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防护与自救知识.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9117363 上传时间:2022-06-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的防护与自救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震的防护与自救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震的防护与自救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的防护与自救知识.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震的防护与自救知识地震的防护与自救知识芷晴.选择适宜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附近等。3.做好自己保护。镇静选好躲避处,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捉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大震前会出现地光、地声、地面的初期震动等现象,这是地震向人们发出的最后警报。一般来讲,从地下初动到房屋开场倒塌会有一个短暂的时间差,称之为救生时间。只要

2、事先把握一定的避震知识,地震来临时捉住机会,冷静判定,正确选择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可能劫后余生。预防地震安全防护小常识1、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2、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3、捉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4、保护头颈、眼睛,扼住掩住口鼻;5、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意点明火,由于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6、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和下方。7、注意躲开广告牌、街灯、物料堆放处。8、要躲开建筑物,十分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燃气泄漏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碰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

3、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毒气泄漏时:碰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公共场所怎样逃出地震公共场所的特点之一就是人口相对集中,而地震最主要的直接危害就是,房屋倒塌,造成屋内的人员产生伤亡。在群众集聚的公共场所碰到地震时,最忌慌乱,而应有组织地从多路口快速疏散,否则将造成秩序混乱,互相压挤而导致人员伤亡。在商场、影剧院、体育馆(场)、展览馆、博物馆、车站、码头、机场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碰到地震时,除了门口的人员可迅速跑出外,其别人宜采用就近躲避法。躲避的主要方法是:(1)蹲在立柱旁边,内承重墙的墙根、墙角,或者迅速进入安全区内。(2)蹲或趴在排椅下(旁边)。(3)蹲在结实的柜台,坚固的书架,牢固的物品、运动器具旁边。要注意用背包等物品或手保护头部;要注意避开吊灯、吊扇等悬挂物;避开玻璃门窗、橱窗和商品陈列柜;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易碎品的货架;不要一起拥向楼梯、出口,避免拥挤,避免踩踏伤亡。等地震过去后,遵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一旦被震倒建筑物埋压,应克制恐惧心理,坚定生存的自信心,根据本身所处条件,尽力去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力争及时脱险。地震的防护与自救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