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9808709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侗族大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侗族大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侗族大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侗族大歌”.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侗族大歌” 基本简介 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它是一领众和,分凹凸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合都起着特别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干脆体现。 侗族大歌历史上分布在整个侗族南部方言区,目前主要流行于侗语南部方言其次土语区,其中心区域在黎平县南部及与之接壤的从江县北部、以及榕江县车江、宰麻一带。含今黎平县永从三龙、岩洞、口江、双江、肇兴、水口、龙额,从江县小黄、往洞、谷坪、高增、贯洞、洛香等乡镇,以及榕江县三宝和宰荡等侗寨。民间

2、习惯称这些地区为“六洞”、“九洞”。侗族大歌代表性曲目有耶老歌、嘎高胜、嘎音也、嘎戏等。 特点简介 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也是产生声音大歌的自然根源。它的主要内容是歌颂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情,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之声,因此凡是有大歌流行的侗族村寨,很少出现打架骂人、偷盗等行为,人们甚至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犹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般。 侗族人民个个能歌善唱,侗乡被誉为歌的海洋。侗歌讲究押韵,曲调美丽,歌词多采纳比兴手法,意蕴深刻。侗族大歌一般由若干句构成一段,若干段组成一首,每首歌起先有一个独立性段

3、落,称为序歌,中间部分由若干句组成,然后有一个尾声部分,形成首尾呼应的结构。 分类介绍 嘎听 称声音大歌,这种歌强调旋律的迭宕,声音的美丽。歌词一般短小,突出歌词之间和之后相当长的衬字及曲调,拉腔时几个歌手轮换唱高音,使高音之间此起彼伏,低音一般由其他歌手齐唱一个长音,与高音形成反差相衬托,旋律多仿照自然界的虫鸣鸟叫,小河流水并以其昆虫鸟兽或季节为歌命名,如蝉歌、知了歌、三月歌等。 嘎嘛 称柔声大歌,一般以抒发男女恋爱之情为主要内容,特点是缓慢,柔媚而富感染力。 嘎想 称伦理大歌,是一种劝教戒世为主的大歌歌种,音乐旋律起伏不大,注意歌词内容的表述,多以称颂或讽刺为主,是安定劝抚侗家人的主要伦理

4、手段。 嘎吉 称叙事大歌,多以绽开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音乐旋律舒缓、低沉而悲伤,以单人领唱,众人集体低音相衬为主要表现方式,歌词一般较长,歌者要有惊人的记忆和丰富的表情。 发展历程 侗族大歌历史久远,它的形成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早在宋代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宋代闻名诗人陆游在其老学庵笔记中就记载了“仡伶”(侗人自称)集体做客唱歌的状况: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至明代,邝露在其所著赤雅一书中更加明确地记载了“侗人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的情景,可见,侗族大歌在明代就已在侗族部分地区盛行了。这是数百年前侗族大歌演唱的重要文献。 1959年10月黎平县侗族民间

5、合唱团组织强大阵容进京演出,为人们带去绘声绘色、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在首都舞台上唱响,打破了侗族大歌长期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状态,引起剧烈的反响,当时中国唱片社还为侗族大歌录制了唱片。那是侗族大歌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迈出的重要一步。 1988年6月,贵州省榕江县“金蝉歌队”又应邀参与中国少儿艺术团赴法国和平儿童节十周年暨南特大众艺术节演唱侗族童声大歌,荣获一等奖。1994年春节文艺晚会和2001年的春节文艺晚会,黎平县侗族大歌队演唱的蝉之歌、布谷催春等侗族民间的歌曲,从而使黎平县这朵藏在深山里的民间艺术奇葩,名扬海内外。 1.侗族大歌,是我国民间音乐中一颗璀灿的明珠,她产生于唐代,距今已有

6、一千多年的历史 2.是中国民间唯一存在的多声步民歌誉为:“天籁之音” 3.侗族大歌分为“声音歌”和“古楼歌”是声音歌的代表作 4.侗歌大歌旋律美丽,曲调多样,内容丰富,且因词选调,歌与词水乳交融.5.黎平侗族姑娘在上世纪80年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家演出胜利,随后,黎平侗族大歌艺术团先后赴朝鲜、前苏联、意大利、奥地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各种文化沟通活动,侗族大歌飞遍了大半个地球。让我们侗族人激奋的是在2009年9月30日,侗族大歌在阿联酋首都格拉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录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侗族大歌这一民族的珍宝最终成了世界的。 6.侗族大歌颂响法国巴黎被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隐藏

7、着的文化” 7.五项吉尼斯记录: 一、最大的自然石拱桥黎平天生桥 二、最早的侗族鼓楼雏型述洞独柱鼓楼 三、埋藏地下最久且体积最大的阴沉木杉木阴沉木 四、最大的侗族鼓楼群肇兴鼓楼群 五、万人合唱“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 教学设计 侗歌之乡小黄侗族大歌传承状况 侗族大歌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侗族大歌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侗族婚礼习俗 侗族银饰 侗族春节习俗 侗族文化风情 侗族大歌申遗胜利周年庆典暨城中休闲广场竣工典礼主持词(定稿)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