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学习中对教师的评价手段及设计.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9519705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课程学习中对教师的评价手段及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网络课程学习中对教师的评价手段及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课程学习中对教师的评价手段及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课程学习中对教师的评价手段及设计.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网络课程学习中对教师的评价手段及设计 网络课程学习中对老师的评价手段及设计 【摘要】网络课程评价系统是保证网络课程质量的关键。通过分析我国网络课程学习中对老师的评价现状,将网络课程学习中对老师的要求与传统教学中对老师的要求作对比分析,最终对网络课程学习中老师的评价手段提出一些建议,并结合实例作分析。 【关键词】老师评价;网络课程评价;评价手段;评价设计 Evaluation Means and Corresponding Designs on Teachers Under Network Course Study Abstract: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netwo

2、rk course is a key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he network course .By analyzing the situation of evaluation means on teachers under network course study in our country, contrast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t demands on teachers under two different ways of study: network course study and traditional stud

3、y.Ultimate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the evaluation means on teachers under network course study, with the analysis of practical cases.Key words: Teacher evaluation;Network course evaluation;Evaluate the means;Evaluation design 1 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教化已不再局限于传统面对面的授课形式,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化得到快速发展,而

4、其中的网络课程更是依托着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而不断完善。随着网络课程的发展,人们也渐渐相识到,要完善网络课程体系,必需对其质量进行评价,而网络课程的质量不能依据传统教化的标准来衡量,应当依据远程教化的一些特点来评价,这些特点主要包括网络课程资源和从事网络课程的老师以及学习的主体即学生。对于网络课程自身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国内外涉及的都比较多,而对于从事网络课程教学的老师的评价以及手段却比较少,这也就是本文所探讨的重点。 一、国内外网络课程评价中对老师评价的现状 (一)国外网络课程现状 继英国建立开放高校到现在,世界各国都在轰轰烈烈地兴办远程教化,目前世界上远程高等教化的模式已经发展成了三种:第

5、一种是以英国为代表的主要以开放高校这类单一模式的院校来实施远程高等教化;其次种是美、俄和澳大利亚的双重模式;最终就是中国、法国和加拿大的多重系统模式1。在英国,由于开放高校培育出来的学生丝毫不逊色于传统院校毕业的学生,这种教化观念的创新及其取得的巨大胜利,使远程教化已成为不同于传统院校面授教化的另一种正规的、合法的教学方式。在日本,于1996年秋季建成了日本空间合作体系,并且高校委会提出,在高校本科毕业要求的124个总学分中,最多可接受通过“远程教学”取得的30个学分,后又提高到60个学分。像美国国家科技高校、澳大利亚开放学习共同体以及日本等在网络课程设置中实行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分互换的

6、体制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网络课程教学的胜利。 (二)国内网络课程现状 1、我国网络课程的发展 在国内,1998年9月教化部批准清华高校、湖南高校、浙江高校、北京邮电高校作为现代远程教化首批试点高校,起先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远程教化。1998年共招收了9000名网上学生,其中,清华高校招收了1700名网上探讨生;湖南高校已累计招收3500名网上学生,今年还将招收1500名专升本学生,并有2000多人在网上接受培训;浙江高校在两年间有近3000名本科生在网上学习,并招收了200多名探讨生。到目前为止,经教化部批准,全国已有67所高校开办网络教化试点,网络教化在线学生数逐年增加。预料分析表明,到2005

7、年,中国的网络规模有可能达到世界首位,信息服务业的增长率年平均超过30%,而 2 教化将成为其中一项重要服务产业。 2、我国网络课程的作用 中国远程教化的开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教化的发展。首先网络课程的开展有利于进行大规模的教化,促进教化的同等,即通过老师的细心设计,课程结构和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可以帮助受教化者更好地驾驭必备的学问和技能。网络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性,任何网络课程的受教化者都可以随时随地的依据自己的须要在远程教化环境下运用这些课程、课件等去学习,刚好更新自己学问,提高个人素养,适应社会和职业的新挑战。这就扩大了教化规模,体现了教化机会均等的原则。其次节约教化投资,提

8、高教化教学效益。网络课程的主要特征就是应用现代通信技术,这不但可以解决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师资薄弱的问题,而且也有利于加强地区间的信息沟通和相互学习。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只要开展远程教化就会取得较大的教化效益。再次就是加强科技传播,提高民族文化素养。最终就是促进了终身教化和接着教化的发展。 (三)国内网络课程学习中对老师的评价分析 在网络课程学习中,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地位,老师从中心地位退居协助地位,由主角变成配角,这只说明老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发生了变更,并没有减弱老师的作用,相反,老师在网络课程学习中的作用更加重要。老师不但要参与网络课程的教学,还要参加网络教学的管理以及网络课程内容设计等,老师

9、在网络课程中的作用如此重要,用于传统老师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手段已不适合评价从事网络课程教学的老师。随着远程教化的不断发展,也相应地出现一些评价网络课程老师的标准、课题等,但在对网络课程老师的评价现状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1、网络课程中对老师评价的地位不高 网络课程的评价主要分为课程评价体系、学生评价体系和老师评价体系这三部分。但是在分析许多相关资料后可以发觉,在这三个评价体系中,对老师的评价体系的分析相对较少。 2、评价传统老师的标准用于评价网络课程老师 在国内网络课程教学评价中,有时过分重视网络课程老师课堂教学实力,而忽视其它方面实力,如多媒体技术实力、与学生互动实力、开发课程资源实力等。即

10、将网络课程老师与传统老师这两者混淆,没有明确地将两者不同的要求加以区分,忽视了网络课程老师除具备传统老师所应驾驭的实力之外,还需驾驭其他相关学问和技能,尤其是对远程教化的常识和基本的多媒体技术以及基本的网络开 3 发实力等。这些,在实际操作中,简单被忽视,所以评价出来的老师不能真正胜任网络课程教学。 在网络课程教学中,老师在教学上的角色发生重大变更,从传统教学的主导者转变成了教学上的辅导者和促进者,这重大的变更说明老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发生了质变。假如再将传统教学中对老师的评价标准用于网络课程老师评价中,很难想象评价出来的所谓的优秀老师如何在实际的网络课程教学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3、评价的主体范

11、围被缩小 在对网络课程老师的评价中,虽然许多资料中提到评价主体应当由老师所在职或兼职的院校的领导、学生和同事这三个方面组成。但由于网络课程教学具有师生时空分别的特点,而且学生处于很分散的位置,学生对老师的真实性评价比较难收集,所以许多时候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作参考看法,并不列入评价的主体之内,评价的主体最终缩小成为院校的领导和同事,在这其中院校领导又占主要成分。所以在对网络课程老师进行评价的实际操作中,评价的主体会被无意缩小。 4、太注意于总结性评价 目前对网络课程老师的评价还停留在老师的教学成果、科研实力等一些总结性的评价上,这不适合老师发展。新的老师教学评价理念是:把教化、教学的质量保证与老

12、师的专业发展和素养提高起来的发展性评价理念2。评价不仅仅是对老师工作状况的鉴定,更重要的是为促进老师成长和提高教学水平服务,达到提高学生学业成果和发展学生综合实力的目的。不仅仅是对老师工作进行管理的方式和途径,更是老师从评价反馈中获悉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促进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以及确保全部学生提高学业成果的保证3。通过评价,激励老师思索教学过程以及自身的特点,促使老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进老师的教学工作,促进教学相长,即以促进老师的发展来实现网络课程教学的发展。所以在对老师进行评价时,不能只重视他的成果,而应以形成性评价为基准,以老师的成长与发展为根本目

13、标。 5、评价的手段不完善 目前网络教学中对老师评价的手段比较少,主要是前面所提及所在院校领导的考核形式,就是在一个学期结束时对老师的教学成果、科研实力等各方面的一张考核表以及结合平常行为,此外还有同事一些评价。假如要结合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则大都是看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学生在论坛里对老师的评价,再具体就 4 作个简洁网络调查问卷,但这种现象比较少,所以对网络课程老师的评价手段达不到完善。这样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使评价指标趋于单一性。 二、传统教学和网络课程教学中对老师的要求对比分析 1、业务学问水平 (1)共同点 作为一名老师,不管是从事传统教学工作,还是从事网络课程教学,以下两方面的学问水平必

14、需具备:一是专业学问水平,老师必需驾驭本学科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学问,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发展和国内外探讨动向,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学问;二是作为一名老师所应具备的师范方面的学问,即师范性技能方面的学问、心理学方面的学问、教化学方面的学问等。 (2)不同点 由于从事网络课程教学的老师的身份比较特别,他是一名老师,同时也是一名从事网络教学的老师,所以在业务学问水平的要求上,从事网络课程教学的老师要高于传统老师,除要求驾驭以上学问以外,网络课程老师还要求驾驭远程教化方面学问。要求网络课程老师能深刻领悟远程教化的规律和特征,对远程教化信息传播过程和组织管理方法深化了解。同时要求网络课程老师比传统

15、老师更深化驾驭视听心理学方面的学问。 2、教学设计实力 教学系统的设计实力是每个老师必需具备的,教学设计的优劣干脆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从学习者的分析、学习须要的分析、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设计、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以及最终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每个老师都要完全驾驭,并且能敏捷运用到实际教学中4。但教学设计实力应用在网络课程教学时与传统教学有肯定差别。 (1)相同点 当网络课程的教学是以实时授课的形式进行时,对老师的教学设计实力的要求与传统教学的要求相像。老师需进行背景、学习者分析,然后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来对所教的课程分章、节

16、逐步进行设计,编写合适的教案,给学生授课。 (2)不同点 网络教学除实时授课以外,还有非实时的教学,犹如步课件点播和网络课程。当老师参加网络课程的教学系统设计时,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还要进行脚本设 5 计。脚本描述学习者将要在计算机上看到的细微环节及教学活动状况,脚本成为下一步课程制作和编程的依据5。这要求老师能合理地设计界面:如界面中清楚的导航系统,能避开学生在学习中出现迷航现象;能合理搭配界面中颜色,使界面清楚、简洁、又能吸引学生的留意力;能在适当地方运用动态图标,增加界面的活力又不显得累赘。能选择合理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能选择多种方式刺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都是对老师的教学设计实力的要求。 3

17、、课堂教学实力 (1)相同点 当老师在远程教化点给学生进行集体的面授辅导时,对其课堂教学实力的要求与传统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力的要求基本上相同。大致就是教学语言的组织性、逻辑性与艺术性,教态是否大方得体,板书是否美观,是否能调动课堂气氛等方面要求。 (2)不同点 网络课程教学与传统教学对老师课堂教学实力要求的最大区分在于师生时空分别。传统教学中,师生处于同一个教室,师生的互动实力比较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依据学生的反馈随时更换教学策略。而在网络课程学习中,师生分别以及技术上的缘由,使师生互动很难实现,此时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力特别重要。如何能在缺乏学生反馈的状况下,使教学顺当进行下去,又不会造成教学

18、效果单调,避开教学满堂灌等,都是网络课程学习对老师提出的课堂教学实力要求。 4、教学管理实力 (1)学校方面 每个老师在学校里都会参加肯定管理工作,在传统教学中,班主任要刚好传达学校各种信息,处理班级里各种事务,建立学生的各种档案并将学生的信息刚好反馈到学校等;作为一名任课老师,应当帮助班主任做好各种工作,将学生在本课程中的各种表现反馈给班主任,以便于班主任作好各种记录。在网络课程教学中,老师应当能完成学校布置的各种任务;刚好将学校的各种信息刚好地传达给学生,这项工作在这里就特殊难处理;并且将学生的各种信息反馈给学校等。 (2)学生方面 在管理学生方面,传统老师除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学问以外,还

19、要作好学生的各种教化,如思想上的教化、学风的教化等,而且还要发挥学校与学生家长方面联系的枢纽作用,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通过各种方式反馈给家长,将家长的意 6 见传达给学校。在网络课程教学中,老师在管理学生方面的要求要比传统老师要高。由于老师与学生不是长期处于面对面的状态,故老师与学生的沟通特别不便,对学生的了解也远比传统教学中少,所以不管在教学上还是思想教化方面都比传统教学难度要高;由于学生的反馈看法随时随地出现,所以要刚好处理学生的反馈看法的难度就相应增加;而且如何收集学生的信息和反馈也是网络课程老师的一大难度;网络教学的一个特点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何培育学生自主性与自律性也就成为关键性的一步

20、。所以网络教学师生分别现象确定网络课程老师在管理学生方面的要求高于传统老师。 (3)课程方面 在课程方面,传统老师应能深刻理解教化大纲的要求,刚好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等。而网络课程老师除以上要求之外,还要求能协同网络教学系统的专业设计人员设计网络课程的教学系统,如课程信息的发布、教学内容的各种呈现方式、学生的反馈系统、学生的各种评价系统的设计等,整个课程方面的网站设计,老师都要一起参加设计,将自己的设计理念渗入其中,深刻体现老师的教化理念。 5、多媒体网络技术实力 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即使作为一个从事传统教学的老师,也要求驾驭基本的多媒体实力,如能通过互联网收集各种教

21、学资料,能在课堂上运用恰当的教学媒体等。由于网络课程教学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手段,采纳多媒体教学的教化体系,所以在这方面的要求比传统老师要高。老师不仅能运用各种多媒体工具,还需深刻理解各种多媒体工具各自由教学上的视听功能,将各种媒体与视听心理学和远程教化等紧密联系,并且驾驭基本的编程实力和局域网技术,只有真正理解网络内涵的老师,才能进行完善的网络教学工作。 6、科研实力 作为一名现代老师,不能只埋头授课,忽视自身发展,应当在自己专业领域有所发展。所以不管是从事传统教学或从事网络教学,都要有钻研科学探讨的实力,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成就。由于网络课程老师担当所教课程与远程教化两方面的任务,所以他不仅

22、要求有本专业的科学探讨实力,而且还应能担当与职称相适应的远距离教化科学探讨。 7、个人魅力 老师的个人魅力在教学中对学生产生肯定的影响,在学习中,往往有些学生 7 会因为喜爱某个老师而特殊喜爱他所教的课程,因为厌烦某个老师而相应地厌烦他的课,所以老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学习能产生肯定的影响。老师的个人魅力往往体现在他的言谈举止上,言谈是否幽默,形象是否整齐,举止是否大方等。在人格魅力方面,传统老师由于每日与学生相处,所以影响要比网络课程老师要大,但这并不说明从事网络教学的老师就不须要留意这点,还需重视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实时教学时对学生的影响。 三、网络课程学习中对老师评价手段的建议 (一)师生方面

23、 在网络课程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也就是教学促进者,老师是否在教学中扮演恰当的角色,干脆影响到教学质量,所以在师生方面对老师进行评价必不行少。其实在网络课程学习中,有关于师生方面的评价的手段可以有许多种,笔者对此作以下建议。 1、网络调查问卷 在传统教学中对老师作评价时,学生对老师的评价的手段之一就是每个学期的一张老师考核表,评价老师的各项与学生有关的指标都呈现在了这张考核表上,学生对每个任课老师进行匿名打分,学校主管部门把学生对老师的考核成果作为评价老师的主要指标之一。在网络课程学习中对老师的评价手段也可以参考传统的这种考核方式,把考核老师的各项指标制作成一张表

24、格,再让有关技术人员将此考核表格放在网络上,让学生进行考核,最终把学生对老师的考核成果进行汇总,作为评价老师的参考指标。 但这种评价手段有不足之处,因为在考核一个老师时,为得到真实评价,评价时学生是匿名的,不公布他的真实资料。这样就无法解除学生对老师进行恶性攻击的可能,当一个学生对老师不满时,会随意填写这张考核表,而他对老师的这种不真实的评价会影响整个评价质量。系统在设计这张考核表格时,有一个技术问题有待于分析,在传统教学上对老师实行这种考核方式时,往往是集中学生进行考核,所以考核表的发放和回收率是百分百;而在网络公布这种考核表时,往往不是全部学生都会来关注这种考核方式,有可能就由一部分学生填

25、写,最终就只能代表一部分人的看法,而不是代表全部学生,在实际操作时就很难估算这种考核方式在对老师的总体考核里所占的百分比。 针对以上的问题,在实际操作时,可以在设计网络课程时,利用相关技术建立一个老师评价数据库。在学生每次进入网络课程学习之前,让学生参加对老师 8 之前教学的评价,参加完之后才能进行网络学习;或者当学生在学习一个阶段之后,接受测试之前先参加对老师的教学评价。然后数据库收集每个学生登陆时的帐号、IP地址等,将学生对老师评价进行汇总,这样就能得到全部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以解决以上问题。 2、学生对老师看法的其它几种收集途径 问卷形式是学生对老师的集中性评价,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还可以反映

26、在平常对老师的教学指导过程中。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来收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 (1)闲聊室和BBS 网络课程学习中学生会在BBS和闲聊室中进行沟通,此时信息比较真实,因为这里学生名字是虚拟的,不会有所顾忌。所以到学生相互沟通的BBS和闲聊室去收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也不失为一种途径。但是要留意一点,闲聊室和BBS都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学生在探讨一个人的时候简单被别人误导。就是看别人说这个老师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他自己细致想想是挺对的,于是他也会发表一些有关于这个老师缺点的看法,而没有对这个老师的优点进行评价。从整体来说他恰恰是不厌烦这个老师的,只在某一次探讨中发表一些有关于这个老师缺点的看法,而这次看

27、法刚好被有关评价人员吸取,就造成肯定的偏差。 这种方式可以通过对BBS中学生及老师的身份认证、提取数据库中不同角色的帖子数据方式来实现。 (2)E-mail 有关评价人员可以特地建立一个看法反馈邮箱,学生对老师的看法可以反馈到这个邮箱里,有关人员对学生的反馈做一个保密的承诺,这也是一种比较实际的方法。 3、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反馈与教学指导记录的档案袋 在网络课程学习中,除了实时教学之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处于自主学习的地位,所以老师是否充分发挥学习辅导者的作用也应当纳入老师评价中。可以在档案袋6里记录以下几个方面,以便分析老师在辅导学生方面投入程度。 (1)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反馈 由于网络课程学

28、习中,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很大,可以随时上交他的作业,而且网络课程学习中的学习者往往又特殊多,所以老师是否能刚好地回复学生作业的批改状况,以及批改是否具体这些都是评价一个老师是否优秀的指标。还有就是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阶段的测试以后,对学生阅卷的状况也是评价指标之 9 一。所以建立一个档案袋,来记录老师平常对学生的评价的反馈状况,特别有效。 (2)老师对学生的教学指导 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假如此时老师能刚好赐予指导,就能使学生的学习顺当地进行下去。老师对学生的教学指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学习信息的发布,包括注册信息、课程设置及选课指导信息、课程变动和学分转换信

29、息等;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等;学习资料的获得方式;学习时间的合理支配;作业上交方式等。当然老师在对学生教学指导的同时,也应当包括对学生思想上的教化。将老师平常对学生的教学指导都记录到档案袋,可以作为评价老师时的参考。对老师这些记录的收集可以通过BBS、Email、电子公告、闲聊室等各方面的记录。 (3)老师登录次数、时间 档案袋还应当记录老师每次登陆的次数和时间。可以利用相关的技术,将老师在此网络课程中登陆的次数和时间进行累加,以此可以作为评价老师是否刚好查阅网络课程状况、是否刚好维护和更新网络课程等的参考。 可以通过COOKIE等技术实现老师辅导、教学内容更新以及老师登录次数、辅导时间的记录,

30、最终实现档案袋的评价方式。 (二)老师与课程内容方面 1、是否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设计 老师在设计网络课程内容时,是否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措施是用来评价老师的手段之一。因为网络课程学习中,学生的自学占主要位置,所以老师在设计课程材料时,肯定要时刻考虑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学习的爱好,这样才能维持学生在学习上足够的动力。 如老师可以在设计网络课程时,设计一个学习成果排行榜,把学生的每次的练习、测验等记录下来;也可以设计一个学生登陆次数记录表,公布学生的登陆次数,并把此作为最终学习成果的参考之一;还可以将学生的在线时间累加,作为总评的指标之一,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手段之一。所以在评价

31、老师时,要视察他在网络课程学习的各种系统的设计,视察其中是否有各种激励学生的措施。 2、是否驾驭教学设计理论 不管是从事网络实时教学的老师,还是从事非实时教学的老师,教学设计理论是每个老师所必需驾驭的理论,所以老师在设计网络课程内容及脚本时是否能 10 合理地运用教学设计的理论也作为评价手段之一。如老师在设计详细的网络课程内容时,是否遵守肯定的设计原则:导航结构是否良好;各页面之字体、字型、色调改变是否恰当;是否恰当地选用多种表现手段,是否采纳恰当的动画或视音频资料;网页内的长度、文本信息是否合理;课程内容是否具有全面的开放性、交互性等7。 (三)老师网络技能方面 从事网络课程教学的老师有着双

32、重的身份,他既是一名老师,更是从事一名网络教学的老师。在对网络课程老师的理解中,许多人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老师只需达到一般老师的各项标准,而不须要驾驭网络方面的技能。作为一名从事网络课程教学的老师,假如不驾驭网络的基本技能和网络的相关理论,就不能真正领悟一名网络课程老师的真正作用,不能有效地将网络理论与教学理论结合起来,更不能发挥网络的优势来传达教学内容。所以作为一名从事网络课程教学的老师,驾驭基本的网络技能是必要的。老师须要驾驭以下几个方面的技能:应用计算机编写各种教学文件的实力;计算机软件转换的实力;计算机课件编制实力;上网搜寻与查询实力;收发电子邮件与制作教学网页的实力;网上课件的编制实

33、力;局域网相关学问;编写文字脚本的实力等。 (四)实例分析 以下将结合某高校教授所设计的网络虚拟化学习社对网络课程教学中对老师的评价手段进行分析。首先展示网络虚拟化学习社区的体系结构图。 图1 虚拟学习社区的三层体系结构 8 虚拟学习社区分为前台(图1应用层)和后台(图1系统处理层和数据层)前台服务包括有: l 学习课堂:老师答疑、作业展示、协作学习 11 l 学科论坛:发言阅读、发表文章、论坛管理 l 资料中心:老师资料、学生资料、搜寻引擎、资料管理 l 老师园地:教学公告编辑、收/判作业系统、解答疑问、老师信箱 l 闲聊室(一吐为快) 后台服务包括有:权限管理、用户管理、论坛管理、资料管理

34、、学习进度监测程序、学习成果管理等。 从虚拟学习社区分析可以得出,在虚拟学习社区中老师应完成3方面的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管理和教学辅导。则对虚拟学习社区中老师的评价也可以从这3方面进行评价。 1、教学组织 (1)发布公告 老师在社区里利用老师园地中的公告编辑信息发布各种教学信息,所以信息发布的刚好性和精确性成为老师评价的标准。 (2)组织各种教学活动 包括面授课的组织形式、试验以及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等。 (3)组织学习探讨 老师利用虚拟学习社区的学科论坛和后台的论坛管理系统来组织管理学生的学习探讨,是否刚好发觉各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是否合理的管理论坛等都作为评价老师的标准。 (4)组织社区建

35、设 是指老师利用资料中心的学生资料系统有效、合理地组建以及管理学生的各种档案,包括入学、学习进程、学习成果、社区参加等各种学生信息。 2、教学管理 (1)监测教学/学习全过程 监测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并将学生的学习进程完整归档。 (2)学习奖惩管理 这是老师是否有效地刺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手段之一,老师对学生的奖惩是否合理,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 (3)教学资料管理 是否完备地设计教学资料、教学资料的呈现方式、教学资料的刚好更新等都能作为评价老师的手段。 12 (4)学习成果管理 利用后台的学习成果管理系统对学生平常的练习、测试、试验成果等进行记录和管理。 3、教学辅导 (1)网上个

36、别答疑 可以通过学习课堂的老师答疑和老师园地的解答疑问中搜寻有关评价资料。 (2)集体在线探讨 老师利用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学科论坛进行在线探讨。 (3)作业讲评 利用学习课堂中的作业展示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 (4)网上收/判作业 利用后台的作业收/判系统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收/判。老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是否刚好以及是否正确、细致都影响对老师的评价成果。 四、总结与探讨 质量是教化的生命线,为此,作为一个网络课程学习系统,必需建立一个科学、规范、可操作、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以保证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网络课程评价系统就是制约这个教学质量保障系统的一个关键环节9,而对网络课程学习中老师的评价手段

37、又是网络课程评价系统的一部分,所以要完善老师评价系统是迫切须要的。 本文在分析和对比传统老师与网络课程学习中老师的要求,结合我国网络课程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对于网络课程学习中老师评价手段的一些建议,希望对网络课程评价作一些参考作用,使我国网络课程的评价系统越来越完善。 13 参考文献 1丁兴富远程教化学M教化技术学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 2Christine A.Stanley.The Faculty Development Portfolio: A Framework for Documenting the Profeional Development of Faculty Developers

38、.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 Vol.26, No.1, Fall 2001 3扬红基于网络的老师教学评价系统C第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应用大会论文集 4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师范高校出版社,2002 5谭业武,张首翔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N滨州师专学报,2001(4):79-81 6刘淑杰新课程理念下老师教学评价方法探微美国教学档案袋述评J外国教化研 究,2002(5):30-34 7王岩,马秀婷浅谈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N河北广播电视学报,2001(5):28-30 8王陆网络虚拟化学习社区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化,2001(12) 9滕霞,段崇江,张建伟网络课程评

39、价标准的研制J现代教化技术,2003(1):5-11 10祝智庭网络教化应用教程M北京师范高校出版社,2001 11张汝梁远距离教学评价理论和方法M安徽教化出版社,1999 12陈琦当代教化心理学M北京师范高校出版社,2002 13范晓玲教学评价论M湖南教化出版社,1999 14常弘,扬振坤,赵进全网络教化之利弊剖析J中国远程教化,2001(5):13-15 15朱凌云网络课程评价J开放教化探讨,2002(1):22-28 16曾思恩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索J广西高教探讨,2001(3):50-52 14 网络课程学习中对老师的评价手段及设计 网络课程中学习评价的设计 建构主义在网络课程评

40、价设计中的应用 网络专业课程学习的自我评价 网络课程教学评价设计的探讨与实践 网络课程模糊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案例给我们评价手段的运用什么启示? 对新课程教学评价的相识及探究 哈佛高校学生对课程及任课老师的评价 网络课程学习效果的监督与评价探讨.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7页 共27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