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表详细列报(共14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9378828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表详细列报(共1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报表详细列报(共1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报表详细列报(共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表详细列报(共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录一、修订概况二、主要变化三、详细解读正文一、修订概况(一)财政部发布的修订文件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通知财会20147号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提高企业财务报表列报质量和会计信息透明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我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进行了修订,现予印发,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

2、执行。我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财会20063号)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同时废止。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附件: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财政部2014年1月26日(二)修订背景1.吸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等相关内容,完善我国准则体系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曾于2007年9月发布了对国际列报准则的修订,引入了“综合收益”的概念。对此,我国已于2009年6月11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在利润表中增加了“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实现了与国际列报准则的持续趋同,并且在实务中实施良

3、好。鉴于对企业财务报表列报的会计准则散见于2006年我国列报准则和2009年解释第3号中,因此,有必要将解释中的相关内容吸收进列报准则中,以更好地整合相关会计规定,完善准则体系。2.保持与2011年新修订的国际列报准则持续趋同2011年6月16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正式发布了对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的修改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列报,于2012年7月1日或以后日期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允许提前采用。国际列报准则的此次修订主要包括:一是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划分为“满足特定条件时后续将重分类计入损益的项目”和“不能重分类计入损益的项目”两类区别列报。二是当企业选择以税前为基础列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时,

4、要求将相关税收影响在上述两类项目之间分配。针对国际列报准则的这些新变化,为贯彻落实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有必要对我国列报准则进行相应修订。二、主要变化修订后准则将综合收益相关内容补充纳入准则正文,除此之外,还对我国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解释、讲解中相应的规范性条款内容进行了合理整合,并尽可能吸收了国际列报准则中的规范性内容。修订后准则主要变化见下表:修订后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主要变化变化点内容修订“综合收益”的有关内容在利润表中增加了“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并进行了定义,同时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进一步划分为“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

5、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两类区别列报。此外,原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反映的“综合收益”有关内容也作出相应调整,并在附注中增加有关披露内容。整合指南、讲解等规范性条款,充实完善相关内容借鉴国际列报准则的有关内容,并吸收我国列报准则应用指南和讲解中的有关内容,修订后准则对以下方面进行了修订:(1)充实了持续经营的评价内容;(2)明确了以权责发生制会计编制报表的相关内容,以与国际列报准则一致;(3)明确了利得和损失项目的金额列报在原则上不得相互抵销;(4)增加了正常经营周期的定义;(5)参考我国审计准则对“重要性”的判断以及当前国际上对“重要性”概念的最新进展,进

6、一步完善了“重要性”的定义和判断;(6)充实了附注披露内容,如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披露、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终止经营的有关披露等。三、详细解读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修订后)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财务报表的列报,保证同一企业不同期间和同一期间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相互可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解读】财务报表列报=会计报表列示+附注披露第二条 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一)资产负债表;(二)利润表;(三)现金流量表;(四)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五)附注。财务报表上述组成部分具有

7、同等的重要程度。(新增)【解读】鉴于有许多重要信息无法确认到表内(如人力资源、研发),附注的信息就越来越重要,越来越长。国际上甚至出现了“彩色报告”的呼声,将财务报告分为五个层次,涂以不同颜色。第三条 本准则适用于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以及年度财务报表和中期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另有规定的除外。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还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列报,还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其他会计准则的特殊列报要求,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新增)第二章基本要求第四条 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

8、则基本准则和其他各项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企业不应以附注披露代替确认和计量,不恰当的确认和计量也不能通过充分披露相关会计政策而纠正。如果按照各项会计准则规定披露的信息不足以让报表使用者了解特定交易或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时,企业还应当披露其他必要信息。【解读】信息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能够判断该会计主体能否持续经营;如果不能持续经营,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下面新增加了第5、6条,充实了持续经营的评价。第五条 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应当利用所有可获得信息来评价企业自报告期末起至少12个月的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时需要考虑宏观政策风险、市场经营风险、企业

9、目前或长期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弹性以及企业管理层改变经营政策的意向等因素。评价结果表明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因素以及企业拟采取的改善措施。【解读】财务弹性是指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具体是指公司动用闲置资金和剩余负债能力。财务弹性的这种能力来源于现金流量和支付现金需要的比较,当企业的现金流量超过支付现金的需要,有剩余的现金时,企业适应性就强。第六条 企业如有近期获利经营的历史且有财务资源支持,则通常表明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是合理的。企业正式决定或被迫在当期或将在下一个会计期间进行清算或停止营业的,则表明

10、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不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采用其他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在附注中声明财务报表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的事实、披露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的原因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第七条 除现金流量表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编制外,企业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编制财务报表。第八条 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下列情况除外:(一)会计准则要求改变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二)企业经营业务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或对企业经营影响较大的交易或事项发生后,变更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解读】保持一致,纵向信息才可比。第九条 性质或功能不同的项目,

11、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但不具有重要性的项目除外。性质或功能类似的项目,其所属类别具有重要性的,应当按其类别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某些项目的重要性程度不足以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或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单独列示,但对附注却具有重要性,则应当在附注中单独披露。【解读】重要信息对决策有重大影响,不能遗漏。下面新增的第十条参考了我国审计准则对“重要性”的判断以及当前国际上对“重要性”概念的最新进展。第十条 重要性,是指在合理预期下,财务报表某项目的省略或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作出经济决策的,该项目具有重要性。重要性应当根据企业所处的具体环境,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两方面予以判断,且对各项目重要性的

12、判断标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判断项目性质的重要性,应当考虑该项目在性质上是否属于企业日常活动、是否显著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因素; 判断项目金额大小的重要性,应当考虑该项目金额占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营业收入总额、营业成本总额、净利润、综合收益总额等直接相关项目金额的比重或所属报表单列项目金额的比重。第十一条 财务报表中的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的金额、收入项目和费用项目的金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项目和损失项目的金额不得相互抵销,但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一组类似交易形成的利得和损失应当以净额列示,但具有重要性的除外。资产或负债项目按扣除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列

13、示,不属于抵销。非日常活动产生的利得和损失,以同一交易形成的收益扣减相关费用后的净额列示更能反映交易实质的,不属于抵销。第十二条 当期财务报表的列报,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个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表相关的说明,但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本准则第八条的规定,财务报表的列报项目发生变更的,应当至少对可比期间的数据按照当期的列报要求进行调整,并在附注中披露调整的原因和性质,以及调整的各项目金额。对可比数据进行调整不切实可行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不能调整的原因。不切实可行,是指企业在作出所有合理努力后仍然无法采用某项会计准则规定。第十三条 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的显著位置

14、至少披露下列各项:(一)编报企业的名称。(二)资产负债表日或财务报表涵盖的会计期间。(三)人民币金额单位。(四)财务报表是合并财务报表的,应当予以标明。第十四条 企业至少应当按年编制财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涵盖的期间短于一年的,应当披露年度财务报表的涵盖期间、短于一年的原因以及报表数据不具可比性的事实。第十五条 本准则规定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的项目,应当单独列报。其他会计准则规定单独列报的项目,应当增加单独列报项目。第三章资产负债表第十六条 资产和负债应当分别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列示。金融企业等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不具有明显可识别营业周期的企业,其各项资产或负债按照流动性列示

15、能够提供可靠且更相关信息的,可以按照其流动性顺序列示。从事多种经营的企业,其部分资产或负债按照流动和非流动列报、其他部分资产或负债按照流动性列示能够提供可靠且更相关信息的,可以采用混合的列报方式。对于同时包含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内(含一年,下同)和一年之后预期将收回或清偿金额的资产和负债单列项目,企业应当披露超过一年后预期收回或清偿的金额。第十七条 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归类为流动资产:(一)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二)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三)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变现。(四)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正常营

16、业周期,是指企业从购买用于加工的资产起至实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期间。正常营业周期通常短于一年。因生产周期较长等导致正常营业周期长于一年的,尽管相关资产往往超过一年才变现、出售或耗用,仍应当划分为流动资产。正常营业周期不能确定的,应当以一年(12个月)作为正常营业周期。【解读】本条新增了正常经营周期的定义。【思考题】购买固定资产支付的预付账款,是否作为流动资产列报?第十八条 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应当归类为非流动资产,并应按其性质分类列示。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应当归类为流动资产。第十九条 负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一)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二)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

17、有。(三)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应予以清偿。(四)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负债在其对手方选择的情况下可通过发行权益进行清偿的条款与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无关。企业对资产和负债进行流动性分类时,应当采用相同的正常营业周期。企业正常营业周期中的经营性负债项目即使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超过一年才予清偿的,仍应当划分为流动负债。经营性负债项目包括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等,这些项目属于企业正常营业周期中使用的营运资金的一部分。【解读】本条新增了经营性负债的内容。第二十条 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应当归类为非流动负债,并应当按其性质分类列示。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负债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第二

18、十一条 对于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的负债,企业有意图且有能力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应当归类为非流动负债;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即使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前签订了重新安排清偿计划协议,该项负债仍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第二十二条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违反了长期借款协议,导致贷款人可随时要求清偿的负债,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贷款人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同意提供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宽限期,在此期限内企业能够改正违约行为,且贷款人不能要求随时清偿的,该项负债应当归类为非流动负债。其他长期负债存在类似情况的,比照上述第一款和第二款处理。第二十三条 资产

19、负债表中的资产类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一)货币资金;(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三)应收款项;(四)预付款项;(五)存货;(六)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及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资产;(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八)持有至到期投资;(九)长期股权投资;(十)投资性房地产;(十一)固定资产;(十二)生物资产;(十三)无形资产;(十四)递延所得税资产。【解读】将交易性金融资产改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增加了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及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资产。第二十四条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类至少应当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

20、动资产的合计项目,按照企业的经营性质不切实可行的除外。第二十五条 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类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一)短期借款;(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三)应付款项;(四)预收款项;(五)应付职工薪酬;(六)应交税费;(七)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负债;(八)长期借款;(九)应付债券;(十)长期应付款;(十一)预计负债;(十二)递延所得税负债。【解读】将交易性金融负债改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增加了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负债。第二十六条 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类至少应当包括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和负债的合计项目,按照企业的经营

21、性质不切实可行的除外。第二十七条 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类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一)实收资本(或股本,下同);(二)资本公积;(三)盈余公积;(四)未分配利润。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当在所有者权益类单独列示少数股东权益。第二十八条 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类应当包括所有者权益的合计项目。第二十九条 资产负债表应当列示资产总计项目,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项目。【案例】五粮液公司2012年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资产负债表编制单位: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12月31日 金额单位:元项目期末余额年初余额项目期末余额年初余额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货币资金27,845,507,237.17

22、21,550,861,665.98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18,995,628.8018,266,062.56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应收票据2,594,222,586.931,938,673,301.02应付票据应收账款80,997,122.2475,620,180.15应付账款730,530,919.90234,517,751.80预付款项258,719,181.60254,497,498.01预收款项6,467,422,141.719,047,172,727.93应收利息418,175,820.6129

23、5,940,185.10应付职工薪酬1,971,327,322.391,063,798,296.81应收股利应交税费2,780,243,294.142,087,153,334.95其他应收款25,692,147.4342,779,907.20应付利息存货6,680,023,737.325,536,502,482.54应付股利322,500,000.00175,000,000.00持有待售资产其他应付款1,394,952,635.38801,788,668.84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持有待售负债其他流动资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合计37,922,333,462.1029,713,141,

24、282.56其他流动负债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合计13,666,976,313.5213,409,430,780.3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非流动负债: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借款长期应收款应付债券长期股权投资120,351,122.77130,875,383.31长期应付款1,000,000.001,000,000.00投资性房地产专项应付款固定资产5,497,236,500.985,905,055,195.50预计负债在建工程855,585,255.33787,493,319.78递延所得税负债1,731,506.961,538,490.40工程物资868,873.514,618,186.31其他非流动

25、负债56,857,768.0647,182,768.06固定资产清理非流动负债合计59,589,275.0249,721,258.46生产性生物资产负债合计13,726,565,588.5413,459,152,038.79油气资产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无形资产289,762,684.53297,477,470.22实收资本(或股本)3,795,966,720.003,795,966,720.00开发支出资本公积953,203,468.32953,203,468.32商誉1,621,619.531,621,619.53减:库存股长期待摊费用74,221,410.4348,772,420.0

26、8专项储备递延所得税资产485,655,212.6616,785,901.95盈余公积4,356,977,349.023,368,959,934.78未分配利润22,050,450,622.4215,001,578,576.23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31,156,598,159.7623,119,708,699.33其他非流动资产少数股东权益364,472,393.54326,980,041.12非流动资产合计7,325,302,679.747,192,699,496.68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31,521,070,553.3023,446,688,740.45资产总

27、计45,247,636,141.8436,905,840,779.24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45,247,636,141.8436,905,840,779.24【思考题1】资产按“流动性”排列,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按“偿还期”排列有何意义?【思考题2】如何快速识别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第四章利润表第三十条 企业在利润表中应当对费用按照功能分类,分为从事经营业务发生的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第三十一条 利润表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但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一)营业收入;(二)营业成本;(三)营业税金及附加;(四)管理费用;(五)销售费用;(六)财务费用;(

28、七)投资收益;(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九)资产减值损失;(十)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十一)所得税费用;(十二)净利润;(十三)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分别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十四)综合收益总额。金融企业可以根据其特殊性列示利润表项目。【解读】新增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这是最大的变化。第三十二条 综合收益,是指企业在某一期间除与所有者以其所有者身份进行的交易之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变动。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反映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相加后的合计金额。【解读】利润表反映经营者业绩,经营者总业绩为综合收益总额,包括已计入损益的业绩(净利润)和未计入损益的业绩(其

29、他综合收益)。第三十三条 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其他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应当根据其他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分为下列两类列报:(一)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主要包括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等;(二)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主要包括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持有至到期投资

30、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形成的利得或损失、现金流量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等。【例1】满足条件可以重分类进损益甲公司有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情况如下:2013年12月5日购入股票100万元,发生相关手续费、税金0.2万元,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0.2贷:银行存款 100.22013年末,该股票收盘价为108万元: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7.8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8-100.2)7.8(浮盈,未计入损益的业绩)2014年1月15日处置,收到110万元借:银行存款 11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7.8贷:可供

31、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0.2公允价值变动 7.8投资收益 (110100.2)9.8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目的是将“未计入损益的业绩”转为“已计入损益的业绩”,以便进行利润分配。第三十四条 在合并利润表中,企业应当在净利润项目之下单独列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损益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损益,在综合收益总额项目之下单独列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解读】编制合并报表的理论依据有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和所有权理论。我国主要采用实体理论来编制合并报表,认为编制合并报表是为整个经济实体服务,采用“完全合并法”。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母公司未实际拥有的所有

32、者权益反映为少数股东权益,作为合并所有者权益的一个项目单独列示;少数股东在子公司应分享的利润,作为归属于少数股东损益单独列示,在合并净利润中单独列示;同理,应单独列示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案例】五粮液公司利润表利润表编制单位: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度 金额单位:元项目本期金额上期金额营业收入27,201,045,951.3420,350,594,468.71营业成本8,015,724,440.856,895,411,289.13营业税金及附加2,005,704,155.211,601,644,134.96销售费用2,258,966,257.292,069,991,386.

33、15管理费用2,009,184,257.851,750,685,037.93财务费用-789,586,016.60-476,587,420.81资产减值损失2,696,852.9612,452,121.74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72,066.24-2,456,298.72投资收益3,007,200.682,400,112.74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396,769.542,110,192.46三、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13,702,135,270.708,496,941,733.63加:营业外收入64,928,850.3457,448,935.50减:营业外支出28,397

34、,993.7654,436,988.79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1,400,254.257,214,460.24四、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13,738,666,127.288,499,953,680.34减:所得税费用3,402,932,422.502,105,576,465.36五、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10,335,733,704.786,394,377,214.9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934,872,820.436,157,465,187.41少数股东损益400,860,884.35236,912,027.57六、每股收益:-(一)基本每股收益2.6171.62

35、2(二)稀释每股收益2.6171.622七、其他综合收益八、综合收益总额10,335,733,704.786,394,377,214.9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9,934,872,820.436,157,465,187.41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400,860,884.35236,912,027.57【思考题】如何评价经营者业绩质量经营者的总业绩称为综合收益总额。综合收益是指企业在某一期间除与所有者以其所有者身份进行的交易之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变动。综合收益总额包括两部分:已计入损益的业绩和未计入损益的业绩;未计入损益的业绩(持产收益)业绩质量低(风险大);已计

36、入损益业绩来源于经营活动和非经营活动(营业外收支净额),来自于非经营活动的业绩质量低(偶然所得);经营活动包括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来自于虚拟经济的业绩质量低(波动大);实体经济经营活动有三种模式:预收、现销、赊销,来自于赊销的业绩质量低(变现风险大)。经营者总业绩的来源第五章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第三十五条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当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综合收益和与所有者(或股东,下同)的资本交易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应当分别列示。与所有者的资本交易,是指企业与所有者以其所有者身份进行的、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第三十六条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

37、的项目:(一)综合收益总额,在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还应单独列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二)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的累积影响金额;(三)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四)按照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五)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及其调节情况。【解读】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变动的结果及其原因。所有者权益变动的结果和原因第六章附注第三十七条 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第三十八条 附注应当披露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相关信

38、息应当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的项目相互参照。【解读】编制基础是指基于持续经营还是非持续经营。第三十九条 附注一般应当按照下列顺序至少披露:(一)企业的基本情况。1.企业注册地、组织形式和总部地址。2.企业的业务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3.母公司以及集团最终母公司的名称。4.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者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或者以签字人及其签字日期为准。5.营业期限有限的企业,还应当披露有关其营业期限的信息。(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三)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企业应当声明编制的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

39、关信息。(四)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重要会计政策的说明,包括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基础和在运用会计政策过程中所做的重要判断等。重要会计估计的说明,包括可能导致下一个会计期间内资产、负债账面价值重大调整的会计估计的确定依据等。企业应当披露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并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披露其重要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和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基础,及其会计估计所采用的关键假设和不确定因素。(五)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披露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情况。(六)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企业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利润

40、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其项目列示的顺序,对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采用文字和数字描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披露。报表重要项目的明细金额合计,应当与报表项目金额相衔接。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费用按照性质分类的利润表补充资料,可将费用分为耗用的原材料、职工薪酬费用、折旧费用、摊销费用等。(七)或有和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需要说明的事项。(八)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评价企业管理资本的目标、政策及程序的信息。第四十条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下列关于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的信息:(一)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及其所得税影响;(二)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出计入当期损

41、益的金额;(三)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及其调节情况。(新增)第四十一条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终止经营的收入、费用、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和净利润,以及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终止经营利润。【解读】新增了终止经营的披露要求,对预测未来业绩很有帮助。第四十二条 终止经营,是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已被企业处置或被企业划归为持有待售的、在经营和编制财务报表时能够单独区分的组成部分:(一)该组成部分代表一项独立的主要业务或一个主要经营地区。(二)该组成部分是拟对一项独立的主要业务或一个主要经营地区进行处置计划的一部分。(三)该组成部分是仅仅为了再出售而取得的子公司。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企业组成部分(或

42、非流动资产,下同)应当确认为持有待售:该组成部分必须在其当前状况下仅根据出售此类组成部分的惯常条款即可立即出售;企业已经就处置该组成部分作出决议,如按规定需得到股东批准的,应当已经取得股东大会或相应权力机构的批准;企业已经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该项转让将在一年内完成。第四十三条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前提议或宣布发放的股利总额和每股股利金额(或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总额)。第七章衔接规定第四十四条 在本准则施行日之前已经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应当按照本准则调整财务报表的列报项目;涉及有关报表和附注比较数据的,也应当做相应调整,调整不切实可行的除外。第八章附 则第四十五条 本准则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结束)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