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课件第三章费用要素的核算(共9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9350683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会计课件第三章费用要素的核算(共9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成本会计课件第三章费用要素的核算(共9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会计课件第三章费用要素的核算(共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会计课件第三章费用要素的核算(共9页).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三章 费用要素的核算 第一节 材料费用要素的核算一、材料发出的原始凭证注意:“假退料” 二、材料发出的核算 (一)材料发出按实际成本核算 材料发出的计价:(1)个别计价法(2)先进先出法 (3)加权平均法 (4)移动平均法 (5)后进先出法(新准则取消) (二)材料发出按计划成本核算 在按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情况下,材料的收入和发出都按材料的计划单位成本计价,材料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通过“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进行核算。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三、材料费用的分配(一)定额比例法1定额消耗量比例法2定额费用比例法 (二)重量(体积、产量)比例

2、法 (三)标准产量比例法(系数比例法) 1定额消耗量比例法 首先,计算出各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其次,计算单位原材料消耗定额应分配原材料的实际消耗量(即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再次,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最后,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当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法计价(1)某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该材料消耗定额该产品实际产量(2)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原材料实际消耗量/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3)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该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4)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该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原材料实际单价账务处

3、理:根据计算结果,做一个按实际成本分配材料费用的分录。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计价(1)(2)(3)与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法同(4)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费用=该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原材料计划单价(5)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差异=该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费用材料成本差异率账务处理:根据计算结果,先做一个按计划成本分配材料费用的分录,再做一个结转材料成本差异的分录。例题1: 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投产数量分别为200件、100件和300件,单件产品的A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5公斤、4公斤和2公斤。共耗用A材料5000公斤,材料实际单价4元。要求:用定额耗用量比例法分配产品的材料费

4、用并作出相应的会计分录。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产品的材料费用并作出相应的会计分录。 例题2 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投产数量分别为200件、100件和300件,单件产品的A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5公斤、4公斤和2公斤。共耗用A材料5000公斤,材料计划单价4元,材料成本差异率1%。要求: 用定额耗用量比例法分配产品的材料费用并作出相应的会计分录。 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产品的材料费用并作出相应的会计分录。例题1:用定额耗用量比例法分配产品的材料费用并作出相应的会计分录。(1)甲产品A材料定额消耗量=2005=1000 乙产品A材料定额消耗量= 1004=400 丙产品A材料定额消耗量= 3002

5、=600 合计:2000(2)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5000/2000=2.5(3)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消耗量=10002.5 =2500 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消耗量= 400 2.5 =1000 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消耗量= 600 2.5 =1500(4)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费用=2500 4 =10000 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费用=1000 4 =4000 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费用=1500 4 =6000(5)根据计算结果做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 10000 乙 4000 丙 6000 贷:原材料A 20000 例题2:用定额耗用量比例法分配产品的材料费用并作出

6、相应的会计分录。(1)甲产品A材料定额消耗量=2005=1000 乙产品A材料定额消耗量= 1004=400 丙产品A材料定额消耗量= 3002=600 合计:2000(2)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5000/2000=2.5(3)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消耗量=10002.5 =2500 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消耗量= 400 2.5 =1000 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消耗量= 600 2.5 =1500(4)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费用=2500 4 =10000 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费用=1000 4 =4000 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费用=1500 4 =6000(5)甲产品应分配

7、的A材料成本差异=100001%=100 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成本差异=40001%=40 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成本差异6000 1%=60(6)根据计算结果做分录1: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 10000 乙 4000 丙 6000 贷:原材料A 20000 (7)根据计算结果做分录2: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 100 乙 40 丙 60 贷:材料成本差异A 200 2定额费用比例法 首先,计算出各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其次,计算单位原材料费用定额应分配原材料的实际费用(即原材料费用分配率);最后,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当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法计价(1)某种原材料费用定额=该种原材料消

8、耗定额该种材料计划单价(2)某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该材料费用定额该产品实际产量(3)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原材料实际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之和(4)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该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原材料费用分配率账务处理:根据计算结果,做一个按实际成本分配材料费用的分录。 例题1: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产品的材料费用并作出相应的会计分录。 (1)甲产品A材料定额费用=20054=4000 乙产品A材料定额费用=10044=1600 丙产品A材料定额费用=30024=2400 合计:8000 (2)A材料费用分配率=(50004)/8000=2.5 (3)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费

9、用=40002.5=10000 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费用=16002.5=4000 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费用=24002.5= 6000 (4)根据计算结果做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 10000 乙 4000 丙 6000 贷:原材料A 20000 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计价(1)(2)与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法同(3)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原材料计划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之和(4)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费用=该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原材料费用分配率(5)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差异=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费用材料成本差异率账务处理:根据计算结果,先做一个按计划成本分配材料费

10、用的分录,再做一个结转材料成本差异的分录。例题2: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产品的材料费用并作出相应的会计分录。 (1)甲产品A材料定额费用=20054=4000 乙产品A材料定额费用=10044=1600 丙产品A材料定额费用=30024=2400 合计:8000 (2)A材料费用分配率=(50004)/8000=2.5 (3)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费用=40002.5=10000 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费用=16002.5=4000 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费用=24002.5= 6000 (4)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成本差异=100001%=100 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成本差异=40001%

11、=40 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成本差异6000 1%=60(5)根据计算结果做分录1: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 10000 乙 4000 丙 6000 贷:原材料A 20000 (6)根据计算结果做分录2: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 100 乙 40 丙 60 贷:材料成本差异A 200 总结评价:1、在多种产品耗用同一种材料时,定额消耗量比例法与定额费用比例法都可以用,计算结果一样,但定额费用比例法不利于加强材料消耗的实物管理。2、在多种产品耗用多种材料时,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可以简化分配计算工作,但准确性不如定额消耗量比例法。思考题: 某企业生产甲、乙产品,共耗用A材料29700元、B材料7920元。本

12、月投产甲、乙产品数量分别为150件、120件。单件甲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A为6公斤、 B为8公斤;单件乙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A为9公斤、 B为5公斤。A、B材料的实际单价分别为10元与8元。 要求:用定额耗用量比例法(准确的方法)分配产品的材料费用并作出相应的会计分录。用定额费用比例法(简化的方法)分配产品的材料费用并作出相应的会计分录。第二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一、支付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 借:应付账款供电公司 贷:银行存款二、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借:基本生产成本 产品 辅助生产成本 车间 制造费用 车间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应付账款供电公司第三节 工资及福利费用要素的核算 一、工资总额

13、的构成 工资总额的计算原则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以及其他根据有关规定支付的工资,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按国家规定列入计征奖金税项目的还是未列入计征奖金税项目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关于奖金的范围:1、生产(业务)奖包括超产奖、质量奖、安全(无事故)奖、考核各项经济指标的综合奖、提前竣工奖、外轮速遣奖、年终奖(劳动分红)等。2、节约奖包括各种动力、燃料、原材料等节约奖。3、劳动竞赛奖包括发给劳动

14、模范、先进个人的各种奖金和实物奖励。4、其他奖金包括从兼课酬金和业余医疗卫生服务收入提成中支付的奖金等。关于津贴和补贴的范围:(一)津贴。包括: 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具体有:高空津贴、井下津贴、流动施工津贴、野外工作津贴、林区津贴、高温作业临时补贴、海岛津贴、艰苦气象台(站)津贴、微波站津贴、高原地区临时补贴、冷库低温津贴、基层审计人员外勤工作补贴、邮电人员外勤津贴、夜班津贴、中班津贴、班(组)长津贴、学校班主任津贴、三种艺术(舞蹈、武功、管乐)人员工种补贴、运动队班(队)干部驻队补贴、公安干警值勤岗位津贴、环卫人员岗位津贴、广播电视天线岗位津贴、盐业岗位津贴、废品回收人员岗位津

15、贴、殡葬特殊行业津贴、城市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岗位津贴、环境监测津贴、收容遣送岗位津贴等。保健性津贴。是为保障专职从事或长期接触有毒有害、有传染危险工作的人员的身体健康设立的津贴。我国是学习前苏联的做法,采取保健津贴的方式以期对从事某些健康风险工作的一种经济补偿,用于购买营养品,增进健康。在计划经济时代,尤其是在我国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更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当时食品匮乏,不少部门曾实行过供给保健牛奶、鸡蛋、肉类的做法,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这类工作者的特别关怀。具体有:卫生防疫津贴、医疗卫生津贴、科技保健津贴、各种社会福利院职工特殊保健津贴等。 技术性津贴。主要是针对有特殊技术和技能的员工设立的津贴,是

16、对员工这种特殊技术和技能的稀缺性所支付的等价物。具体有:特级教师补贴、科研津贴、工人技师津贴、中药老药工技术津贴、特殊教育津贴等。 年功性津贴。具体有:工龄贴、教龄津贴和护士工龄津贴等。 其他津贴。具体有:直接支付给个人的伙食津贴(火车司机和乘务员的乘务津贴、航行和空勤人员伙食津贴、水产捕捞人员伙食津贴、专业车队汽车司机行车津贴、体育运动员和教练员伙食补助费、少数民族伙食津贴、小伙食单位补贴等)、合同制职工的工资性补贴以及书报费等。(二)补贴。包括: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或变动影响而支付的各种补贴,如肉类等价格补贴、副食品价格补贴、粮价补贴、煤价补贴、房贴、水电贴等。如在物价上涨时有的

17、企业发放“CPI补贴”。 加班加点工资:加班专指在节假日工作,而加点是指在普通工作日,八小时以外的工作。二、工资费用的原始记录(一)考勤记录 (二)产量记录 三、工资的计算 (一)计时工资的计算应付的月工资额的计算(具体有2种方法) =日工资率出勤日数或=月标准工资-日工资率缺勤日数关键:日工资率的确定(具体有3种方法)(1)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30日,采用该方法计算出的日工资率长期固定不变,双休日、法定节假日照付工资,缺勤期间的节假日和双休日照扣工资。(2)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20.83日,采用该方法计算出的日工资率长期固定不变,法定节假日、双休日不付工资,缺勤期间的节假日、双休日不扣工

18、资,出满勤者满工资。 (3)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月实际制度日数,采用该方法计算的日工资率每月不同,法定节假日、双休日不付工资,缺勤期间的节假日、双休日不扣工资。这种方法计算出的日工资率最接近实际,但由于不同月份的实际制度日数不一定相同,因此,实际应用起来显得较为繁琐。 应付月工资额一般有6种算法:(1)按30日计算日工资率,按缺勤日数扣月工资(2)按30日计算日工资率,按出勤日数计算月工资额(3)按20.83日计算日工资率,按缺勤日数扣月工资(4)按20.83日计算日工资率,按出勤日数计算月工资额(5)按月实际制度日数计算日工资率,按缺勤日数扣月工资(6)按月实际制度日数计算日工资率,按出勤

19、日数计算月工资额。例题1:某工人的月标准工资为1980元,6月份30天,该工人病假3天,事假4天,周末休假8天,根据工龄,其病假工资按工资标准的80%计算。该工人的病、事假期间均不在周末休假中。要求:按上述6种方法分别计算该职工3月份应得工资额。 (1)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按缺勤日数扣月工资的方法,计算该工人本月计时工资。 日工资率=1980/30=66(元/日)应扣缺勤事假工资额=664=264(元)应扣缺勤病假工资额=66320%=39.6(元)应付月工资额=1980-264-39.6=1676.4(元)(2)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按出勤日数算月工资的方法,计算该工人本月计时工资。 日工

20、资率=1980/30=66(元/日)应算出勤工资额=66(30-4-3)=1518(元)应算病假工资额=66380%=158.4(元)应付月工资额=1518+158.4=1676.4(元)(3)按20.83天计算日工资率,按缺勤日数扣月工资的方法,计算该工人本月计时工资。日工资率=1980/20.83=95.(元/日)应扣缺勤事假工资额= 95.4=380.22(元)应扣缺勤病假工资额= 95.320%=57.03(元)应付月工资额=1980-380.22-57.03=1542.75(元)(4)按20.83天计算日工资率,按出勤日数算月工资的方法,计算该工人本月计时工资。 日工资率=1980/

21、20.83=95.(元/日)应算出勤工资额= 95.(30-4-3-8)=1425.83(元)应算病假工资额= 95.380%=228.13(元)应付月工资额=1425.83+228.13=1653.96(元)(5)按月实际制度日数计算日工资率,按缺勤日数扣月工资的方法,计算该工人本月计时工资。该月的制度工作日= 30-8=22日日工资率=1980/22=90(元/日)应扣缺勤事假工资额= 904=360(元)应扣缺勤病假工资额= 90320%=54(元)应付月工资额=1980-360-54=1566(元)(6)按月实际制度日数计算日工资率,按出勤日数算月工资的方法,计算该工人本月计时工资。

22、该月的制度工作日= 30-8=22日日工资率=1980/22=90(元/日)应算出勤工资额= 90(30-4-3-8)=1350(元)应算病假工资额= 90380%=216(元)应付月工资额=1350+216=1566(元)思考:计时工资6种计算方法的差异本例题中:(1)= 1676.4(2)= 1676.4,为什么与(1)没有差异?为什么P61的书上例题有差异?(3)= 1542.75(4)= 1653.96,比(3)多111.21,为什么?(5)= 1566,(6)= 1566,为什么与(5)没有差异?请思考总结:上述6种方法的利弊?“病、事假期间不包含节假日、周末休假”与“病、事假期间包

23、含节假日、周末休假” 在计算上存在哪些不同?了解: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00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号) ,明确月工作日20.83天,月计薪天数21.75天。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该通知是基于国务院新的假期时间

24、的调整,由原来的法定假日10天变成了11天,月工作日由原来的20.92变成了20.83天。而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所以月计薪天数应该是21.75天。2007年之前的加班工资不论是按制度工作时间和日工资折算,都要以每月20.92天为依据;2008年之后计算是否加班时,要以制度工作时间20.83天为依据,计算日工资则要用月工资总额除以计薪天数21.75计算。 (二)计件工资的计算 1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 应付工人的计件工资,是根据产量记录中登记的每一工人的产品产量,乘以规定的计件单价计算的。 计算公式为: 应付

25、工人计件工资(公式一) =合格品数量+料废数量计件单价 应付工人计件工资(公式二) =合格品定额工时+料废定额工时) 小时工资率 计件工资的两种计算方法结果相同。由于产量记录中填有每种产品的定额工时数,而且每个工人完成的各种产品的定额工时数可以加总,因而后一种计算方法比较简便。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加工完毕才发现的料废品,才可以同合格品一样计算按计件单价计算计件工资。但料废品不一定都是在加工完毕时才发现的,如果是在加工过程中发现的,其计件工资就不能按计件单价计算,而应按照生产工人所完成的定额工时计算。假设P64的例3-15 中,本月李颂加工的B零件180个中,合格品177个,工废品1个,料废品2个

26、,且料废品都是在加工过程中发现的, 2个料废品完成的定额工时为18分钟,那么李颂生产的B零件计件工资的计算如下:177 (36/60) +18/60 6=(106.2 +0.3 )6=639(元)例题2 某工人本月生产甲产品1000件,其中合格品950件,废品50件(其中工废品40件,料废品10件),计件单价0.5元,生产乙产品510件,其中合格品500件,废品10件(其中工废品2件,料废品8件),计件单价0.8元。 要求:计算该工人的计件工资。 (950+10 )0.5+ (500 +8 )0.8=886.4(元) 2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 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可分两步进行。首先按生产小组等集体共

27、同生产的产品产量(合格品和料废产品的数量之和)和计件单价计算出小组等集体的计件工资;然后,将该计件工资在小组等集体内部各成员之间进行分配。由于工人的工资标准一般能体现工人劳动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出勤日数一般能体现工人的劳动数量,因而,集体计件工资在集体内各成员之间的分配就通常以成员的工资标准和出勤日数的乘积为比例进行分配。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适合的标准来分配。四、工资结算和支付的核算应付工资额=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加班加点工资+计入工资总额的奖金+工资性津贴+非工作时间的工资实发工资=应付工资+各种非工资性社会补贴-代垫代扣款项*计算出的应付工资额,往往不等于实发工资额。工资费用分配的核算1基本生

28、产车间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应直接计入或分配计入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工资及福利”成本项目中。 2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应计入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工资”费用项目中。 3辅助生产车间人员的工资费用,原则上可比照基本生产车间进行处理。但由于辅助生产车间规模一般比较小,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单一,通常简化处理,不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因此,辅助生产车间生产工人与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全部计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工资及福利”成本项目。 4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明细账的“工资”费用项目中。5企业专设销售部门的,其人员的工资费用,应计入“销售费用”明细账的“工资”费用项

29、目中。6其他人员,如医务、福利人员的工资费用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从事工程施工建设人员的工资费用,应计入“在建工程”,长期病假人员的工资费用,应计入“营业外支出”。五、职工薪酬分配的核算 “五险一金”: “五险”讲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 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用人单位应当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0.5%至1%的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 职工薪酬包括: (一)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二)职工福利费; (三)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四)住房公积金; (五)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六)非货币性福利; (七)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八)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自学第四节 低值易耗品及包装物的核算 第五节 折旧费用的核算 第六节 利息费用、税金和其他费用的核算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