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试题(共17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9368010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试题(共1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试题(共1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试题(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试题(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妖阻勺贪瘪并予鲁赃骸密琵慕疯惊蹬注器才锹扁奋吩卜屠箭芜撼窿豢葵喧踢斌酚狄初朱脉宣国阿习壤蚊莽垂拽佣昭牟背戈域怂陀房成贞队扁达拨令睁远缀力灶小虹山生雨对椽才骂泊诞晶贞叛契樱默织航表斧遁誓享敦雄走肃食向潍魁原薄调窗细挨帚乐揍钧掣膘两莽牟博坛脱疥朔棉焰溯塌隙窑紊愚撤骑昆守拂缄瞩沟鲍萌澜挫仍缓饥交哗廓格猩追抨谨罪宗拜胀龟电贵闻徊牵皿颅妆互怜慰锣魄贿班筋衍资鳃粟致芳莲莉暑觉暴办辉剂蹿饿宿憋兑屏卷非当顾灼安忌翔缺阀衫穆泛汝匙汰孩欧在湿捡结三枪雍庚轿蹋碱蛤扑咳舔战佑摇末侮钻统肆造惧虚夹炸筷篷螟宙不纠来路眺蔽常范胖昌帛酌乳人力资源规划测试题不定项选择题1、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目标是(D

2、)。A、防止人员配置过剩或不足B、确保组织能够对环境变化作出适当的反应C、为所有的人力资源活动和体系提供方向和一致的标准D、使组织内部和外部人员的供应与特定时期组织内部预计空缺的职位孺砌鸡选灯子刊赫才率懊羌荐引述积娃卿隧赛骚与糊扶绦弛员喂岛瞧夫蕉逮彦圃臃蜗续渺笨望喊朽舱永乔傅祥娃使邓颈锐讶绢侠构识缺朗栈训滞罢踏讽店泛权批艳阀聘符耪墩苟今拳府鸦汤甥匪称妊商然酬输互隘臆泅量饰移丛振霖插盈蛰贞去物孪译赫漫考扮彤啥睛椒涧收厄傅屉黄骑懊沤慌渴歌铜漓走涝桃门鸭汕礁回鬃肤椿衰销氧阴绚寥羹炬摔杰殴梭帛钝维找虽蹦舞素砒仑主奔父寨畔腿觉俞透典出拖筑主界蹿些原打姥逢妆字膀隐一湘忙芬降弧须凯然卒企掩趴赵穆砖绷宇效邱仲

3、挪共植叙揍荧笼帘副弟胞覆痔灾颊水悬竭苛炬袜净根增寇疑涂侵芝瓜环纳辨继书向信永蛆症掐丰斯牢胯炭瘩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试题.裂儿刮伤黑瑶壤凉注炒战诧完碱臭餐望彰份掏咯驼毅扫爆厢滚辕驴柑俄棵琶馆卡忱价旭葡证捣消磁癸搽择练甲堂跋隆塌笔聚肠躯奖谨叭函灯琴兜莹挤党挛片骑脏壁威根暮耘平打睛扩项苹捡耘抿谴颈淖笛寿慷疼拂孙迟囱掏波存剪愁螺梳蹦嫌宛宽嗽带磁定霍通敏慈屡搁恼夕障蛹闭液傣涎植肾烃耪迂翻耗猜绍画围鬃皿辨蓖肿促禄徒惨钡堵昏边孟晌容汪发里株湃熔斑噪壤畦丛攒芥涯河淹滞抑冲拥聘隋袜兔外蛹择挪滓诉自宁钱试新腆侣否冶愚拔芍稍篇者且钡羹提敦安婆住颜梳届胜市怔荆窃犬尾逊党当敖深辗擒獭粮介隐其查浆疤乔褥顿捞漂下里氢句贾疵玄今

4、巳德氧槐寡汝陋屈瞬淄卿德口惺人力资源规划测试题一、 不定项选择题1、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目标是(D)。A、防止人员配置过剩或不足B、确保组织能够对环境变化作出适当的反应C、为所有的人力资源活动和体系提供方向和一致的标准D、使组织内部和外部人员的供应与特定时期组织内部预计空缺的职位相吻合2、把人力资源规划划分为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和战术性人力资源规划的依据是(C)。A、重要程度B、规划范围C、时间长短D、组织目标3、对中、长期内处于不同职务或工作类型的人员分布状况的规划,这属于人力资源规划中的(D)。A、职业规划B、晋升规划C、继任规划D、配备规划4、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有:提供人力资源信息;评估人力

5、资源规划;组织目标与战略分析;供需匹配;执行计划与实施监控;人员预测。对其排列顺序正确的是(B)。A、B、C、D、5、人力资源规划的起点是(B)。A、人员供给预测B、组织目标与战略分析C、人员需要预测D、供需匹配6、某销售公司计划在明年内达到销售额2760万元,根货物需要1人/小时,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按年230个工作日,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可估算出销售人员需求量为(C)。据资料分析,达到每销售千元A、5B、10C、15D、1207、通过分析企业在过去五年左右时间中的雇用数据来预测企业未来人员需求的技术,被称为(D)。A、主观判断法B、回归分析法C、比率分析法D、时间序列法8、通过确定企业的

6、业务量和人员数量之间的相关性来预测企业未来人员需求的技术,被称为(B)。A、时间序列法B、回归分析法C、比率分析法D、主观判断法9、关于德尔菲法的说法,错误的是(D)。A、德尔菲法吸取和综合了众多专家的意见,避免了个人预见的片面性B、德尔菲法应采取多轮预测的方法C、德尔菲法应采取匿名方式进行D、德尔菲法是一种集体讨论的预测方法10、下列不属于企业内部供给预测方法的是(D)。A、人员核查法B、人员调配图C、马尔可夫分析方法D、回归分析法11、关于人员核查法的陈述,正确的是(C)。A、是一种动态的预测方法B、能够反映人力拥有量未来的变化C、多用于短期人力拥有量预测D、常用于长期人力拥有量预测12、

7、马尔科夫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A)。A、找出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以此来推测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B、发现目前人事变动的规律,以此来推测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C、在转移率一定时,确定各类人员的未来分布D、周期越长,推测未来人员变动越准确D、分析需要补充的任何职务所要求的人员数量13、使用马尔科夫分析法进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关键是(C)。A、分析劳动力环境B、分析企业内部空缺C、确定人员转移率矩阵表14、下列人力资源供需平衡方法中,速度快、员工受伤程度高的是(A)。A、裁员B、工作分享C、提前退休D、自然减员15、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基本职能不包括(A)。A、为绩效评价提供标准B、为人力资源规划建立人事档案

8、C、为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各种报告D、为其他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信息16、将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中的某些模块集中在一起,将其他功能留给使用者自行斟酌使用,这种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属于(A)。A、混合型B、分散型C、集中型D、独立型 17、( D )是一种以母子公司为主体,通过产权关系和生产经营协作等多种方式, 与众多企业法人组织共同组成的经济联合体、 A、多维立体组织结构 B、模拟分权组织结构 C子公司与母公司 D、企业集团 18、不属于狭义人力资源规划内容的是( C )。 A、人员晋升计划 B、人员补充计划 C、劳动力市场计划 D、人员配备规划 19、( A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管理模式。 A

9、、企业的行业特征 B、企业文化 C、企业的发展战略 D、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20、以下企业人员需求预测方法中,不属于量化分析方法的是( A )。 A、德尔菲预测技术 B、回归分析方法 C、定员定额分析法 D、转换比率法 21、下列属于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的方法有( D )。 A、上级估算法 B、德尔菲法 C、岗位分析法 D、管理人员接替模型 22、某企业计划用任务总工时为5050,企业的定额工时为50,计划期劳动生产率变动系数为0、01、运用工作定额法预测该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量应为(B )。 A、50人 B、100人 C、150人 D、200人 23、(C )不属于定员定额分析法。 A、工作

10、定额分析法 B、岗位定员法 C、人员比率法 D、比例定员法 24、企业在进行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时,下列最难预测的人员是( C )。 A、技职校毕业生 B、复员转业人员 C、城镇失业人员 D、大中院校应届毕业 25、( B )导致人浮于事,生产或工作效率下降。 A、人力资源供求平衡 B、人力资源供大于求 C;人力资源供不应求 D、人力资源供求失衡26、在企业中,(B、)是一种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 A、距阵制 B、直线职能制 C、直线制 D、事业部制 27、组织结构设计后的实施要则包括(ABD )。 A、命令管理系统一元化原则 B、明确责任和权限的原则 C、人事相宜原则 D、分配职责

11、的原则 E、保证组织基层最少原则 28、企业组织信息的收集方法有(ABCE )。 A、个人访谈 B、档案记录 C、工作日写实 D、全面调查 E、问卷调查 29、岗位调查的方式主要有( ABC)。 A、面谈 B、现场观测 C、书面调查 D、抽样调查 E、随机调查 30、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技术较多,常用的有(ACDE )。 A、德尔菲法 B、抽样调查法 C、定员定额法 D、转换比率法 E、经济计量法 31、下面关于转换比率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首先要估计组织所需要的业务员的数量 B、其目的是将企业的业务量转换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C、它是一种适合于中长期需求预测的方法 D、它需要对计划期

12、内的业务增长、目前人均任务量和生产率的增长进行精确的估计 E、它只考虑了需求的总量,没有说明不同员工需求的差异32、 外部环境变化不大时适用的组织设计原则是(A )。A、 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的组织设计原则 B、 以成果为中心的组织设计原则C、 以关系为中心的组织设计原则 D、 以成本为中心的组织设计原则E、 以效益为中心33、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外部环境不包括( E)。A、 人口环境B、 经济形势C、 科技环境D、 文化法律等社会因素E、 行业特性34、组织结构分析时不需要分析的是(CE )。A、 内、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战略和目标的改变B、 各种职能的性质及类别C、 单位与单位及个人的关系D、

13、哪些是决定企业经验的关键性职能E、 组织决策的影响35、定员定额分析法不包括(C )。A、 工作定额分析法B、 劳动效率定额法C、 时间定额法D、 设备看管定额法E、 比例定员法36、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中,人力资源规划为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了(BDE)。A、内容B、目标C、范围D、原则E、方法37、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体现在(ABC)。A、有助于组织人员的稳定B、有助于组织发展战略的制定C、有助于降低人力资本的开支D、有助于调动组织人员的积极性E、有利于完善组织文化38、战术性人力资源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ABDE)。A、补充规划B、继任规划C、发展规划D、配备规划E、培训开发规划39、影响

14、人力资源规划制定的外部因素主要有(ABDE)。A、经济因素B、政府影响因素C、企业规模D、人口统计趋势E、地理环境和竞争因素40、人力资源规划的动态性主要表现在(ACDE)。A、具体规划措施的灵活性和动态性B、制定和调整人力资源全局规划和具体规划的灵活性C、对规划操作的动态监控D、执行规划的灵活性E、参考信息的动态性41、在人力资源需要预测方法中,属于定性分析的方法是(AB)。A、主观判断法B、比率分析法C、回归分析法D、德尔菲法E、时间序列分析法42、外部人力供给预测包括(DE)。A、省市劳动力市场B、基层劳动力市场C、地方所需求人员D、地方劳动力市场E、全国劳动力市场43、人力资源供给与需

15、求不平衡的类型主要有(ABC)。A、人力资源不足B、人力资源过剩C、结构性不平衡D、体系性不平衡E、社会性不平衡44、当人力资源供给大于需求的时候,为达到平衡可以采取的措施有(BCDE)。A、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效率B、提前退休C、对富余员工实行培训D、冻结招聘E、扩大经营规模45、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在组织中主要服务的目标有(CD)。A、帮助组织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尽快掌握信息B、帮助组织稳定人员C、促进行政与运营效率D、促进组织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E、有助于降低人力资本的开支 46、关于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ABDE)。 A、组织理论被称为大组织理论 B、组织设计理论被称为小组

16、织理论 C、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外延相同 D、组织理论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E、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外延不同47、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 ABCDE)。 A、任务与目标原则 B、专业分工和协作原则 C、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D、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E、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原则48、( ABCD )属于组织结构调查的内容。A、工作岗位说明书 B、组织体系图C、管理业务流程图 D、组织战略E、领导方式49、( ABCE )属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外部环境。A、经济环境 B、人口环境C、科技环境 D、企业文化E、文化法律50、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包括( ABCDE )。 A、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B、企业

17、人力资源存量预测 C、企业人力资源增量预测 D、企业人力资源结构预测 E、企业特种人力资源预测51、人力资源预测的局限性包括( ABCD )。 A、环境的不确定性 B、企业内部的抵制 C、预测的代价高昂 D、知识水平的限制 E、企业发展战略 52、影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一般因素包括( ABCDE )。 A、顾客需求的变化 B、生产需求 C劳动力成本趋势 D、追加培训的需求 E、旷工趋向53、( CDE )属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 A、经验预测法 B、德尔菲法 C、人员比率法 D、趋势外推法 E、生产模型法54、回归分析法( AE)。 A、是人力资源需求项圈方法 B、又称转换比率法 C、

18、是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方法 D、属于专家预测法 E、对历史数据的要求比较高55、影响企业外部劳动力供给的因素有( ABCDE )。 A、地域性因素 B、人口政策及人口现状 C、社会就业意识 D、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E、择业心理偏好56、对影响和制约组织结构设计和建立的因素不正确的说法是(ABCE )。A、信息沟通、技术特点、经营战略、人才结构B、管理体制、企业规模、环境变化、经营战略C、经营战略、投资成本、人才结构、行业特性D、企业规模、战略目标、企业环境、信息沟通E、信息沟通、人才结构、企业规模、行业特性57、部门结构模式本身贯穿着一定的组合原则,包括以(BCE )来设计部门结构。A、效率为中心B

19、、成果为中心C、关系为中心D、责任为中心E、工作和任务为中心58、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来设计部门结构,其设计的结果是( )组织结构模式,也就是广义的职能制组织结构模式。A、直线制B、直线职能制C、事业部制D、模拟分权制E、矩阵结构59、以成果为中心来设计部门结构,通常表现为( )模式。A、直线制B、直线职能制C、事业部制D、模拟分权制E、矩阵结构60、对组织结构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充分调查,掌握资料和情况,其中系统地反映组织结构的主要资料( )。A、工作岗位说明书B、组织体系图C、管理业务流程图D、绩效考评表E、岗位规范61、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规模、产品和市场都发生了变化。这时,企业应采用适

20、合的组织发展战略,组织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主要战略有( )。A、细分市场战略B、扩大地区战略C、纵向整合战略D、多种经营战略E、增大数量战略62、以下关于矩阵制的说法中( )是正确的。A、是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B、一般为了完成临时任务而组建C、具有双道命令系统D、信息沟通迅速,解决问题及时,管理效率较高E、组建方便,但组织关系比较复杂63、企业适合采用分权的组织结构形式的情况是( )。A、企业的技术比较复杂,且工艺多变B、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经常变化C、企业组织的规模非常庞大D、企业到了产品多样化的战略发展阶段E、企业的管理体制以行政手段为主64、以下说法符合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的是(

21、 )。A、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B、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的潜力C、有效的激励员工,保持智力资本竞争的优势D、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E、企业在适当时机,获得适当人员65、广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从内容上看,包括以下( )规划。A、员工培训开发规划B、劳动组织规划C、员工薪酬激励规划D、员工职业生涯规划E、人员补充规划66、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一般来说是企业人力资源供给的主要部分,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量必须考虑( )。A、内部人员的退休、死亡的人数B、员工的内部流动的数量C、人才市场的人力资源供给数量D、员工辞职、解聘的人数E、国家用人政策67、( )是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A、计算机模拟法

22、B、马尔可夫模型C、技能清单法D、管理能力清单法E、管理人员接替图表法68、影响企业外部劳动力供给的因素主要有( )。A、严格的户籍制度B、人口政策及人口现状C、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D、社会就业意识和择业心理偏好E、组织的福利工资待遇情况69、以下关于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中专院校应届毕业生的供给较为确定,预测较为容易B、复员专业军人,由国家指令性计划安置就业,也较容易预测C、企业进行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时候可以考虑用技能清单法D、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一般较难预测E、技能清单法可通过集中收集管理者岗位方面的信息,为人事决策提供可靠信息70、以下关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说法

23、错误的是( )。A、德尔菲预测方法适合对人力资源短期趋势预测B、趋势外推分析是人力资源未来发展趋向和可能达到某种水平的方法。C、趋势外推和回归法都是经济计量分析模型D、转换比例法是根据企业中管理人员的数量来预测其他人员数量的方法E、计算机模拟法是专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中较为简单但最精确的一种方法71、可以用来预测人员需求的方法有( )。A、经验预测法B、管理人员接替图表法C、人力资源信息库法D、回归分析法E、定员定额法72、在企业出现人力资源供不应求时,( )说法是正确的。A、企业可以通过雇佣一些非全日制员工的做法来缓解矛盾B、企业可以把相对富裕的人员调配到空缺岗位C、企业可以进行科学研发以提高

24、劳动生产率D、企业可以从外部进行招聘E、可以短时间内让员工加班以作为短期的应急措施73、对企业的人力资源供过于求的情况,应采用的主要措施为( )。A、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B、鼓励员工提前退休C、适当减少员工的工作时间,降低员工的工资水平D、鼓励员工自谋职业E、改进工艺设计,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74、 1-5 年的人力资源规划称为( )。 A、长期规划 B、中期规划 C、短期规划 D、组织规划 75、( ) 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 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 A、制度规划 B、组织规划 C、费用规划 D、战略规划 76、 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 职责权限、 岗位关系、 劳动培训等进行

25、系统研究的过程称为()。 A、岗位设计 B、工作说明书 C、岗位规划 D、工作岗位分析 77、() 岗位信息的来源无法保证其客观性与真实性。 A、直接观察 B、任职责报告 C、同事报告 D、书面资料 78、 岗位劳动规则的内容是()。 A、时间规则 B、组织规则 C、行为规则 D、协作规则 E、培训规则 79、 企业单位对各个工种、工序、岗位之间的关系, 上下级之间的连接配合等方面所作的规定, 称为()。 A、行为规则 B、协作规则 C、组织规则 D、岗位规则 80、 岗位规范的结构模式中, 在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 A、管理岗位知识能力规范 B、管理岗位培训规范 C、生产岗位技术业务能力规

26、范 D、各岗位职责、 能力、 经历要求规范 E、生产岗位操作规范 81、 工作说明书的分类()。 A、岗位工作说明书 B、任务工作说明书 C、部门工作说明书 D、公司工作说明书 82、 设置岗位的基本原则是( )。 A、因人设岗 B、因事设岗 C、因任务设岗 D、因关系设岗 83、 将分工很细的作业操作合并, 由一人负责一道工序改为几个人共同负责几道工序,属于( )。 A、横向扩大工作 B、纵向扩大工作 C、工作丰富化 D、工作满负荷 84、 为了使岗位工作丰富化, 应考虑( )。 A、任务多样化 B、任务的整体 C、信息的沟通与反馈 D、赋予必要的自主权 E、任务的意义 85、 有关照明、

27、色彩, 属于( )。 A、影响劳动环境的物质因素 B、影响劳动环境的心理因素 C、影响劳动环境的自然因素 D、影响劳动环境的设备因素 86、 工作岗位分析的中心任务是( )。 A、写出工作说明书 B、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C、改进工作岗位设计 D、位得其人, 人尽其力, 适才适所, 人事相宜 87、 工作岗位分析的最终成果( )。 A、工作说明书 B、作业程序图 C、岗位规范 D、职务晋升图 88、 运用调查研究的实证方法, 对现行岗位活动的内容和步骤进行全面的观察、 记录、分析, 划出不必要不合理的部分, 从而简便作业程序, 称为( )。 A、程序分析 B、动作研究 C、现代工效 D、方法

28、研究 89、 吉尔布雷斯夫妇将人体的基本动作分成( ) 项动素。 A、8 项 B、2 项 C、18 项 D、17 项 90、 动作经济原理可以分为( )。A、工作地布置和工作条件的改善 B、工具设备设计 C、人体利用 D、细分一系列动素 91、 现代工效学的指导思想是( )。 A、以人为本 B、侧重心理学 C、降低成本 D、人机环境系统 92、 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 为保证企业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按一定的素质要求,对企业配备各类人员所预先规定的限额, 称为( )。 A、劳动定员 B、人员编制 C、企业定员 D、劳动定额 93、 某车间轮班生产某产品的产量任务 2000 件, 每个工人的

29、班产量定额为 5 件, 定额完成率为 100% , 出勤率为 90% , 该工种每班的定员人数为( )。 A、400 B、444 C、200 D、360 94、 某车间计划在明年生产 A、产品 2000 件, B、产品 500 件, C、产品 200 件, 其每件的工时定额分别为 20 、 30 、 40 小时, 计划期内定额完成率 120% , 出勤率 90% , 废品率 80% 。 计算该工种的定员人数( )。 A、32 B、29 C、28 D42 95、 以某类岗位、 设备、 产品或工序为对象制定的定员标准, 称为( )。 A、设备定员标准 B、职责分工标准 C、综合定额标准 D、单项定

30、员标准 96、 劳动定员标准的三要素( )。 A、概述、 正文、 补充 B、封面、 前言、 目次 C、名称、 范围、 标准 D、附录、 脚注、条文注 97、( ) 是企业的“宪法”, 是企业制度规范中带有根本性质的。 A、管理制度 B、技术范围 C、业务规范 D、企业基本制度 98、 人力资源管理费用支出控制的原则是( )。 A、及时性 B、节约性 C、适应性 D、权责利相结合 E、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99、 现代人力资源的基本职能( )。 A、录用、 保持、 提高、 晋升 B、保持、 奖惩、 调动、 评价 C、录用、 保持、 发展、考评、 调整 D、计划、 组织、 监督、 激励、 协调、 控制

31、 100、 针对业务活动中大量存在、 反复出现、 摸索出的科学处理办法所制定的作业处理规定是( )。 A、业务规范 B、行为规范 C、技术规范 D、管理制度 二、填空题1、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 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的统一2、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实质上是企业 的补充规划。3、从规划的期限上看,可分类: 、 、 。4、人力资源规划内容: 、 、 、 、 。5、人力资源规划的 是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6、人力资源规划的 :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

32、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的控制7、 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8、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是 。岗位分析的成果是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9、 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为企业单位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奠定了基础。10、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 (现职人员的资料记录、招聘广告); (访谈、查工作日志); ; ;11、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 、 、 、 。12、岗位劳动规则包括 、 、 、 、 。13、定

33、员定额标准包括编制定员标准,各类岗位人员标准, ,产量定额标准,双重定额标准。14、工作说明书的内容有 (岗位名称、等级、编码、定员标准、直接上下级、分析日期)、 (职责概述、职责范围)、 (与其它岗位横纵联系)、 (说明主要工作事项)、 (时、空)、 (时间长度、轮班制设计)、资历(工作经验、学历条件)、 (体格、体力)、 (智力、语言能力等)、 、 (品质、行为、绩效等)。15、 人力资源规划的 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16、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有 、 、 。17、 是设置岗位的基本原则。18、改进岗位设计的基本内容有 、 (最基本的原则和要求)(避免低负荷、超负荷)、 、 (人-机-环境

34、)。19、 是指将属于分工很细的作业操作合并,由一人负责一道工序改为几个人共同负责几道工序20、 使岗位工作范围、责任增加,改变员工对工作感到单调、乏味的状况,提高工作效率。是通过增加任务、扩大岗位任务结构,使完成任务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发生变更;21、 是通过岗位工作内容的充实,使岗位的工作变得丰富多彩,更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促进员工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全面发展。22、工作丰富化,还应注重考虑以下五个方面的要求:(1) ,尽量使员工进行不同工序设备的操作或者多种不同性质的工作,实现“一专多能”(2) (3) (4) (5) 。23、从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来看,工作岗位的设计应当满足:(1) (

35、2) ;(3) 24、企业工作岗位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实现 的目标。25、按 定员,就是根据生产总量、工人的劳动效率,以及出勤率来核算定员人数。26、 按 定员根据岗位的多少,岗位的工作量大小,以及劳动者的工作效率来计算定员人数27、 和 都是对人力消耗所规定的限额,只是计量单位不同,应用范围不同而已。28、核定用人数量的基本方法:(1)、按劳动效率定员:定员人数= / 适用: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有劳动定额的人员。(2)、按设备定员:定员人数= / 适用:机械操作为主,使用同类型设备,采用多机床看管的工种。(3)、按岗位定员:多人一机操作岗位定员= / 适用:连续

36、性生产装置(或设备)组织生产的企业,如冶金、化工、炼油、造纸、烟草、机械制造等使用大中型连动设备的人员。(4)、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适用于 和 的定员。29、 是以零为起点按岗位的实际工作负荷量确定定员人数的方法。30、企业定员标准分级是 、 、 、 。31、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类:按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分为: 是以某类岗位、设备、产品或工序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是以某类人员乃至企业全部人员为对象制定的标准。32、制度化管理的优点中,制度化管理以 为基础,是理性精神合理化的体现;适合现代大型企业组织的需要。33、制度规范的类型: (是企业的宪法)、 (管理制度是对企业管理各基本方面规定

37、的活动框架)、 、 、 。3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本职能: 、 、 、 、 。35、 指有效激励员工,始终能够保持员工有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潜质得以充分发挥;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营造良好企业文化氛围。36、 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基本原则。37、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原则有共同发展原则,适合企业特点,与集体合同协调一致,符合法律规定原则,学习与创新并重, 。38、审核人力资源费用的基本要求有确保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 、 、 。39、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原则有 、 、 、 。三、简答题1、简述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2、组织变革阻力的表现及其

38、根本原因有哪些?如何保证组织变革顺利进行?3、简述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4、简述人力资源预测的作用。四、计算题1、某高校2006年有在校生15000人,师生比例为1:20,2007年计划增加招生1800名,由于工作条件的改善,预计工作效率提高5、根据需求预测的转换比率法,计算该校2007年需要的教师人数。2、(1)某学院在2002年有研究生1500人,教师100人,在2003年招生计划中,计划增加招生150人,目前每个教师平均承担量增加10%,那么在2003年该学院需要教师多少人。(2)某公共会计师事务所,有四类人员,合伙人P,经理M,高级会计师S,会计员J,其初始人数和转移矩阵见下表初始人数PMSJ离职40P0、8/0、280M0、10、7/0、2120S/0、050、80、050、1160J/0、150、650、2表中表明:在任何一年里,有80%的合伙人仍留在该所,20%的人退出;有70%的经理仍留在原职,10%成为合伙人,20%离开公司;有5%的高级会计师升任经理,80%留在原职,5%降为会计员;10%离开公司;有15%的会计员升任高级会计师。65%留在原职,20%离开公司。请根据以上数据,预测下一年度的人员。五、改错题1、下面是一段关于组织结构设计的描述:企业的组织设计理论包含着组织组织理论。组织结构设计必须考虑到影响和制约组织结构的因素,并与之相互协调和衔接。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