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书法入门基础:书法的线条“五体〞.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9137261 上传时间:2022-06-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笔书法入门基础:书法的线条“五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毛笔书法入门基础:书法的线条“五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笔书法入门基础:书法的线条“五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笔书法入门基础:书法的线条“五体〞.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毛笔书法入门基础:书法的线条“五体毛笔书法入门基础:书法的线条“五体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或劲键或婉转,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矫健勇猛的壮士,或如春风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风入关深沉冷峻。书法的线条“五体好像上一般,我们一起来看下吧。书法的线条“五体线条由骨、筋、脉、肉、皮五者构成,缺一不可,分而为五,合则为一。骨、筋、脉、肉、皮,也即中医之“五体,是构成整个人身形体的重要组织。早在公元前3世纪的我国医著(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五体的阐述:“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总体来讲,以上描绘非常确切,符合当代医学。书法中最早运用医学术语来描绘线条的,大概要数晋卫夫人(笔阵图):

2、“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从此,“骨、“肉、“筋等象征气力、生命的字眼开场出如今描绘书法线条的语汇中。自晋以降,各个朝代皆有阐述。如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讲:“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更有甚者,元陈绎曾(翰林要诀)和清张廷相、鲁一贞(玉燕楼书法)中,都出现了专论“血法、“骨法、“筋法、“肉法的章节,可遗憾的是,没有“皮法一讲。线条有骨有肉,岂能无皮?无皮覆体,抛筋露骨,血肉模糊,这样的线条岂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倒是给人以头破血流、满身创伤之感吧!因而,线条必须五体具备,不可缺也。下面浅述线条各体。“骨,是指线条刚毅有力、气势雄强的状貌。“映日照之

3、,线条中心有一缕浓墨,日光不透((梦溪笔谈)),这是沈括对徐铉书法线条妙处的称赞。这日光不透的线条中心,便是线条之骨,四周略透的便是皮肉筋脉。这种现象与医学上X线片类似,片中只见骨,隐约处则为筋脉肉皮。因“线条中心有一缕浓墨,才使我们感觉这种线条十分有厚度,可“触摸到,于是二维空间变成三维空间,便产生立体感。清刘熙载(艺概):“字有果敢之力,骨也。可见力是骨体的表现。书法历来强调筋骨及其作用,以骨健筋丰者为上品。清朱履贞(书法捷要)亦云“然血肉生于筋骨,筋骨不立,则血肉不能自荣。故书以筋骨为先。(玉燕楼书法?骨法)云:“夫骨,非棱角峭厉之谓也。必也贯其力于画中,敛其锋于字里,则纵横大小无或懈矣

4、。惟会心于直、紧二字,斯能得之。因此,线条骨体与高超的用笔技巧(中锋用笔)最为相关。“筋,是指线条紧敛、浑劲内含的状貌。(素问?五脏生成篇)“诸筋者,皆属于节,筋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是联合关节、肌肉的组织,可见筋与骨肉的关系极为密切。(讲文解字)释筋为“肉之力也,(艺概)亦言:“有含忍之力,筋也,因而,“筋本身是力的表现,而且这种气力是有深度的,偏于内含而不外露。(翰林要诀):“字之筋,笔锋是也。断处藏之,连处度之。藏者首尾蹲抢是也;度者空中打势,飞度笔意也。古人一般把笔锋比作线条之筋,这种讲法符合“筋之本义。若笔锋断处不藏,连处不度,则露筋之病生也。“脉,是指线条丰润活脱的状貌。它本义是指血

5、管,(讲文解字)释为:“血理分(斜)行体者。血在脉中循行,外达皮肉筋骨,主要是对皮肉筋骨起营养和滋润的作用。故(难经)有“血主濡之之讲,但血必须循行于脉中,若逸出脉外,即失去濡养功能。前人谓水墨乃字之血,过淡则伤神采,太浓则滞笔锋,需做到“浓欲其活,淡欲其华(清周星莲(临池管见))。(翰林要诀)亦云: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故线条脉体中循行之血乃水墨也。水墨调和,运用恰当,才能使线条产生丰润而活脱的状貌,才能构成生动活泼的生命之体。(广艺舟双楫)言.“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加之姿态奇逸,可谓美矣以及蔡邕(九势)中所谓“下笔用力,肌肤之丽,其“骨老、“筋藏、“肌肤之丽等种.种美的质感都与水墨(“血)相关。故历来书家对水墨要求很高,诸如墨要生墨,水要新汲,研墨要凉等。“肉,是指线条饱满柔韧之状貌。(玉燕楼书法?肉法):字之肉系乎毫之肥瘦,手之轻重也。然尤视平水与墨。水淫则肉散,水啬则肉枯。墨浓则肉痴,墨淡则肉瘠。粗则肉滞,积则肉凝。(翰林要诀?肉法):“捺满、提飞,字之肉,笔之是也,捺满即肥,提飞则瘦。肥者,毫端分数足也;瘦者,毫端分数省也。因而,线条的肉质,取决于用笔的轻重深浅及施墨的浓淡枯湿。但肉之肥和瘦,应视详细情况而定:疏处、平处要捺满,密处、险处要提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