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材料详略得当.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9896658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材料详略得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组织材料详略得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材料详略得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材料详略得当.ppt(3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详略失当及其详略失当及其纠正示例纠正示例 1、知识和能力:写文章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2、过程和方法:围绕中心,恰当选材,做到详略得当。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挖掘作文的思想内涵,让学生认识到作文和做人的关系。 教学重点:写文章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教学难点:作文中如何确定详略。 一、激趣导入:一、激趣导入: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

2、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像的双手呢? 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连夜 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

3、脸上笑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完美的手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主要部分),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详写与略写的关系 所谓详写,就是把主要内容(重点内容)细致地描写出来,详写必须是写的

4、具体、生动、形象、完整;所谓略写,就是对次要内容,用一两句话、或较简单的一段话,简明地叙述一下。 详写和略写是红花和绿叶关系。详写和略写是红花和绿叶关系。详写和略写是相对而言,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详在必要之处,略得恰到好处。正如一幅好的山水画,绝不是整个画面都满满的,而往往留下一定的空白,有近景也有远景,笔画有疏有密,用墨着色有浓有淡。一篇好的文章,同样要求有详有略,相互配合,详略得当,各尽其能,各显其妙。二、先看两段文字二、先看两段文字 1这是这是我尝到了劳动的甜头我尝到了劳动的甜头的文章:的文章:“我先是取菜,又是找火我先是取菜,又是找火柴,火又烧不着,顾了这头顾不到那头,出了不少洋相

5、,但最后还柴,火又烧不着,顾了这头顾不到那头,出了不少洋相,但最后还是把饭菜煮熟了。是把饭菜煮熟了。” 该详却略该详却略 怎样才能做到怎样才能做到“该详即详该详即详”? 答:把省略的补完整,不答:把省略的补完整,不具体的写具体。即分别回答下列问题即可。具体的写具体。即分别回答下列问题即可。 从哪儿取菜从哪儿取菜?怎么怎么取取?“烧不着烧不着”的火是怎样的?的火是怎样的?“这头这头”、“那头那头”具体指什么?出具体指什么?出“洋相洋相”的细节又是怎样的?这些都得详写。的细节又是怎样的?这些都得详写。 具体方法是: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尽量使过程具体化、细致化;运具体方法是: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尽量使过

6、程具体化、细致化;运用修辞格,增强生动性。用修辞格,增强生动性。 拓展后:我先从自家菜地里挖来一棵大白菜,去跟去黄叶,冲洗干净,然后我先从自家菜地里挖来一棵大白菜,去跟去黄叶,冲洗干净,然后准备点火,可连续下了几天雨,仅有的一盒火柴全潮了,怎么办?准备点火,可连续下了几天雨,仅有的一盒火柴全潮了,怎么办?到商店买?不行,时间来不及。我灵机一动,拿出我的心爱之物到商店买?不行,时间来不及。我灵机一动,拿出我的心爱之物凸透镜,利用刚从云堆里钻出来的太阳稍稍凸透镜,利用刚从云堆里钻出来的太阳稍稍“加温加温”,火柴变干,火柴变干了,我连忙拿出磷纸一划,了,我连忙拿出磷纸一划,哧哧的一下点着了。我高兴得

7、一蹦三尺的一下点着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赶忙找了木柴。锅里的水渐渐蒸发了,我找出油碗,模仿着妈高,赶忙找了木柴。锅里的水渐渐蒸发了,我找出油碗,模仿着妈妈的样子,舀了两匙油倒进锅里,又赶忙跑到灶前塞上几根木柴,妈的样子,舀了两匙油倒进锅里,又赶忙跑到灶前塞上几根木柴,再回头抓起菜刀准备切菜。还没开始切,锅里的油就溅开了,油烟再回头抓起菜刀准备切菜。还没开始切,锅里的油就溅开了,油烟滚滚。我连忙三刀并作两刀,三下五除二把菜切好,一古脑儿全倒滚滚。我连忙三刀并作两刀,三下五除二把菜切好,一古脑儿全倒进了锅里。进了锅里。“嚓嚓”热油与白菜接触爆发的声音几乎把我吓呆了。热油与白菜接触爆发的声音几乎把

8、我吓呆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抓起一把盐一撒,然后就翻炒起来。咦,怎么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抓起一把盐一撒,然后就翻炒起来。咦,怎么越炒越别扭?我定睛一瞧,原来手中抓的是把勺子。我用勺炳敲敲越炒越别扭?我定睛一瞧,原来手中抓的是把勺子。我用勺炳敲敲自己的脑袋,心里就觉得好笑。我赶紧换了一把菜铲,翻炒了几下,自己的脑袋,心里就觉得好笑。我赶紧换了一把菜铲,翻炒了几下,奇怪,怎么没有动静了?我走到灶前一看,灶里一点儿火力也没有奇怪,怎么没有动静了?我走到灶前一看,灶里一点儿火力也没有了。待柴火被重新点燃后,我疲惫地往木柴堆上了。待柴火被重新点燃后,我疲惫地往木柴堆上一坐,用旺火拼命地一坐,用旺火拼命地“

9、加热加热”,直到锅里,直到锅里叫唤叫唤起来,锅盖周围起来,锅盖周围楚歌四起楚歌四起,我才走上前去揭开盖子。我的天,菜全被煮过了头。,我才走上前去揭开盖子。我的天,菜全被煮过了头。 2摘自摘自要有民族气节要有民族气节 梅兰芳靠从小勤学苦练练就了一梅兰芳靠从小勤学苦练练就了一幅好嗓子,他的京剧表演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演的幅好嗓子,他的京剧表演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演的霸王别姬霸王别姬等剧倾倒了无数观众。梅兰芳热爱祖国,坚决不等剧倾倒了无数观众。梅兰芳热爱祖国,坚决不给敌人演戏。新中国成立前,他不是共产党员,但他敢于对抗给敌人演戏。新中国成立前,他不是共产党员,但他敢于对抗敌人叫他演戏

10、的命令。抗战爆发后,沦陷区的日伪军高价请他敌人叫他演戏的命令。抗战爆发后,沦陷区的日伪军高价请他演戏,梅兰芳愤然拒绝。他从舞台上消失了,但一颗爱国之心演戏,梅兰芳愤然拒绝。他从舞台上消失了,但一颗爱国之心并未消失,从哪儿能看出来呢?就是他留起胡子以示抗议。并未消失,从哪儿能看出来呢?就是他留起胡子以示抗议。 怎样才能做到怎样才能做到“该略即详该略即详”? 该略却详该略却详 减缩这段文字的方法是:明确论点,提炼定向信息;减缩这段文字的方法是:明确论点,提炼定向信息;理出主干,删除枝叶;简化语言,优化句式;引用材料的目的理出主干,删除枝叶;简化语言,优化句式;引用材料的目的是什么?证明梅兰芳有民族

11、气节即可。是什么?证明梅兰芳有民族气节即可。 “该略却详该略却详” 常出现常出现在议论文用例证时。在议论文用例证时。 要有民族气节要有民族气节缩减如下:缩减如下: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抗战爆发后愤然拒绝沦陷区的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抗战爆发后愤然拒绝沦陷区的日伪军高价要他演戏的命令,并蓄须明志,昭示天下,表现出凛伪军高价要他演戏的命令,并蓄须明志,昭示天下,表现出凛然不屈的民族气节。然不屈的民族气节。 三、练习巩固三、练习巩固 练习之一:由略变详练习之一:由略变详 下面是文章夜访同学家中的一段: 天很黑很黑,我害怕极了。可是我想到自己对同学作的保证,就鼓起勇气,坚持走到了同学家。

12、1.到底怎样的黑?黑到怎样的程度到底怎样的黑?黑到怎样的程度?具体情况是什么具体情况是什么?天阴沉沉的,到处漆黑一团,伸受不见五指。我便像瞎子似的,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天阴沉沉的,到处漆黑一团,伸受不见五指。我便像瞎子似的,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 2到底是怎样的害怕到底是怎样的害怕? 突然,远处传来几声突然,远处传来几声“叽叽喳喳叽叽喳喳”的鸟叫,我的心怦怦直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的鸟叫,我的心怦怦直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可是一不留神,被砖块绊了一跤,我吓出了一身冷汗。步。可是一不留神,被砖块绊了一跤,我吓出了一身冷汗。 3当时自己又是怎样想的?当时自己又是怎样想的? 我想退缩了,可转念

13、一想,难道我能说话不算数吗?能让同学说我是胆小鬼吗?我想退缩了,可转念一想,难道我能说话不算数吗?能让同学说我是胆小鬼吗?我要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不是胆小鬼。想到这里,我不那么害怕了,勇敢地向同我要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不是胆小鬼。想到这里,我不那么害怕了,勇敢地向同学家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唱电视剧学家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唱电视剧西游记西游记里的插曲呢!里的插曲呢! 练习之二:由详变略练习之二:由详变略 换笔蕊换笔蕊 一天下午,小明在家里写作业。正写着,笔写不出字了,他拧开笔简,抽出笔蕊一看,原来没水了,想:笔蕊用完了,我要换一支。于是他放下手中一切,站起来,走到放笔蕊的柜子前,拉开抽屉,看见有放笔蕊的

14、盒子,打开,取出一支新笔蕊,盖上盒盖,关上抽屉,回到座位坐下,拿起笔筒,把新笔蕊插进去,又拾起笔头拧上,在纸上画了两下,有水了。他拿起旧笔蕊,站起来,走到垃圾篓边,把旧笔蕊扔进垃圾篓中,又走回座位坐下,又接着写作业。 讨论:这是换笔蕊的原生态文。很罗嗦。我们分析这件事,会发现,这件事的经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拿笔蕊,二是换笔蕊。由于要求写由于要求写换换笔蕊,所以拿笔蕊的部分是笔蕊,所以拿笔蕊的部分是次要的,可以略写,次要的,可以略写,即把他放下手中一切,站起来,走到放笔蕊的柜子前,拉开抽屉,看见有放笔蕊的盒子,打开,取出一支新笔蕊,盖上盒盖,关上抽屉,回到座位坐下,拿起笔筒这一段话写成 ”他

15、拿来一支新笔蕊他拿来一支新笔蕊 就行了。减缩如下:减缩如下: 换笔蕊换笔蕊一天下午,小明在家里写作业。正写着,笔写不出字了,他拧开笔简,抽出笔蕊一看,一天下午,小明在家里写作业。正写着,笔写不出字了,他拧开笔简,抽出笔蕊一看,原来没水了,想:笔蕊用完了,我要换一支。他找来一支新笔蕊,插进笔筒中,拧上原来没水了,想:笔蕊用完了,我要换一支。他找来一支新笔蕊,插进笔筒中,拧上笔头,在纸上画了两下,有水了,于是他又接着写作业。笔头,在纸上画了两下,有水了,于是他又接着写作业。四 安排的原则 详略安排的总原则是:根据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确定详略。 确定详略有“三爱”: 一是对表现中心起重要作用的典型材料

16、,要“偏爱”,当详写; 二是对表现中心起辅助作用的一般材料,要“关爱”,当略写; 三是对表现中心无关的材料,要“割爱”,舍掉不写。哪些地方详写?哪些地方略写? 哪些地方详写? 1、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的材料,要详写; 2、在写事的文章里,事情的主要片段(能突出事件的意义),要详写; 3、在写人的文章里,主要人物要详写; 4、在写景的文章里,景物特点要详写。 哪些地方略写? 1、次要材料,要略写; 2、一般情节,要略写; 3、次要人物,要略写; 4、议论、抒情部分,要略写; 5、开头、结尾、过渡、照应,要略写; 6、铺垫、陪衬部分,要略写。五、安排详略“五法” 除了根据表现中心意思的需要安排详

17、略之外,还要根据不同的体裁特点、内容性质和表达方式来安排详写和略写。 请根据下面文段的体裁特点、内容性质或表达方式,分析、归纳其所用的详略处理方法。 老舍我的母亲中的片段: “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 ”这个片断并没有着重交代三姐出嫁的全过程,而是着力写出了母亲理智上不想耽误女儿的青春但情感上又难以承受分别的痛苦时种种表现。(一)、人详事略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以写人为主的记叙

18、文。写人,要写出人的思想、性格、品质等多方面的特征,而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品质等方面的材料,如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外貌等是重点材料,应当详写;涉及表现人物思想品格的事件,适合概括叙述,因为所写的事件是用来表现人物品格的,目的不在于展示事件的发展过程,应当略写。 又如:朱自清的背影中,对车站送别的场面进行了细致的叙写,尤其是对父亲的“背影”的细腻刻画,表达出了父子间的真挚情感,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至于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家境惨淡等事,从文章中心表达的需要方面来看,这是为下文描写背影渲染悲凉气氛的,所以不必详写,又不能不写,只能概括略写。 (二)、事详人略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把事件作为主要记叙对象

19、的记叙文。这类文章,事是重点,虽然少不了写到人和环境景物,但人物的环境景物的描写只能围绕着事、服从于事或依附于事。它的明显特点是:注重把事件、情节的过程具体地表现出来,文章的着眼点在事情的过程上;不着力去刻画人物,也无中心人物;文章的中心思想着重表现事件的思想意义,而不是着重表现主人公的思想品德。 例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文章重点对三路大军的战况(事件)进行了详细叙写,而对解放军将士(人物)如何英勇杀敌没有进行详细叙写,只用“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词语概括叙述。因为本文的重点在于报道战况,突出渡江胜利的重要意义,不在于报道具体人物。 下面文段详写什么?略写什么?

20、可归纳为什么方法? 太阳被黑沉沉的夜吞噬,天色随即暗下来,太阳消失的地方一片黛紫深红,再往上去,便是深深的蓝,无边无际的蓝,星空下,那一高一矮,一老一少的背影尤为明显,那个声音在我耳边回荡,那份情像一条纽带,将我、小女孩子、老人串在一起,萦绕在我心头星星悄悄地蹦了出来,一颗、二颗、三颗 (学生习作欣赏中的片段 )(三)、景详情略法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散文,情景的交融,但情是由于景和物而生发的,所以描写景物是基础,应详写,抒情略写。如:在朱自清的散文春中,作者在观察感受春天的基础上,细致描绘了富有特征的五幅春景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浓抹重彩,写出了春天富有特征的景色,景中寓

21、情,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勃勃生机热爱和赞美之情。许多的写景作品都采用这种方法。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散文,情景的交融,但情是由于景和物而生发的,所以描写景物是基础,应详写,抒情略写。 如:在朱自清的散文春中,作者在观察感受春天的基础上,细致描绘了富有特征的五幅春景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浓抹重彩,写出了春天富有特征的景色,景中寓情,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勃勃生机热爱和赞美之情。许多的写景作品都采用这种方法。 下面文段详写什么?略写什么?可归纳为什么方法? 太阳疲疲软软地躺着,再也射不出刺眼的光芒,只是无力地流出橘红的色彩,留在天上。走在我面前的,我猜,是一对祖孙女,“当心啊!这里有

22、一级台阶,我来扶您。”一个稚嫩声音划过我的耳畔,我心头一热,多孝顺的孙女啊! “谢谢,你以后就别来了,我自己一个人能回孤老院。” “没关系,我是义务来照料您的,再苦再累也值!” 原来她们并不是一对祖孙,我明白了不是一家,却又胜似一家。 (学生习作欣赏中的片段 )(四)、记详议略法 以记叙描写为主的文章往往结合抒情议论来点明主题目,记叙描写是基础,应详写;抒情议论是为了深化中心,凸现人物品格,宜画龙点睛式地略写。 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作者通过回忆叙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勾勒出一个善良、朴实而又迷信、“满肚子是麻烦礼节”的长妈妈;特别是通过详写阿长为“我”购买渴望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一事,表

23、达了“我”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而这种感情是通过文中简短的几句议论表达出来的:“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我”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有力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 下面文段详写什么?可归纳为什么方法? (他他)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

24、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 (朱自清(朱自清背影背影中中 的片段)(五)、特写镜头法 特写是一种影视艺术手法,它通过拍摄局部,如物品、动作、肖像、表情、细节等,从而造成鲜明的视觉形象,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作文中也可借用此法,以期达到凸现事物特征,渲染场面气氛,深化文章主题的效果。 又又如一面中对鲁迅肖像的三次特写:(1)远景:“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2)中景:“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

25、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3)近景:“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衫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的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详写作者与鲁迅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三次由远及近、从粗到细地写了鲁迅的外貌,都抓住鲁迅“瘦”的特点,把鲁迅先生的精神面貌依次展现给读者。文中不少材料是略写的,例如内山完造热情和友好的态度,作者买书缺钱的困窘等不可缺少的材料,作者是略写的,因为没有它们,就破坏了叙事的完整性,文章对材料进行这样的“剪裁”,完全是为了表达中心的需要。 详略要注意的事项 详略不当的表

26、现是:平均使用笔墨,不分详略。 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写人时,主要人物不详;次要人物不略。记事时,主要情节不详;次要情节不略。写景状物时,主要景物的特点不详,与特点无关的不略。 二是:该突出中心的地方,不详;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地方,不略。 三是:采用点面结合方法的,“点”上的材料,不详写;“面”上的材料,不略写。六、例文评析 记一次乒乓球赛 我和姐姐在一个学校读书,课余常在一起打乒乓球,是一对有名的小球迷。上星期体育老师宣布:国庆节前要举行一次全校乒乓球赛,我和姐姐都报了名。 日子过得真快,乒乓球赛开始了。在预赛中在预赛中,我和姐姐都战胜了对方。最后决赛的一场,恰恰是我和姐姐争夺冠军。 决

27、赛那天决赛那天,礼堂正中放着一张绿色的球台,周围坐满了人。窗户外边也挤满了黑脑袋,大家都在不住的议论。有的说:“姐姐的把握大一些。”有的说:“不一定,妹妹打的才棒呢。”体育老师在场内忙碌着,来参观的老师也帮着维持秩序。我看到这么多双眼睛望着我,不由得紧张起来,心突突地跳得厉害。 体育老师叫我们进场,全场立即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更加发慌了。试球的时候,我只看见白色的小球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只知道网子那边是姐姐,至于她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紧张,我都没有注意。才试了几个球,我的手心里全是汗水。 决赛正式开始了。前两局我和姐姐各胜一局。第三局前两局我和姐姐各胜一局。第三局先由我发球。我发一个正手球,发一

28、个反手球,接着连发两个长球,又发一个短球,总之不叫姐姐摸着我的规律。碰上姐姐打了稍高的球,我就用力扣杀。姐姐也毫不示弱,连连攻我的反手,还打出旋转球来使 我接不准。两个人不分上下,比分紧紧咬住,5平,6平,7平还好,是我领先了一分,交换了场地。老师和同学为我们鼓掌,有的还喊:“小球迷,加油啊!” 最后的战斗更加激烈了。我每一板都打得很小心,也不放弃攻球的机会。有时姐姐打有时姐姐打过来的球又快又硬,我都把它挡回去了。当我以过来的球又快又硬,我都把它挡回去了。当我以20比比19领先一个球的时候,领先一个球的时候,姐姐大概是急着要追成20平,猛然抽了一板。我正担心对付不了,球却弹着网子,出界了。在一

29、阵热烈的掌声中,我们的决赛结束了。 思考: 就文章的详略问题对上文作简要分析。 本文记叙了一次乒乓球比赛,中心是竞赛的紧张、精彩。作者在记叙预赛、决赛时,是否平均用墨;写决赛是不是一作者在记叙预赛、决赛时,是否平均用墨;写决赛是不是一一铺陈,局局铺叙。一铺陈,局局铺叙。 本文记叙了一次乒乓球比赛的过程,时间跨度较大,内容较多,本文记叙了一次乒乓球比赛的过程,时间跨度较大,内容较多,但由于作者善于剪裁、布局,该密时细笔描绘,该疏时粗线勾勒,但由于作者善于剪裁、布局,该密时细笔描绘,该疏时粗线勾勒,文章写得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精彩纷呈,扣人心弦。文章写得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精彩纷呈,扣人心弦。一是略写预赛、详写决赛;一是略写预赛、详写决赛;二是写决赛也不一一铺陈,局局铺叙,前两局粗做介绍,第三局二是写决赛也不一一铺陈,局局铺叙,前两局粗做介绍,第三局细密描述;细密描述;三是,第三局也不每球必写,前三是,第三局也不每球必写,前20个球是概写,最后一个球是细个球是概写,最后一个球是细描。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