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历史故事最新大全_1.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9177153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历史故事最新大全_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经典历史故事最新大全_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典历史故事最新大全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历史故事最新大全_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典历史故事最新大全经典历史故事最新大全中华民族延续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对于有些历史你可能有所耳闻,在这些历史中有很多有趣的事也许是你不知道的,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述几个有趣的历史故事。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经典历史故事,方便大家学习。经典历史故事1元好问是金朝末年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被尊称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感兴趣的读者能够跟着趣历史我一起往下看。他生活的年代漫天兵火,蒙古铁骑屡屡发动对金朝的进攻,中原百姓处于流离失所之中,元好问跟着父母吃了不少苦。他在动乱之中苦学不辍,31岁进士及第,35岁踏入官场,先后干过国史院编修、县令、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勤勉尽职,官声很好。

2、金朝灭亡后,看破红尘的元好问做了个隐居者,在文学艺术众多领域深耕细作,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元好问他是诗人,创作的“丧乱诗具有诗史的意义,再掀杜甫之后现实主义诗风之高潮;他是词人,留下词作377首,内容深邃,堪称金代一朝之冠;他是小讲家,撰写了志怪短篇小讲(续夷坚志),看似荒唐不经,实则鞭挞黑暗之现实;他是散曲名家,用俗为雅,化故为新,具有创始性;他是史学家,编纂(中州集),“以诗存史,为金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他是文艺理论家,对汉朝以来的各种诗歌风格与重要诗人都进行过点评,而且是“以诗评诗,点评精当,文采斐然,再续杜甫风范;他是社会活动家,朋友遍及当时的三教九流,既有权贵名流,也有乡野村夫

3、,有文字可考的达五百余人。这位“北方文雄对谁有再造之恩呢?就是名列元曲四大家的白朴。白朴的父亲白华是金朝高官,作为官宦家庭的公子哥,白朴本该锦衣玉食、前途无量,无奈身逢乱世,蒙古攻金,金朝摇摇欲坠。金哀帝由汴京(开封)逃往归德(今河南商丘)时,白华抛下妻子和儿女,只身跟随皇帝南下。没太多久,蒙古军攻陷汴京,兵荒马乱之际,白朴和母亲失散,孤苦无依,情况危急。白朴元好问此时也在汴京城,他跟白家是世交,恰好碰到了白朴,就收容了他,并给予精心照顾。白朴不幸身染瘟疫,生命垂危,元好问不顾本身被传染的危险,不分昼夜地将他抱在怀中看护。白朴死里逃生,竟然在得病后的第六天出了一身大汗而痊愈。元好问的侠肝义胆,

4、为中国保留了一位元曲大家!白朴聪明机灵,喜欢读书,元好问对他悉心培养,白朴深受其益。白朴的父亲白华后来投靠蒙元为官,与元好问、白朴在真定相遇,父子终于团圆。这段年幼时的惨痛经历,给了白朴很大的心理创伤,他憎恶蒙古统治者的残暴,内心深处始终不成认本人是元朝的子民,也不愿为元朝效力。他长大成人后,才名远扬,推荐他为官的人不少,但他把这些时机通通放弃,终生以“亡国遗民自居,浪迹于江湖之中,寄情于山水之间,靠写诗作词来抒发本人内心的不满与苦闷。不过,这样倒造就了一代元曲大家。白朴流传下来的杂剧有16部,最有名的是(梧桐雨)和(墙头马上)。前者写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写得凄苦悱恻,雄浑悲壮,王国

5、维称之为“元曲之冠冕;后者写的是争取婚姻自由的故事,是一出跌宕起伏、热情奔放的喜剧。这两部作品,历来被以为是爱情剧中的成功之作,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对后代戏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经典历史故事2贺若弼,复姓贺若,字辅伯,公元544年出生于河南洛阳,是隋朝著名的将领。贺若弼出生在将门之家,贺若弼的父亲名叫贺敦,以勇武刚烈而知名,当时在北周为金州总管,可是贺若敦因口出怨言,遭到了北周晋王宇文护所不容,逼令自杀。为了让儿子汲取本人的教训,贺若敦用锥子把贺若弼的舌头刺出血,告诫他要慎言,贺若弼谨遵父亲的教导,认真做好本人的本份。贺若弼年少时就怀有远大的志向,博闻强志,文武双全,因而得到了北周齐王宇文

6、宪的赏识,就给他官做,不久后就升迁为小内史。公元581年,杨坚受禅登基,改国号隋,是为隋文帝,在杨坚执政后,就有吞并江南、统一中国的愿望,于是杨坚就经常和众将上了伐陈的妙计,其中贺若弼不辱使命为杨坚献策献计,深得杨坚赞扬。为了能够用最小的兵力获得胜利,在进攻陈之前,贺若弼做了大量准备。由于战场在南方,那必有水仗,在水上打仗最重要的就是船只了,为此,贺若弼用自带的老马私下与人交易船只,。贺若弼购买了大量的船只,然而他却把这些船只逐一藏了起来,又买陈旧船只五六十艘,把它们安置在小河当中,造成一种陈军以为隋朝军队没有船队的假象,进而让他们回去禀告将领,然后放低警觉,这样陈朝就会轻敌。我们大家都知道,

7、轻敌乃兵家大忌,所以这一战注定了陈朝会大败,而贺若弼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由于北方军队在水上的作战能力一向不如南方军队,用这种方法佯装,更容易使南方的军队相信,足以讲明贺若弼的作战谋略高深。另外,贺若弼还频繁的更换边防兵士,而且每一次换兵士的时候贺若弼都搞出了很大的动静,大张旗鼓,扎营扎寨,还让手下的士卒沿着江边射猎,有多大的声音,就闹出多大的动静,迷惑陈军,让陈朝以为隋朝要进攻了,这样弄的次数多了,让陈朝的兵士以为隋军只是简单的换防,让他们疏忽了防范。公元588年,隋文帝杨坚决意消灭南面的陈朝,实现统一全国的大业,杨坚发动50万大军伐陈,隋军自长江上游至下游分八路攻陈,贺若弼为行军总管,率军出

8、广陵,集中在长江北岸。大敌当前,荒淫骄侈的陈叔宝没有一丝即将国破家亡的危机意识,他以为这又是隋军的一次换防,又自恃长江天险,不采纳众将领请求积极备战的建议,反而在这年底,大张旗鼓地准备即将到来的元会之庆。面对虎视眈眈的隋军,陈朝本来并不牢固的江防,显得更为薄弱。不多久,隋朝的大军就压制陈朝边境,作为战略要地,京口、采石两地形势危急,然而荒.唐的陈后主听信谗言,以为这时候从京师调拨军队舰船,既影响到元会之庆的排场,也显得国家怯弱,而且凭着长江天险,隋军根本不可能飞渡而过,于是没有及时向京口、采石增援。此时驻扎在京口对面长江北岸的隋军将领是行军总管贺若弼发挥才智,运用一招“瞒天过海的计策大败陈军。

9、就在公元588年的正月初一这天,前期已经做足了功课的贺若弼突举大军,渡江而来,直袭京口。而陈军由于中了贺若弼“瞒天过海的计策,竟然没有一丝发觉,直到大军压境陈后主才懊悔不及。贺若弼率兵袭击京口,并一举拿下军事重镇,采石也被隋军另一员大将韩擒虎攻占,并攻入建康生擒下陈后主,自此,陈朝灭亡。灭陈后的贺若弼由于平陈有功,隋文帝杨坚下诏给予褒奖,封他为上柱国,封爵宋国公,享食三千石,给予很多赏赐,不久后转右武候大将军。贺家人也由于贺若弼的功绩沾了光,都当上了一官半职,随着地位的愈加显赫,贺若弼的生活也变得奢侈,穿金戴银,吃遍山珍海味。贺若弼还骄傲自满,志得意满之际的贺若弼开场得意忘形,以为满朝文武中本

10、人的功绩最大,常以宰相自许。592年杨素出任宰相,贺若弼心理异常不平衡,还将不满的情绪显露出来,口出怨言,因此被免官。过了几年贺若弼仍不知悔改,怨气越来越重,没办法,隋文帝杨坚只好把他下狱。在狱中,隋文帝有问过他“我任命高颎、杨素为宰相,你却总是放言,讲这两个人只是酒囊饭袋,这是什么意思?贺若弼答道:“颎,臣之故人,素,臣之舅子,臣并知其为人,诚有此语。满朝大臣知道这件事后,都要求隋文帝杀掉他,但是杨坚念及以往的功绩,遂免他一死,削去爵位贬为庶民。当年杨广还是太子的时候有问过贺若弼关于当朝名将的问题,杨广问道:“杨素、韩擒、史万岁三人,俱称良将,优劣怎样?贺若弼回答:“杨素是猛将,非谋将;韩擒

11、是斗将,非领将;史万岁是骑将,非大将杨广又问:“然则大将谁也?贺若弼拜着讲道:“唯殿下所择。弦外之音,当下的大将唯有本人一人。贺若弼就是这样的骄傲自满,好大喜功,口不择言,太自负,以致于在公元607年隋炀帝巡幸到榆林一带,建造了一个能够包容上千人的帐篷,贺若弼以为太过奢华,与高颎、宇文弼等人私下里私自讨论,议论隋炀帝的不为,不料被人告发,最终杨广以他诽谤朝政为由,将贺若弼与高颎、宇文弼等人一起诛杀,时年64岁,最终他还是没有记住父亲临刑前的教导,落得一个惨死的下场。经典历史故事3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三国时期魏国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在

12、三国这个时代,司马懿的成功和他超高的情商离不开关系。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屡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奉献。73岁逝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司马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周朝,以夏官为司马。其后程柏休父,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锡以官族,因此为氏。楚汉间,司马昂为赵将,与诸侯伐秦。秦亡,立为殷王,

13、都河内。汉以其地为郡,子孙遂以为家。司马懿的高祖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隽为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司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个“达字,当时号称司马八达。晋武帝司马炎诏书讲:“本诸生家,传礼来久司马懿为司马防次子。“少有奇节,聪明多大概,博学洽闻,伏膺儒教。东汉末年,司马懿生于乱世,“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称,司马懿二十岁前,杨俊曾见过他,讲他绝非寻常之子;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曾对司马朗讲:“你弟弟聪明懂事,做事果断,英姿不凡,不是你所能比得上的。(三国志)裴注记,司马懿少年时和著名隐士胡昭关系很好。因与同郡的周生等人

14、结怨而被谋害,胡昭知道后立即涉险寻找,在崤山渑池之间找到周生一行,请求他们放过司马懿,周生开场不肯,但胡昭哭泣的诚意最终还是感动了他,救下司马懿。三国中,情商最高的人我个人以为是司马懿,司马懿的情商相当之高,他懂得分辨局势,懂得顾全大局,同时也明白君臣差异,从各次战役中以及与诸葛亮的屡次战斗中都能够看出他的情商与智商都非常高,这也为他成后成为最后的赢家埋下伏笔。第一、曹操在世时,郭嘉曾遗言交代曹操要防范司马懿,曹操也料想司马懿日后必反。可司马懿却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知道郭嘉是曹操手下第一军师,而曹操是乱世之奸雄。正是这样超强的组合,却未能动司马懿一根毫毛。由于聪明的司马懿知道本人的处境,于是

15、隐忍低调,愈加卖力工作,打消了曹操的疑虑,这情商真是没得讲。第二、战场上诸葛亮对战司马懿,从来没占到什么便宜。当年诸葛亮北伐,屡受司马懿阻击,诸葛亮被司马懿拖得半死,无奈之下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女人衣服,想刺激他出战。实话讲,诸葛亮已经黔驴技穷,这算是什么计策呢?相反,高情商的司马懿哈哈一笑,给诸葛亮写了封感谢信,并通过问询,得知诸葛亮睡眠少饭量小,将不久于人世矣。第三、曹睿即位后,曹真任大司马,权倾朝野,排斥司马懿,司马懿以静制动,并借诸葛亮之手除掉曹真,后曹爽掌权,司马懿诈病赚曹爽,反扑成功,最终三国尽归司马懿,司马懿成了最大赢家。经典历史故事4在分裂战争的时期,当一个领导者得到了一个有能力的

16、人,就会在战场上占据上风,很容易就获得胜利。但是失去一个人才,也一定会遭到不小的打击。就像刘备一样,他曾经有一个特别优秀的手下,他的名字叫做田豫。他是一个特别有能力的人,在战场上的时候,即便碰到了特别危急的事情也不会表现出来慌乱,永远都是那么的沉着冷静。他还特别擅于在战争之前制定战术,以便在战争的时候迅速获得胜利。他之所以被刘备重用,是由于他的一些想法和主意都能给他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但是跟了他没多久,由于母亲年老,他不得不请求回乡照顾母亲,让她放心的度过晚年光阴。刘备很舍不得他,觉的他走了的话,本人又少了一名得力的大将。但是他不得不同意,只好哭着与他告别,告诉他想和他一起建立工业的愿望,之后

17、他便回到了家乡。在一次偶尔的情况下,他成为了曹操的部下,他在战场上的优秀表现也一直让他处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这也能看出来,他的实力是真的强大,让他不管到哪里都能被重用。他的实力能够和当时知名的几名大将相媲美,这可以以看出刘备假如当时能留住他的话,一定会在战场上占据绝大部分的优势,这也让后人不禁为他叹息。由于他当时假如没有离开,他的功名一定比如今要多很多倍。当时在抗击匈奴的时候,他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实力,大家都知道,当时匈奴的战斗力是特别强悍的,即便和他们对打,本人的部队也一定会伤亡沉重。但是他在作战之前先制定了一个计划,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减少本人的伤亡。最后他们在敌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深化他们的阵营,

18、将他们彻底的击溃。这也让所有人,包括敌人都看到了他的真正实力。即便他在归乡后成为了别人的手下,但是他的实力确实是一直在。那里的,不管最后成为了谁的手下,他可以以一直为了本人心中的那个愿望,继续为本人的使命努力下去。不过就是让人觉得十分的可惜,当时跟着刘备的话,他一定能够有一番大的作为,一定能够实现本人的理想。经典历史故事5张飞(?221),三国时蜀国名将。字益德。涿郡(今河北涿县)人。他为人豪健,作战勇武,又不乏智谋仁义。但性情暴烈,刑杀将士,终至死于部属之手。一、扼桥退敌威震长坂张飞年轻时和刘备、关羽交结,三人志同道合,情同骨肉。关羽比张飞大几岁,张飞对待他如亲兄长一样。刘备起兵,张飞跟随他

19、身经百战,安危与共。刘备当了平原相,任命张飞和关羽担任别部司马,统率部队。袁术攻打刘备的第一个落脚地徐州,刘备派张飞守下邳。张飞杀了下邳相曹豹,城中人人自危,颇为混乱。于是袁术给吕布写信,劝他乘机袭取下邳,答应事成后援助粮草。吕布率领水陆大军,一时并下。刘备的中郎将许耽开门投降,张飞战败逃走,吕布俘虏了刘备的妻小和将士们的家属。迫于形势,刘备、张飞只好暂时依附吕布,驻军小沛。但刘备势力发展较快,吕布不安,又率兵攻打他,刘备携张飞等投奔曹操,并与曹操联合,打败吕布。然后随曹操到许昌,曹操任张飞为中郎将。刘备背离曹操,先后依附袁绍、刘表。刘表逝世,曹操进入荆州,刘备携民渡江。曹操亲率三千精骑昼夜趱

20、行300里,在当阳长坂(今湖北当阳县东北)追上了刘备。刘备猝不及防,命张飞率20名骑兵在后面阻挡追兵,本人扔下妻儿逃跑。张飞等刘备率众过河后,立马桥上,扼住桥头。曹操追兵潮水般涌来,见张飞圆睁环眼,手操蛇矛,都不敢靠近。张飞见敌兵大至,乃厉声大喝:“我乃燕人张益德,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若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胆落,无人敢上前与他交锋。刘备平定江南地区后,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后来,又调任南郡。二、义智取胜刑杀祸身建安十九年(214),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带张飞、赵云分兵西上。张飞一路平定沿途郡县,进军到江州城下。巴郡太守严颜智勇双全,张飞兵来,他倚恃险阻,据住城池,严加守备,不

21、肯投降。张飞巧运计策,大败严颜,并将他擒获。张飞呵斥严颜:“大军到此,何为不降,而敢拒敌?严颜全无惧色,厉声回叱张飞:“你们不讲信义,侵夺我方州郡。我益州只要断头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张飞闻言暴跳如雷,喝令左右将严颜推出斩首。严颜面容不改,神色自如。张飞见状不觉回嗔作喜,亲手解其束缚,并把他当成座上宾,严颜遂降。接着,张飞又平定了巴西、德阳等地,在成都跟刘备会了师。平定益州后,刘备论功行赏,厚赐张飞等人,任命张飞兼任巴西太守。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进位汉中王,任命张飞为右将军。章武元年(221),改任车骑将军,兼司隶校尉,进爵西乡侯。张飞敬重有声望、有地位的人,却不关心兵士、百姓。平日里他性情暴烈如火,对士卒张口便骂、举手就打,甚至诛杀将士。对他这一缺点,刘备非常清楚,并曾告诫过他:“你刑杀过当,经常鞭挞士卒,打完后仍让他留在身边,早晚自取其祸!但张飞根本听不进去。刘备伐吴,为关羽报仇。按计划,张飞应当率一万名将士从阆中出发,到江州与刘备会师。但就在临出发前,他帐下将领张达、范疆却挟怨杀死了他,带着其首级逃往孙权那里投降。张飞营中都督立即上表给刘备。刘备听到张飞部下都督有表章到来,预感到出了大事,讲:“咳!张飞一定死了。刘备追谥张飞为“桓侯。经典历史故事最新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