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类默写.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19431866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意象类默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意象类默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意象类默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意象类默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新高考理解性默写之意象关键词类题目汇总0011.自古以来,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味不已的季节。借助秋景表达内心悲伤的诗句不胜枚举,如“_,_”就写出了秋天的凄清。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2.峨眉山位于四川,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李白曾移居四川,很熟悉峨眉山,他的诗文中多有“峨眉”的身影,如“_,_”等,不胜枚举。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李白蜀道难)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李白登峨眉山)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3.相比现代人,古人对生命易衰更为敏感,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深沉的感喟,这

2、样的情感抒写在诗词中比比皆是,如“_,_”。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4.古代迁客骚人流连于山水之间,借以吟咏情性,舒展身心,发散出一种高度的生命意识、民族意识和责任感。这些借景抒情的诗篇常常借用“松”这个意象,如“_,_”。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5.“鹿”音同“禄”,世人喜好将其作为“长寿安康、仕途美好”的象征;“鹿”幽居山林,生活习性恬淡安静,文人也常借其表达隐逸情怀,如“_,_”。5.呦呦鹿鸣,食野之苹6.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其音凄切,在诗歌中具有悲凉的象征意蕴,如“_,_”。6.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7.时空对举是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写景物来营造意境,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审美体验。“诗圣”杜甫即擅长在近体诗中运用时空对举的创作方法,如:“_,_。”7.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8.樽”指酒杯,也写成“尊”,在古代诗文中多指代饮酒,并以此表达作者饮酒时的心情,比如“_”或“_”。8.金樽清酒斗十千 ;一尊还酹江月 ;举匏樽以相属9.小明想从所学的诗文中选取两句话集成一副对联挂在书房,提醒自己学习、做事贵在坚持,

4、可选择诗句“_,_”。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0.“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_,_”。10.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1.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我国汉族的民族图腾,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我国龙文化源远流长,“龙”在古诗文中也是俯拾即是,如“_,_”。11.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水不在深,有龙则灵12.在表现怀人主题的古代

5、诗歌中,诗人经常采用“对写”手法,从对方着笔,婉曲含蓄地表达情感,可谓“此处思念,彼处着墨”,如“_,_”。12.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有怀)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13.“铁衣”是用铁甲编成的战衣,也借指战士。在古诗词中,透过“铁衣”,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边塞将士不畏严寒、刻苦训练、奋勇杀敌的身影,如“_,_”。1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乐府诗集木兰诗)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红颜岁岁老金微,砂碛年年卧铁衣

6、(唐王烈塞上曲二首)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唐高适燕歌行)14. “角”是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军营常用吹角来发号施令。“角声”作为一个声音意象,常在唐诗中出现,如“_,_”就有“角声”这一意象。14.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15.“杜鹃”,又叫子规,相传为周朝末年蜀王杜宇死后所化。“杜鹃”的意象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_,_”。15.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6.自然界中的一些常见事物常作为具有特定意蕴的意象存在于古诗中,“月”便是如此。诗人常借“月”来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情绪,使其作品具有“言外之意”的美学旨趣,如“_,_”。(本小题请在高考规定篇目中选取作答)16.由题

7、干中“月”“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情绪”可知,所填句子应包含“月”这一意象且表达出特定的情绪,据此可根据所学篇目和日常积累,联想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其余答案只要符合要求且在60篇之内,皆可。17.古诗词中有很多以“自”“空”营造意境氛围的,或写独守的孤寂,或写空寂苍凉的环境,或写英雄的失意,如“_,_”。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8、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18. “鸟”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古人常借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其余的还有很多,如“_,_”。18.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19.古代衣服因为原料质地,制成后较为硬挺,穿着前需置于石上舂捣,使之柔软,称为“捣衣”。古典诗词中常用“捣衣”或“砧声”来表现妇人思念征夫、游子思家怀乡、征人对常年征战不满等情绪,比如唐人

9、的诗句“_,_”。19.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20.古代常以“汗青”指书籍史册,在古诗中“汗青”一词多次出现,如“_, _”。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芳名垂汗青,千载永不灭21.古代诗人常借香草寄托高洁的人格追求,屈原在离骚中写过这样的语句:“_,_。”2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22.古人把柳絮称作杨花,纤细洁白、轻柔飘飞的杨花,常常成为迁客骚人寄托漂泊无依、离愁别恨的感情载体,如“_,_”。22.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23.古诗词中的“东风”一般指春风,这在古诗词中

10、出现频率很高,如“_,_”两句,就用“东风”来指春风。2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4.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深深地刻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如“_,_”。2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5.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唐宋诗词中表达舍身报国豪情壮志的诗句比比皆是,如“_,_”。2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26.古典诗词中常用“明月”这一意象或表达游子、征人的思乡之愁,或代指永恒的

11、时空,或象征高洁的人格等,如“,”。26.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27.友情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话题之一,中国古代诗歌中对友情多有赞美,如“_,_”。2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8. 诗人常借“山”表达复杂心理,如唐代诗句“_,_”。 28.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相看两不厌,只(唯)有敬亭山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29.“水”具有剪切不断

12、、永不停息、无休无止等特点,在古代诗人笔下,“水”成了常见的喻愁对象。如“_,_”就是以流水喻愁思的千古佳句。29.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30. “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既是淡泊世事的承载,又是羁旅之愁的寄托,如“_,_”。30.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31.数字在诗歌中特别常见,请你从李白的诗中,找出任意两句(无需上下句对应,单独一句诗就可)带数字的诗句。“_”;“_”。31.尔来四万八千岁;上有六龙

13、回日之高标;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32.古人常用“大雁”这一意象表达思念之情,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清照一剪梅)等诗句都是如此。32.鸿雁长飞光不度 雁字回时33.文人常借“秋”来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情绪,从而阐释“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如“_,_”。33.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34. “月”这一物象,在文人笔下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古诗词中含有“月明”意象的语句有“,”等。3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35. “角”为古时

14、军中用以传达命令的乐器,也是中国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四面边声连角起”,又如“_,_”。35.渐黄昏,清角吹寒;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36.“蛟”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平时栖隐在深渊之中,能腾云驾雾,兴风化雨。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蛟的身影,例如:“_,_”。36.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37.古诗词中常常用头发斑白表达诗人愁苦,如:“_,_”37.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38. 烽火,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表示国

15、家战事的出现,古诗词中常用“烽火”指代战争,比如“_”和“_”。38.烽火扬州路;烽火连三月;烽火照西京39.蝴蝶(也作“胡蝶”)是一种美丽的昆虫。它种类繁多,色彩鲜艳,姿态轻盈,因而受到古代文人的喜爱,成为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_,_”。39.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40.“酒”是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诗人常借酒怡情,或解愁忘忧,或送友饯行,或感叹人生。唐代诗人李白就写过很多这样的诗句,如“_,_”。40.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41.“春社”是古人春

16、天祭祀土地神以祈求丰收的日子。“春社”作为一个传统民俗节日,经常在古诗词中出。现,如“_,_”。41.示例一: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开岁才几时,春社忽已及42.心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家国情怀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因而“山河”一词作为家国的代名词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如“_,_”。4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43.“管弦”本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管乐和弦乐的统称,古代诗文中常以“管弦”代指音乐来抒发情感,例如“_,_”。4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44.“浊酒”,因其酒色浑浊,质量一般,诗人常

17、用它来表达自己生活上的艰辛或心中的愁苦,如诗句:“,”。4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45.莲花,具有高尚、正直,廉洁的君子之风的象征意义。中国古代诗文中对莲花多有赞美,如“_,_”。4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46.“雁”是古代诗歌常用意象,常用来表达离別思念、孤寂落寞、忠贞不渝等情感,比如唐代诗句的“_,_”。4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18、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解析】要注意题干的情境指向,以及“唐诗”这一限制47.古人常常借草木的兴衰比喻人事变化或者寄托思想感情,这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47.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8.“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光的流逝总能让我们产生只争朝夕的劲头。古诗文中表达这种感慨的诗句有:“_,_”。48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49.管乐器和弦乐器是古典

19、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中常提及古代的弦乐器,如“_,_”。49.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50.孟郊在登科后中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长安不仅是汉唐的都城,而且还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诗词中提到“长安”的诗句有:“_,_”。50.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绾别离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51.“莲”自古以来便因其清姿素容、淡淡清香、千姿百态而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在古诗词中描写莲的诗句有:“_,_”。5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竹

20、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52.自然界中的一些常见事物常作为含有特定意蕴的意象存在于古诗词中,“秋”便是如此。诗人常借“秋”来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情绪,阐释“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如“_,_”。5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53.色彩是美好生活的反映,“诗中有画”更是我国古代诗人的追求。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对色彩的描写来展示美感,如“_,_”。53.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54.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星分翼轸,地

21、接衡庐”,其中“翼轸”是星宿名。古诗词中常以星宿名入诗,如“_,_”。54.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西北望,射天狼55.善用修辞来描写事物是古诗词的一大特点,与曹操短歌行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杜康”运用同一修辞手法的诗句有:“_,_”。55.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56“扁舟”作为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之一,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更是追求自由、失意隐居的媒介,它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如“_,_”。56.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人生在世不

22、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57.“丝竹”是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古人喜欢音乐,常以“丝竹”入诗,借其来表现内心的情感,请写出包含这一意象的唐代诗句,如“_,_”。57.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58.辛弃疾常使用大量的军事化意象,让充斥女性柔婉之美的宋词有了昂扬的血性之美,如“_,_”。58.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59.花朝节又称“花神节”,古代诗人常用花朝来表现百花盛开的春晨或好春光,如“_,_”。59.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春和民气乐,几日是花朝示60.鸥鸟,在古人笔下常常出现在环境清幽的地方,作为水边隐士的伴侣。如古诗词中的“_,_。60.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自去自来堂(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