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检测--人口的变化.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19581017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4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检测--人口的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检测--人口的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检测--人口的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检测--人口的变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检测人口的变化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某发达国家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读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第13题。1.图示时期,该国1529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的最主要原因是()A.降低就业年龄B.鼓励妇女就业C.人口迁移D.出生率稳定2.图示时期,该国人口()A.快速增长B.缓慢增长C.零增长D.负增长3.引起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老龄化严重B.死亡率较低C.人口迁移D.出生率过低下图为2017年慕尼黑市人口结构与德国整体水平对比图。读图,完成第45题。4.推测德国市场潜力较大

2、的服务业是()A.婴幼儿养育B.健康养老C.体育和娱乐D.房地产业5.慕尼黑市为应对接下来几年人口的变动,需要()A.关注失业问题B.建设更多的养老院C.延迟退休年龄D.建设更多的幼儿园东北地区是我国人口流出最明显、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区域之一,这已严重影响了其经济的复苏。下表为某年全国及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表,据此完成第68题。全国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上海市常住人口户籍人口0.5210.0910.0400.0260.3140.0076.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量大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低B.环境人口容量非常有限C.国家政策、资金投入少D.产业结构单一、效益低7.东北地

3、区人口流出多,自然增长率低,对其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有()后备劳动力不足耕地资源压力减轻养老负担更加沉重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经济逐渐失去活力A.B.C.D.8.上海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远高于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这说明上海市()A.对户籍与非户籍人口采取不同人口政策B.总体上比东北地区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C.户籍人口中青壮年大量移居国外,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迁入人口数量大且以青壮年为主,使得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即视为该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高,人口老龄化程

4、度越高。读图,完成第910题。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转变模型”9.在t1t3阶段,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的主要成因是()A.城市人口生育率低B.城市人口寿命长C.农村人口死亡率高D.农村劳动力迁出10.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诸多压力,下列关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的措施不可行的是()A.延长退休年龄B.控制老年人口数量C.接受外来移民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抚养比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读某国抚养比变化及预测示意图,完成第1112题。11.不同时段人口变化为()A.甲乙:少儿人口少于老年人口B.乙丙:劳动人口比例上升C.丙丁:总人口数量增长缓慢D.甲丁:老龄化持续加剧12.该国劳动人口

5、比重最大的年份是()A.甲B.乙C.丙D.丁(2021广西柳州期末)人口高龄化率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期80岁及以上人口占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人口高龄化率越来越高。某课题组研究我国人口高龄化状况,发现东、中部地区人口高龄化率演变速度及增长态势存在差异(如下图)。读图,完成第1314题。20002020年我国东部和中部人口高龄化率13.20102015年,东部与中部地区人口高龄化率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是()A.东部地区老龄人口基数小B.东部地区社会保障更好C.中部地区自然环境优越D.中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高14.中部地区平均寿命延长对其人口高龄化率影响最显著的时段是()A.2000

6、2005年B.20052010年C.20102015年D.20152020年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读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图,完成第1516题。15.据图分析20002020年我国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是()A.逐渐增大B.波状上升C.先快后慢D.先增后减16.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将出台的重大政策举措可能是()A.增强综合国力,完全实行国家养老B.积极看待老龄化蕴藏的多重机遇,大力发展老年人市场C.大力提高生育率,

7、降低老年人口比重D.缩短工作年限,保证老年人身体健康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第1719题。17.“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D.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18.“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A.技能与素质的

8、提升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19.“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B.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C.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2019年1月3日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预测,中国人口将从2030年开始进入持续的负增长。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据此完成第2021题。20.我国人口的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将使我国未来()A.环境承载力大幅下降B.产业水平缓慢下降C.消费水

9、平不断降低D.人口素质不断提高21.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原因主要是()育龄妇女规模减小抚养成本普遍较高就业压力逐年增大代际之间矛盾增加A.B.C.D.(2021安徽蚌埠三模)21世纪以来,随着交通条件不断改善,青藏高原人口流动呈现上升趋势。成都、兰州、北京、西安、长沙、武汉、重庆、乌鲁木齐、昆明、郑州等城市与青藏高原人口流动频繁。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人口流动具有周期性季节变化。在人口流动高值时段,广州、天津等与青藏高原的人口流动数量较多;在低值时段,甘肃临夏、四川绵阳等与之人口流动数量较多。据此完成第2224题。22.青藏高原人口流动高值时段可能出现在()A.24月B.56月C.710

10、月D.11月至次年1月23.成都、兰州与青藏高原的人口流动量较其他城市高,主要影响因素是()A.距离、交通B.政策、资源C.交通、资源D.经济水平、距离24.与广州相比,临夏与青藏高原人口流动数量较多的主要原因是()A.旅游需求B.资源往来C.产业转移D.劳务输出二、综合题(共52分)25.(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图12010年上海人口金

11、字塔图219902008年上海不同区域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单位:万人)上海市人口容量的估算(万人)年份201020202030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1535.951705.681894.17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1460.991543.031596.84综合常住人口容量1788.518701841.519351894.52000(1)读图1,估算2010年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并判断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2)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3)读图2,描述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26.(14分)阅读图文材

12、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图(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材料二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亿,同比上年年末增加828万人,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1)材料一反映该时期我国人口变化有何特点?说明变化原因。(2)根据材料二,简述该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27.(2021广西钦州期末)(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共141178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0%,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1)描述材料反映的人口问题及产生的不利影响。(2)绝

13、大多数年轻人反对延迟退休方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果20年后再实施这一方案,反对的声音一定会少很多,那时候许多企业支持延迟退休年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8.(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迁移日渐频繁,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下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下表为2014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老龄化数据。省级行政区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省级行政区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重庆13.25安徽10.53四川12.76辽宁10.22江苏12.25广西9.29天津11.46浙江9.2山东10.98河南8.93上海10.64北京8.58湖南1

14、0.57广东7.24(1)据图概括该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并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造成的影响。(2)据材料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其原因。(3)比较四川省和广东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的差异,并分析原因。答案:13.1.C2.D3.D第1题,该发达国家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说明人口出生率低,人口呈现负增长,但该国1529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说明有人口迁入补充劳动力。C项正确。第2题,该发达国家1529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不变,3050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下降,5164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上升,老龄化严重,人口应呈现负增长。D项正确。第3题,据图可推测014岁人口减少,出生率下降,引起劳动

15、力年龄结构变化。D项正确。45.4.B5.D第4题,图中德国的人口结构中老龄人口的比重较高,因此未来市场潜力较大的服务业应为健康养老,B项正确;幼儿比重较低,婴幼儿养育规模较小,A项错误;老龄人口比重大,数量多,老龄人口消费欲望不强,不应该大规模发展房地产业及体育和娱乐产业,C、D两项错误。第5题,读图可知,该年慕尼黑市婴儿人口比重高于德国的平均值,因此接下来几年需要建设更多的幼儿园,以满足幼儿上学需求,D项正确,A项错误;该年慕尼黑市的老龄人口比重比全国水平低,劳动力充足,因此不需要建设更多的养老院和延迟退休年龄,B、C两项错误。68.6.D7.C8.D第6题,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的工业基地,

16、发展早,工业基础雄厚,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A项错;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容量不小,B项错;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区,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大,投入资金多,C项错;东北是我国的传统工业区,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单一产业的专业化城市较多,效益低,无法为本地人口创造丰富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导致人口净流出量大,D项正确。第7题,大量年轻人口流出,而自然增长率低,这会使得未来的东北地区老龄化严重,养老负担加重;劳动力补给不足,会导致后备劳动力不足,经济逐渐失去活力。C项正确。第8题,上海为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较高,因此外来人口主要以青壮年为主,导致该地区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

17、高。910.9.D10.B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t1t3阶段该地城市老龄化低于乡村老龄化程度,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迁出。城市人口生育率低和人口寿命长会使城市老龄化程度加重;现代社会农村和城市人口死亡率均较低。第10题,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延长退休年龄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可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接受外来移民可能使老龄化程度下降;老年人口数量无法控制。1112.11.C12.B第11题,甲到乙时段,少儿人口负担系数高于老年人口负担系数,即少儿人口多于老年人口,A项错;乙到丙时段,总抚养比增大,劳动人口比例可能下降,B项错;丙到丁时段,人口抚养比变化不大,说明

18、总人口数量增长缓慢,C项正确;甲到丁时段,老年人口负担系数呈波动上升趋势,说明老龄化是波动加重而非持续加剧,D项错。第12题,该国劳动人口比重最大的年份是总抚养比最低的年份,B项正确。1314.13.B14.D第13题,图中显示,20102015年,东部地区人口高龄化率高于中部地区,这与东部地区社会保障条件好有密切关系。相对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老年人生活条件好,医疗卫生体系较完善,利于寿命延长,因此东部高龄人口数量更多,导致人口高龄化率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B项正确。第14题,读图可知,中部地区20002005年人口高龄化率约从12%增长为14%,增长了2%;20052010年人口高龄化率约从

19、14%增长为16%,增长了2%;20102015年人口高龄化率基本没有增长;20152020年人口高龄化率约从16%增长为21%,增长了5%,因此中部地区平均寿命延长对其人口高龄化率影响最显著的时段是20152020年,D项正确。1516.15.A16.B第15题,根据老年人口数量与占总人口比重可以计算出总人口数量,所以人口数量呈递增趋势,A项正确。第16题,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人口不断增加,老龄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应大力发展老年人市场,给老年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B项正确。1719.17.D18.A19.B第17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体现了政策因素的影响。第18题,注意材料中对“城归”的

20、定义,指在城市积累了资金和技术的农民工。第19题,过去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使得农村产生大量的留守儿童和老年人口。而“城归”现象的出现,首先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注意增加家庭收入和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属于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属于社会效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及完善基础设施不是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2021.20.D21.A第20题,随着人口数量的减少,社会发展会越来越重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人才的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D项正确。第21题,低生育率持续稳定,出生人口继续缩减导致育龄妇女将大幅减少,是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原因之一,正确;养育成本的普遍提高是当下家庭生育面临的主要矛盾

21、,是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原因之一,正确;我国人口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人口数量减少,就业压力将减小,错误;代际之间矛盾增加,并不是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原因,错误。2224.22.C23.A24.D第22题,材料中说明各大省级行政中心与青藏高原人口流动频繁,且季节变化明显,应是旅游人口流动,青藏高原海拔高,夏季凉爽,是旅游避暑的好去处。第23题,成都与兰州都十分靠近青藏高原,且交通相对便利,因此其主要影响因素是距离和交通。第24题,与广州相比,临夏距离青藏高原更近,有利于青藏高原人口在临夏就业,故D项正确。25.答案(1)014岁人口占8%(7.6%9.6%均可),1564

22、岁人口占81.88%(79.8%82.8%均可),65岁及以上人口占10.12%(9.6%10.6%均可)。严重老龄化阶段。(2)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劳动人口比重偏大。有利影响: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需求旺盛。不利影响:住房、就业等压力大。(3)1990年至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增加,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随着上海旧城改造和环境改善,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出现了人口增加的变化趋势。解析第(1)题,根据2010年上海人口金字塔图计算可得,014岁人口比重为8%左右,1564岁人口比重为82%左右;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0%左右。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占总人

23、口比重超过7%,即为人口老龄化,上海人口老龄化严重。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1564岁人口比重占82%左右,劳动力人口比重偏大。其有利影响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需求旺盛;不利影响为住房紧张,就业压力过大。第(3)题,读图可知,1990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度增加,说明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2005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呈增加趋势。26.答案(1)总人口数逐年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原因: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自然增长率降低是由于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2)我国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条件、生活水平、就业机会优于人口

24、流出地区。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时期我国总人口数不断增加,主要是中国人口基数大,增加数量大;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降低,主要是因为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第(2)题,材料中的信息“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说明流动人口大部分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流入区的吸引力大,表现为流入区经济条件好、生活水平高、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好等。27.答案(1)人口老龄化问题。用于养老的费用增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老年人生活孤单、困难等;国防兵力不足。(2)延迟退休会增加年轻人找工作的难度(年轻人就业困难)。20

25、年后,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劳动力供应不足。解析第(1)题,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即为人口老龄化,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因此材料反映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第(2)题,延迟退休,年轻人就要跟老年人在市场上竞争,会增加年轻人找工作的难度,就业压力变大。20年后人口老龄化问题可能会比现在更加突出,劳动力不足,因此不得不延迟退休。28.答案(1)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由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向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迁移。有利影响:促进了迁出地区与外界经济发达地区的交流;缓解了当地的就业、环境压力。不利影响:农村人口中从事农业的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土地荒芜,粮食产

26、量下降等;农村凋敝,使农村文化景观、乡土建筑遭到破坏;出现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2)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老龄化严重;老龄化速度快;未富先老;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大。原因:人口出生率下降明显;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水平进步,养老制度的逐渐完善,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迅速上升。(3)差异:四川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广东省高,四川省常住人口进入严重老龄化,广东省常住人口属于老龄化。原因: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吸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迁入,使得常住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下降;四川省属于人口迁出大省,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多,使得常住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解析第(1)题,图中横坐标是常住人口,纵坐标是户籍人口。图中斜线右下方的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说明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多为沿海经济发达省级行政区;斜线左上方的省级行政区情况则相反,多为内陆经济欠发达省级行政区。继而总结出人口迁移的空间分布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其影响。第(2)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原因。第(3)题,结合表格可分析出两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老龄化差异及成因。1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