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的基本状况是》.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9052025 上传时间:2022-06-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的基本状况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的基本状况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的基本状况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的基本状况是》.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的基本状况是国内收入分配状况分析(一)以劳动者报酬为代表的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阶段的功能性分配方面看,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经历了先上升再下降的经过。十分是近几年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经历了一个较为迅速的下降经过,由此导致在让劳动者共享更多的经济发展成果方面,我们又或多或少向改革初期的原点回归。在最近的相关研究中,住户部门收入占比持续下降的趋势比拟明显。在以收入法核算的GDP中,劳动报酬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其所占比重在1995-2006年期间下降了将近10个百分点,即使是进行了某种调整的计算,也有5个百分点的下降(张车伟,2020)。而从再分配收入的分配格局

2、出发,居民部门的可支配收入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到达9个百分点(常兴华等)。由于2004年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将自己雇佣者营业收入的分类由原来的劳动者报酬转变为营业盈余,造成了一定程度上数据的不可比性,使劳动者报酬占比的估计变化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我们对1996-2007年的劳动者报酬进行了一个较为简单初步的估算,总体判定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下降了大约9.3个百分点,其中3.3个百分点是由于就业非正规化造成原属于劳动者报酬的自雇者营业盈余被纳入企业营业盈余之中,而其他6个百分点则来自于实实在在的劳动者报酬下降。从收入法GDP出发,在劳动者报酬下降的同时,政府的生产税收入上升了2

3、.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折旧占比上升了1.4个百分点,营业盈余上升了5.7个百分点。其中,2.4个百分点的上升来自正规企业的营业盈余,而其余3.3个百分点的上升则来自于自雇者营业盈余的变动。受其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多数年份中,居民收入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率。这一现象也间接证明了劳动者报酬占GDP份额下降的趋势。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将自己雇佣者的营业盈余扣除之后,OECD国家的劳动者报酬占比大约为45%,而拉丁美洲国家占比大约为35%。2007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比约为40%,但考虑到我国劳动者报酬中已经包括了企业社会保障缴款,因此与对方可比的

4、我国劳动者净报酬所占比重应与拉美国家的情况相对更为接近。从历史的视角看,英美两国在1860-1940年间,包括了自己雇佣者营业收入和资本家的劳动收入的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分别为77.5%和66.5%。而我国当前按可比口径计算的水平估计大体在46%左右,则我国的劳动者报酬占比同样也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二)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中,最突出的特征是收入差距的扩大。其中,在改革前期,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效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曾出现缩小的趋势,而且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都曾出现过缩小的趋势。但这种趋势持续的时间相对较为短暂,而随后的差距扩大经过则持续时间更长。总体而言,

5、城乡内部以及全国的居民收入差距则几乎一直处于扩大的经过中。城乡差距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几乎一直处于扩大的趋势之中,城乡差距对全国基尼系数的奉献高达40%以上。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十分是90年代初期以来,地区间收入差距也处于不断扩大的态势之中,但相较前者,地区差距问题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根据目前已经获得的数据资料,在2007年全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已达0.475,基于我们课题组的计算,2006年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为0.32,同期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为0.38。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状况在全球范围内也处于比拟高的水平上。我国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在亚洲属于比拟高

6、的,且明显高于经济发展程度较好的亚洲国家;我国的这一指标远高于所有的OECD国家;与转型国家相比,除去中亚等少数相对欠发达的转型国家外,我国的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超过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多数东欧转型国家;大体处于拉美及加勒比海国家的中等水平,但较为明显地低于巴西的居民收入差距。(三)行业差距迅速扩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行业之间工资差距不断扩大(见图2)。这种行业工资差距的扩大与垄断行业工资增长速度过快有相当大的关系。垄断行业与竞争性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人均工资比率均在1.11以内,90年代中后期则逐步扩大到1.11.31的幅度范围内,新世纪以来,这一比率超过了1.31。种种证据讲明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向垄断性行业倾斜的行业收入差距扩大。以上的统计均来自可获得的数据资料。假如考虑到大量低工资收入的迁移工人大多进入了竞争性行业,而其工资收入很大程度上并未纳入统计的因素,以及垄断企业发放的奖金数量远远超过竞争性行业,则行业间就业者人均收入差异会远远大于上述的估计。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1988、1995和2002年居民收入数据作出的研究,我们发现,垄断性行业的就业者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确实对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些行业从业人员其行业垄断获得的收益对收入差距的奉献一直在不断扩大,并在2002年以来成为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的最主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