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测试卷(共14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9316045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测试卷(共1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测试卷(共1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测试卷(共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测试卷(共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测试卷(一)第卷(共30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傍晚(bng) 粗糙(co) 屏息(bng) 譬(p)如B乘车(chng) 铜臭(chu) 档案(dng) 拂(f)晓C粗犷(kung) 内讧(hng) 掠夺(l) 揩(ki)油D冠冕(gun) 朱拓(tu) 间(jin)或 岑(cn)寂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烘托 回溯 标新立意 独树一帜B媒介 缠绵 饶有兴趣 残羹冷灸C漂泊 吝啬 得渔忘荃 老羞成怒D执着 湮没 如泣如诉 咬文嚼字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如果耐心 与这

2、问题有关的各种资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只要你随处留心,就会逐渐养成欣赏和创作都 的好习惯。凡是 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与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A搜集 必须 违犯 B收集 必需 违犯C收集 必须 违背 D搜集 必需 违背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明星出书本无可厚非,但有的书错别字连篇累牍,简直让人不堪卒读。B大伙流连于苍翠的林间,盘桓于蜿蜒的山路,顿觉如坐春风,心旷神怡。C在新世纪,文艺工作应加快改革步伐,推陈出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D面对教学质量严重下滑的局面,校领导我行我素,把正确的意见当作耳边风。这种从谏如流

3、的态度,令人气愤。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电视台现场直播宋楚瑜祭祖,甚至连采访记者的言行都不放过。B随着时间与太阳的西斜,原野上的色彩开始变化了,变得金碧辉煌。C西部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D我们对于生物变异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地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19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60克。B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是一个乞丐了。C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诸葛

4、亮比三人高明,因为他“观其大略”,知识面更广。D我将没有任何过失,因为没有人敢说它是过失;我将没有任何罪行,因为没有人敢说它是罪行。没有人敢呵斥我、指摘我,除非把我从王位上赶下来。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华佗(节选)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生之术,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

5、。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毅谓佗曰:“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迄,便苦咳嗽,欲卧不安。”佗曰:“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遂如佗言。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嘱使勿逐,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为士人,以医为生,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难近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

6、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耳。”及后爱子病笃,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选自三国志,有删改,参见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注释】差:通“瘥”,病愈。难:诘问。医曹

7、吏:郡中掌管医药的官员。胃管:穴位,脐上四寸处。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尉黄琬辟 辟:征召B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迄 针:扎针C若妻信病 信:相信D佗术实工,人命所县 工:精湛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 B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C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 D曰:此可以活人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晓养生之术,又精方药 曾不知老之将至B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C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D到家,辞以妻病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10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华佗

8、精通方药,为人治病时,配合的汤剂不过几种药,心中能准确掌握药物分量,随手抓来,不用再称量。B府吏倪寻、李延住在一起,都得头痛身热的病,华佗认为得同样的病,药物与治疗方法应该一样,于是给两人同样的药,第二天,两人病都好了。C太祖亲自处理朝政,得病很重,叫华佗专门诊治,华佗认为这种病很难治愈,若长期治疗,只能缓解病情,苟延残喘。D华佗恃才傲物,不愿专门为太祖治病,被太祖拷打而死在狱中。华佗临死前把一本医书送给狱吏,狱吏收后竟然把书烧掉。第卷(共120分)三、(20分)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每小题各2分)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耳。译文: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9、。(鸿门宴)译文: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译文: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梅 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中的“梅”生长的环境有什么特点?(2分)答: 作者描写梅花,表达了什么情感?(2分)答: 13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小题)(8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 ,履至尊而制六合。(贾谊过秦论)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 。(陶潜归去来兮辞) ,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

10、愈师说)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 。(杜牧过华清宫)四、(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说“木叶”(节选)林 庚“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就树干而论,一般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

11、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

12、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14“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中的“普遍的性格”指什么?(2分)答: 15请简要分析“木叶”的形象“如此生动”的原因。(2分)答: 16文中引曹植美女篇和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诗句,有何目的?(4分)答: 五、(14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19题。石缝间的生命(节选)林 希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是那不定的风把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海角天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里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惟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

13、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是多么严峻!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或者只就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荣枯。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是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又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

14、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当野菜。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它们已经不能成为人们作佐餐的鲜嫩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是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

15、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扭曲地、旋转地,每一寸树衣上都结着伤疤。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地艰难。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盘根错节,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于是沿着无情的青石,它们延伸过去,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缆绳紧紧地缚住。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他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峰巅,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

16、地向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由此,它们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土地。那顽强的松柏,就是生命的崇高体现,是毅力和意志的最完美的象征。愿一切生命不至于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切切。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它又是美学的,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它展现给你的不仅是装点荒山枯岭的层层葱绿,它更向你揭示出美的、壮丽的心灵世界。(选自1983年9月1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7

17、作者借描写野草、山花、松柏,表达了对大自然生命的思索,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题目。(6分)(1)第段描写野草瘦叶下长出根须,寻找石缝,用意是表明: (2)第段描写山花花茎的坚韧苍老,花叶的枯萎黯淡,花根的柔中有刚,用意是表明: (3)第段描写松柏的雄伟、苍劲、顽强、艰难,用意是表明: 18比较“惟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与“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两句含义的不同。(4分)答: 19文章前6段描写的对象是石缝间的生命,后两段抒情的对象则是一切生命,请问后两段对于全篇有什么意义?(4分)答: 六、(8分)20请概括下面一段话的观点,不超过30个字。(4分)传递的信息有正确

18、和不正确之分。信息的正确与否在于与事实是否相符,说假话与事实不符就是不正确的信息。在社会实践中,由于各种斗争的需要,往往不一定都传递正确的信息。两国交兵,就要向对方传递假情报,明明我们的军队往东走了,给敌人的信息却是向西去了。这是军事上的需要。但是,教育信息则不能不正确。在军事教育中,进行战略战术的教育,传授“兵不厌诈”的规律,这是正确的信息,如果相反,倒是不正确了。答: 21把下面一句话的主要意思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字数不超过50字。(4分)假如我们有更好的听力,听得见海鸟的高音,听得见成群的软体动物有节奏的定音鼓,甚至听得见萦绕于阳光中草地上空的蚊蚋之群缥缈的和声,那合成的音响大约会使我

19、们飘然欲飞。答: 七、(70分)22阅读下面三段话,然后作文。(70分)维纳斯正是为了自己的丽姿,无意识地隐蔽了两条玉臂。丧失了双臂的维纳斯显示出高贵典雅同丰满诱人的惊人调和,她的全身无不洋溢着匀称的魅力,使人百看不厌。这是特殊转向普通的飞跃,也是借舍弃部分而获取完整的追求。请以“舍弃与获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跟踪考试语 文(B卷)积分表题 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 分得 分答题卷第卷(共30分)一二、(30分) 得分 题 号12345678910答 案第卷(共120分)三、(20分) 得分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20、,每小题各2分)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耳。译文: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译文: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译文: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诗中的“梅”生长的环境有什么特点?(2分)答: 作者描写梅花,表达了什么情感?(2分)答: 13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小题)(8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 ,履至尊而制六合。(贾谊过秦论)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 。(陶潜归去来兮辞) , ?

21、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 。(杜牧过华清宫)四、(8分) 得分 14“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中的“普遍的性格”指什么?(2分)答: 15请简要分析“木叶”的形象“如此生动”的原因。(2分)答: 16文中引曹植美女篇和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诗句,有何目的?(4分)答: 五、(14分) 得分 17作者借描写野草、山花、松柏,表达了对大自然生命的思索,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题目。(6分)(1)第段描写野草瘦叶下长出根须,寻找石缝,用意是表明: (2)第段描写山花花茎的坚韧苍老,花叶的枯萎黯淡,花根的柔中有刚,用意是表明: (3)第段描写松

22、柏的雄伟、苍劲、顽强、艰难,用意是表明: 18比较“惟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与“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两句含义的不同。(4分)答: 19文章前6段描写的对象是石缝间的生命,后两段抒情的对象则是一切生命,请问后两段对于全篇有什么意义?(4分)答: 六、(8分) 得分 20请概括下面一段话的观点,不超过30个字。(4分)传递的信息有正确和不正确之分。信息的正确与否在于与事实是否相符,说假话与事实不符就是不正确的信息。在社会实践中,由于各种斗争的需要,往往不一定都传递正确的信息。两国交兵,就要向对方传递假情报,明明我们的军队往东走了,给敌人的信息却是向西去了。这是军

23、事上的需要。但是,教育信息则不能不正确。在军事教育中,进行战略战术的教育,传授“兵不厌诈”的规律,这是正确的信息,如果相反,倒是不正确了。答: 21把下面一句话的主要意思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字数不超过50字。(4分)假如我们有更好的听力,听得见海鸟的高音,听得见成群的软体动物有节奏的定音鼓,甚至听得见萦绕于阳光中草地上空的蚊蚋之群缥缈的和声,那合成的音响大约会使我们飘然欲飞。答: 七、(70分)22阅读下面三段话,然后作文。(70分)维纳斯正是为了自己的丽姿,无意识地隐蔽了两条玉臂。丧失了双臂的维纳斯显示出高贵典雅同丰满诱人的惊人调和,她的全身无不洋溢着匀称的魅力,使人百看不厌。这是特殊转向普通的飞跃,也是借舍弃部分而获取完整的追求。请以“舍弃与获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题目 40080090010001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