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与纳斯达克证券市场分层标准比较研究.doc

上传人:88****9 文档编号:19147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三板与纳斯达克证券市场分层标准比较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三板与纳斯达克证券市场分层标准比较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三板与纳斯达克证券市场分层标准比较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三板与纳斯达克证券市场分层标准比较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年第 期中旬刊 时 代 金 融 , (总第 期) ( ) 新三板与纳斯达克证券市场分层标准比较研究 毕 雪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法律事务部,山东 济南 250001) 【 摘要 】我国新三板市场和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市场在市场定位、服务企业类型、交易方式上存在诸多相似性。新三板自 年 月 开始实行分层制度后,与纳斯达克的相似性更进一步。然而,二者在层次划分、分层标准方面仍然存在差异。本文试图通过将新三板与纳斯 达克市场的分层标准进行比较研究,探索新三板分层制度进一步改革的可能和方向。 【 关键词 】新三板 纳斯达克 分层标准 自 2013 年新三板扩容,成立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来,

2、前是非常分散的柜台交易市场,证券的买卖价格尚未形成一个统一 在 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数量迅速增加,截至 2018 年 1 月,新三板挂牌 的行市 。 为了加强对证券行业的全面监管,规范大规模的场外交易, 增加市场秩序性和透明度, 1971 年,全美证券交易商自动报价系 之和 。 如此巨大的挂牌企业数量,造成了挂牌企业质量参差不齐,在 统,即纳斯达克( NASDAQ)正式投入运作 。 纳斯达克成立初期只是 一定程度上为新三板投资者甄别和选择投资企业带来了一定困扰, 一个用来集中显示全美 OTC 市场部分精选证券价格的报价系统, 同时也为监管带来了一定困难 。 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新三 板决定 为场

3、外交易证券提供中间报价 。 自 2016 年 6 月 27 日起对挂牌公司实施分层管理,新三板分层的时 自成立至今的 40 多年中,纳斯达克通过不断改进上市制度 、 优 代正式开启 。 作为国内首个采用分层制度的交易市场,新三板分层的 化市场分层 、 推进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与纽约证券交易所( New 推出也被寄予了许多期待 。 如今,分层制度已推出一年有余,在过去 York Stock Exchange) 、 美 国证 券交 易所 ( American Stock Ex- 一年多分层实践的基础上,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公司(以 change)并列的全美三大证券交易所之一,而在纳斯达克

4、上市的公司 下简称 “股转系统 ”)于 2017 年 12 月发布了新的 挂牌公司分层管理 中,不乏苹果 、 facebook、 特斯拉,甚至中国的百度 、 京东等一大批知 办法 (以下简称 “ 分层管理办法 ”),对此前试行的分层标准进行了 名科技公司,其上市公司质量之优显而易见 。 纳斯达克如今将自己定 调整 。 本文试图通过将新三板分层制度与纳斯达克市场的分层标准 位为一个为创新型公司提供融资渠道的国际化市场,吸引了 来自世 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探析新三板分层制度进一步改进的可能和方向 。 界各地的优秀企业(尤其是科技类企业)前来上市 。 截至 2016 年 12 一 、 新三板与纳斯达克

5、市场的背景 月 31 日,共有 2897 家公司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 。 仅 2016 年一年, (一)新三板的发展历程与市场定位 纳斯达克就吸引了 283 家新的上市公司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其中 新三板全称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其前身为 2001 年 91 家为首次公开发行( IPO),占到了全美 2016 年 IPO 数量的 73%。 成立的承接两网( STA Q、 NET)和退市公司股份挂牌转让的代办股 纳斯达克新增上市公司的其他来源还包括:从纽约证券交易所或其 份转让系统,业界常称 “老三板 ”。 2006 年,中关村非上市股份公司进 他交易所转换到纳斯达克上市的 、 从 OTC

6、市场升级到纳斯达克的 。 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试点,从此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开 二 、 新 三板市场分层标准 始向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开放,这也标志着 “新三板 ”的诞生 。 2012 (一)新三板市场分层概况 年 8 月起,代办股份转让试点范围扩大到天津滨海 、 武汉东湖 、 上海 根据 2016 年 5 月 27 日发布的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 张江三个国家级高新区,实现了新三板第一次扩容 。 此后, 2013 年, 牌公司分层 管理办法 (试行) (以下简称 “ 分层管理办法 (试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国务院发布 关于 行) ”),新三板设立两层 创新层和

7、基础层,符合不同标准的挂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 ,新三板实现了向 全 牌公司分别纳入创新层或基础层管理 。 此分层模式在 2017 年发布 国中小企业的扩容,成为一个面向全国范围的证券交易市场 。 的新版 分层管理办法 中予以保留 。 截至 2018 年 1 月 5 日,新三板 两次扩容之后的新三板主要为创新型 、 创业型 、 成长型中小微 挂牌公司共达到 11623 家,其中,基础层挂牌公司 10279 家,创新层 企业发展服务,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重要一层 。 针对此前某些 挂牌公司 1344 家 。 从分层结构来看,绝大多数挂牌公司都位于基 关于新三板企业或可转板 到

8、主板或创业板上市的猜测,新三板相关 础层,仅有不到 12%的挂牌公司能够符合创新层的标准 。 新三板的 负责人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新三板不是任何一个市场的预备,而 分层结构呈现一个金字塔形: 是一个独立的市场 。 从国务院 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 关问题的决定 来看,新三板的定位为 “全国性的证券交易场所 ”,其 设立的初衷就是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市场,它不是主板或者创业板的 预备市场,而是一个平行于上海证券交易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其 他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的独立市场,因其服务的企业规模不同 、 发展 阶段不同, 因此又与其他交易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 。 (二)纳斯达克的发展历程与市场定位

9、纳斯达克证券交易市场( 起源于全美 证券 交易商协会 自动报价系统 ( (二)新三板分层标准 , 简称 ),该系统是全美 根据 分层管理办法 ,新三板分层标准包括准入标准和维持标 证券交易商协会( ,简称 准,准入标准为挂牌公司首次被划分入创新层时执行的标准,维持 )为促进场外市场交易效率,自 年 月 日起开始运行 标准指进入创新层的挂牌公司需持续满足的标准,达不到该标准将 的电子证券交易系统 。 监管下的证券交易市场,在 70 年代以 被移出创新层 。 进入创新层的标准有 3 套,挂牌公司只需满足其中 195 时 代 金 融 发掘处于不同发展阶段 、 不同行业特征的优质挂牌公司 。 创新层准

10、 入标准见下表: 创新层准入标准 ( ) 由上表分析可知,创新层准入 标准的标准一为 “净利润 + 净资 产收益率 + 股本总额 ”指标,标准二为 “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 + 营 业收入 + 股本总额 ”指标,标准三为 “市值 + 股本总额 + 做市商家 数 ”指标 。 综合来看,三套标准仍然是以财务指标为主,其他指标为 辅,各套标准对财务指标的侧重略有不同 。 标准一侧重于净利润反 映的盈利能力,标准二侧重于营业收入反映的企业规模和市场份 额,标准三侧重于市值等反映的市场和投资者对企业的认可程度 。 设置财务指标的优点是容易量化,对企业的盈利能力 、 财务状况 、 市 场占有率等方面要求高,标

11、准比较严格, 有利于筛选出优质企业 。 但 是,鉴于新三板立足于服务创新性 、 创业型 、 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很 多有潜力的公司可能目前还没有盈利,其市场占有率也不高,但其 经营模式是非常先进的 、 有前景的,即便是苹果 、 微软这些伟大的科 技公司最初也是从小型创业企业发展起来的 。 如果单纯依靠财务指 标去评价,极有可能将这些真正有潜力的公司排除在创新层之外, 不利于帮助投资者发现其真正的价值 。 因此,在财务指标之外,设置 一套单独的 、 不以财务指标为主要衡量标准的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 的 。 准入标准的第三套标准,即市值 + 股本总额 + 做市商家 数标 准,就是这样的一套标准 。 该

12、标准着眼于市值 、 股本总额 、 做市商家 数等能够反映投资人对挂牌公司认可程度的指标,从而有利于筛选 出那些净利润和营业收入不达标但却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公司 。 在 2016 年 5 月颁布的 分层管理办法(试行) 中制定的维持标 准较偏重财务指标或做市市值,导致创新层公司出现 “大进大出 ”的 情况,增加了市场操作风险和公司监管的难度 。 为改变这种情况,稳 三 、 纳 斯达克市场分层标准 (一)纳斯达克市场分层概况 纳斯达克市场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次分层 。 第一次分层 是在 1982 年, 成立纳斯达克全国市场,设置了一套更高的上市标 准,将部分规模大 、 交易活跃的股票强制划入新成

13、立的纳斯达克全 国市场,其他不能满足标准的股票则被划分到纳斯达克常规市场 ( Regular Nasdaq Market),此次分层将纳斯达克市场分为两层 。 1992 年 7 月,纳斯达克全国市场被命名为纳斯达克小型市场 。 第二 次分层是在 2006 年,纳斯达克引入更高的上市标准,成立了纳斯达 克全球精选市场( The Nasdaq Global Select Mar ket),同时,纳斯 达克 全国 市场更 名为纳 斯达 克全球 市场 ( The Nasdaq Global Market),纳斯达克小型资本市场更名为纳斯达克资本市场( The Nasdaq Capital Market

14、),此次分层将纳斯达克市场分为三层,并 沿用至今 。 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共有 2897 家公司在纳斯达克 上市,其中 1443 家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上市, 783 家在纳斯达 克全球市场上市, 671 家在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上市 。 从各层的公司数 量分布上看,纳斯达克市场的分层结构呈现一个倒三角形 ,说明纳 斯达克市场的上市公司 普遍还是质量比较优异的: (二)纳斯达克市场分层标准 纳斯达克市场的分层标准包括财务标准 、 流动性标准和公司治 理标准 。 财务和流动性标准是多样的,且每个市场分层的标准都不 一样 。 而公司治理标准则是通用的,即三层共用一套标准 。 纳斯

15、达克全球精选市场是目前上市要求最高的市场之一 。 要在 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首次发行上市,需满足以下 4 套财务标准中 的任意一套,并且同时满足流动性标准 。 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财务标准 定创新层与基础层的企业,在最新的 分层管理办法 中取消了维持 标准的财务指标和做市市值指标,仅保留了合格投资者人数 、 公司 治理及消极条件等方面的要求 。 具体见下表: 196 一 年 套标准 可 期 ,这体 旬 现 刊 了分层标准设计的灵活性,有利于充分 , 时 代 金 融 年第 纳 期 斯达克 旬 全 刊 球精选市场:流动性标准 (总第 期) 的要求,仅在第三套标准中提及 “采取做市转让方式的,做市

16、商家数 不少于6 家 ”,其他两套标准中均无对应的流动性要求 。 系统的流动 性指标在分层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充分的流动性是进一步 推进交易制度改革的坚实基础 。 按照新三板发展的轨迹与改革的方 向,笔者大胆推测新三板未来很可能会在创新层中另设一层精选层 (类似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在该层中全面实行集合竞价交易,取 代做市交易,最终形成 一个与主板市场竞争的市场 。 而推行集合竞价 交易的重要基础就是充分的流动性 。 因此,在新三板市场分层中设置 纳斯达克全球市场的准入标准严格程度介于纳斯达克全球精 选市场与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之间,具体见下表: 纳斯达克全球市场:财务和流动性标准 纳斯达

17、克资本市场是 3 个层次中要求最低的,适合规模更小的 公司,具体见下表: 纳斯达克资本市场:财务和流动性标准 鉴于纳斯达克不同分层所需满足的公司治理标准是一致的,在 此不予赘述 。 四 、 新三板与纳斯达克分层 标准的 比较 新三板与纳斯达克市场在诸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因而许多学者 将纳斯达克视为新三板未来对标的标杆 。 新三板的分层制度也借鉴了 纳斯达克的许多成功经验,例如设定多套分层标准,不同的分层标准 各有侧重,方便企业自主选择;又如分层标准同时采纳净利润 、 营业收 入等传统财务指标和反映投资人对企业预期的市值指标,改变了我国 资本市场惯用的以盈利能力和营业收入为核心的评价方式,使分层

18、标 准更具包容性 、 灵活性 。 同时,分层标准也考虑了中国的国情,综合世 界主要成熟市场的经验,最终设计出了符合新三板和我国国情的市场 分 层方案 。 从 2016 年 5 月开始实施以来,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又将实 践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本次的分层管理办法予以调整,最终的分层办法 更加符合新三板发展实际,更加科学 。 尽管如此,新三板的分层标准与 纳斯达克分层标准相比较,仍然有如下几方面的劣势: 第一,新三板分层标准中缺乏系统的流动性指标 。 通过比较可 以发现,纳斯达克三个市场层次的分层标准均包括财务指标和流动 性指标两个部分,且每个层次的每一套标准都有相对应的流动性要 系统的流动性标准体系,

19、从而在市场分层过程中筛选出符合流动性 条件的企业进入创新层,有利 于为下一步市场交易制度改革铺平道 路,也有利于为进一步优化和细分市场分层奠定制度基础 。 第二,新三板分层标准中涉及流动性的指标太过单一 。 纳斯达 克市场分层标准中,每一层的每一套标准都涉及三至四个流动性指 标,即:公众持股 数量 、 持股 100 股以上的股东数量(或股东总数 量) 、 做市商家数 、 公众持股市值这四个指标中的三至四个 。 反观新 三板市场分层标准,仅在第三套标准中涉及 “采取做市转让方式的, 做市商家数不少于 6 家 ”的要求及共同标准中 “合格投资者不少于 50 人 ”的要求,而对于公众持股数量 、 公

20、众持股市值 、 持股 100 股以 上的股东数量(或股东总数量)这些重要流动性指标均没有涉及 。 流 动性指标的设置过于单一,可能导致该指标对分层的作用减弱,不 利于充分筛选出符合创新层标准的企业,也可能导致进入创新层的 企业存在流动性不足从而导致下一步的集合竞价交易改革出现问 题,不利于充分发挥新三板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和市场定价功能, 从而不利于企业融资和投资者投资目标的实现 。 从服务创新型 、 创业型 、 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的初衷来看,新三板 与纳斯达克市场确实有着相似之处 。 但纳斯达克经过 40 多年的发 展,如今已经成为美国的全国 性证券交易市场,与纽约证券交易所 、 美国证券交易所

21、可以抗衡,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重要影响,从这一点 来看,新三板与纳斯达克仍然具有很大差距 。 新三板市场目前虽已发 展成为全国性的证券交易场所,但囿于其交易方式 、 交易量 、 投资者 适当性等方面的限制以及挂牌企业自身质量的问题,市场交易还非 常不活跃,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交易所,距离主板市场仍有较大 差距,目前仍然无法与上海证券交易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抗衡 。 尽管 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纳斯达克的飞速发展中看到希望 。 目前,新三 板已经在市场分层 、 差异化交易制度和信息披露制 度方面迈出了重 要一步,相信未来新三板在不断的试验 、 改革 、 完善过程中会逐渐成 长和成熟,从而更好的为

22、实体经济服务 、 为中小微企业服务 。 注释 : ,访问时间: 年 月 日 。 : , 访 问 时 间 : 年 月 日 。 化定奇 纳斯达克市场内部分层与上市标准演变分析及启示 证券市场导报 ,() 相关 资料由作者翻 译整理自 , 。 相关 资料由作者翻 译整理自 , 。 参考文献 化定奇纳斯达克市场内部分层与上市标准演变分析及启示 证券市场导报,() 王映纳斯达克的 “他山之石 ”法人,() 朱佳楠,徐一洲美国纳斯达克成功经验对于我国新三板建设 的启示经营管理者,() 作者简介: 毕雪( ) ,女,汉族,山东莱芜人,毕业于北京大 学法学院,现就职于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法律事务部,研究方向: 金融法。 197 求 。 而新三板的分层标准更注重财务指标,对流动性指标缺乏系统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股权相关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