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9043475 上传时间:2022-06-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野望隋末唐初诗人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创作背景: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作者简介:王绩(约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土。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

2、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注释译文东皋go:山西省河津县的东皋村,诗人隐居的地方。薄暮:黄昏,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薄,逼近。徙倚xy:彷徨,彷徨。依:归依。秋色:一作“春色。落晖:落日的余光。犊d:小牛,这里指牛群。禽:鸟兽,这里指猎物。相顾:相视;互看。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此处暗用二诗的句意,借以抒发本人的苦闷。白话译文黄昏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彷徨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下落日的余光。牧人驱逐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众多猎物回归

3、家园。大家相对无言相互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黄鹤楼】崔颢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作者简介:崔颢704-754,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公元723年开元十一年登进士第,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其早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历边塞,诗风大振,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其是边塞诗慷慨豪迈,雄浑奔放。明人辑有(崔颢集),(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译文及注释、译文过去的

4、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射下的汉阳树木明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土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覆盖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注释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讲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昔人:指传讲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乘:驾。去:离开。空:只。返:通返,返回。空悠悠:深,大的意思悠悠:飘荡的样子。川:平原。历历:清楚可数。汉阳:地名,如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

5、盛。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步被水冲没。乡关:故土。使至塞上唐代: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701年761年,一讲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fo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fo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6、fo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来历。王维诗字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创作背景:公元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公元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斥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译文及注释、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碰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注释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单车:一辆车,车辆少

7、,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观察,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此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以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

8、此处为诗人自喻。归雁:雁是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胡天:胡人的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明,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可以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

9、写。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这里代指前线。“单车两句:一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候骑:骑马的侦察兵。渡荆门送别唐代: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土水,万里送行舟。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

10、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在学术界没有争议,但详细作年有多种讲法,主要有三种:一讲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年,二讲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三讲作于开元十四年726年。译文及注释、译文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月映江面,如同明天飞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故土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三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远:远自。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平野

11、:平坦广阔的原野。江:长江。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好像飞下的天镜。下:移下。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仍:仍然。怜:怜爱。一本作“连。故土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土。万里:喻行程之远。钱塘湖春行xng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m马蹄。最爱湖东行缺乏,绿杨阴里白沙堤d。创作背景: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四年823、824年间的春天。作者简介:

12、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译文及注释、译文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

13、,刚刚遮没马蹄。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钱塘湖:即杭州西湖。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华。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不久。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涛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讲“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

14、绘湖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早莺:早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浅草:浅浅的青草。才能:刚够上。没m: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浅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蹄。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行缺乏:百游不厌。足,知足。阴:

15、同“荫,指树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创作背景: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讲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

16、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译文寓居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黄昏的景色特别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如何表达。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寓居的意思。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君:指作者本人。何能尔:为何能这样。尔:如此、这样。悠然:自得的样子。见:看见读jin,动词。南山:泛指山峰,一讲指庐山。日夕:黄昏。相与:相交,结伴。相与还:结伴而归。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

17、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创作背景天宝十四年755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陷落区的杜甫目击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

18、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译文及注释、译文长安陷落,国家破碎,只要山河照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考虑,白发越搔越短,几乎要不能插簪了。注释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恨别:怅恨离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

19、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抵:值,相当。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浑:几乎。欲:想,要,就要。胜:经受,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创作背景关于此诗系年,有两种讲法。一作讲法是,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当年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成了这首(雁门太守行)。另一种讲法,据唐张固(幽闲鼓吹)载:李贺把诗卷送给韩愈看,此诗放在卷首

20、,韩愈看后也很欣赏。时在元和二年807年。作者简介: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嗣。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fo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讲。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雁门太守行xng)黑云压城城欲摧cu),甲光向日金鳞ln)开。角jio)声满mn天秋色

21、里,塞si上燕(yn)脂(zh)凝夜紫。半卷jun)红旗临易水,霜重zhng)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xi)玉龙为君死。注释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黑云:厚厚的乌云。这里指攻城敌军的气势。摧:毁坏。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塞土燕脂凝夜紫:夜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浓艳得近似紫色。燕脂:即胭脂,一种红色化装品。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胭脂凝成。据讲长城附近多半是紫色泥土。临:抵达。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

22、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塞上一作“塞土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高扬。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台上,以招聘人材、招揽隐士。玉龙:指一种珍贵的宝剑,这里代指剑。君:君王译文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泥土如同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邻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赤壁唐代: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3、。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作者简介: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译文及注释、译文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本人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假设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销:销蚀。将:拿起。磨洗:磨光洗净。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曾介入赤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人物。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晚年行乐处。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代: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fo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培训材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