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景观设计理念.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9193704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岸景观设计理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岸景观设计理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岸景观设计理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岸景观设计理念.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岸景观设计理念河岸景观建设理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水利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因而要用一种新立场、新态度、新视野、新方法去进行研究。河岸已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娱乐,强身健体的城市公共空间。1目前水利治理中河岸景观的基本现状过去几十年里,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河道综合治理时,只考虑其水利技术要素,不关心其它功能,更无暇顾及景观设计。水系污染、江河断流、生态环境恶化、美丽的自然特征消失、自然景观被人工化等问题相继发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河流的治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河流能够给社会生活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2河岸景观设计中须把握的基本原则河道,在一个城市的发展中,

2、不仅仅是知足城市防洪和用水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美化城市并且又促进城市的发展。在详细的规划设计中应把握下面原则:(1)坚持生态化原则。把握人与自然的设计主题,在保护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高度结合,使之具有很高的园林艺术观赏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有机融合。(2)坚持自然化原则。造园方式上要依地就势,追求自然古朴,体现野趣。(3)坚持整体性原则。把城市河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段互相衔接、照应,各具特色,连成整体。3生态建设对河岸景观的要求根据建设水和绿色的长廊、充满活力和文化的河流、多姿多彩公园化的河流、清澈而舒适的河流、绿色、水、文化协调的河流等河岸

3、景观设计要求,使河流真正成为生态河流、文化河流、景观河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河道水环境的支撑和保障。4河岸景观设计探索近年来,X县特别重视河岸景观,注重把城市水利与旅游、休闲结合起来,尤其是在滨河带的建设上,树立了新的理念,把穿城而过的河道当作城市的一个靓点,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将滨河带改造成为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场所,一个令当地人骄傲的地方。4.1河岸景观设计要与城市景观建设相结合河岸景观建设通过堤园结合,连片开发沿江景观带,实行立体绿化,整治堤防滩地,改善整体环境,建成带状公园,体现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建设理念,对于促进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生态档次,打造城市景观新亮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4.2利用水体的多样化与河岸景观融为一体水体与各种景观协调配置,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怡情悦性都有直接的陶冶和感化作用。同时,水作为一种资源,能够用来养殖和种植各种水生物,又兼有观赏价值。另外,水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对精神文明建设也同样有其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因而,水域景观在旅游景观构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充分利用水体的多样性,能够为河岸景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4.3河岸景观设计要注重与河岸亮化、绿化设计相协调河岸景观设计经过中,通过亮化、绿化设计和水景设计之间的相互协调、互为依托,沿河两岸的建筑在灯光的照射下,高低错落、明暗相间,显现出建筑的.独特美、艺术美,加强河

5、岸的纵深感;河边的树木、花草、小品、庭园灯衬托出河岸的恬静、温馨。在详细规划中要根据沿河两岸的特征、功能、风格、社会历史背景及环境等因从来设计亮化工程,并将植物水岸生长的自然选择规律融入其中,塑造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景观。5X县河岸景观设计理念及实践根据X县提出的建设国家园林县城和创立龙城水乡新X县的宏伟目的,近年来,X县对城市河岸工程也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如沿河绿化整治工程,包括河堤堤坝建设、两岸绿化景观带建设等内容,通过前期的治理,加强了防洪功能,建成后的河岸集防洪、美化等功能,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在原有河道基础上,将一些零散小河道有效组织连接起来,搭小桥,疏通河道,通过水生植物和乔灌木的有机组合,建成了滨河公园,根据X县的人文环境,与汉文化建筑的交相照应起来,组成了汉之源景区。近年来,X县河岸景观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变。但对照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要求来看,在沿河景观建设方面也存在诸如水岸资源利用不够、水体毁坏严重、植被资源利用不够、河滨绿化及景观建设不够等问题。现X县规划局、园林局正着力这些问题,着手引湖入城工程和护城运河整治绿化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