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综合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9291163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综合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综合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综合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综合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doc(6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章 综合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第一节 综合资金成本本节要点:一、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二、资金的边际成本本节题型可以出客观题或主观题一、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P199狭义资本结构来考虑权重。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是企业全部长期资金的总成本,对个别资本成本进行加权平均确定的。1、计算公式P199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个别资金成本个别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即权重)2、权重的选择P200教材P200例82教材P200例83例题:在下列各项中,不能用于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计算的是()。 (2007年)A.市场价值权数B.目标价值权数C.账面价值权数D.边际价值权数答案:D解析:参见教材211页。计算加权资金成本时权数是指个别资

2、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通常是按账面价值确定,也可以按市场价值或目标价值确定,分别称为市场价值权数、目标价值权数,市场价值权数是指债券股票以市场价格确定权数,目标价值权数是指债券股票以未来预计的目标市场价值确定权数。二、边际资金成本1、含义:P202是指资金每增加一个单位而增加的成本。理解:筹措新资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要点:资金的边际成本需要采用加权平均成本计算,其权数应为市场价值权数,不应使用账面价值权数。2、资金边际成本的计算:(1)假设前提:企业始终按照目标资金结构追加资金。例题参照教材P202.【例8-4】(2)计算步骤:l 确定目标资金结构长期债务20%; 普通股80%l 确定不同筹资方式

3、在不同筹资范围的个别资金成本。(找出个别资金分界点)债务:个别资金 6% 7% 8% 0 10000 40000 6% 7% 8%总资金 50000 200000 普通股:个别资金 14% 15% 16% 0 22500 75000 14% 15% 16%总资金 28125 93750 l 计算筹资总额分界点 个别资金分界点 目标资本结构 l 计算边际资金成本将筹资总额分界点由小到大排序,划分不同的筹资范围,计算各范围的边际资金成本。(万元) 筹资总额范围 0 28125 50000 93750 200000 长期债务(20%) 6% 6% 7% 7% 8% 普通股(80%) 14% 15%

4、15% 16% 16% 例题:A公司2005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负债与股东权益的比例为40:60。该公司计划于2006年为一个投资项目筹集资金,可供选择的筹资方式包括:向银行申请长期借款和增发普通股b公司以现有资金结构作为目标结构。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如果A公司2006年新增长期借款在40000万元以下(含40 000万元)时,借款年利息率为6;如果新增长期借款在40000100000万元范围内,年利息率将提高到9;A公司无法获得超过100000万元的长期借款。银行借款筹资费忽略不计。 (2)如果A公司2006年度增发的普通股规模不超过120000万元(含120000万元),

5、预计每股发行价为20元;如果增发规模超过120 000万元,预计每股发行价为16元。普通股筹资费率为4(假定不考虑有关法律对公司增发普通股的限制) (3)A公司2006年预计普通股股利为每股2元,以后每年增长5。 (4)A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要求: (1)分别计算下列不同条件下的资金成本: 新增长期借款不超过40000万元时的长期借款成本; 新增长期借款超过40000万元时的长期借款成本; 增发普通股不超过120000万元时的普通股成本; 增发普通股超过120000万元时的普通股成本。 (2)计算所有的筹资总额分界点。 (3)计算A公司2006年最大筹资额。 (4)根据筹资总额分界

6、点确定各个筹资范围,并计算每个筹资范围内的资金边际 成本。 (5)假定上述项目的投资额为180 000万元,预计内部收益率为13,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确定本项筹资的资金边际成本,并作出是否应当投资的决策。答案:(1) 6%(133%)4.02% 9%(133%)6.03% 5% 15.42% 5% 18.02% (2)第一个筹资总额分界点 100 000(万元) 第二个筹资总额分界点 200 000(万元) (3)2006年A公司最大筹资额 250 000(万元) 或:2006年A公司最大筹资额100 000100 000250 000(万元) (4)编制的资金边际成本计算表如下:边际成本计算表

7、序号筹资总额的范围(万元)筹资方式目标资金结构个别资金成本资金边际成本10100 000长期负债普通股40%60%4.02%15.42%1.61%9.25%第一个范围的资金成本10.86%2100 000200 000长期负债普通股40%60%6.03%15.42%2.41%9.25%第二个范围的资金成本11.66%3200 000250 000长期负债普通股40%60%6.03%18.02%2.41%10.81%第三个范围的资金成本13.22%或:第一个筹资范围为0 100 000万元 第二个筹资范围为100 000 200 000万元 第三个筹资范围为200 000 250 000万元 第

8、一个筹资范围内的资金边际成本40%4.02%60%15.42%10.86% 第二个筹资范围内的资金边际成本40%6.03%60%15.42%11.66% 第三个筹资范围内的资金边际成本40%6.0360%18.02%13.22% (5)投资额180 000万元处于第二个筹资范围,资金边际成本为11.66% ,应当进行投资第二节杠杆原理一、基本概念(熟悉)二、经营杠杆计量(掌握)三、财务杠杆计量(掌握)四、复合杠杆计量(掌握)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表现为:由于固定费用(如固定生产经营成本或固定的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所谓固定费用包括

9、两类:一是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另一是固定的财务费用。两种最基本的杠杆:一种是存在固定生产经营成本而形成的经营杠杆;还有一种是存在固定的财务费用而引起的财务杠杆。一、几个基本概念P205207(一)、成本习性:1、含义: 成本总额 依存关系 业务量 变动成本 总额 bx 单位成本 b x x2、成本分类 固定成本 a a/x x x 混合成本:(最终可以分解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部分)固定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属于企业“经营能力”成本。表明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能力所需要的成本,这个成本是必须的。要点:降低约束性固定成本只能从合理利用经营能力入手。酌量性固

10、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是属于企业“经营方针”成本。降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方式:在预算时精打细算,合理确定这部分成本。注意: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都要研究“相关范围”问题,也是要讨论特定的时间,特定业务量范围,这样才能保证单位的变动成本不变,成本总额是随着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单位变动成本不变。混合成本虽然随着业务量变动而变动,但不成同比例变动。半变动成本半变动成本,通常有一个初始量,类似于固定成本,在这个初始量的基础上随产量的增长而增长,又类似于变动成本。成本 业务量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这类成本随产量的变动而呈阶梯型增长。产量在一定限度内,这种成本不变,但增长到一定限度后,就变了。成本 业务量半固定成本

11、混合成本是一种过渡性的分类,最终混合成本要分解为变动和固定成本。混合成本最终分解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块,所以企业所有的成本都可以分成两部分,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3、总成本的直线方程:y=a+bx(二)边际贡献和息税前利润之前的关系1、边际贡献: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P、207公式:M=px-bx=(p-b)x=mx式中:M为边际贡献;p为销售单价;b为单位变动成本;x为产销量;m为单位为际贡献。2、息税前利润:是指不扣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生产经营成本(注:一般对于固定的生产经营成本简称为固定成本。)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EBIT=M-a式中

12、:EBIT为息税前利润;a为固定成本。二、经营杠杆(一)经营杠杆的概念经营杠杆: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理解:息税前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固定成本EBIT(p-b)x-a其中固定不变a(在相关范围内)不变,单位变动成本b不变,单价p不变;如果产销量x增长一倍,影响息税前利润的因素主要取决于业务量x,这时利润究竟有多大取决于业务量x。(二)、经营杠杆作用的衡量指标由于存在固定经营成本,销量较小的变动会引起息税前利润很大的变动。(1)、DOL的定义公式:(P208)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2)、计算公式(参照教材P2

13、08):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DOLM/EBIT M/(M-a)(3)、结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固定的生产经营成本的存在导致企业经营杠杆作用(即销量较小的变动会引起息税前利润很大的变动)。例题:经营杠杆能够扩大市场和生产等不确定性因素对利润变动的影响。()(2007年)答案:解析:引起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和成本等因素的不确定性,经营杠杆本身并不是利润不稳定的根源。但是,经营杠杆扩大了市场和生产等不确定性因素对利润变动的影响。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越大。影响因素:P209固定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大;边际贡献越大(即销量提高、单价提高、变动成本下

14、降),经营杠杆系数越小例题:在P210【例8-7】中验证了利用经营杠杆系数和利用标准离差衡量风险的结论是否一致。计算结论:无论是用经营杠杆系数,还是利用标准离差(或率),风险衡量的结果一致(注意这里A和B公司的EBIT期望值是相同的,所以用标准差)。三、财务杠杆(一)财务杠杆的含义P211财务杠杆:由于债务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杠杆效应。财务杠杆反映的是每股收益变动要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普通股每股收益净利润 /普通股股数EPS=【(EBIT-I)(1-T)】/N其中:I、T和N不变EBIT的较小变动会导致EPS较大的变动。(二)、财务杠杆作用的衡量财务杠杆系数:普

15、通股每股收益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1)定义公式: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2)计算公式: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DFL=EBIT/【EBIT-I】(3)结论:P212例题:某企业某年的财务杠杆系数为2.5,息税前利润(EBIT)的计划增长率为10%,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则该年普通股每股收益(EPS)的增长率为()。 (2007年)A.4%B.5%C.20%D.25%答案:D解析:财务杠杆系数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即2.5每股收益增长率/10%,所以每股收益增长率=25%。教材例题P213例8-8(三)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

16、的关系参照教材P214【例8-11】:财务杠杆衡量财务风险的结论和利用标准差(或标准离差率)衡量风险的结论一致。四、复合杠杆(一)复合杠杆的概念复合杠杆:由于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共同存在而导致的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杠杆效应。(二)复合杠杆的计算1、定义公式:复合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销售收入变动率复合杠杆系数:是指每股收益变动率相当于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2、计算公式:复合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DCL=DOLDFL3、结论(1)只要企业同时存在固定的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的利息费用等财务支出,就会存在复合杠杆的作用。(2)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复合杠杆

17、系数越大,复合风险越大。(3)影响因素例题:在边际贡献大于固定成本的情况下,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企业复合风险的有()(2004年)A.增加产品销量B.提高产品单价C.提高资产负债率D.节约固定成本支出答案:ABD【解析】衡量企业复合风险的指标是复合杠杆系数,复合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在边际贡献大于固定成本的情况下,A、B、D均可以导致经营杠杆系数降低,复合杠杆系数降低,从而降低企业复合风险;选项C会导致财务杠杆系数增加,复合杠杆系数变大,从而提高企业复合风险。P219教材【例814】 P220教材【例815】P222教材【例817】验证风险第三节 资本结构本节要点:一、资本结构的概

18、念(了解)二、影响资金结构的因素(了解)三、资金结构理论四、资本结构优化决策一、 资本结构的概念:各种资金的构成及比例。广义与狭义P226:广义资本结构:全部资本价值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长期资本、短期资本)狭义资本结构:各种长期资本价值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二、 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P、227(了解)(1)企业财务状况;(2)企业资产结构;(3)企业销售情况;(4)企业所有者和管理人员的态度;(5)贷款人和信用评级机构的影响;(6)行业因素;(7)企业规模;(8)所得税税率的高低;(9)利率水平的变动趋势。三、资本结构理论P228-229资金结构理论主要观点净收益理论负债程度越高,资金成本越低,企

19、业价值月大。负债程度为100%时,企业价值将最大;净营业收益理论负债多少与企业价值无关;不存在最佳资金结构。MM理论在不考虑所得税的情况下,风险相同的企业,其价值不受负债程度的影响;但在考虑所得税的情况下,负债越多,企业价值越大。代理理论均衡的企业所有权结构是由股权代理成本和债权代理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来决定的。等级筹资理论其中心思想首先是偏好内部筹资,其次如果需要外部筹资,则偏好债务筹资。例题:在下列各种资本结构理论中,支持“负债越多企业价值越大”观点的有()。(2007年)A.代理理论 B.净收益理论 C.净营业收益理论 D.修正的MM理论答案:BD解析:净收益理论认为负债程度越高,加权平均

20、资金成本就越低,当负债比率达到100时,企业价值达到最大,企业的资本结构最优;修正的MM理论认为在考虑税的情况下,由于存在税额庇护利益,企业价值会随着负债程度的提高而增加,于是负债越多,企业价值越大。例题:甲公司设立于2005年12月31日,预计2006年年底投产。假定目前的证券市场属于成熟市场,根据等级筹资理论的原理,甲公司在确定2006年筹资顺序时,应当优先考虑的筹资方式是( )。(2006年)A.内部筹资 B.发行债券 C增发股票 D.向银行借款答案:D解析:等级筹资理论认为,从成熟的证券市场来看,企业的筹资优序模式首先是内部筹资,其次是借款、发行债券、可转换债券,最后是发行新股筹资。但

21、本题甲公司2005年12月31日才设立,2006年年底才投产,因而还没有内部留存收益的存在,所以2006年无法利用内部筹资,因此 ,退而求其次,只好选向银行借款.四、资本结构优化决策(一) 含义:P230使企业价值最大,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的资金结构。例题:最优资本结构是使企业筹资能力最强、财务风险最小的资本结构。()(2004年)答案: (二) 确定方法1、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 (1)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含义:指每股收益不受融资方式影响的息税前利润水平。每股收益= (EBIT)() 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上, 无论是采用负债融资,还是采用权益融资,每股收益都是相等的。有:(2) 计算公式: EPS权

22、益=EPS负债 (EBIT原)() (EBIT大)() 大 原 上式可简化为:=理解公式:=能使得上述条件公式成立的EBIT为每股盈余无差别点EBIT。(3)决策原则:当预计的EBIT高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EBIT时,运用负债筹资可获得较高的每股收益;当预计的EBIT低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EBIT时,运用权益筹资可获得较高的每股收益。教材:P231例819P233例8-20(4)缺点:没有考虑风险的影响。教材:P233例8-21、已知某公司当前资金结构如下:筹资方式金额(万元)长期债券(年利率8%)普通股(4500万股)留存收益100045002000合计7500因生产发展,公司年初准备增加资

23、金2500万元,现有两个筹资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为增加发行1000万股普通股,每股市价2.5元;乙方案为按面值发行每年年末付息、票面利率为10%的公司债券2500万元。假定股票与债券的发行费用均可忽略不计;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要求:(1) 计算两种筹资方案下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2) 计算处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时乙方案的财务杠杆系数。(3) 如果公司预计息税前利润为1200万元,指出该公司应采用的筹资方案。(4) 如果公司预计息税前利润为1600万元,指出该公司应采用的筹资方案。(5)若公司预计息税前利润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上增长10%,计算采用乙方案时该公司每股收益的增长幅度

24、。答案:(1) 计算两种筹资方案下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EBIT=1455万元(2) 计算处于每 股利润无差别点时乙方案的财务杠杆系数。DFL=(3) 如果公司预计息税前利润为1200万元,指出该公司应采用的筹资方案。由于预计的EBIT(1200万元)小于无差别点的EBIT(1455万元),所以应采用追加股票筹资,即采用甲方案筹资。(4) 如果公司预计息税前利润为1600万元,指出该公司应采用的筹资方案。由于预计的EBIT(1600万元)大于无差别点的EBIT(1455万元),所以应采用追加负债筹资,即采用乙方案筹资。(5)若公司预计息税前利润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上增长10%,计算采用乙

25、方案时该公司每股收益的增长幅度。每股收益的增长幅度=1.2910%=12.9%教材:P2例8-(5)需注意的问题P2用销量表示:P224例8-182、比较资金成本法决策原则:选择加权平均成本最低的方案为最优方案例题:教材235页例8-23计算分析(1).年初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计算个别资金成本和权数。Kb=10%(1-33%)=6.7%Ks=1/10+5%=15%Wb=Ws=50%(2).计算甲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b1=8000/20000=40%Wb2=4000/20000=20%Ws=8000/20000=40%Kb1=10%(1-33%)=6.7%Kb2=12%(1-33%)=8.0

26、4%Ks=1/8+5%=17.5%甲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40%6.7%+20%8.04%+40%17.5%=11.29%(3).计算乙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b=50%Ws=50%Kb=10%(1-33%)=6.7%Ks=1/10+5%=15%乙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50%6.7%+50%15%=10.85% (4).计算丙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需要注意的是,股票无所谓新股票老股票,因为股票同股同酬,同股同利。Wb=8000/20000=40%Ws=(8000+4000)/20000=60%Kb=10%(1-33%)=6.7%Ks=1/10+5%=15%丙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40%6

27、.7%+60%15%=11.68%按照我们比较资金成本法决策的原则,我们是要选择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小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因此,最优方案是乙方案。缺点:因所拟定的方案数量有限,故有把最优方案有漏掉的可能。例、 某公司目前拥有资金万元,其中,长期借款万元,年利率;普通股万元,上年支付的每股股利2元,预计股利增长率为5%,发行价格元,目前价格也为元,该公司计划筹集资金万元,企业所得税率为33%,有两种筹资方案:方案1:增加长期借款万元,借款利率上升到,假设公司其他条件不变。方案2:增发普通股股,普通股市价增加到每股元,假设公司其他条件不变。要求:根据以上资料1)计算该公司筹资前加权平均资金成本。2)用

28、比较资金成本法确定该公司最佳的资金结构。答案:()目前资金结构为:长期借款,普通股 借款成本(). 普通股成本().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方案1:原借款成本().新借款成本().普通股成本().增加借款筹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6.7%(800/2100)+8.04%(100/2100)+15.5%(1200/2100)=11.8%方案2:原借款成本().普通股资金成本=2(1+5%)/25+5%=13.4%增加普通股筹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6.7%(800/2100)+13.4%(1200+100)/2100 =10.85%该公司应选择普通股筹资。3、公司价值分析法公司价值分析法,是

29、通过计算和比较各种资金结构下公司的市场总价值来确定最佳资金结构的方法。最佳资金结构亦即公司市场价值最大的资金结构。五、资本结构的调整企业调整资金结构的方法有:(一)存量调整。其方法主要有:债转股、股转债;增发新股偿还债务;调整现有负债结构;调整权益资金结构。(二)增量调整。其主要途径是从外部取得增量资本,如发行新债、举借新贷款、进行融资租赁、发行新股票等。(三)减量调整。其主要途径有提前归还借款,收回发行在外的可提前收回债券,股票回购减少公司股本,进行企业分立等。例题. 下列资金结构调整的方法中,属于减量调整的是()。A. 债转股 B. 发行新债C. 提前归还借款 D. 增发新股偿还债务答案:

30、C解析:AD属于存量调整;B属于增量调整。本章要点1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和边际资金成本的计算方法;2 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的计量方法;3 最优资本结构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比较资金成本法、公司价值分析法4 资本结构理论及资本结构的调整方法;5 成本按习性分类的方法;6 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的概念及其与风险的关系。第九章收益分配1 一、考情分析本章属于一般章,主要介绍收益分配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平均在5分左右,题型以客观题为主,但也有可能出计算题,甚至和其他内容结合出综合题。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年份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合计2007年

31、2题2分1题2分1题1分4题5分2006年2题2分1题2分1题1分4题5分2005年2题2分1题2分1题1分1题5分5题10分2 二、本章内容与其他各章的主要联系第七章讨论的是各种筹资方式(主要是外部筹资方式),本章主要讨论内部筹资方式。三、本章主要1.收益分配的原则(客观题);2.确定收益分配政策时应考虑的因素(客观题);3.股利理论(客观题);4.各种股利政策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客观题、计算题);5.股利分配的程序(客观题、计算题);6.股利分配方案的确定(客观题);7.股票股利对有关项目的影响和优点(客观题、计算题);8.股票分割对有关项目的影响及作用(客观题、计算题);9.股

32、票回购的法律规定、动机、影响及方式(客观题)。3 第一节 收益分配概述 4 一收益分配的含义与基本原则(一)含义企业的收益分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收益分配是指企业的收入和收益总额进行分配的过程;狭义的收益分配则是指对企业净收益的分配。本章讨论企业净收益的分配。(二)基本原则()1.依法分配原则企业的收益必须依法进行。2.资本保全原则不允许用资本金分配。3.兼顾各方面利益原则企业的收益分配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利益. 应当统筹兼顾,维护各利益相关团体的合法权益。4.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企业的收益分配必须坚持分配与积累并重的原则.应当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之间的关系。5.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收益分配应当体现

33、“谁投资谁受益”、收益大小与投资比例相适应的原则。【例1多项选择题】企业的收益分配应当遵循的原则要求()。A.不允许用资本金分配B.优先考虑投资机会C.体现“谁投资谁受益”、收益大小与投资比例相适应D.分配与积累并重参考答案:ACD答案解析: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依法分配、资本保全、兼顾各方面利益、分配与积累并重和投资与收益对等,所以,B不对。二确定收益分配政策应考虑的因素(一)法律因素1.资本保全约束(支付股利不能减少资本,目的在于防止企业任意减少资本结构中的所有者权益的比重,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2.偿债能力约束(要考虑对偿债能力的影响)3.资本积累约束(按比例和基数提取各种公积金,贯彻“无利

34、不分”的原则)4.超额累积利润约束(防止为大股东避税)【例2多项选择题】下列项目中,资本保全约束规定不能用来发放股利的有()。A.原始投资B.股本C.留存收益D.本期利润参考答案:AB答案解析:资本保全约束要求企业发放的股利或投资分红不得来源于原始投资(或股本),而只能来源于企业当期利润或留存收益。(二)公司因素1.现金流量(净收益不等于现金流量) 2.投资需求(投资机会与股利支付水平成反比) 3.筹资能力(筹资能力与股利支付水平成正比) 4.资产的流动性(资产流动性差的公司往往支付较低的股利) 5.盈利的稳定性(盈利越稳定,股利支付水平越高) 6.筹资成本(筹集权益资金,首先应利用留存收益)

35、 7.股利政策惯性(股利政策调整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8.其他因素(行业因素会影响股利支付水平,如朝阳行业可能支付较多的股利。另外,企业通过支付较多的股利来提高股价,使已发行的可转换债券尽快地实现转换,从而达到调整资本结构或兼并、反收购等目的) 【例3多项选择题】下列哪些情况下,公司一般会支付较少股利()。A.盈利不够稳定B.筹资能力强C.投资机会不多D.现金流量较少参考答案:AD答案解析:筹资能力强、投资机会不多,一般应支付较多的股利。(三)股东因素1.稳定的收入(靠股利度日的股东要求支付稳定的股利,认为资本利得具有不确定性的股东会倾向于多分配股利)2.控制权(持有控股权的股东希望少分股利)3

36、.税赋(资本利得税率较低,低股利政策会使股东获得更多纳税上的好处)4.风险(取得股利比获得资本利得风险小,要求多发股利)5.投资机会(留存收益的再投资报酬低于股东将股利收入投资的报酬,则股东倾向于多发股利)(四)债务契约与通货膨胀1.债务契约(债权人会通过借款合同、债券契约以及租赁合约等限制公司股利的发放)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时期,为了弥补货币购买力下降而造成的固定资产重置资金缺口,公司的收益分配政策往往偏紧)【例4判断题】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一般采取偏松的收益分配政策。()参考答案:答案解析:通货膨胀会带来货币购买力水平下降,固定资产重置资金来源不足,此时企业往往不得不考虑留用一定的利润,

37、以便弥补由于货币购买力水平下降而造成的固定资产重置资金缺口。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一般采取偏紧的收益分配政策。三股利理论(一)股利无关论(MM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一定的假设条件限定下,股利政策不会对公司的价值或股票的价格产生任何影响。一个公司的股票价格完全由公司的投资决策的获利能力和风险组合决定,而与公司的利润分配政策无关。该理论是建立在完全市场理论之上的,其假定条件包括:(1)市场具有强式效率;(2)不存在任何公司或个人所得税;(3)不存在任何筹资费用(包括发行费用和各种交易费用);(4)公司的投资决策与股利决策彼此独立(公司的股利政策不影响投资决策)。(二)股利相关论(股利分配影响股

38、价)1.股利重要论(“在手之鸟”理论) 该理论认为,用留存收益再投资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并且投资的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进一步增大。投资者更喜欢现金股利,而不愿意将收益留存在公司内部,而去承担未来的投资风险。【例5单项选择题】认为投资者更喜欢现金股利,而不愿意将收益留存在公司内部。当公司支付较高的股利时,公司的股票价格会随之上升的股利理论是()。A.代理理论B.MM理论C.“在手之鸟”理论D.信号传递理论参考答案:C2.信号传递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从而会影响公司的股价。一般来讲,预期未来盈利能力强的公司往往愿意通过支付相

39、对较高的股利支付水平,把自己同预期盈利能力差的公司区别开来,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三)所得税差异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普遍存在的税率的差异及纳税时间的差异,资本利得收入比股利收入更有助于实现收益最大化目标,企业应当采用低股利政策。【例6判断题】根据所得税差异理论,资本市场上的股票价格与股利支付水平呈反向变化,而权益资本成本与股利支付水平呈正向变化。()参考答案:答案解析:所得税差异理论认为,由于普遍存在的税率的差异及纳税时间的差异,低股利支付政策有利于股票价格的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股利支付水平较高时,股票的投资者要求更高的报酬率(即更高的权益资本成本),所以权益资本成本与股利支付水平呈正向变化的情况。(四)代理理论该理论认为,一方面,较多地派发现金股利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管理者过度投资或进行特权消费,从而保护外部投资者的利益。另一方面,较多地派发现金股利,减少了内部融资,导致公司进入资本市场寻求外部融资,使公司经常接受资本市场的有效监督,减少代理成本。但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外部融资成本。因此最优的股利政策应当是两者成本之和最低。【例7单项选择题】某企业在选择股利政策时,以代理成本和外部融资成本之和最小化为标准。该企业所依据的股利理论是()。A.“在手之鸟”理论B.信号传递理论C.MM理论D.代理理论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代理理论认为最优的股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