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模式探究(共9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9335327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模式探究(共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模式探究(共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模式探究(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模式探究(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模式探究 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模式探究内蒙古呼伦贝尔莫旗卧罗河中心校 邹艳玲【摘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是最为重要的学习领域之一,它强调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大胆创造、自由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过程中的乐趣,其教学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多样性意识以及自由表达意识,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审美鉴赏力。文章从阐述“造型表现”的课程目标与要求入手,对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关键词】美术教学;“造型表现”;课程目标;学习领域一、“造型表现”的课程目标与要求新课标指出,小学美

2、术课程要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同时,新课标将美术学习活动划分为创作与欣赏两大类别,“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属于创造创作类。“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小学美术最为基础的学习活动,该学习活动强调小学生通过大胆创造、自由表现,能够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其课程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一是观察与运用。小学生在观察、认识、理解多种造型元素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多种美术形式原理开展造型活动,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二是实践与提高。小学生通过发掘、探索、实践各类美术媒材、造型技巧以及制作方法,逐步提高小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和表现力;三是体验与激发。在美术教学中,积极开展多样化的美术活

3、动,使学生体验到造型的乐趣,鼓励学生敢于创新表现,唤醒学生学习美术的欲望。“造型表现”课程教学强调学生对美术课程及作品的体验与感受,要求教师运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重视对表象素材的积累,在此基础上运用造型语言、表现语言对美术作品进行再创作,降低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难度,培养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兴趣。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要求学生敢于尝试使用不同的美术作品创作工具,如胶棒、剪刀、彩纸、画笔等工具,通过看、画、做等途径将自己所见、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充分体验美术创作过程中的乐趣。教师要在“造型表现”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作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品位。二、美术教学中

4、“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模式1.运用启发教学法。在“造型表现”教学中,如果教师讲解演示不得法,只是教授学生画法或展示几张范画给学生看,就会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作业因模仿而千篇一律。为了有效改善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应当运用启发教学法,使讲解、演示、启发、引领同步进行,充分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使用不同的造型手法,激发学生自由表现的欲望。如在教学找妈妈一课时,学生要学会母鸡与小鸡不同动态的表现和画面组成,并学会如何表现小鸡和妈妈在一起的快乐情景。教师可先画出一只小鸡的动态,再启发引导学生画出不同小鸡的动态,而后教师对部分画面组成进行演示,再启发、引导学生对另一部分的画面组成进行添

5、加。最后,教师演示出一幅完整的情景画面,并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构思出与这幅画面不同的情景,通过运用启发教学法,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体会到美术创造的乐趣。2.创设教学情境。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乐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通过自己研究、发现,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师可以根据“造型表现”课程中的主题布置教室环境,采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因素,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手法将所看、所想、所感表现出来。例如,在滚动乐园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教学情境:请几名学生到讲台前吹泡泡;用彩泥制作成圆形物体;

6、选用篮球、乒乓球等体育用品让学生做运动,等等。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从而体验圆形物品在生活中给学生带来的乐趣。而后,教师要让学生观察这些现象的共同点,找出圆形物品大小、运动方式等因素与滚动速度之间的关系。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怎样才能画出具有滚动感觉的画面,并让学生运用线来表现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滚动现象。3.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造型表现”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在体验与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感受艺术创作的魅力。例如,在中国民间玩具的教学中,教师既可从剪纸游戏入手,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从演示剪纸过程入手

7、,边演示边介绍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随后,教师还要向学生展示和介绍中国其他传统民间玩具,如陕西的黏土彩色鸡、山东的泥老虎、广东的纸龙船、浙江的泥猴,等等。由此,通过让学生观察这些丰富多彩的传统民间艺术作品,激发起学生探究传统民间艺术的兴趣。为了增强学生对民间玩具的感性认识,教师可让学生利用橡皮泥、彩纸、胶水、剪刀、彩笔等工具制作自己喜欢的玩具。有的学生按照剪纸流程剪出了自己喜爱的小猫、小狗、小兔子等动物;有的学生用橡皮泥塑造出了小房子、文具袋、花草树木等事物;甚至还有些学生捏出了动画人物、怪兽、外星人等富有想象力的东西。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师要积极开展类似这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毫

8、无束缚地创作美术作品,激发创作热情,从而发展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作力。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中,教师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意识和能力。为了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充实教学内容,教师应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扩充课堂知识容量,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各种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信息的介绍下更为深入地了解艺术作品,从而在创作美术作品时能够渗透更多的思想和内涵,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自然现象的教学中,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理解自然现象,学习自然现象的表现手法,为掌握风景构图与绘画方法奠定基础。所以,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技

9、术,搜集网上与课程相关的信息资源,将其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让学生充分认知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而后,教师再在屏幕上用静态图的变化展示“下雨了”的动态情景,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总之,“造型表现”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和美术创作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使学生能够通过艺术形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为后续美术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美术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不断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品位。参考文献:1王文寰。美术学科造型表现领域课堂教学浅析J.教育革新,2012,(2)。2贾丽。小学美术教学中欣赏与评述对于造型表现的影响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9)。3朱小林。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7)。4李灵袁。看小学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3,(11)。5叶莹。直观性教学在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运用的实践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3)。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