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新学案》201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课件 岳麓版选修1.ppt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9780620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新学案》201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课件 岳麓版选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金版新学案》201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课件 岳麓版选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版新学案》201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课件 岳麓版选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新学案》201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课件 岳麓版选修1.ppt(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8讲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国内因素:幕府统治出现危机 (1)政治:天皇没有实权,实行幕藩体制,等级制度森严。 (2)经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3)文化:洋学兴起,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得到传播,为日本学习西方准备了条件。 (4)阶级: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中下级武士对幕府不满。 (5)外交: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 2国际因素:民族危机出现。1853年起,美英等西方国家入侵,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来的影响 (1)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打开了日本的门户;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日本主权遭到破坏,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2、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冲击着日本社会,激化了社会矛盾,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 (3)冲击着旧体制,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4)先进思想的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列强的入侵,进一步暴露日本社会的落后和幕府统治的腐朽,因此反对幕府统治,要求变革社会的呼声更加强烈。 二、明治维新的过程和主要内容 1过程 (1)形成以下级武士为主的改革派,公开反对幕府。 (2)确定武装倒幕方针,采取割据富强的策略。 (3)建立了由农民和商人子弟组成的武装力量。 (4)武装倒幕成功,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中心的新政府。 (5)颁布五条誓文作为施政纲领。 2基本内容 (1)政治

3、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宣布“四民平等”,取消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的特权。 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 (2)经济 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 重点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 派使节团出访欧洲,进行考察。 从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到扶植私人企业,大力推进殖产兴业政策。 注意培养人才,成为推进日本工业化的重要科技力量。 (3)文化:大力引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推行文明开化。 3主要特点 (1)政治:所有的政治改革都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出发点。 (2)经济: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发展经济。 (3)文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

4、本旧文化,但并未全盘西化。 明治维新的目的在于富国,其中关键在于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当时经济落后、民智未开的日本,人们缺乏创办工业的勇气、信心、技术、资金,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植。“殖产兴业”政策的主要精神在于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发展经济,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核心内容。 三、明治维新的影响 1积极作用:推动日本走上了近代化道路 (1)加强了中央集权,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2)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4)摆脱了沦为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富强道路。 (5)使日本改变了落后面貌,走上了资本

5、主义道路,成为亚洲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2局限性 (1)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确立,随着工业化的深入,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 (2)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给亚洲各国带来深重灾难。 (3)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形成了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日本近代天皇制。 明治维新结束了幕藩的封建统治,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点。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的措施及1889年宪法的制订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并逐渐废除了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逐渐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强国。由于改革不彻底,日本成为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2009年高考山东文综卷)【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

6、材料,回答问题。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 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1)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 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解析】第(1)问结合戊戌变法的失败分析其含义,戊戌变法未能改变旧制度而失败,因此,改革必须打破旧制度才能成功,失败原因从民

7、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等方面考虑。第(2)问结合明治维新打破旧制度的措施分析。 【答案】(1)含义: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或“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或“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2)改革措施: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废除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2008年高考宁夏文综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底盛强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汤志钧编康有

8、为政论集 材料二16821725年在位的彼得一世,采纳西欧模式,对俄国进行彻底改革。16971698年,他率团往德、荷、英考察,学习其政府管理模式和军事技术,大量招募外国专家为俄国服务,对军事、行政体制和生活方式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强制剪须割袍即是其改革的戏剧性一幕。在当时的俄国,大多数贵族饱食终日,往往懒洋洋地拖着长袍;留着被视为“上帝赐予的装饰品”的大胡须,无所事事。彼得下令:除神职人员外,一律禁止留须,他甚至亲自将贵族的胡子剪掉,还在宴会上亲自剪短贵族的旧式长袍,规定只穿西欧式的短袍。改革引起包括 其子阿历克塞在内的一些人的反对,几经犹豫后,彼得将儿子处死。“在整个历史上,几乎没

9、有什么人能产生如此重大的个人影响他通过各种方法急切地把一种新的文化强加于俄罗斯,从而为他的帝国确定了未来性质由于他的努力,俄国显然摆脱了孤立的状态此后,俄国的历史成为欧洲史的一部分,并愈益成为世界史的一部分”。 摘编自(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 【解析】本题考查俄日两国的改革。第(1)问主要结合材料分析归纳即可;第(2)问比较两国改革的共同之处,注意从形式、内容、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 【答案】(1)俄、日改革,由弱变强;中国应仿效日本,更易见效。 (2)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向西方学习,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各方面;改革成效显著,国力增强;摆脱了封闭与孤立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