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名师指导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pdf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9921499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名师指导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名师指导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名师指导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名师指导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pdf(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名师指导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 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 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 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二、具体方法:留、删

2、、补、换、调、变。“ 留” ,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 ,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沛公的侍卫樊哙。 “ 者也 ” 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 ,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 ,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 吾、余、予 ” 等换成 “ 我 ” ,把 “ 尔、汝 ” 等换成“ 你” 。“ 调” 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

3、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 ,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 波澜不惊 ” ,可活译成 “ (湖面)风平浪静 ” 。古文翻译口诀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吾余为我, 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

4、因句而异。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句子流畅,再行搁笔。将文言句子翻译现代汉语,考生必须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具体方法和操作步骤。第一,“信、达、雅”的翻译要求:“信”就是准确,即忠实于原文意义,不添、不加、不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凡是能够直译的,就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对照翻译,能够具体落实的字词就尽可能地在译文中有所落实,并保持原句的特点:“达”就是通顺,没有语病,符合表达习惯,遇到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等语言现象而无法直译时,就可以灵活地或适当地采用意译的方法:“雅”就是译文语句优美,用词造句比较讲究,而且有一定的文采。第二,“留、补、删、换、调”的翻译方法:“留”指保

5、留,凡是年号、帝号、国号、人名、地名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均可保留,照抄即可,不必翻译:“补”指增补,就是把文言文中省略的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补上:“删”指删除,就是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换”指替换,即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调”,指“调整”, 就是将古代汉语句子中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第三, 由“会义”到“操作”的翻译步骤:“会义”就是通读全文,领会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明确文句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 或者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和基本道理:“操作”就是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并在翻译之后检查文意是否表达清楚,前后是否对应, 上下文

6、是否一致、语意是否吻合语境。一般而言, 文言文翻译到了具体的操作阶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翻译策略,使翻译达到“信、达、雅”的要求和标准:第一, 关键实词的翻译策略。翻译关键实词,其操作策略一般有三种:“语法结构分析法”。如翻译“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汉书?严光转),其中“乃令以物色反之”是一个祈使句,承前省去主语“帝”,“令”后省略兼语“人”。该句的翻译难点就是“物色”。如果将“物色”理解为现代汉语中的“寻求” 含义的话,它用在介词“以”之后就说不通介词之后只能跟宾语。由此可见, “物色”应是个名词。它是什么意思呢?根据上下文“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 及光武即位, 乃变名姓, 隐身不见

7、”和“有一男子, 披羊裘钓泽中”分析,光武帝可能在让人凭着长相寻找严光,所以“物色”作“形体相貌”讲最合适。“句式结构分析法”。古汉语十分讲究对称,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 意思相同、 相近或相反、 相对。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较多,这就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方便。如“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贾宜过秦论),是个“正对”对偶句,根据对偶句特点可知,处于同一位置的“固”与“地”词性相同,都是名词, 那它们的意思也必然接近,据此推知,“固”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可译为“坚固的地方”。“成语联想法”。现代汉语的成语,绝大部分来源于古诗文,因而有很多词语的

8、文言意义在成语中得到了保留,所以,在解释文言实词时,我们可以联系成语来推断其意义。如 2004 年高考江苏卷第15 题,要求翻译“每曲意事二人,绩不少降节”一句,其关键词“曲意”,就可以在从成语中“曲意逢迎”的意义推断出“曲意”一词的意思,“曲意逢迎”就是“违背自己的本心,千方百计迎合讨好别人”,据此可知“曲意”是“违心的迎合、奉承”, 再联系上下文可知,这是蔡京为了讨好徐绩和何执中而巴结奉承他们, 所以在翻译时需补充主语,整句便可译为“ (蔡京) 常常违心地奉承二人,徐绩并没有稍稍降低自己的品节”。第二, 关键虚词的翻译策略。由于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功能是无法分开的,所以,我们在翻译虚词时既不能

9、离开语境,也不能脱离句式。在我们掌握了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15 个虚词的各个义项和它的语法功能的基础上,要准确地翻译文言虚词,还应掌握一些虚词的翻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规律和技巧。 凡是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可以代替的文言虚词,如果硬译反而别扭,因而可以不译。这些词包括发语词、音节助词、标志结构的的词语、句中停顿的词,以及词中虚设成分等。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中“之”作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可以不译。 “也”表停顿, “矣”为语气词也不需要译,只要把句子的语气译出就可以了。凡是标志古汉语句式的文言虚词,不一定翻译出对应的词语,但一定要调整相关句式和语序,按照现代汉语

10、的句式和语序规范来翻译文言句式。如 2004 年陕西等省卷第15题有“此金者,圣人所以惠养老臣也”一句的翻译,这是一个判断句,表示判断的标志就是“者,也”,这里的“者”和“也”就无须翻译出具体的对应词语,但一定要将该句的判断句式翻译为现代汉语的判断形式。至于句中的“所以”一词,也是一个重点虚词,它在文言文中有三种语法功能,第一种表“原因”,第二种是表“东西”,第三种是表“目的”或者表示“为了”,由上下文语境可知,此句中的“所以”是第二种,全句可译为“这些金钱,是圣明的皇上赐我用来养老的的”。第三,文言修辞的翻译策略。文言文长见的修辞有比喻、互文、借代、婉说等手法。比喻句是不能直译的,如“金城千

11、里”中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 或“金属修筑的城”, 因现代汉语中没有这样的说法。可采用变通的翻译形式,或意译为“坚固的城防”, 或以现代汉语的比喻形式翻译为“钢铁般的城防”。;不保留比喻,可译为“坚固的城防”。运用借代的句子要翻译,要换借体为本体, 如“布衣”应翻译为“贫民”,“缙绅”应翻译为“官员”,“三尺”应翻译为“法律”,“万钟”应翻译为“高官厚禄”,等等。婉说, 主要是避讳, 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凡遇到婉说的句子, 应按照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表达方式替换,该换成什么就换成什么说法,可将“山陵崩”译为“百年之后”,可将“填沟壑”译为“死了以后”

12、。至于运用互文的句子,既不能直译,也不能替换,如翻译“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不能译为“秦代的明月, 汉代的关塞”, 应根据上下文的相互呼应和相互补充的表意形式,翻译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文言文翻译应力求做到准确、流畅,因此,文言文翻译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直译法。直译就是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语序进行直接翻译。如:了然(完全)无声。二是意译法。 意译就是根据原文词句的意思来翻译,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译。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此句运用了 “ 互文 ” 修辞,译时必须将上下文的词语互相渗透,互相说明,结合起来才能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三是增补法。此法适用于文

13、方省略句式,翻译这种句式,只有把省略成分补出来,才能使语句通顺,意思明了。如:人不知(我)而(我)不愠(人)。这样增补,语意通顺了。四是语序移位法。由于文言倒装句的记号序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译时务必把倒装词语的位置调换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如:子何恃而往?译时,应将动词“ 恃” 移到宾语 “ 何” 的前面。五是原词保留法。象古汉语中的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年号、帝名、朝代等词语,译时均可保留原词,不必翻译。 如:庆历中, 有布衣毕升。 句中的 “ 庆历 ” (年号)、“ 毕升 ” (人名)是专用名词,译时可直接保留在原句中。六是删除法。有些文言虚词只有某种语法作用,而无实在意思,译时可删除。如: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句中虚词“ 也” 可删去不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