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章《力》ppt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9260471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章《力》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2017届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章《力》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章《力》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章《力》ppt课件.ppt(9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力【知识互联【知识互联】【答案速填【答案速填】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态大小、方向、作用点大小、方向、作用点一条带箭头的线段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压力、支持力压力、支持力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在弹性限度内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弹簧的伸长量弹簧的伸长量越长越长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重力与质量成正比重力与质量成正比G=mgG=mg竖直向下竖直向下铅垂线等铅垂线等重心重心一、力一、力1.1.力力: :(1)(1)概念概念: :力是物体对力是物体对_的作用。发生作用的两个物的作用

2、。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体, ,一个是一个是_物体物体, ,另一个是另一个是_物体。物体。(2)(2)单位单位: :牛顿牛顿(N)(N)。物体物体施力施力受力受力(3)(3)常见力的估测常见力的估测: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 N;1 N;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为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 N;500 N;一瓶普通矿泉水的重力一瓶普通矿泉水的重力约为约为5 N5 N。2.2.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 :(1)(1)可以使物体发生可以使物体发生_,_,即形状的改变即形状的改变, ,如弹簧被拉如弹簧被拉伸。伸。(2)(2)可以改变物体的可以改变物体的_。如物体由静止变为运

3、。如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动, ,由运动变为静止由运动变为静止, ,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发生改变等。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发生改变等。形变形变运动状态运动状态3.3.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 :力的力的_、_、_,_,力的三要力的三要素不同素不同, ,作用效果作用效果_。4.4.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 :用一条带箭头的用一条带箭头的_表示力。表示力。(1)(1)在在_物体上物体上, ,沿力的沿力的_画一条线段。画一条线段。(2)(2)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_。(3)(3)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_。大小大小方向方向作用点作用点不同不同线段线段方向方

4、向受力受力方向方向作用点作用点5.5.力的相互性力的相互性: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 ,另一个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相互的相互的二、弹力二、弹力1.1.弹性和塑性弹性和塑性: :(1)(1)弹性弹性: :物体受力时物体受力时, ,发生形变发生形变, ,不受力时不受力时, ,又恢复又恢复_。(2)(2)塑性塑性: :受力形变后受力形变后,_,_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原来的形状原来的形状不能不能2.2.弹力弹力: :(1)(1)定义定义: :物体由于发生物体由于发生

5、_而产生的力。而产生的力。(2)(2)常见的弹力常见的弹力: :压力、支持力、拉力等。压力、支持力、拉力等。弹性形变弹性形变3.3.测量工具测量工具: :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原原理理在弹性限度内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弹簧的弹簧的_就越长就越长使使用用前前看清它的看清它的_和和_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 ,如果不如果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轻轻拉动挂钩几次轻轻拉动挂钩几次, ,防止弹簧被外壳卡住防止弹簧被外壳卡住伸长量伸长量量程量程分度值分度值使使用用时时测力时测力时 使

6、所测力的方向与弹簧的使所测力的方向与弹簧的_方向一致方向一致测量时测量时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_读数时读数时 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且正对指针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且正对指针轴线轴线最大测量值最大测量值三、重力三、重力1.1.定义定义: :由于地球的由于地球的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用字母用字母G G表示。表示。2.2.普遍性普遍性: :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_的作用。的作用。吸引吸引重力重力3.3.大小大小: :(1)(1)测量测量: :用用_来测量。来测量。(2)(2)关系关系: :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物体

7、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_,其比值是其比值是定值定值, ,约等于约等于_。(3)(3)公式公式:_:_。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正比正比9.8 N/kg9.8 N/kgG=mgG=mg4.4.方向方向: :(1)(1)不变性不变性: :总是总是_。(2)(2)应用应用: :用铅垂线确定竖直的方向。检查工作台面是用铅垂线确定竖直的方向。检查工作台面是否水平否水平, ,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竖直向下竖直向下5.5.重心重心: :(1)(1)概念概念: :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重力的等效作用点。(2)(2)位置位置: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

8、物体的重心在它的的_上。上。几何中心几何中心【读图【读图认知认知】1.1.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一同学穿上旱冰鞋推墙一同学穿上旱冰鞋推墙, ,发现人向后退发现人向后退, ,说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的。的。相互相互2.2.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建筑工人利用铅垂线来判断墙是否竖直建筑工人利用铅垂线来判断墙是否竖直, ,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_的。的。竖直向下竖直向下3.3.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请画出地球表面的人所受重力的示意图。请画出地球表面的人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答案答案: :考点考点1 1 对力的理解对力的理解1.1.力的产生力的产生: :(1)(1

9、)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相互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例如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例如, ,两个物体并列放在同两个物体并列放在同一水平面上一水平面上, ,物体间没有力。物体间没有力。(2)(2)产生力的两种情况产生力的两种情况: :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 ,如推力。如推力。物体不接触有时也能产生力物体不接触有时也能产生力: :如磁体之间的吸引力或如磁体之间的吸引力或排斥力。排斥力。2.2.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一个不同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一个不同, ,产生的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10、产生的力的作用效果不同。3.3.力的相互性力的相互性: :(1)(1)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 :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产生的力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产生的力, ,相互作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作用在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两个物体上。(2)(2)关系关系: :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规避失分点【规避失分点】相互作用的两个力相互作用的两个力, ,没有先后之分没有先后之分, ,没有主动与被动之没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分, ,它们同时产生它们同时产生, ,同时消失。同时消失。【典例【典例1 1】(201

11、6(2016百色中考百色中考) )运动员用力拉开弓运动员用力拉开弓, ,弓被弓被拉弯拉弯, ,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松手后松手后, ,拉弯的拉弯的弓能将箭射出弓能将箭射出, ,说明力还能改变物体的说明力还能改变物体的_。【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是可本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本题中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本题中弓被拉弯是形状发生了变化弓被拉弯是形状发生了变化, ,松手后松手后, ,箭由静止变为运箭由静止变为运动动, ,是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答案答案: :形

12、状运动状态形状运动状态【典例【典例2 2】(2015(2015枣庄中考枣庄中考) )人踢球时人踢球时, ,对球施力的物对球施力的物体是体是_,_,同时同时_也受到球的作用力也受到球的作用力, ,这一这一事例说明事例说明_。【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人踢球本题考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人踢球, ,球因为球因为受到人脚的作用力而飞出受到人脚的作用力而飞出, ,在此过程中人的脚也受到球在此过程中人的脚也受到球的作用力的作用力, ,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答案: :脚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脚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备选例题【备选例题】1.(20141.(2014北海中考北海中考)

13、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打网球时打网球时, ,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并反弹出去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并反弹出去, ,这这说明力既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又可以改说明力既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又可以改变物体的变物体的_;_;在球被压扁的同时在球被压扁的同时, ,球拍的球拍的拉线也弯曲了拉线也弯曲了, ,这说明力的作用是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的。的。【解题探究【解题探究】解答本题时思考以下问题解答本题时思考以下问题: :(1)(1)击球瞬间击球瞬间, ,谁和谁发生了力的作用谁和谁发生了力的作用? ?(2)(2)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是哪种力的作用效果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是哪种力的作用效果? ?(3)(3)球

14、被压扁的同时球拍的拉线也弯曲了说明了什么球被压扁的同时球拍的拉线也弯曲了说明了什么? ?提示提示: :(1)(1)网球与球拍的拉线间产生了力的作用。网球与球拍的拉线间产生了力的作用。(2)(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3)(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本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并反弹出去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并反弹出去, ,网球的形状和运网球的形状和运动状态都发生了变化动状态都发生了变化, ,说明力既可以改变物体形状又可说明力既可以改变物体形状又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以改变

15、物体运动状态; ;在球被压扁的同时球拍的拉线也在球被压扁的同时球拍的拉线也弯曲了弯曲了, ,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答案: :运动状态相互运动状态相互2.2.在以在以“力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为主题的辩论赛中, ,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多观点, ,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表。你认为正确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的观点有_。( (只填序号只填序号) )正方观点正方观点反方观点反方观点1.1.两个物体接触两个物体接触, ,就一定有就一定有力的作用力的作用2.2.两个物体接触两个物体接触, ,但不一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定有力的作用3.3

16、.两个物体不接触两个物体不接触, ,一定没一定没有力的作用有力的作用4.4.两个物体不接触两个物体不接触, ,也可也可能有力的作用能有力的作用正方观点正方观点反方观点反方观点5.5.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在6.6.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存在7.7.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或两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个以上的物体8.8.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的作用9.9.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原因10.1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态的原因【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力的作用的理解。可分别对本

17、题主要考查对力的作用的理解。可分别对正方和反方的观点对比分析正方和反方的观点对比分析, ,如表如表: :1 1、2 2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 ,当相互挤压时当相互挤压时, ,能产生力能产生力的作用的作用, ,如果只有接触如果只有接触, ,无相互挤压无相互挤压, ,即相互作即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没有发生形状或运动状态的改变用的两个物体没有发生形状或运动状态的改变, ,就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就不能产生力的作用3 3、4 4两个磁体之间即使不接触两个磁体之间即使不接触, ,也可能产生排斥力也可能产生排斥力或者吸引力或者吸引力, ,故要产生力的作用故要产生力的作用, ,两个物体不一两个物体不

18、一定相互接触定相互接触5 5、6 6、7 7、8 8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当发生力的作用时当发生力的作用时, ,一定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物体存在一定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物体存在9 9、1010对一个运动的物体不施加任何力的作用时对一个运动的物体不施加任何力的作用时, ,物体仍将运动且一直运动下去物体仍将运动且一直运动下去, ,即物体不受即物体不受力力, ,仍然能处于运动状态仍然能处于运动状态, ,对物体施加一个力对物体施加一个力的作用时的作用时, ,力的形状或者运动状态可能发生力的形状或者运动状态可能发生改变改变, ,故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

19、原因, ,不是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答案答案: :2 2、4 4、5 5、7 7、1010考点考点2 2 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1.1.受力分析受力分析: :确定研究对象确定研究对象( (受力物体受力物体),),明确图中要画明确图中要画的力。的力。2.2.确定力的三要素确定力的三要素: :3.3.作图步骤作图步骤: :(1)(1)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2)(2)以以“作用点作用点”为起点为起点( (或终点或终点)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段。(3)(3)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表示力的

20、方向。(4)(4)在箭头附近标出力的大小或力的符号。在箭头附近标出力的大小或力的符号。【规避失分点【规避失分点】在同一物体上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时在同一物体上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时, ,力越小力越小, ,线段线段画得越短画得越短; ;力越大力越大, ,线段画得越长线段画得越长, ,且作用点都画在重心且作用点都画在重心上。上。【典例【典例3 3】(2015(2015长春中考长春中考) )画出图中墙受到手指的压画出图中墙受到手指的压力力F F的示意图。的示意图。【解题关键【解题关键】解答本题抓住以下关键解答本题抓住以下关键: :关键关键1:1:压力是弹力。压力是弹力。关键关键2:2:弹力的方向垂直

21、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作压力的示意图。压力是垂直压在本题考查作压力的示意图。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物体表面的力, ,其作用点作用在受压物体表面其作用点作用在受压物体表面, ,方向指方向指向被压物体。向被压物体。答案答案: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典例【典例4 4】(2016(2016永州中考永州中考) )如图是小罗同学在今年的如图是小罗同学在今年的体育测试中掷出的实心球在空中飞行时的情形。请在体育测试中掷出的实心球在空中飞行时的情形。请在图中画出该实心球在图示位置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图中画出该实心球在图示位置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解析【

22、解析】本题考查重力的画法。实心球的作用点在重本题考查重力的画法。实心球的作用点在重心上心上, ,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答案答案: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备选例题【备选例题】1.(20141.(2014宜宾中考宜宾中考)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物体沿粗糙水平面向左物体沿粗糙水平面向左运动。画出该物体所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运动。画出该物体所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图。【解题探究【解题探究】解答本题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解答本题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1)重力、支持力的作用点在哪里重力、支持力的作用点在哪里? ?(2)(2)重力、支持力的方向如何重力、支

23、持力的方向如何? ?提示提示: :(1)(1)物体的重心。物体的重心。(2)(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水平面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上。向上。【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知识。重力的方向是本题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知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竖直向下的, ,即与水平面垂直向下即与水平面垂直向下; ;支持力方向是与接支持力方向是与接触面垂直向上的方向触面垂直向上的方向;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反, ,即水平向右即水平向右; ;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点在物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体的重心上。答案

24、答案: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2.(20122.(2012重庆中考重庆中考) )如图所示为小明拉车的情景如图所示为小明拉车的情景, ,请画请画出绳子对车的拉力示意图。出绳子对车的拉力示意图。( (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点A A已画出已画出)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画法。本题中绳子对本题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画法。本题中绳子对车的拉力的作用点在车的拉力的作用点在A A点点, ,方向沿着绳子的方向向右方向沿着绳子的方向向右, ,大大小用小用F F表示。表示。答案答案: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考点考点3 3 质量和重力质量和重力质量和重力的区别与联系质量和重力的区别与联系: :质量质量(m)(m)重力重

25、力(G)(G)区区别别概念概念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物体受到的力量性量性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既有大小既有大小, ,又有方向又有方向单位单位kgkgN N质量质量(m)(m)重力重力(G)(G)区区别别大小与位大小与位置的关系置的关系质量与物体所处的质量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位置无关重力的大小随物体位重力的大小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置的改变而改变联系联系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即即G=mgG=mg(g=9.8N/kg)(g=9.8N/kg)【规避失分点【规避失分点】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重力

26、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即垂直于水平面即垂直于水平面, ,且指向地且指向地心心, ,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是否受其他力的作用无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是否受其他力的作用无关。【典例【典例5 5】(2016(2016东营期中东营期中) )如图所示的图象中如图所示的图象中, ,能正能正确反映重力和质量关系的是确反映重力和质量关系的是( () )【解析【解析】选选A A。解答本题明确以下关键点。解答本题明确以下关键点: :关键点关键点1:1:明确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明确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即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即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它的质量成正比。关键点关键点2:2:明确正比例函数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

27、直线。明确正比例函数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典例【典例6 6】(2015(2015咸宁中考咸宁中考) )中国传统文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化博大精深, ,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如图所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如图所示的是湖北崇阳出土的商代铜鼓示的是湖北崇阳出土的商代铜鼓, ,是研究是研究我国古代青铜艺术和奴隶社会礼乐制度珍贵的实物我国古代青铜艺术和奴隶社会礼乐制度珍贵的实物, ,该该铜鼓质量为铜鼓质量为42.5 kg,42.5 kg,受到的重力为受到的重力为_N_N。(g(g取取10 N/kg)10 N/kg)【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到本题考查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与物体

28、的质量成正比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G=mg=42.5 kg,G=mg=42.5 kg10 N/kg=425 N10 N/kg=425 N。答案答案: :425425【备选例题【备选例题】1.(20141.(2014黔东南州中考黔东南州中考) )如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如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时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的人释放手中石块时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块下落的路径, ,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意图是( () )【解题指南【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抓住以下关键解答本题抓住以下关键: :明确重力的方向即竖直向

29、下且指向地心。明确重力的方向即竖直向下且指向地心。【解析【解析】选选B B。本题考查对重力方向的理解。重力的方。本题考查对重力方向的理解。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且大体指向地心。向总是竖直向下且大体指向地心。2.(20142.(2014白银中考白银中考) )我国自行研制的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三号嫦娥三号”登登月探测器月探测器( (包括着陆器和包括着陆器和“玉兔玉兔”月球车月球车) )成功发射成功发射, ,并并在月球成功实施软着陆。假设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在月球成功实施软着陆。假设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 ,则下列说法正则下列说法正

30、确的是确的是( () )A.A.在地球上质量为在地球上质量为140kg140kg的的“玉兔玉兔”月球车月球车, ,在月球上在月球上只有约只有约23.3kg23.3kgB.B.“嫦娥三号嫦娥三号”探测器向地球传递信号既可以用电磁探测器向地球传递信号既可以用电磁波波, ,也可以用次声波也可以用次声波C.C.制造制造“玉兔玉兔”月球车的金属在月球上的密度只有地月球车的金属在月球上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球上的六分之一D.D.“玉兔玉兔”月球车上的相机在地球上重为月球车上的相机在地球上重为60N,60N,在月球在月球上重为上重为10N10N【解题探究【解题探究】在地球上在地球上,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31、是什么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什么? ?提示提示: :G=mgG=mg。【解析【解析】选选D D。本题考查质量、密度与重力的相关知识。本题考查质量、密度与重力的相关知识。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不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不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故故A A错错; ;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月球表面没有空气, ,声波的传递需要介质声波的传递需要介质, ,故故B B错错; ;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在地球和月球上在地球和月球上的密度是不变的的密度是不变的, ,故故C C错错; ;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引

32、力的六分之一, ,“玉兔玉兔”月球车上的相机在地球上重月球车上的相机在地球上重为为60N,60N,在月球上重为在月球上重为10N,10N,故故D D正确。正确。【知识拓展【知识拓展】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竖直向下竖直向下”指垂直于水平面向下指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而而“垂直向下垂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某个面向下是指垂直于某个面向下, ,这个面不一定是水平面。如果这个面这个面不一定是水平面。如果这个面是斜面是斜面(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这时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就是两个这时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就是两个不同的方向。所以不同的方向。所以, ,我们不能把重力方向说成我们不能把重力方向说成“

33、垂直向垂直向下下”。主题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主题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实验装置】测量仪器测量仪器:_:_测物体的质量测物体的质量;_;_测量物体测量物体的重力。的重力。【实验原理【实验原理】二力平衡二力平衡: :当钩码静止时当钩码静止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钩码钩码所受重力大小。所受重力大小。天平天平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等于等于【实验关键【实验关键】(1)(1)测量并记录数据测量并记录数据: :质量质量m/kgm/kg0.050.050.10.10.150.150.20.20.250.250.30.30.350.35重力重力G/NG/N0.50.51 1

34、1.51.52 22.52.53 33.53.5(2)(2)根据数据画出图象根据数据画出图象: :(3)(3)根据图象和数据归纳规律根据图象和数据归纳规律( (实验结论实验结论):):重力与质量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的比值为_,_,即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即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定值定值正正比比【要点探究【要点探究】(1)(1)实验中为什么要收集多组数据实验中为什么要收集多组数据? ?提示提示: :由多组数据才能归纳出两个物理量的关系由多组数据才能归纳出两个物理量的关系, ,而用而用一组数据无法得出正比的结论一组数据无法得出正比的结论, ,两组数据可能有偶然性两组数据可能有偶然性, ,

35、所以要收集多组数据。所以要收集多组数据。(2)(2)判断两个物理量是正比关系的依据是什么判断两个物理量是正比关系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提示: :当一个物理量和另一个物理量的比值不变当一个物理量和另一个物理量的比值不变, ,或一或一个物理量增大几倍个物理量增大几倍, ,另一个物理量也增大几倍另一个物理量也增大几倍, ,或两个或两个物理量的关系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时物理量的关系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时, ,都可以判定都可以判定这两个物理量是正比关系。这两个物理量是正比关系。【失分盲点【失分盲点】g=9.8N/kgg=9.8N/kg表示质量为表示质量为1kg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约是的物体受到的

36、重力大约是9.8N,9.8N,不能写成不能写成1kg=9.8 N1kg=9.8 N。【示范案例【示范案例】(2016(2016内江中考内江中考) )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学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在安装实验装置时装置示意图。在安装实验装置时, ,让让刻度尺的零刻度与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刻度尺的零刻度与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上端对齐上端对齐, ,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挂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挂上1 1个钩码个钩码, ,静止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弹簧长度为弹簧测力计的弹簧长度为L L1 1,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F1 1; ;图乙和图丙分

37、别是此时弹簧下端的指针在刻度尺上的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此时弹簧下端的指针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和弹簧测力位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的放大示意图。那么计示数的放大示意图。那么, ,刻度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分度值为_cm,_cm,示数示数L L1 1=_cm,=_cm,示数示数F F1 1= =_N_N。在不损坏弹簧测力计和满足相应条件的。在不损坏弹簧测力计和满足相应条件的情况下情况下, ,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再挂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再挂上4 4个相同的钩码个相同的钩码, ,静静止时如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止时如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00 N25.00 N。那么。那么, ,说明重说明重力与质量成力与质量成_(_(

38、选填选填“正比正比”或或“反比反比”)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本题考查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的实验。图中刻度尺验。图中刻度尺25 cm25 cm和和26 cm26 cm之间之间1010个小格个小格, ,一个小格一个小格为为0.1 cm,0.1 c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1 mm,因此因此L L1 1的长度为的长度为25.85 cm25.85 cm。由图知。由图知: :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值为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值为0.1 N,0.1 N,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 N;5 N;已知在弹簧测力计的下已知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

39、挂上端挂上1 1个钩码个钩码, ,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 N,5 N,在弹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再挂上簧测力计的下端再挂上4 4个相同的钩码个相同的钩码, ,静止时如果弹静止时如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00 N25.00 N。由此可得。由此可得, ,重力与质量成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正比。答案答案: :0.10.125.8525.855 5正比正比【拓展探究【拓展探究】结合结合【示范案例【示范案例】思考以下问题思考以下问题: :另一同学还想知道重力与物体的形状有没有关系另一同学还想知道重力与物体的形状有没有关系, ,现提现提供如下器材供如下器材: :弹簧测

40、力计、天平、橡皮泥、三个形状不弹簧测力计、天平、橡皮泥、三个形状不同的石块、铁块和铝块、细线、土豆、小刀。同的石块、铁块和铝块、细线、土豆、小刀。请你和丙同学一起选择适当的器材请你和丙同学一起选择适当的器材, ,完成下列探究过程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所选器材所选器材_探究步骤探究步骤_分析论证分析论证若若_,_,则则_若若_,_,则则_【解析【解析】本实验需要测量物体的重力本实验需要测量物体的重力, ,因此需要用到弹因此需要用到弹簧测力计簧测力计; ;实验中还要控制质量、位置相同实验中还要控制质量、位置相同, ,只改变物只改变物体的形状体的形状, ,因此需要选择橡皮泥、细线因此需要选择橡皮泥、

41、细线; ;实验过程中需要分别测出同一个橡皮泥在不同形状时实验过程中需要分别测出同一个橡皮泥在不同形状时受到的重力受到的重力, ,最后展开讨论最后展开讨论, ,在两次质量相同时在两次质量相同时, ,重力与重力与物体的形状无关物体的形状无关, ,反之则有关。反之则有关。答案答案: :如表如表所选所选器材器材弹簧测力计、橡皮泥、细线弹簧测力计、橡皮泥、细线探究探究步骤步骤将橡皮泥捏成球形将橡皮泥捏成球形, ,用细线拴好用细线拴好, ,用弹簧测力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计测出它的重力G G1 1将橡皮泥捏成长方形将橡皮泥捏成长方形, ,用细线拴好用细线拴好, ,用弹簧测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力计测出

42、它的重力G G2 2分析分析论证论证若若G G1 1=G=G2 2, ,则则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若若G G1 1GG2 2, ,则则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备选例题【备选例题】(2013(2013南京中考南京中考) )甲、乙两位同学做甲、乙两位同学做“探究物体所受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实验。(1)(1)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甲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甲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重力大小重力大小, ,读数时他让钩码保持静止状态读数时他让钩码保持静止状态, ,根据根据_知识可知知识可知,

43、,此时钩码所受的重力大此时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和它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他分别测出一个小和它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他分别测出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的重力大小后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的重力大小后, ,根据实验数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据得出结论: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2)(2)乙同学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乙同学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个, ,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 ,来探究物体所受重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你认为乙同学的做法你认为乙同学的做法_。

44、A.A.不合理不合理, ,因为他没有用同种物质的物体做实验因为他没有用同种物质的物体做实验B.B.不合理不合理, ,因为他没有使物体的质量成整数倍变化因为他没有使物体的质量成整数倍变化C.C.合理合理, ,因为他同样可以得到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因为他同样可以得到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关系D.D.合理合理, ,因为他的操作比甲同学更简便因为他的操作比甲同学更简便【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重力的大小与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本题考查重力的大小与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1)(1)当钩码静止时当钩码静止时, ,钩码受拉力和重力两个力钩码受拉力和重力两个力, ,由二力平由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衡的知识可知, ,钩码受到的拉力和重力相等。钩码受到的拉力和重力相等。(2)(2)因为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因为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与物质的种类无关与物质的种类无关, ,故故选用不同质量的不同物质选用不同质量的不同物质, ,虽然不是最好的实验方法虽然不是最好的实验方法, ,但是仍然可以得出实验结论但是仍然可以得出实验结论, ,故选故选C C。答案答案: :(1)(1)二力平衡二力平衡(2)C(2)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