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9897598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单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十二单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二单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单元.ppt(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二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本单元时间断限从本单元时间断限从1949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包括了现代中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包括了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 1.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2、时期(19491978(19491978年年) ):新:新中国成立初,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国家开展了中国成立初,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国家开展了“一一五五”计划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计划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19561956年基本完成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大跃进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探索既有成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探索既有成就,也有失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就,也有失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3、体制。划经济体制。 2. 2.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8(1978年至今年至今) ):19781978年十一届三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中全会后,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开,逐渐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局。主题主题 民族腾飞的印记民族腾飞的印记新中国经济体制的探索新中国经济体制的探索 近年各地高考考查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探索道

4、路时,大近年各地高考考查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探索道路时,大多通过设计微观历史情境考查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特征,农多通过设计微观历史情境考查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特征,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及影响等,如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及影响等,如20122012年新课标高年新课标高考有考有4 4道选择题及道选择题及1 1道非选择题;道非选择题;20112011年新课标高考有年新课标高考有5 5道选择道选择题;题;20102010年新课标高考有年新课标高考有3 3道选择题等。道选择题等。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及经济体制的演变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及经济体制的演变所有制结构所

5、有制结构 经济体制经济体制 利弊影响利弊影响 1949194919561956年年 1949195219491952年新年新民主主义经济;民主主义经济; 1953195619531956年以年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 计划经济体计划经济体制的初步形制的初步形成成 对国民经济的恢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积极作用;推动了社会主义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制度的确立所有制结构所有制结构 经济体制经济体制 利弊影响利弊影响 1956195619781978年年 以国营经济和以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单一公有体的单一公有制经济占统治制

6、经济占统治地位地位 高度集中的计划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体制 有效地集中了人有效地集中了人力、物力、财力、物力、财力,推动了我国力,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但单经济发展,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一的公有制结构与我国生产力发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展水平不相适应所有制结构所有制结构 经济体制经济体制 利弊影响利弊影响 1978197819921992年年 从单一公有制从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成分并存的经济济 从计划经济转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辅的经济体制 极大地解放

7、了生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有力地推产力,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发展 二、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二、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1.新中国成立初到新中国成立初到1956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的社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转变。核心内容是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转变。核心内容是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这种体制在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

8、度。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建设曾起过积极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弊端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弊端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 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核心内容是发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核心内容是

9、发展多种所有制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模式,实行展多种所有制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模式,实行政企分开等,从而增强了企业活力,使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政企分开等,从而增强了企业活力,使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3.203.20世纪世纪90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核心内容是把企业推向市场。这次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核心内容是把企业推向市场。这次调整将进一步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整将进一步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本热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本热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新中国成立

10、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历程及对中国社会经济和产关系的变革历程及对中国社会经济和“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模式探索模式探索的影响。第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由计划经济到的影响。第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由计划经济到2020世纪七八十年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再到代经济体制改革,再到2020世纪世纪90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历程及其影响,同时明确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各自的特点探索历程及其影响,同时明确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各自的特点及其利弊影响。及其利弊影响。 复习备考时,一方面要注意梳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复习备考时,一方面要注意梳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演变历程及其各自的特

11、征。另一方面,要注意与美国的罗斯福演变历程及其各自的特征。另一方面,要注意与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新政、2020世纪世纪3030年代的斯大林模式进行比较,探究各自的不同年代的斯大林模式进行比较,探究各自的不同特征及其利弊影响。特征及其利弊影响。【典题例证【典题例证】(2012(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新课标全国文综T33)T33)据统计,据统计,19921992年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者超过1 0001 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下海潮”。这反映了。这反映了( )( )A.A

12、.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解析【解析】选选A A。纷纷下海经商说明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纷纷下海经商说明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A A符合题意;符合题意;B B说法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在说法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在8080年代就开年代就开始而不是始而不是19921992年,排除年,排除B B;C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1984年,不是年,不是19921992年,排除年,排除C C;D D说法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说法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在济在8080年代也已经开始,不是年代也已经开始,不是19921992年,排除年,排除D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