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题.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19437825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X 页数:134 大小:21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题.docx(13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分项选编文言文阅读题一、课内阅读(2022广东广雅中学模拟预测)文言文阅读杞人忧天(列子)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1)亦不能有所中伤( )(2)若躇步跐蹈(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1)

2、身亡所寄( ) (2)奈何忧崩坠乎( )(3)天果积汽(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2)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4杞人为什么忧天?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2022广东广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好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

3、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负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4、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出师表)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以光先帝遗德以中有足乐者B愿陛下亲之信之必以信C可计日而待也三老、豪杰皆来会计事D先帝不以臣卑鄙肉食者鄙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开篇即深痛刘备壮志未酬身先死,深诫后人继承父业不可废,至忠至爱之情统领全文。B诸葛亮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其中劝谏刘禅严明赏罚是主要用意。C第段叙述自己生平,历数先帝之殊遇,既表达自己对先帝的

5、感激之情,也利于打动后主。D选文以议论为主,熔议论、叙事、抒情于炉,充分体现了“表”这种文体陈情言事的特点。(2022广东广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

6、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

7、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故患有所不辟也B色愈恭,礼愈至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C寓逆旅得之心而寓之酒也D以中有足乐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9请将“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10下列对文章内

8、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少年时期非常仰慕圣贤的学说,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先达请教学问。B作者用自己的缊袍敝衣与同舍生的豪华装束作对比,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充实和强大。C作者位列公卿、皇帝恩宠,却说“未有所成”,表现出一代文宗谦虚、低调的品格。D作者动情讲述自己艰辛的求学经历,意在勉励马生珍惜良好的求学环境,勤勉读书。(2022广东广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

9、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湖中人鸟声俱绝往来而不绝者B是日更定矣斯是陋室C上下一白一碧万顷D及下船及鲁肃过浔阳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3下列对选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张岱旅居杭州,正值此地三日大雪,在万籁俱寂的夜色中乘船至湖心亭观赏雪景。B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是张岱,他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C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

10、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D湖心亭看雪一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瘦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2022广东广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4下

11、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湖中人鸟声俱绝往来而不绝者B是日更定矣斯是陋室C上下一白一碧万顷D及下船及鲁肃过浔阳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6下列对选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张岱旅居杭州,正值此地三日大雪,在万籁俱寂的夜色中乘船至湖心亭观赏雪景B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是张岱,他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C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D湖心亭看雪一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瘦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17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

12、题。出西直门,过高梁桥,可十余里,至元君祠。折而北,有平堤十里,夹道皆古柳,参差掩映,澄湖百顷,一望渺然。西山匌匒,与波光上下。远见功德古刹及玉泉亭榭,朱门碧瓦,青林翠嶂,互相缀发。湖中菰蒲零乱鸥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予信宿金山及碧云、香山;是日垮蹇而归,由青龙桥纵辔堤上。晚风正清,湖烟乍起,岚润如滴,柳娇欲狂,顾而乐之,殆不能去。(节选自檀园集卷八)注释匌匒(g d ):重叠的样子。菰(g)蒲:水生植物。信宿:连宿两夜。跨蹇(jin ):骑着蹇驴或驽马。(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折而北顾而乐之(2)上面文段与湖心亭看雪都记叙了作者观赏风景的过程,试分析文段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2022广东

13、广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至舍色愈恭,礼愈至B媵人持汤沃灌浩浩汤汤C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敝帚自珍D以衾拥覆以是人多以书假余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0下面对送东

14、阳马生序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是因为他从读书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快乐。B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说明他有害羞的一面。C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抄书之辛,叩问之难,奔走之艰,住读之苦。D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虚心求教。(2022广东广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仲,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收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

15、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三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蕴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老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级公卿之后,日侍坐

16、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表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历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选自送东阳马生序)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或遇其叱咄或异二者之为,何哉B色愈恭,礼愈至多助之至,天下顺之C不敢出一言以复复前行,欲穷其林D同舍生皆被绮绣将军身被坚执锐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2)余则缊袍敞衣处其间,略无

17、慕艳意。23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既表现出作者求知的渴望与诚心,又说明了“援疑质理”的求教之艰难。B作者以自己过去求学之艰与“今诸生”求学之便对比,意在勉励马生勤奋学习,表达对马生的期望。C作者“家贫”却“嗜学”,丝不慕同学的华美衣着,因为精神生活的富足弥补了物质生活的匮乏。D作者以自己勤苦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现身说法,对太学生拥有优越学习条件却学业无成有斥责之意。(2022广东广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

18、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乎,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2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肉食者鄙/先帝不以臣卑鄙B一鼓作

19、气/而或长烟一空C又何间焉/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公将鼓之/以我酌油知之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2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肉食者谋之”写出乡人对战争漠不关心,也表现了当时平民与权贵之间的隔阂与矛盾。B鲁庄公作战时的急躁冒进和胜利后的提问,呼应了曹别“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说法。C交战之时曹刿用语短促,既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也突出了曹刿对“肉食者”的嘲讽鄙视。D本文借曹刿论战揭示只有取信于民,运用正确战术并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2022广东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一模)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醉翁亭记欧

20、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

21、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2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B杂然而前陈者潭西南而望C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往来而不绝者绝巘多生怪柏2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佳木秀而繁阴。(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2、2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对山间万物细腻、真切观察,写出了灵动多姿的滁州山色意境之美,令人陶醉。B“滁人游”有歌声与呼应声,老人与小孩高兴出游,说明百姓安居乐业,政治清明。C太守的“颓然”与众人的喧哗互相映衬,暗含众人不知太守隐藏着被贬的悲哀愤忍。D本文的语言骈散相结合,节奏富于变化,读起来抑扬顿挫,有一唱三叹的韵味之美。(2022广东广州一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23、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

24、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

25、,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选自史记)3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河曲智叟亡以应/今亡亦死B扶苏以数谏故/以塞忠谏之路也C上使外将兵/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D乃丹书帛曰/每假借于藏书之家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2)为天下唱,宜多应者。3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26、本文描述了起义发生、发展的过程,揭示这场运动的本质是广大人民反抗暴力统治。B陈胜不甘心受人奴役,从“怅恨久之”看出,他痛恨众佣者不思改变受压迫的现状。C“天下苦秦久矣”是陈胜对当前形势的分析,说明人民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D结尾处陈胜被拥立为王,呼应了开篇陈胜的“鸿鹄之志”,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二、课外阅读(2022广东广雅中学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

27、,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节选自班固汉书,有删改)【注释】事:此指交战。输:送出,见:被。死:为而死。33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两处)汉 方 事 匈 奴 式 上 书 愿 输 家 财 半 助 边3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35卜式一介平民,却拥有“_”(用原文语句回答)的见识与胸怀,具有_的特点。(用自己的话概括)。36(2022广东广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顺人,则刑罚省而令行:明赏罚,

28、则伯夷、盗跖不乱。如此,则白黑分矣。治国之臣,效功于国以履位,见能于官以受职,尽力于权衡以任事。人臣皆宜其能,胜其官,轻其任,而莫怀余力于心,莫负兼官之责于君。故内无伏怨之乱,外无马服之患。明君使事不相干,故莫讼;使士不兼官,故技长;使人不同功,故莫争。(节选自 韩非子 用人) 注天:天道。盗跖(zh):春秋末鲁国人,民间传说中率领盗匪数千人的大盗。轻:轻松。马服:此处指赵括纸上谈兵而遭致全军覆没。(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则用力寡而功立外无马服之患(2)选文与诸葛亮的出师表在“用人”思想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37(2022广东广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

29、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愚人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选自百喻经)(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咸在盐中( )愚人食盐不已( )(2)愚人“愚”在哪里?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2022广东揭阳一模)晏子治东阿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sh)之曰:“普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

30、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bi)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君反以罪臣。今臣后之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重赋敛,仓库少内(n),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宗。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僻。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节选自刘向:说苑理政注东阿:齐国的阿邑,地名。数:责备。诛:责罚。内(n):纳。便僻:恭敬得很。3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改道易行/寒暑易节B景公

31、许/杂然相许C下席而谢之曰/长跪而谢之曰D再拜/一鼓作气,再而衰3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40简要说说晏子前后两次治理东阿的故事留给人们的启示。(至少从两个角度谈启示。)41(2022广东广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宋潜溪临财廉,尝大书于门曰:“宁可忍饿而死,不可苟利而生。”君子以为名言。权要非其人,虽置金满橐,一字不肯,纵与之,亦不受馈。日本使奉敕请文,以百金为献,先生不受。宋景廉尝曰:“君犹父也,天也,其可欺耶?”上尝曰:“昨日饮酒否?座客为谁?馔为何物?”悉以其人及膳馐品对。上笑曰:“卿饮时,朕令人视之,果如卿言,卿信不欺我。

32、”故上久而益信其诚。(选自玉堂丛语卷五,有删改)【注】潜溪:宋濂的号。橐:tu口袋。景廉:宋濂的字。(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虽置金满橐( )悉以其人及膳馐品对( )(2)上面课外文段可以看出宋濂具有什么优秀品质?42(2022广东广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出西直门,过高梁桥,可十余里,至元君祠。折而北,有平堤十里,夹道皆古柳,参差掩映,澄湖百顷,一望渺然。西山匌匒,与波光上下。远见功德古刹及玉泉亭榭,朱门碧瓦,青林翠嶂,互相缀发。湖中菰蒲零乱鸥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予信宿金山及碧云、香山;是日垮蹇而归,由青龙桥纵辔堤上。晚风正清,湖烟乍起,岚润如滴,柳娇欲狂,顾而乐之,殆

33、不能去。节选自檀园集卷八注释匌匒(d):重叠的样子。菰()蒲:水生植物。信宿:连宿两夜。跨蹇(jin):骑着蹇驴或驽马。(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折而北 ( )顾而乐之( )(2)上面文段与湖心亭看雪都记叙了作者观赏风景的过程,试分析文段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43(2022广东广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问答问题。优旃者,秦倡侏儒也。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秦始皇时,置酒而天雨,陛楯者皆沾寒。优旃见而哀之,谓之曰:“汝欲休乎?”陛楯者皆曰:“幸甚!”优旃曰:“我即呼汝,汝疾应曰诺!” 居有顷,殿上上寿呼万岁。优旃临槛大呼曰:“陛楯郎!” 郎曰:“诺!”优旃曰:“汝虽长,何益! 幸雨立。我虽短也

34、,幸休居。” 于是,始皇使陛楯者得半相代。始皇尝议欲大苑囿,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优旃曰:“善,多纵禽兽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始皇以故辍止。(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注释】倡:表演歌舞的人。陛楯者:在殿前阶下持武器警卫的武士。陛,台阶。楯,通“盾”。半相代:指一半人值勤,一半人休息,轮番接替。苑囿:种植林木、豢养食兽的地方。(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始皇尝议欲大苑囿( )始皇以故辍止( )(2)根据选文内容,简要概括优旃是一个怎样的人?44(2022广东广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奉不少,而自奉若此,公

35、虽自知清俭,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公宜少从众。”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矣!”(节选自训俭示康,有删改)注自奉养:享用的生活待遇。公孙布被:公孙弘勤俭,位居三公穿布衣。少:略微。(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所亲或规之何患不能(2)张文节为何身为宰相还坚持节俭?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5(2022广东华南师大附中一模)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曹武惠王彬为世宗亲吏,掌茶酒,太祖尝从求酒,彬曰:“此官酒,不敢相与。”自沽酒以饮太祖。及即位,语群臣曰:“世宗旧吏,不欺其主者

36、,独曹彬耳。”由是委以心腹。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尝曰:“吾为将,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节选自张光祖言行龟鉴有删改)【注释】曹武惠王彬:曹彬,北宋初年大将,谥“武惠”。世宗:柴荣,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沽:买。蛰:蛰伏。(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独曹彬耳其所居堂屋敝(2)选文表现了曹彬怎样的品质?46(2022广东广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予自少时,绝好岑嘉州诗。住在山中,每醉归,倚胡床睡,辄令儿曹诵之,至酒醒或睡熟乃已。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今年自唐安别驾来摄键

37、为,既画公像斋壁,又杂取世所传公遗诗八十馀篇刻之,以传知诗律者。不独备此邦故事,亦平生素意也。(选自陆游渭南文集)注岑嘉州:指唐代诗人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世称岑嘉州。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儿曹;孩子们。对子侄辈的称呼。唐安:地名,今四川崇庆县。别驾:官名,通判的别称。摄:摄官,临时代理某官。犍为:今四川乐山。(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亦平生素意也(2)陆游“绝好岑嘉州诗”,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47(2022广东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一模)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周公践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十二牧,方三人,出举远方之民,有饥寒而不得衣食者,有狱讼

38、而失职者,有贤才而不举者,以入告乎天子,天子于其君之朝也,摄而进之,曰:“朕之政教有不得者与?何其所临之民,有饥寒而不得衣食者,有狱讼而失职者,有贤才而不举者?”其君归也,乃召其国大夫告以天子之言,百姓闻之,皆喜曰:“此诚天子也!何居之深远,而见我之明也,岂可欺哉!”是以近者亲之,远者安之。注践:登上。十二牧,方三人:全国设置十二州牧,分为四方,每方三人。出举:外出考察。狱讼:诉讼,讼案。失职:流离失所。君:诸侯国君。摄:威严。(1)请用“”为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限两处。周公践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2)请从文中概括四条治国之道。三、对比阅读48(2022广东九江初中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

39、完成问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盖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

40、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记)注:楚之逐臣:指屈原。薄丛:贫瘠的丛林。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语出周易,意思是君子避世,乐在其中,故无烦闷,即使不为世人所赞同,亦无烦闷。不见是,不被赞同。萧艾:艾蒿,味臭,喻指小人。含章:包含美质。(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亭亭净植濯清涟而不妖陶后鲜有闻士之才德盖一国自古人知贵兰(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兰甚似乎君子/王之弊甚矣B生于深山薄丛之中/太守与客来饮于此C不为无人而不芳/野芳发而幽香D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是亦不可以已乎(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兰虽含香体洁

41、,平居与萧艾不殊。(4)请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5)【甲】文和【乙】文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但二者又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2022广东惠州一模)【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

42、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乙】世长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对曰:“陛下废万

43、机事畋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尝侍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场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节选自唐语林)【注释】畋:打猎。倾官鹿台:高耸的宫殿和楼台。鹿台:纣王所修的台,这里指披香殿的

44、台。4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徐公何能及君也/及鲁肃过寻阳B私我也/私心杂念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非所宜D而陛下得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5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时时而间进(间或,偶尔)B高祖顾谓群臣日(看)C为臣私计则狂(计算)D卿好谏似直(喜好)51请用三处“/”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陛 下 废 万 机 事 畋 猎 不 满 十 旬 未 为 大 乐52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53下列对于两则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文的劝谏都有的放矢,如甲文邹忌针对齐威王受蒙蔽很严重的情况讽谏;乙文世长针对唐高祖李渊荒废朝政、奢侈享乐的现象进行讽谏。B两文的写法不尽相同,如甲文以时间为序,完整地记述了邹忌劝谏的完整过程,人物形象鲜明;乙文通过截取了两个片段中世长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