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数外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小结.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9825374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语数外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小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信息技术与语数外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小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语数外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小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语数外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小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语数外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小结 “信息技术与语数外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课题探讨阶段小结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由于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信息的获得、分析、处理、发布、应用等实力将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实力和文化水平的标记,综合素养的提高是现代人的基本要求。因此,信息技术教化将是培育现代人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课程的现代化是其中的核心因素,探究符合培育现代化的人的目标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将成为21世纪教化改革必需充分考虑的一个问题。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定会带动教化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信息化是当今世界

2、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实力的创建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化,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对21世纪基础教化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肯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探讨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建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化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那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具有哪些优势?怎样利用网络在学习中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的教化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2004年底,

3、由武汉市教科院统一开题,我校正式提出对“信息技术与语数外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探讨”这一课题进行探讨。 二、探讨目标 以提高教化质量为目标,以资源设施建设为基础,以信息化资源开发应用为核心,推动在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课程整合,立足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的新型师资队伍,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建构网络环境下的以建构主义、多元智能、合作学习教化理论指导下的有效模式,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根本变更。 1、老师目标:通过课题实践,能娴熟的调用网上资源;能驾驭简洁的网络课件的制作;实现学科与学科间的融合、提高课堂效率,初步探究出各学科利用网络资源指导学生学习的模式;使学生对学科教学产生深厚的爱好。 2、

4、学生目标:培育运用信息技术的爱好,带着问题上网并且努力解决学习等方面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能比较娴熟地操作计算机,下载网上有用资源,独立地完成某项任务,增加学生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的实力;能通过下载资料、共享资源、相互探讨、达到沟通和理解的目的,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对新的资源的汲取,丰富自我,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能做到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遇到问题、困难不灰心的坚韧毅力,具备初步创建实力,增加学生的实践实力。 三、课题探讨的详细实施 承接课题后,学校快速成立了以校长商怀建为课题组长,语数外三科骨干老师以及电教室主要人员参加的课题探讨小组。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探讨方案。确定了课

5、题的主要探讨内容: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方法探讨、信息网络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探讨、信息技术教化与创新人才培育探讨、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资源应用探讨、基于网络环境的个别化学习模式探讨、基于网络环境的协作式学习模式探讨。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方法和规律、建构信息网络环境下新型的教学模式、探究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培育创新人才的方法途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实力、培育学生自主发觉、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认知实力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养、提高老师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和组织教学的实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理邸砟睢?/DIV 关于信息技

6、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策略。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生学习方式方法。 课题组对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模式、方法、方式等进行理论论证和试验论证,构建相应的教学平台系统,收集有关的教学案例,制作相应的教学软件,进行各层次的公开观摩教学。学校2005年的青年老师五项技能竞赛中的优质课竞赛决赛课中有多人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校的英语老师黄小东参与全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课例竞赛获全国一等奖。 通过探讨,我们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一)确立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学问是通过学习者在肯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

7、帮助,利用必要的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强调: 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学问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老师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 强调情景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总是与肯定的情景相联系的,学习者在实际情景下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阅历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到的学问,并给予新学问某种意义,假如原有阅历不能同化新学问,则要重组原有学问结构; 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认为学习者与四周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学问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的作用; 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进行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

8、学习目标。 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最志向、最好用的认知工具。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详细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得信息、探究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运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要培育学生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得信息、探究问题、协作探讨、解决问题和学问构建的认知工具,将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沟通工具、个别辅导工具、情境探究和发觉学习工具、信息加工与学问构建工具、协作工具、研发工具、情感谢励工具等。 (二)初步驾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主要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 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

9、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详细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学科任务包含其中),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有关的学科学问和实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须要驾驭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2、实力培育和学问学习相结合教学目标 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学问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驾驭方法和培育实力上,包括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溢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安排的动手实践

10、过程,它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并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3、主体教化方式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主动性和创建性。学生被看作学问建构过程的主动参加者,学习的很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得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老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询问者,老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它 自始至终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 4、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 信息技术供应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

11、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采纳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强调“详细问题详细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位学生也可以采纳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协同工作的精神,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高级认知场合,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学生可以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组成学习共同体,协作完成任务。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平台基本完成 课题组组建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教学平台系统主要包括“几何画板”、“课件大师”、“Microsoft Of

12、fice”、“Authorware”、“Dreamweaver”、“Flash”和联接因特网的校内网组成。老师利用课件的途径和方式发生根本改变,不再强求老师制作很精致的展示型课件,而是要求老师能学会利用各种网络和现有资源按自己的教学思路简洁修改后能较快运用,提高运用效率。课题组制作的课件也由展示型向网络化,互动化转型,适应课题须要。 当然,我们的探讨还处在起先阶段,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和探讨中去探究。课题的探讨也将对我校的教化教学工作起到更大的促进工作。 信息技术与语数外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小结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深化探讨 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课程整合的探讨与实践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探讨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活动小结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总结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探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小结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