未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安全 生产委员会,未按照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安委 会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未定期主持召开安 全生产委员会会议,有上述任一项,不得分。未明确委员会职责、未建立工作制度, 扣 2 分;会议内容不充实、无记录,每次扣 1 分。5.2.1.2安全生产保 障体系建立由各管理部门和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骨干的全员安 全生产保障体系。 明确安全

40、生产保障体系各部门、各单位安全生产的职责范围, 将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具体分解到相应岗位。保障安全生产所需 的人员、物资、费用等资源需要。8未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不得分。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不健全、职责不落实, 每项扣 1 分。195.2.1.3安全生产 监督机构根据安全生产法和上级要求,设置独立的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要求的安全监督人员。鼓励实行安全 总监制(CSO) ,并由行政正职主管。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监督队 伍建设,人员与装备应满足监督工作的需要。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机构工作人员应当逐步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 明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职责和职权,健全安全监督人员、 部门安全员、班组安全员组成的三级安全监督网。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机构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对其它职能 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综合协调和监督。监督执行安全 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决策;督 促和指导本单位其他机构、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组织实施 安全生产检查,督促整改事故隐患;参与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预案的制定及演练,承担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参与审查 有关承包、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和相关资质;定期召开安 全监督会议,部署安全生产监督工作。8设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此项为必备 条件) 未按要求建立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不得 分。 安全监督体系、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