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新经济.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9071046 上传时间:2022-06-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论新经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简论新经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论新经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论新经济.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简论新经济简论新经济一、在构造、组织、体制、运行上具有特点的经济新经济在当前是含义最不明晰的词汇。人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任意地加以定义,例如,一些企业家讲: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就是搞新经济,到国外办工厂就是搞新经济,等等。而理论界一些同志往往对新经济给以包括:信息经济、网络经济、虚拟经济。泡沫经济、风险经济等等10多条涵义,这样的大筐含义,使人们如坠云里雾中,对新经济愈加摸不住头脑.对新经济的内涵尚未搞清楚,又如何加以评判和提出对应之策?因此,对什么是新经济首先应该加以研讨。我以为:新经济的含义能够如下表述: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多门类高科技产业为支柱,在经济构造、组织、体制和运行上带有新特点的经

2、济。新经济属于知识经济的范畴,是现代发达国家在高科技革命条件下发生的一次经济调整。二、信息技术是新经济的物质基础新经济不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变化,但确实发生了经济构造,组织、体制和运行方式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以物质生产力的变化为基础。当代物质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是科技。20世纪末在发达国家出现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最重要的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硅谷成为这一当代核心技术的策源地,它导致90年代美国信息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和转化为生产力。信息和网络技术是对世纪的技术,其技术性能与经济功能,远远超过了远古的火,和十九世纪的电的发明。此外,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航天,海洋技术等也不断向深度创新,能够讲,2

3、0世纪末发达国家出现了一场全方位的高科技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更是最强大,最先进的物质生产力,它必然会对经济、社会以及人的思想,行为带来即期变革和深远影响。只要不是闭目塞听,人们已经能够看见这一场史无前例的高科技革命已经对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及其经济组织、构造、体制、运行以及生活方式起着重组作用。新经济则是科技进步的经济重组功能的表现和结果。三、产业构造的新变化新经济在于产业构造发生了新的变化:以汽车、化工、石油、机械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增长放慢,而使用信息、网络技术和其它高科技的新产业则迅速崛起,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增长极。人们能够看见,在美国、微软、康柏、英特尔、戴尔、IBM,斯科等高

4、科技企业的快速增长,其中一些企业在十多年时间内销售收入增长数十百倍,并使一批著名的百年老厂在排名上退居次要地位。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和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其它高科技产业也不断发展,生物工程的开发正在紧锣密鼓。在发达国家正在出现以信息产业为龙头,以其它高科技产业为骨干的一场产业构造的重组和升级。信息化和网络化,推动了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和高科技化更产生了一系列新兴服务业和改组传统服务业,服务业成为就业中有高比重在美国达75的产业。高科技和服务业的地位越发显著,成为新经济的一项特征。四、企业组织的新变化信息与网络技术的使用,引起了企业组织的变化,在一些领域出现了小型化趋势。网络化促

5、使大而全的大企业把很多业务进行分解和向外承包,企业组织变小,电子商务使企业销售组织精干化,厂内网络化使管理组织扁平化,十分是产生了不在于机器设备多,而以知识资产为主体的新兴企业。网络化还引起在网上组织生产和交换的虚拟公司,以及没有主要厂房、厂址、经营场所的半虚拟公司,例如亚马逊公司的出现。借助于网络化的扩大市场开拓功能,有特色的小企业也重新获得生命力。高科技型小公司的迅速扩张是新经济的特征。一批利润预期好的高科技企业,借助于虚拟资本市值扩大机制迅速增长,并借助企业兼并,把传统大企业纳入本人旗帜之下,实现以快吃慢,迅速成长,成为重量级的大企业。上述情况人们称之为南美比拉鱼现象,即以小胜大的新竞争

6、法则。总的来讲,新的技术革命改变了企业组织片面大型化的发展,出现了企业组织的精干化、小型化、多样化的趋势,产生了更多的小而优,快而优的企业和以小搏大的市场竞争新格局。五、经济体制上的新变化适应于科技创新和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要求,经济体制也出现了能够称之为进一步市场化的新变化:1科技园区民营,小型企业的空前活跃;2为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支撑的风险投资制度的发展;3便利于科技型企业筹资和转移风险的二版市场的出现和发展;4经营者和科技人员持股制,十分是购股期权制的普遍采用;5知识产权的加强保护和知识产权进一步流动化,更容易转让给企业;6技术人员和职工就业进一步多流动,跳槽成为常规和在工资上的随行就市;

7、7政府管制的松动,例如适应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需要,通常由政府兴办的电信业的放开和引人竞争机制等等。上述变化表现出个人、企业活动和政府管理的愈加松动灵敏,详细地讲:主体的自主性更强,市场愈加放开,科技创新的鼓励更强。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交换的自由度更大,信誉金融更宽松,政府对微观更少干涉,上述情况能够讲是适应于现代高科技创新的市场体制的进一步调整。六、经济运行上的新变化新经济在现阶段的重要特色在于它在运行上的新特色。人们议论新经济,往往指出网络经济中的生产成本递增、个人效用递减等经济学法则的失灵,但更重要的新现象是出现了经济运行的持续的高增长、低通胀。美国自1991年3月以来迄至2000年8月,

8、已经保持114个月的4左右的持续增长,而在过去年增长率为2左右,这是二战后初次出现的长扩张阶段,而通胀却保持在1-4的低水平。2000年4月美国失业率为39,是30年来最低的。格林斯潘在2000年3月6日讲:美国商业周期与战后其它周期有着深入的不同,不仅是它的长度破了记录,而且强劲程度也是史无前例的。更重要的是通货膨胀被抑制。这背后的关键因素便是生产率的提高。技术创新是经济运行势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信息技术和高科技的发展,引起一轮强劲的固定资产更新,美国在信息技术的投资占其总投资34,不断创新的技术创造出持续而有力的投资品需求拉动,它是美国这一轮经济扩张出现的主要原因;另外,经济增长中群众收

9、入水平的有所提高,技术创新的消费扩大效应,又构成了消费品需求拉动。可见,技术创新的有效需求扩大效应是美国经济出现长扩张阶段的主要原因。增长加快并未伴同通胀的根本原因是信息技术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美国非农业劳动生产率从19911995年间的161%上升至1996一1999年的267%,再加之以劳动力供应相对丰裕,因此减少了增长带来的工资上涨和通胀的压力。可见,高科技的扩大需求和降低成本二重功能成为美国高增长与低通胀的运行势态出现的根本原因。90年代以来美联储不是一旦增长加快就立即提高利率,而是在出现通胀后才提高利率,进而保持金融环境的宽松,以增大企业的活力。可见,长扩张阶段的出现也与美联储采取

10、有效的稳健宏观调控有关。七、高增长、低通胀的运行势态是阶段性的新经济绝不是如西方一些版刊上所讲的永远繁荣时代的到来。人们能够看到新经济的下列特点:1盲目性的加强。自由化的政策和松动的宏观环境虽然加强了创业的积极性和企业活力,但是却也带来近两年来最热门的网络公司的一轰而起和过度扩张,促使美国经济出现过热,它表明市场深化包孕着市场失灵,后者成为新经济的一项内在矛盾。2泡沫性的加强。高科技企业的快速增长是依靠风险资本投入,十分是依靠股市融资。增长型企业拥有的高盈利预期,决定了企业的高市值微软每股市值高出原值数百倍新经济中这种虚拟资本的超常的市值放大功能,使经济发展中带有更多的泡沫因素和泡沫破裂带来的

11、风险。99年纽约证券市场上科技股的一路走红和2000年春科技股市值的猛跌,生动地体现了新经济增长的不稳定和泡沫风险。3分配不公的加强。快速增长的高科技产业,培育出一批个人财富可观的技术、知识新富豪,而一般职工收人却未能获得应有的增长,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成为新经济的又一矛盾。4.低通胀、高增长的难以持续。我以为,新经济的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膨的运行方式只能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由于,第一,起着拉动经济稳定增长作用的科技革命,其发展仍将是不平衡的;美国经济发展中的技术创新、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状况、对经济稳定增长的效应等等方面在今后都会发生变化,不同时期不会一样。西方报刊上关于科

12、技进步和创新将在今后持续拉动经济稳定增长的论断是缺乏根据的。第二,新经济并不可能消除市场经济运行中难以避免的供求失衡,十分是在愈加自由化的环境中盲目扩张的网络经济2000年春已出现危机,美国经济也面临着过热和通胀,美联储1999年6月以来已6次调高利率,以抑制经济的过度扩张。第三,新经济在资本主义基本制度框架不变条件下,实现了科技大创新和生产能力的大增长,但群众收入和消费却因制度障碍而难以相适应的增长,因此,有效需求缺乏仍将是新经济的主要问题,而新经济也仍然要附属于由经济扩张、通胀到经济收缩、萧条的周期性运行的规律。可见,理论的分析表明:1991年以来美国经济呈现出来的高增长、低通胀的运行势态,国外不少人正是由此去定义新经济是难以持续保持,它只不过是这一轮科技革命的特点,以及国内、国际经济详细条件下出现的,是一个阶段性的运行势态。尽管新经济远未结束,方兴未艾的高科技正在起着推进构造升级。体制调整的积极功能,并进一步推进知识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运行的周期性规律没有变,讲它消除了周期性和危机,由此使美国经济走入永久繁荣,不免是结论下得过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