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二之炼字.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0221013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6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鉴赏二之炼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诗词鉴赏二之炼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词鉴赏二之炼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鉴赏二之炼字.ppt(4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v语言鉴赏主要是对诗歌的词和句的鉴赏。语言鉴赏主要是对诗歌的词和句的鉴赏。v分为炼字和炼句两种。分为炼字和炼句两种。v一、一、炼字炼字v即对即对“诗眼诗眼”赏析赏析 诗眼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一般是动词或形容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还有一些虚词词,还有一些虚词。一般的说,。一般的说,五言诗诗眼

2、多在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第三字,七言诗诗眼多在第五字七言诗诗眼多在第五字。当然,并非所。当然,并非所有的诗句都有诗眼,有的诗眼不在诗句中,而隐有的诗句都有诗眼,有的诗眼不在诗句中,而隐藏在藏在标题标题中。中。v诗眼:诗眼:v1、点明主旨的关键字或句。、点明主旨的关键字或句。v (诗中眼)(诗中眼)v2、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辟、最灵动、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辟、最灵动、最关键的字或词。最关键的字或词。v (句中眼)即(句中眼)即“炼字炼字”所炼字大多用了一些所炼字大多用了一些修辞修辞,或者有,或者有活用活用现象,又或现象,又或者者色彩色彩浓烈。浓烈。一般是一般是动词动词或或形容词形容词,还有一些,

3、还有一些副词、叠词、拟声副词、叠词、拟声词等词等。词性角度v动词效果:动词效果: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特点更加鲜明。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特点更加鲜明。v一般形容词效果:一般形容词效果:生动形象地展现意象特点,营造意境。生动形象地展现意象特点,营造意境。v表颜色的形容词:表颜色的形容词:表现心情,色彩鲜明,画面生动,渲表现心情,色彩鲜明,画面生动,渲染气氛。染气氛。v叠词效果:叠词效果: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造成一种反复回旋的抒情氛围。造成一种反复回旋的抒情氛围。v拟声词效果:拟声词效果:使诗歌特点更形象生动,以动衬静,渲染使诗歌特点更形象

4、生动,以动衬静,渲染氛围,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氛围,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v副词效果:副词效果:突现意境,更好地表现诗歌的情感。突现意境,更好地表现诗歌的情感。诗词鉴赏之炼字诗词鉴赏之炼字千锤百千锤百“炼炼”的智慧的智慧提问方式:提问方式:v某字在此诗中用得很好,你认为它好在某字在此诗中用得很好,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哪里?结合全诗简要分析。v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么?v这首诗词中的哪个字是诗眼(词眼)?这首诗词中的哪个字是诗眼(词眼)? 解析解析: “引引”在文中是在文中是“带走带走”的意思,的意思,大雁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

5、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喜来,互相映衬。通过拟人手法,表达出了李白流放通过拟人手法,表达出了李白流放遇赦后的高兴心情。遇赦后的高兴心情。 而而“别秋江别秋江”则只写雁儿冷漠地则只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缺乏感情色彩,形象也不够生动活泼。离别秋江,缺乏感情色彩,形象也不够生动活泼。 例例1 1: (05(05年福建卷年福建卷1010题题)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李 白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6、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注 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诗中的作此诗。诗中的雁引愁心去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雁别秋江去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 4分)分) 解答分析解答分析: :v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7、。分析。 答题步骤答题步骤 : :v步骤一步骤一: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v步骤二步骤二: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中描述景象。v步骤三步骤三: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v例例2 2: 过香积寺王维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蜂。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蜂。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 “毒龙”,指世俗欲念

8、。v古人评诗时常用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诗眼”的说法,所谓的说法,所谓“诗眼诗眼”往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分)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分) 答案范例:答案范例:v诗眼是“咽”和“冷”(分,指出诗眼步骤一)。v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阴暗,似乎显得阴冷(分,就词语和句子本身分析步骤二)。v“咽”和“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了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分,就全诗

9、意境情感分析步骤三)。v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南浦别南浦别 白居易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v前人认为,前人认为,“看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v答题范例答题范例: :v同意。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

10、让我们仿佛看到抒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步骤二)。 只一只一“看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离别的酸楚(步骤三)。(步骤三)。 西江月西江月苏轼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注:本词写于作者被贬黄州之时。v有人认为整首词中最突出的是第二句中的有人认

11、为整首词中最突出的是第二句中的“凉凉”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分)(分) v答案范例答案范例: :v“凉”字,指出了自然节候的变化,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凉风(步骤一)、v明月与孤灯,营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意境(步骤二)。v作者借写节候之“凉”,抒写人生之“悲凉”,同时也指出了人生命运起伏不定,变幻莫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沉思考(步骤三)。 分析的着眼切入点分析的着眼切入点 例例3 : 宿建德江(孟浩然)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试分析试分析“近近”字的表达效果字的

12、表达效果 。解析:解析:“近近”有有“主动亲近、接近主动亲近、接近”之意。(字义)之意。(字义) 在在清澈平静的江水中,有一轮孤月似乎主动亲清澈平静的江水中,有一轮孤月似乎主动亲近诗人,想慰藉和抚平其寂寞的愁心近诗人,想慰藉和抚平其寂寞的愁心 。(联想之景)。(联想之景) 拟人手法的运用,不仅写出了景物的特征,还表拟人手法的运用,不仅写出了景物的特征,还表现出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意境或情感)现出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意境或情感) (1)着眼于修辞)着眼于修辞 例例4: 绝句二首之二绝句二首之二 (杜甫)(杜甫) 江碧鸟逾白,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3、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问问:请分析请分析“燃燃”字的表达作用字的表达作用? (2)着眼于形象)着眼于形象 解析解析: “燃燃”,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突出了满突出了满山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山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 而且也表现出山花随风而且也表现出山花随风起伏的动态美,使画面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怡人起伏的动态美,使画面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怡人景象,让人流连忘返。景象,让人流连忘返。 寄水部张员外寄水部张员外 白居易白居易 淡烟疏雨间斜阳,江色鲜明海气凉。蜃散云淡烟疏雨间斜阳,江色鲜明海气凉。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梁。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梁。 风翻白浪花千片风翻白浪花千

14、片雁点青天字一行。好着丹雁点青天字一行。好着丹青图画取,题诗寄与水曹郎。青图画取,题诗寄与水曹郎。 花千片:风吹江水,浪花喷涌,如片片白花千片:风吹江水,浪花喷涌,如片片白花。花。 字一行:雁群从青天经过,排成字一行:雁群从青天经过,排成“人人”字字或或“一一”字。字。 试分析试分析“翻翻”和和“点点”字的妙处。字的妙处。 例例5 : 解析:解析: “翻翻”,突出白浪翻腾的,突出白浪翻腾的情景,恰象花儿千片随风飞情景,恰象花儿千片随风飞舞;舞; “点点”,表现了碧空高远,足,表现了碧空高远,足以让人们感受到大雁列队飞行,犹以让人们感受到大雁列队飞行,犹似人于青天点上字迹一行。似人于青天点上字迹

15、一行。一一“翻翻”一一“点点”,不仅体现出景物,不仅体现出景物动态美,而且也表现出诗人难捺的动态美,而且也表现出诗人难捺的欣喜心情。欣喜心情。 菩萨蛮菩萨蛮 李白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空”字在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例例6 :解析:解析:“空空”在文中是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只”的意

16、思。的意思。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空空”字表达了抒情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增添了全词的“愁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综观以上的例子,可知综观以上的例子,可知“动词的提炼动词的提炼”是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往往是诗眼所在。而诗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往往是诗眼所在。而诗眼乃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眼乃是诗歌

17、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性词语,所以分析诗歌的语言的凝练性时,键性词语,所以分析诗歌的语言的凝练性时,诗歌鉴赏应特别关注重点动词,要抓住诗眼,诗歌鉴赏应特别关注重点动词,要抓住诗眼,展示意境,感受情趣,领悟主旨。展示意境,感受情趣,领悟主旨。 王安石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的“绿绿”字,字, 陶潜陶潜“悠然见南山悠然见南山”的的“见见”字,字, 张先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云破月来花弄影”的的“弄弄”字,字, 宋祁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的“闹闹”字,尽人皆知。一个字,尽人皆知。一个“闹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

18、来了,一个“弄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了。拓展延伸,灵活运用拓展延伸,灵活运用 “赏析炼字型”试题变形:v请抓住诗歌中的某个字词谈谈作者是怎样营造意境的?v此诗有的版本作这样,有的版本是那样,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v比较两首诗中的某个字,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v某诗评中(前人论述中)提到,诗歌中的某个字用得好,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你的看法是什么?例例7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闺闺 怨怨 王昌龄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

19、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是一首怨妇诗,全诗行动曲折地描写这是一首怨妇诗,全诗行动曲折地描写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其中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其中“忽忽”字是字是描写主人公心理变化过程的一个关键词,请描写主人公心理变化过程的一个关键词,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答案: 全诗描写了主人公从全诗描写了主人公从“不知愁不知愁”到到“悔悔”的心理变化过程。前两句描的心理变化过程。前两句描写主人公的写主人公的“不知愁不知愁”,而第三句转,而第三句转折,由折,由“忽见陌头杨柳色忽见陌头杨柳色”,使少妇,使少妇想起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伤感场景想起当

20、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伤感场景,引出,引出“悔教夫婿觅封侯悔教夫婿觅封侯”。“忽忽”最准确鲜明地描写了主人公心理变化最准确鲜明地描写了主人公心理变化的过程。所以说的过程。所以说“忽忽”字是一个关键字是一个关键词。词。例例8 十十 五五 夜夜 望望 月月 王王 建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题中的注:题中的“十五夜十五夜”,指中秋之夜。,指中秋之夜。 全唐诗全唐诗录此诗,录此诗,“落落”字作字作“在在”,请你,请你品评一下品评一下“落落”与与“在在”哪一个更好?为什么?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21、 答案:答案: 用用“落落”字好。字好。“落落”字给人以动感,字给人以动感,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洒落人间。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洒落人间。“在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不够形象生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不够形象生动。限时检测,即时反馈限时检测,即时反馈v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题龙阳县青草湖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v注:青草湖,即今洞庭湖,因湖的南面有青草注:青草湖,即今洞庭湖,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山而得名。v本诗的首句中

22、本诗的首句中“_”_”字让人联想到人生易老,青字让人联想到人生易老,青春易逝。末句中的春易逝。末句中的“_”_”字用得最为传神。字用得最为传神。v因为因为_。(分)v温馨提示:注意温馨提示:注意“个意识个意识”时间意识、分数时间意识、分数意识、规范答题意识意识、规范答题意识限时检测,即时反馈限时检测,即时反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v本诗的首句中本诗的首句中“老老”字让人联想到人生字让人联想到人生易老,青春易逝。末句中的易老,青春易逝。末句中的“压压”字用字用得最为传神。得最为传神。v因为:因为:“压压”,物多才能有此神态,表,物多才能有此神态,表明清梦的浓郁。梦本无形,却说明清梦的浓郁。梦本无形

23、,却说“满满船船”,被,被“压压”在星河上,具体可感,在星河上,具体可感,十分传神真切。作者在此以梦境中淡淡十分传神真切。作者在此以梦境中淡淡的喜悦来衬托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的喜悦来衬托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某字在此诗中用得很好,你认为它好在某字在此诗中用得很好,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哪里?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么?这首诗词中的哪个字是诗眼(词眼)?这首诗词中的哪个字是诗眼(词眼)?“赏析炼字型赏析炼字型”有哪些题型?有哪些题型?本课小结本课小结答题步骤答题步骤 : :v步骤一步骤一: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解释

24、该字在句中的含义。v步骤二步骤二: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中描述景象。v步骤三步骤三: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本课小结本课小结炼句炼句v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v一、炼一、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答题思路:答题思路:1、简析句意、简析句意2、结合文意、结合文意3、作用、效果(意境、情感)、作用、效果(意境、情感)4、表达的主旨、情感、表达的主旨、情感 江村江村 杜甫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

25、鸥。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有人认为本诗最后一句为喜幸之词,你同意吗?为什么?有人认为本诗最后一句为喜幸之词,你同意吗?为什么?答案: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只是靠着老朋友帮助才能维持答案: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只是靠着老朋友帮助才能维持生计,对世事也不再有何追求了。本诗前三联描写了初生计,对世事也不再有何追求了。本诗前三联描写了初夏时,江流曲折,燕子夏时,江流曲折,燕子 、水鸥自由自在,渲染出一派恬、水鸥自由自在,渲染出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闲适地享受着妻子儿女的家

26、室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闲适地享受着妻子儿女的家室之乐。之乐。经历长期离乱后,重获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能经历长期离乱后,重获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能不感到欣喜满足。但最后一联表面仍是喜幸之词,实则不感到欣喜满足。但最后一联表面仍是喜幸之词,实则包藏了多少悲苦与无奈。眼前的闲适生活是建立在包藏了多少悲苦与无奈。眼前的闲适生活是建立在“故故人供禄米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此刻寄人篱下,艰难辛酸溢于的基础上的。此刻寄人篱下,艰难辛酸溢于言表。读之不觉万分怅惘。言表。读之不觉万分怅惘。二、炼二、炼有特殊句式的语句有特殊句式的语句1 1、是声律的要求、是声律的要求例例 王维王维过香积寺过香积寺 “ “泉声咽

27、危石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日色冷青松”2 2、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例例 王维王维山居秋暝山居秋暝 “ “竹喧竹喧归浣女,归浣女,莲动莲动下渔舟下渔舟”3 3、兼而有之、兼而有之例例1 1、王昌龄、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孤城遥望玉门关遥望玉门关例例2 2、杜甫、杜甫“晓看红湿处,花重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官城”语序颠倒的原因语序颠倒的原因 v答题思路:答题思路:v调整语序简要描述调整语序简要描述+强调的内容(结合诗句分强调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意境)析意境)+表达效果(意境更突出、特点更鲜表达效果(意境更突出、特点更鲜明,情感更浓烈)明,情感更浓烈)+

28、诗人情感诗人情感三、炼在结构上起特殊作用的句子三、炼在结构上起特殊作用的句子v要关注诗句在诗歌中的位置。要关注诗句在诗歌中的位置。06安徽卷安徽卷柳梢青柳梢青送卢梅坡送卢梅坡 刘过刘过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去,月遂舟行。注注(1)泛菊:饮菊花酒。(泛菊:饮菊花酒。(2)吹梅:吹奏)吹梅:吹奏梅花落梅花落。问:问:“聚散匆匆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

29、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案:这句在词中强调二人答案:这句在词中强调二人 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分析语言特色类答题:分析语言特色类答题:提问方式: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

30、的词一般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淡雅有:清新淡雅 平淡自然平淡自然 明快浅显明快浅显 辞藻华丽辞藻华丽 委婉含蓄委婉含蓄 简洁简洁洗练洗练 沉郁顿挫沉郁顿挫 浑厚雄壮浑厚雄壮 多用口语多用口语 明白如话、朴实无华、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答题步骤:答题步骤:(1)(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长干曲四首(其一)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崔颢

31、“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4分)分)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有如民歌。 (步骤一步骤一)何处住,在横塘,通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语言,不加雕琢。 (步骤二步骤二)烘托出一个素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步骤三步骤三)【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高考黑龙江、吉林、广

32、西卷)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问题【问题】v作者是怎样写出“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色? 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语言的层面,考生应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来解答。 一般从下列词语中选择答案清新淡雅、平淡自然、平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画等。 【解题指津】分析语言特色v首先必须理解一些术语,如“清新”“绚丽” “明快” “含蓄” “简洁”等。v再熟悉一些著名诗人的语言特色,如陶渊明的平淡、李商隐的绚丽、白居易的明快、杜牧绝句的含蓄、贾岛的简洁

33、等。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陆游的悲壮爱国(孟)郊寒(贾)岛瘦(孟)郊寒(贾)岛瘦“韩孟诗派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的奇崛险怪【参考答案】 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诗的语言朴实无华。 让理想的雄鹰展翅高飞!让理想的雄鹰展翅高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