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鉴赏优选.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9200632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诗宋词鉴赏优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唐诗宋词鉴赏优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诗宋词鉴赏优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宋词鉴赏优选.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唐诗宋词鉴赏优选唐诗鉴赏优选(好事近湓口放船归)【宋】陆游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译文及注释】:好事近:(好事近),词牌名,又名(钓船笛)。“近指舞曲前奏,属大曲中的一个曲调。湓pn口:古城名。以地当湓水入长江口而得名。汉初灌婴始筑此城。故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后改名湓城,唐初改浔阳。为沿江镇守要地。散花洲:古战场。散花洲古时还有散花滩之名。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武昌江水中小岛上,武昌人以其地为吴王散花滩。(舆地纪胜)载:“世传周瑜败曹操于赤壁,吴王迎之至此,酾酒散花以劳军士,故谓之吴王散花洲。白蘋png:蕨类植

2、物,当代称为田字草、四叶菜,多年生浅水植物。(尔雅翼):蘋似槐叶,而连生浅水中,五月有华白色,故谓之白蘋。有人以为白蘋是水鳖。红蓼lio:红蓼是长在岸边比拟常见的植物。沽g酒:从市上买来的酒;买酒。菱lng:水生植物。两角为菱,四角为芰。芡qin:鸡头。(讲文)按:花似鸡冠,实苞如鸡首,故名。生于池沼中的一种一年生大水草,体表有刺,叶圆而大,浮于水面,花茎伸长于水面上,顶生一花,紫色,浆果球形,果内胚乳白粉质,可食用。1白话译文从湓口坐船而来,到了黄昏时,就停留在散花洲准备夜宿。两岸色彩夺目的白苹和红蓼,把小船都映衬得似乎染上了一层新绿。只要有酒的地方那就是家,反正一年四季吃的东西不用愁。等夜

3、宿一晚,第二天又乘风顺流,随意飘荡,不管是在江南还是江北。创作背景公元1175年淳熙二年,范成大邀陆游入幕僚,为成都路抚慰司参议官。陆与范素有诗文之交,因而不甚拘守官场礼数,以致引起同僚讥讽;又因复国抱负和个人功名长久无法得到伸展的空间,故常有较放纵轻佻的行为,被同僚指责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于是陆游索性自号“放翁,并在诗中自我嘲解。这首(好事近),是陆游在公元1179年淳熙六年由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盐改任提举江南西路时所写。当时陆游54岁,在东归江行途中连写十多首(好事近)词,这首词是其中之一。2文学赏析上阕首二句,点明了作者本人从湓口坐船而来,到了黄昏时,就停留在散花洲准备夜宿。同时,陆游在

4、这段时间,是个被同僚以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的人,那么,他对实现抱负,又确实是抱有怀疑的态度。他应该一直都有一种矛盾的心理。次两句,就描绘了陆游欣赏到的薄暮中散花洲两岸的美丽风景。这里应该是写的春夏之交时的景色。白苹和红蓼,色彩就很夺目了,再加上新绿的大背景,多么地美。蓑,这里是指的船上覆盖的草顶。也有可能是人身上穿的蓑衣。但全首词都没有写有雨,没有雨,就一般不会穿蓑衣。“映一蓑新绿的意思,应该是绿色的大背景,绿树、绿草、绿水映衬着这一艘小船,把小船都映衬得似乎染上了一层新绿。色彩明快、比照强烈的美,在这二句中表现得非常好,能够想象出画面,像一幅山水画。读到这里,能够想象陆游的心情应该是闲适遣

5、玩般的兴致。到了下阕,作者的心情转变了,变得低回沉郁起来。首先谈到了“酒,只要有“酒的地方,那就是“家。这不过是借酒消愁罢了。“菱芡四时足,是对上一句的补充。陆游幻想就这样坐着船,四处漂泊,喝饮酒,反正有吃的,就这么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用想不用做,放纵生涯算了,不管什么理想、抱负了就好。等夜宿一晚,到明天又顺着风前行,那前面江南江北是什么样子的,就随它去吧,懒得想了。这里“江南江北还是有含义的。江南是南宋管辖,江北大部分地区被金国所占。一直到老,他都是积极的。他并没有像苏轼、欧阳修那样的旷达自适的心情。下阕写得沉郁,在外表词意下,还隐藏着更多的难言的心情。从“任字就能够看出这点,假如很自适,他

6、不会使用这个“任字。平常口头语有“任他去,“不管他的意思。这里带有一点迫不得已又赌气的意味。而且,他还是为官的,而且一直都在做官,到他70多岁了,皇帝诏他还是出来做了官的。他不是范蠡,他并不是那种无所求的人。2名家点评现代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迦陵讲词讲稿):“该词具含了花间词之深微幽隐富含言外意蕴的特色。3(秋日三首其二)【宋】高翥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螿。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译文及注释】:翥zh:鸟向上飞。组词:龙翔凤翥蛩(qing):蟋蟀。寒螿jing:即“寒蝉,蝉的一种,比拟小,墨色,有黄绿色的斑点,秋天出来叫。【译文】庭前的草儿衔着几分秋意,蟋蟀、寒蝉的鸣叫互相

7、应答;长长的豆荚蔓上缀着一朵朵淡色的小花,它们似乎也了解邻里当和睦,曲曲弯弯地爬过墙头,好象是去慰问隔壁邻家。【赏析】古人讲:“一叶而知秋,作者开篇就捉住了对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小草来写,“衔字使庭草拟人化,让人觉得其富有生命力。诗中的“悲蛩指悲鸣的蟋蟀,“寒螀即寒蝉,“衔秋、“悲蛩、“寒螀表达了作者暗自伤春悲秋,显得妙不可言;第三、四句,作者由“豆花、引蔓作寄托,表现本人“似解通邻好、殷勤远过墙的心意。作者通过一个“衔字,运用拟人手法,把无形的秋详细化形象化,仿fo是小草伸长脖子首先衔住了秋的衣角,而后秋天才会张开它金色的翅膀去拥抱整个庭院乃至世界。长长的豆荚蔓上缀着一朵朵淡色的小花,曲曲弯弯

8、地爬过墙头,好象是去殷勤慰问邻家。作者把自然景物描写得如此有人情味,含蓄地表现了平常与邻居之间的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情形,饱含着诗人满腔的感谢之情或对村居生活的热爱之情。(子夜歌三更月)【宋】贺铸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译文及注释】:深夜的月光照着庭中的梨花好像冬日的白雪,相思的情怀有讲不尽的凄然就像是杜鹊啼血。远去的游子为何没有了音信,当时在柔桑夹道的小路上我忍住了哭声和你道别。只要那陇头的流水仿fo知道我的心意,发出潺潺的声响像是在替我哭泣。子夜歌:即(忆秦娥)。(子夜歌)本南朝民歌,(乐府诗集)列入

9、清商曲吴声歌曲类。其声哀苦。该词情绪与之相类,兼有“三更月之句,故袭用其题。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夜已三更,明月当空,照亮庭院,梨花如雪。梁代萧子显(燕歌行):“洛阳梨花落如雪。杜鹃啼血:传讲杜鹃昼夜悲号于深林中,口为流血,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见(尔雅翼释鸟)。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王孙别后,音信断绝,令人想起春日桑叶初生时分的陌上离别。何许,何处。(楚辞招隐士)云:“王孙游兮不归。李白(忆秦娥箫声咽):“咸阳古道音尘绝。柔桑,嫩桑。(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爰求柔桑。陇头流水,替人呜咽:陇头,即陇山,在今陕、甘交界处。(辛氏三秦记)载,时有俗歌曰:“陇头流水,其声呜咽。遥望秦

10、川,肝肠断绝。关中人上陇者,还望故土,悲思而歌,则有绝死者。此处借之抒发离别之痛。【赏析】:这首(子夜歌)是思妇的子夜的悲歌。上阕紧扣题目描写子夜深闺的寂寞凄凉,下阕抒发思妇的愁苦之情。词虽是写的传统题材,但写景与写人的结合,刻画人物的矛盾心理,却独具特色。开始即直写三更之月,对应词题。然三更,午夜也,正是人们熟睡之时,三更之月,古时只要为某种痛苦熬煎而深夜未眠的人才能见到。这两句形象地刻画留下了一幅静逸美景:皎洁的月光,恰恰映照在那庭院中盛开着的如银似雪的梨花上,辉映出了一片银白的世界,这种银白的世界,对于一个深夜未眠的人看来,给予的刺激真是太强烈了。故下三句,不啻是自然而然脱口而出:“梨花

11、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由于午夜总给人一种凄凉的感受,而如白似雪的梨花,又总会唤起人们一种悲哀痛苦的情绪,更不用讲是在长久不寐的思妇眼中看到的。所以月光芒映下如雪似银的梨花,所给予人的悲凄之感,几乎会使主人公哀哀欲绝,痛断愁肠。此词由所见月下梨花产生的悲哀之情,联想到死后魂化杜鹃尚凄声不断的杜鹃鸟,由其啼血悲鸣,染血杜鹃之花,联想到其声“不如归去,点出了月下人深夜不寐之因:原来是一个闺中少妇,切盼情郎归来。她是那样真诚深情,以致夜不能寐,眼望皎洁月光、如雪梨花而悲戚欲绝。“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假如讲上片中女主人公对情人的思念及由此而产生的悲哀痛苦之情,作者是借助于特别委婉隐曲的手法

12、,以写景的方式暗示的话,下片中女主人公的思想心理已采用直接分析的手法。按王孙,深闺少妇所思念之人也。他音讯断绝,无处寻觅,时间已经很长了。可怜的少妇,只能一夜一夜地在月下彷徨,往日别时情景,幕幕跃入眼帘:分别之时,也是一个春天,娇嫩的桑叶刚刚吐出,枝叶稀疏掩映着的田间小路上,一对难舍难分的情人,强忍着悲哀,吞声而别。“何许状写闺中少妇对情人那种深入而长久的忆念之情。“吞声两字,更将一对情人分离之时欲哭不愿,以免引起对方更大悲哀的那种相互体贴爱惜神情的描摹得颇为真切动人。 “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田陇边的流水,似乎也为他们别时痛苦所感动,不断地发出哀鸣之声,好似也在为他们抽泣。作者巧妙地运

13、用融情入景之法,使无情之物带上了一种有情的心理活动,对离别之情进一步渲染,构造上与上片结句相照应,情调上则进一步加深全词的感伤哀怨气氛。这首词前片重在写景,情由景出,后片重在写情,化情入景。构造上景、情、景依次为用,显得颇浑融完好。又句短韵密,韵脚以短促有力的入声字为主,声迫气促,易于表现一种深浓强烈之情,与全词所抒发的极度悲怆之情特别相合,不失为一篇声情摇曳的上乘之作。5李笠翁谓:“作词之料,不过情号二字,非对眼前写景,即据心上讲情,讲得情出,写得景明,即是好词。(窥词管见)此阕字句虽少,音节虽短,却能情景相生,风神宛然,是一首韵味深长的好词。(好事近)【宋】陈亮横玉叫清宵,帘外月侵残烛。人

14、在画楼高处,倚阑干几曲。穿云裂石韵悠扬,风细断还续。惊落小梅香粉,点一庭苔绿。【赏析】: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吹笛的人和听笛的人。上片四句,除第一句“横玉叫清宵直接写笛声外,其余三句都与写人相关。以“帘外月侵残烛,从侧面描写清夜未眠的听笛之人;以“人在画楼高处,倚阑干几曲直接描写画楼高处的吹笛之人。这首词运用恰切的比喻和奇特的想象,将抽象的笛声详细化。“穿云裂石韵悠扬,风细断还续用比喻的手法,写笛声骤起,如穿云裂石,悠扬激昂;“惊落小梅香粉,点一庭苔绿用想象的手法,写笛声惊落了梅蕊香粉,在绿苔上留下了点点痕迹。此两句的妙处还在于:描写细腻,形象生动,层次丰富。“落小梅既指曲调,亦指梅花因笛声所激而

15、花粉飘落,具有艺术夸大效果。词人既以优美的景物形象表现笛声之美,又通过“香字表现敏锐的嗅觉感受,通过“点字表现细微的听觉感受,描写出笛声具有活、色、声、香的艺术感染力。擅长炼字、炼句。“惊“落“点三字,前后照应,用字飞动传神,词句流转遒劲。意境浑成雅洁。以景语作结,余音绕梁,低回婉转。(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唐】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赏析】:这是李白放逐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遭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遭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放逐夜郎

16、。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本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放逐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是多么遥远,多么隔膜啊!望而不见,不免感到惆怅。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感到格外凄凉,仿fo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此调题解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fo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

17、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同时使人联想到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讲。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诗论家所讲的“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进而有力地衬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所以(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是很有见解的。清代的沈德潜讲:“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唐诗别裁)卷二十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人从“吹玉笛、“落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的弦外之音。此外,这诗还好在其独特的艺术构造

18、。诗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半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宋代】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译文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豪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寻欢作乐的地方,她登楼向远处望去,却看不见那通向章台的大路。春已至暮,三月的雨伴随着狂风大作

19、,再是重门将黄昏景色掩闭,也无法留住春意。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赏析上片开始三句写“庭院深深的境况,“深几许于提问中含有怨艾之情,“堆烟状院中之静,衬人之孤单寡欢,“帘幕无重数,写闺阁之幽深封闭,是对大好青春的禁锢,是对美妙生命的戕害。“庭院深深,“帘幕重重,更兼“杨柳堆烟,既浓且密生活在这种内外隔绝的阴森、幽遂环境中,女主人公身心两方面都遭到压抑与禁锢。叠用三个“深字,写出其遭封锁,形同囚居之苦,不但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身独处,而且有心事深沉、怨恨莫诉之感。因而,李清照称赏不已,曾拟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显然,女主人公的物质生活是优裕的

20、。但她精神上的极度苦闷,也是不言自明的。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帘深楼迥及“乱红飞过等句,殆有寄托,不仅送春也。或见(阳春集)。李易安宁为六一词。易安云:“此词余极爱之。乃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旧(临江仙)也。毛先舒(古今词论):永叔词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悲伤,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玉勒雕鞍下面诸句,逐层深化地展示了现实的凄风苦雨对其芳心的无情蹂躏:情人薄幸,冶游不归,意中人任性冶游而又

21、迫不得已。下片前三句用狂风暴雨比喻封建礼教的无情,以花被摧残喻本人青春被毁。“门掩黄昏四句喻韶华空逝,人生易老之痛。春光将逝,年华如水。结尾二句写女子的痴情与绝望,含蕴丰厚。“泪眼问花,实即含泪自问。“花不语,也非回避答案,正讲少女与落花同命共苦,无语凝噎之状。“乱红飞过秋千去,不是比语言更清楚地昭示了她面临的命运吗?“乱红飞过青春嬉戏之地而飘去、消逝,正是“迫不得已花落去也。在泪光莹莹之中,花如人,人如花,最后花、人莫辨,同样难以避免被抛掷遗弃而沦落的命运。“乱红意象既是下景实摹,又是女子悲剧性命运的象征。这种完全用环境来暗示和衬托人物思绪的笔法,深婉不迫,曲折有致,真切地表现了生活在幽闭状

22、态下的贵族少妇难以明言的内心隐痛。当然,溯其渊源,此前,温庭筠有“百舌问花花不语(惜春词)句,严恽也有“尽日问花花不语(落花)句,欧阳修结句或许由此脱化而来,但不独语言更为流美,意蕴更为深厚,而且境界之浑成与韵味之悠长,也远过于温、严原句。(日长简仲咸)【宋】王禹偁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作品注释简:即书信,用为动词。仲咸:冯伉的字,与王禹偁同为988年太平兴国八年进士,故诗中称同年,且同在商州主持政务。伯阳:即老子。牢落:无所寄托的样子。如陆机(文赋):“心牢落而无偶。作品译文白天变长了,

23、黄昏前的光阴怎么打发呢?偏远的州郡里,官衙闲寂,尽日掩门。翻开杜甫的集子,在诗的世界里徜徉;从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中窥见道的本原。北院繁花千片随风飘落,月亮升起时在东楼有美酒相伴。若不是和我同年考中进士的你在商州主持政务,我寥落的情怀又能向谁述讲呢?作品赏析此诗作于诗人贬谪商州任团练副使时,沉郁苍凉,感慨万端,但又“怨而不怒。首句“日长点题,覆盖全篇,讲明写信原因,意在微露全诗之旨。此句也是情语,刻画了诗人“寂寞恨更长的苦闷心情。次句“闲字,聚全诗精神,为一篇眼目。诗人口中讲闲,正是心中不肯闲之故。他为官清正,有志改革,然而991年淳化二年,由于徐铉诬陷,抗疏论道而获罪,因此贬谪商州。故一“闲

24、字,凝聚着作者的不满和惆怅,苦闷和孤单。正所谓“一字妥贴,全篇生色。在王禹偁的作品中,“闲字触目皆是。如:“副使官闲莫惆怅(寒食),“从今莫厌闲官职(春居杂兴),“伴吟偏称作闲官(馆舍竹)等。还有用作题目的,如(幕次闲吟)、(闲居)等,都表达了这种情怀。“郡僻、“昼掩门对闲字作了进一步渲染。下面三联均承此而来。颔联是写读书销愁。王禹偁的诗借鉴杜甫、白居易,“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他用“开诗世界来盛赞杜甫,独具慧眼。但醉翁之意不在酒,诗人意在杜甫诗中寻觅知音,有所寄托,借杜诗之酒杯浇自已之块垒,拧发其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的悲凉心境,他又从老子(道德经)中寻求精神归宿。在他的诗中,像“安得

25、君恩许归去,东陵闲种一园瓜(新秋即事)之类表现隐居思想的诗不少。但他始终没有避世,“便似人家养鹦鹉,日笼腾倒入新笼(量移后自嘲),占主导地位的还是“直道虽已矣,壮心犹在哉(谪居)的积极用世思想。这种矛盾,他本人也了然于心,“张翰精灵应笑我,绿袍照旧惹埃尘(松江)。他用杜甫和老子的作品合联,正暗示出这种复杂心理。寄托诗人在书中没有找到寄托,想从自然界中寻求安慰。他趁黄昏月出之际,单独登楼以遣心中幽怨,但映入眼帘的是万花飘零的萧瑟景象,意在排遣,却又添了一段伤春之情。诗人孑然一人,抑郁不平的心情无法向人倾诉。颈联未用一处情语,而孤单寂寞之情毕现,寓情于景,特别巧妙。“月上一词外表上无关紧要,实际上

26、交代了流动的时间,又将诗人的感情转进一层,白天难熬盼黄昏,到了黄昏,只要酒杯在手了。尾联突然一转,豁然洞开,抒发了诗人同仲咸亲密无间的感情。当时,他常以诗赠仲咸,离商州之日即赋诗留别:“二年商岭赖知音,借别难藏泪满襟。(留别仲咸)可见两人友谊很深。但若用肯定的句式,便会索然无味。这里妙用反问句法,暗将仲咸与世俗比照,愈见仲咸的高义和世俗的薄情。这样造句,含蓄蕴藉,内涵丰富。此诗语言平易,风格清新,饶有风韵,与白居易相近。章法井然,一气流转,“共谁论、“酒一樽、“昼掩门等前呼后应,始终紧扣一“闲字。二、三联对仗也很工稳。(鹧鸪天送廓之秋试)是宋代词人辛弃疾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所作的一首送

27、别词。此词主要写作者对范开参加科举应试的热情鼓励和美妙祝愿。全词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用典广泛且合理,在运用意象和创设意境上充分体现了豪放词的特点。鹧鸪天送廓之秋试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词句注释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等。双调五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廓之:立即编次(稼轩词甲集)之范开,辛弃疾的门人。其生平事迹不详。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是对科举制度中乡试的借代性叫法,考试时间在农历秋季八月,即乡试,也叫秋闱;地点在南、

28、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考中者称举人。在乡试的次年春天,乡试的得中者在京城的礼部贡院参加会试。白苎zh新袍:白苎是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王直方诗话):“梅圣俞在礼部贡院考校时和欧公(春雪诗)云:有梦皆蝴蝶,逢袍只苎麻。按:宋代举子均著苎麻袍。嫩凉:微凉,初凉。“春蚕句:典出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诗:“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原意指行军时禁止兵士喧哗让他们含着竹片,这里指考场一片寂静只听见笔与纸摩擦的沙沙响声。“禹门句:禹门,即龙门,相传龙门为大禹所凿。(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桃花浪起,江海鱼集龙门下,跃而上之,跃过者化龙,否则点额暴腮。古时以“

29、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也以“桃花浪比喻春闱即会试。(古今小讲赵伯升茶肆遇仁宗):“来年三月桃花浪,夺取罗袍转故土。清李渔(慎鸾交悲控):“亏你做中流砥柱桃花浪,不似那跳龙门的个个颠狂。“月殿句:比喻登科做官。宋制,各州折郡漕试解试均于八月举行,正桂子飘香时节。(避暑录话):“世以登科为折桂。鹏北海:典出(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北冥,一作“北溟,即北海,泛指北方的大海。凤朝cho阳:典出(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朝阳,指山的东面。书

30、剑:书和剑。唐温庭筠(过陈琳墓)诗:“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参军。青云去:一作“青云上。(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於青云之上。后以“青云直上比喻人仕途顺遂,升迁很快,亦即官运亨通,迅速升到高位。举子忙:(南部新书)乙:“长安举子自六月已后落第者不出京,谓之过夏七月后投献新课,并于诸州府拔解。人为语曰:槐花黄,举子忙。举子:科举考试的应试人。白话译文廓之你在这初秋微凉的天气、穿着白色苎麻织成的新衣、离开我去参加科举考试。我仿fo看到了你以后参加考试的情景,你将与其他考生们一道在考场里专心致志地书写,如同春蚕啃食桑叶,回廊里沙沙有声。乡试放榜时飘拂的桂花香已经先

31、散向了月殿,你一定能名登桂榜,蟾宫折桂;不仅如此,连下一年桃花浪涌起时像鱼跃龙门一样考试得中的会试也已经为你准备好了。如今你携带着书和剑走向应试的辽远广阔之路,就像鲲鹏从北海展翅翱游到南海,又像凤凰飞向东升的太阳。明年的今天,你早已青云直上,那时你能够轻松愉悦地闲看世间的举子还在为功名奔忙。作品鉴赏这是一首送别词。首句“白苎新袍入嫩凉中的“嫩字很有意蕴,词人将天气的凉快感受着一“嫩字来表现,可谓出语惊人。这种“陌生化的表达,将秋天天气微凉、清爽和清新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次句“春蚕食虽响回廊就是在首句所点明的环境基础上写范廓之可以以讲是考生们穿着白色苎麻做的新衣服在微凉的天气里端坐在考场中,奋

32、笔疾书而发出了如春蚕嚼桑叶般的沙沙声的情景。这样写,突出了“秋试之“秋的季节特点,在秋高气爽的季节,参加应试的举子们奋笔疾书、紧张繁忙的情状通过“春蚕食叶的比喻表现出来。此词突出的表现手法是虚实相生。上阕点明时令和环境。“白苎新袍入嫩凉是实写送别的季节初秋、天气环境微凉、被送者的穿着白苎新袍;“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是虚写,想象仲秋时节范廓之参加秋试的情景、此次秋试的结果以及下一年参加春闱的结果,虚实结合。下阕,“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用比喻的手法实写廓之携书剑登程的情景,实中有虚,以虚喻实,喻体“鹏北海,凤朝阳意境豪迈雄壮,充满对廓之的鼓励;“明年此日青云去

33、,却笑人间举子忙完全是虚写,想象廓之连中两试后轻松愉快的心情,表达了对廓之的美妙祝福。此词在意象运用与意境创设上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朝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既文又武,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此词用典也很突出,“春蚕食叶“禹门“桃花浪“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青云都用了典故。如桃花浪,典出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六:“鲍氏安国、安行、安世兄弟,三科连中,故程文昌伯禹赠之诗,有七年三破桃花浪之句。而“月殿先收桂子香暗喻“蟾宫折桂,“折桂一词源于(晋书郤诜传)“累近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

34、山之片玉。此后即将朝廷科举中选拔人才称为“折桂。借喻高中状元。词人借用这两个典故,含蓄地表达对范廓之参加“秋试的美妙祝愿,祝愿他金榜题名。这虽是一首送别词,但由于是送人参加科考,自然不必如一般的送别诗般抒写离情别绪,而侧重于对应考者热情的鼓励和美妙的祝愿,合情合理。(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此词蕴含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久别重逢的喜悦、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和离别在即的愁绪。全词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虚实处理得当,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富有浪漫色彩。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讲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

35、尽,红树远连霞。1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注释译文编辑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词句注释临江仙: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名,双调小令,共六十字。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金銮:帝王车马的装饰物。金属铸成鸾鸟形,口中含铃,因指代帝王车驾。这里指皇帝的金銮殿。前蜀毛文锡(柳含烟)词:“昨日金銮巡上苑,风亚舞腰纤软。唱第:科举考试后宣唱及第进士的名次。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唱第听鸡集,趋朝忘马疲。上国:指京师。南朝梁江淹(四时赋):“忆上国之绮树,想金陵之蕙枝。薄宦:卑微的官职。有时用为谦辞。晋陶潜(尚长禽庆赞):“尚子昔薄宦,妻孥共早晚。

36、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山:即阆风巅。山名,在昆仑之巅。(海内十洲记昆仑):“山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之辉,名曰阆风巅;其一角正西,名曰玄圃堂;其一角正东,名曰昆仑宫。阆苑:指传讲中神仙寓居的地方。君家:敬词。犹贵府,您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孤城:边远的孤立城寨或城镇。唐王昌龄(参军行)之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寒日:寒冬的太阳。唐李百药(登叶县故城谒沉诸梁庙)诗:“总辔临秋原,登城望寒日。离愁:离别的愁思。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驴鞭半袅,吟肩双耸,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1-2白话译文还记得当年刚刚进士登第时,春

37、风得意,自以为前途似锦。可如今却是官职卑微身老天涯。分别十年以来我一事无成,白白辜负了当年新科进士的宴会。听讲您要到的阆州有阆山能够通往神仙阆苑,可我登上高楼却望不到您的家。独处孤城寒日无端西斜,离别愁绪难以讲尽,只见那经霜的红树连接着远处的红霞。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创作背景此词当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当时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2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作品鉴赏此词上片抚今追昔。先怀念过去。久别的朋友来访,词人无比喜悦地与朋友畅谈从前:当年本人与朋友一同参加科举殿试,同榜及第,金銮殿上一同被皇上唱报名次,然后一同跨

38、马游街,到琼林苑赴宴赏花,在繁华的汴京,本人和朋友都觉得春风得意、前程似锦。再感慨如今。分别十年,岁月沧桑,如今本人却远离京城、身贬滁州、官职卑微,多年在人生的岔路口彷徨,无所成就,徒然辜负了当年皇上的隆恩和风荣耀耀。过去的得志与如今的失意构成鲜明的比照,抒发了词人对过去春风得意的岁月的怀念与留恋,对本人宦海浮沉、如今遭受贬谪的境遇的郁闷与悲叹。下片抒写对朋友的情意。先写对朋友的留恋与关心。听讲朋友要去赴任的阆州和神仙的住处相通,那么本人今后就再也见不到朋友了,即便登上高楼也够不着神仙之地,看不到朋友的家。久别重逢,自是喜悦,但离别在即,分别难再相见,怎能不让人依恋不舍;何况朋友任职的四川阆州

39、与本人的贬所滁州相比,是更偏僻、蛮荒之地,本人和朋友“同是天涯沦落人,朋友也要善自保重啊。再想象朋友离开后本人的离愁别绪。朋友的离去,使滁州似乎变成了孤城,太阳不再令人暖和,一天天的日子显得空虚、难以打发,生活孤单、清冷、无聊,心里充满无尽的离愁,只能将思念付予那些经霜的红树以及与它们相连的远处的红霞。此词风格飘逸。首先,多重时空转换变化,有重聚的如今,有同榜及第的十年前,还有即将到来离别之后;有词人与朋友都风光得意的汴京,有词人“薄宦老天涯的滁州,有朋友即将赴任的阆州,还有神仙居处的阆苑,境界开阔。其次,多处用虚笔,回忆过去,想象朋友的去处,想象朋友离开后本人在滁州的情形,笔触灵动超逸。最后

40、,想象奇特,词人忽发奇想,将人间僻地的阆州点化为天上仙境阆苑,赋予阆州以神奇、浪漫、缥缈的特点,具有神话色彩。再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讲二字导入传讲,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若。全词蕴含了词人丰富的情感。有因朋友远道来访的喜悦,有对过去美妙光阴的怀念与留恋,有对本人宦海浮沉、一无成就的悲叹,有和朋友同病相怜的感慨,更有对朋友离别在即的不舍与忧愁。未展芭蕉唐钱翊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丰富而优美的联想,往往是诗歌创作十分是咏物诗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首句从未展芭蕉的形状

41、、色泽设喻。由未展芭蕉的形状联想到蜡烛,这并不新颖;“无烟与“干也是很平常的形容。值得一提的是“冷烛、“绿蜡之喻。蜡烛通常给人的感觉是红亮、暖和,这里却讲“绿、“冷,不仅造语新颖,而且表达出诗人的独特感受。“绿蜡给人以翠脂凝绿的美丽联想;“冷烛一语,则使人感到那紧紧卷缩的蕉烛上面似乎覆盖着一层早春的寒意。“芳心犹卷怯春寒。卷成烛状的芭蕉,最里一层俗称蕉心。诗人别开生面,赋予它一个美妙的名称芳心。这是巧妙的暗喻: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的少女。从外表看,和首句“冷烛、“绿蜡之喻似乎脱榫,其实,无论从形象上、意念上,两句都是一脉相通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有心惜别的蜡烛本来就可用以形容多情的少女,所

42、以蕉心烛心芳心的联想也很自然。“绿蜡一语所显示的翠脂凝绿、亭亭玉立的形象,也容易使人联想到美丽的女性。在诗人想象中,这在料峭春寒中卷缩着“芳心的芭蕉,仿fo是一位含情脉脉的少女,由于寒意袭人的环境的束缚,只能暂时把本人的情怀隐藏在心底。假如讲,上一句还只是以物喻物,从未展芭蕉的外在形状、色泽上进行描摹刻画,求其形似;那么这一句则通过诗意的想象与联想,把未展芭蕉人格化了,到达了人、物浑然一体的神似境界。句中的“犹字、“怯字,都极见用意。“犹字不只明写目前的“芳心未展,而且暗寓将来的充分舒展,与末句的“会被东风暗拆遥相照应。“怯字不仅生动地描绘出未展芭蕉在早春寒意包围中卷缩不舒的形状和柔弱轻盈的身

43、姿,而且写出了它的感觉与感情,而诗人的细意体贴、深切同情也自然流注于笔端。三、四两句却又另外设喻。古代的书札卷成圆筒形,与未展芭蕉类似,所以这里把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书札。从第二句以芳心未展的少女设喻过渡到这一句以缄封的书札设喻,似乎又不相连属,但读时却感到浑然一片。这微妙就在“藏字上。书札紧紧封缄着,它的内容写信者的一片“芳心就深藏在里面,好象不愿意让人知道它的奥秘。这和上句的“芳心犹卷在意念上完全相通,不过上句侧重于表现客观环境的束缚,这一句则侧重于表现主观上的隐藏不露。未曾舒展的少女情怀和包蕴着深情的少女书札,本来就很容易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但三、四两句并非用另一比喻简单地重复第二句的内

44、容,而是通过“藏何事的设问和“会被东风暗拆看的遥想,展示了新的意境,抒发了更美妙的情思。在诗人想象中,这未展芭蕉像是深藏着美妙情愫的密封的少女书札,严守着内心的机密。然而,随着寒气的消逝,芳春的到来,温暖的东风总会暗暗拆开“书札,使美妙的情愫呈露在无边的春色之中。既然如此,又何必深藏内心的奥秘,不主动地坦露情怀,迎接东风,欢呼春天的到来呢?诗人并没有点明,读者却不难理睬。句中的“会字,下得毫不着力,却让人感到芭蕉由怯于春寒而“不展,到被东风吹开,是顺乎自然规律的;而“暗字则极精细地显示出这变化经过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这两个词语,对深化诗的意境有重要的作用。诗意的想象与联想,归根结蒂还是;于对

45、生活的细心体察和深切体验。假如钱翊对生活中遭到环境束缚、心灵上遭到禁锢的少女缺乏了解与同情,那么他是无论怎样不会产生上面那一系列诗意的联想的,也绝不会从单调的未展芭蕉身上发现含情不展的少女的感情与气质的。(刘学锴)(唐诗鉴赏辞典)P131004广州一模参军行李白百战疆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这首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这句虽是从铁穿着笔,却等于从总的方面对诗中的主人公作了最扼要的交待。有了这一句作垫,紧接着写他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

46、验“城南已合数重围。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我方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目的,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诗昕要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沮丧,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紧张

47、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将这场触目惊心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疆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疆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刚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完全传奇化了。诗让人不觉得出如今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象这样在一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假如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情概是写不出的。(余恕诚)(唐诗鉴赏辞典)P250发潭州杜甫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名高前后事,回顾一伤神。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峡,准备北归洛阳,终因时局动乱,亲友尽疏,北归无望,只得以舟为家,漂泊于江陵、公安、岳州、潭州一带。(发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