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按题材分类_1.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9035656 上传时间:2022-06-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 按题材分类_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诗歌鉴赏 按题材分类_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 按题材分类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 按题材分类_1.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诗歌鉴赏按题材分类诗歌鉴赏讲义四按题材分类2022.3一山水田园诗1概述山水田园诗是以山水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创始者,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构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2创作特点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3常见情感内容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欢。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3表达对宁静安然平静的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欢、向往。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

2、感悟,禅意的寄托。4.练习一、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见之物。1诗人是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幽的?试作扼要分析。4分2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本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6分二、(2021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登裴秀才迪小台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以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讲明理由。2分3你怎样理解诗中的“闲字?

3、3分二边塞诗1概述边塞诗是以边塞风光、军旅和战争生活为题材的诗歌。唐代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此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构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又称为“高岑诗派。2常见情感内容1对塞外悬殊于中原的风光的赞美之情。2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3战争给将士和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表现了征人的怨恨和厌战情绪。有时流露出对统治阶级的不满。4表现戍边将士忠英勇战的献身精神和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3常见的意象及其作用1大漠、黄沙、霜雪、碣石、瀚海、海朔风等意象:边塞恶劣的自然条件,表现边塞苦

4、寒。2金鼓、旌旗、羽书、烽烟、烽火等意象:渲染紧张的战争气氛。3云、月、笛声等意象:是作者情感的寄托。4.练习一、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何讲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详细讲明。4分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扼要赏析。4分二、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疆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扼要分析。三咏

5、物诗1概述“咏物诗,是指那种以客观的“物为描写对象,或细致地刻划它的色彩与形态,或借以抒怀兴感的诗作。世间的花草松竹、鸟兽虫鱼,都有着本人生长、生活的规律。但是那些多愁善感的诗人们,却往往能由自然界里有万物,生发现无限的感慨,这便产生了咏物诗。“物引发了诗,而诗又通过对“物作形象的描绘,赋予“物以美感,诗人还能“因物而兴怀。因而,没有生活中的万物,便不会有咏物诗;而优秀的咏物诗,又给物以美感和生命。将“物与“诗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是诗人们创造性的劳动。2主要特点:1描绘生动传神。2以物拟人,移情于物借物喻人。3借物抒怀,咏物明志托物言志。4咏物寓理,物理浑然。3.练习一、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

6、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笋壳。帙,包书的布套。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如何的形象?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二、咏风王勃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作扼要分析。2这首诗写“风,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扼要分析其表达作用。四怀古咏史诗1概述怀古咏史诗是指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的诗作,大多针对详细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感悟而作。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

7、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到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2常见情感内容1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表达像古代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志向,表达爱国热情。2抒发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光阴虚度或怀才不遇的感慨、失意、郁闷;表达诗人对统治者、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为借古讽今。3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概,表达对历史兴亡王朝兴衰的考虑与伤感、痛心,有“山河照旧,人事不同的感慨。4对统治者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批判、鞭挞,或者对统治者荒淫误国的挖苦。3常用的意象和手法1意象:古迹史事,如黍离、商女、城池、宫殿、寺庙、陵墓等;与古迹有关的景物,

8、如江、山、流水、野草、燕子、明月等。2艺术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用典、比照、议论、直抒胸臆等。4.练习一、汴河曲唐李益汴河怀古唐皮日休汴水东流无限春,尽道隋亡为此河,隋家宫阙已成尘。至今千里赖通波。行人莫上长堤望,若无水殿龙舟事,风起杨花愁杀人。共禹论功不较多。注汴河: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隋家:隋王朝。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不较多:差不多。1.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扼要分析。4分2.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讲明。4分二、浪淘沙令王安石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9、。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注:“伊吕指辅佐汤灭夏的伊尹和辅佐武王灭商的吕尚。王安石填此词,正推行变法。1、整首词主要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2、作者通过咏史表达了如何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扼要分析。4分五送别诗1.概述送别诗就是以送别友人或亲人为题材内容的诗歌,是古诗中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一般表现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劝慰、或祝愿,有悲伤、有惆怅、有期望。一般来讲感情色彩比拟悲凉,但也有不同凡响之作。由于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络,因此送别诗经常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通过描绘临别之景,渲染气氛,寄寓诗人送别的眷眷情怀。

10、虚实相生,也是送别诗创作上的艺术特色之一。2.常见送别方式1折柳送别。2饮酒饯别。3唱歌饯别。以歌来送别也是古代文人墨客表达惜别之意的一种方式。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踏歌是民间的一种歌调,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骊歌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劳歌一误解行舟,许浑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遂成送别歌的代称。3.常见意象1送别诗中多出现黄昏和月夜等时间意象,还有“日暮、“斜阳、“暮雪、“暮钟等。2送别诗中多出现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4.练习一、送李端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

11、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有人讲,本诗以一个“悲字贯穿全篇。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8分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峡口送友人司空曙送蜀客雍陶峡口花飞欲尽春,剑南风景腊前春,天涯去住泪沾巾。山鸟江风得雨新。来时万里同为客,莫怪送君行较远,今日翻成送故人。自缘身是忆归人。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2分2、有人以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衬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能否同意?请讲明理由。4分六羁旅行役诗1.概述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

12、名山大川,或省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这类诗,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思乡缘由往往是由于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土,逢年过节等。2.主要特点1常用的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渲染衬托、虚实结合、细节描写、主客移位、以乐写哀等。2常见的意象:寒山、烟、暝色、高楼、宿鸟、烟、日暮、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秋风、秋霜、衰草、鸿雁、月亮、杜鹃、浮云等。3常见的节日: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经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3.练习一、宿云梦馆欧阳修北

13、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注】欧阳修曾坐“朋党之罪出放外任,这诗是外放时途经云梦驿馆之作。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情感?结合第一、二句诗做扼要分析。4分2这首诗的第四句化用了哪位诗人的什么名句?有什么作用?4分七即事抒怀诗1.概述:即事抒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本人的议论,抒发本人的感慨。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或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所谓“即事诗,一般来讲无严格的界定。很多其他题材的作品,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一般皆可笼统称之为“即事抒

14、怀诗。2.练习一、小斋即事刘一止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注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讲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局:指棋盘。1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扼要分析。5分2作者为何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6分八哲理诗一、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甲)梨花汪洙院落沉沉晓,化开白雪香。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乙)咏杏佚名争春花灿烂,须臾披风飏。拂枝发团叶,红好让绿长。1两诗同为咏物之作,但写法不同。甲诗吟咏梨花,首二句从视、嗅觉入手描写梨花的色与香;三

15、、四句运用比喻,借人喻花,以贵妃落泪喻指梨花带雨的娇美可人,情趣盎然。而乙诗_6分2两诗同为咏物之作,但主旨有所不同。甲诗旨在写景,极写早春梨花的洁白美丽,表达诗人对梨花的喜欢之情;而乙诗则4分九宫怨闺怨诗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秋思赠远其一王涯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1两首诗分别是以什么人的口气来写的?2分2“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包含两重比照,请详细讲明。4分3“漫漫轻云露月光和“唯看新月吐蛾眉都写到月亮,各有什么作用?4分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

16、题。玉阶怨李白吴声子夜歌薛奇童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1这两首诗的开始两句写白露、飞霜,对作者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4分2著名学者俞陛云在(诗境浅讲续编)中提到(吴声子夜歌)时讲:“此与宫怨词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词异而意同。请比拟这两首诗,讲讲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6分【山水田园诗参考答案】1通过描写“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以动衬“幽,白鹭不时自蓝天缓缓下翔,悠然不惊,衬出了环境的清幽;以声衬“幽,绿草丛中,蛙鸣处处,以有声衬无声,渲染幽静。2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

17、之乐闲适之情2分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4分二、1“望字更好,承上启下,照应标题中的“登,同时引起下文所见之景。答“空字讲明理由可以给分2借景抒情,借幽静之景抒发闲适之情,动静结合,前句动静、后句静景,构成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映衬,落日、鸟和人互相映衬,表达现实之情。3“闲既是环境的的“宁静之境,又是一种“闲适之情,“人外应是“世外之意,“闲勾画出“小台的“宁静景物特征,有表达了诗人远离世间的喧嚣的“闲适之情。【边塞诗参考答案】一、1.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2.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

18、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二、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自信心。【咏物诗参考答案】一、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2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经过。“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3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示例三:等待得到提携,使本

19、人有所作为二、1“诗眼是“有情二字。全诗扣住“风的“有情二字来写。前面从“有情写它带给林壑以清爽,后面又由“有情赞美它“为君起松声。2这首诗以“风喻人,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首句描写风起,次句用一“加字仿fo风是急人所需的有意行动。下面写风的活动,用“驱、“卷、“寻、“出、“为君等字眼,对风进行拟人化的描写,把风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咏史怀古诗参考答案】一、1李诗重在通过叙写汴河春色和隋宫的荒废,抒发了对隋王朝衰亡的历史感慨寓伤今之意。皮诗看似为汴河洗刷“罪名,实则巧妙地对亡国之君进行了强烈的呵斥。2李诗以描写为主,触景生情;皮诗以议论为主,欲夺故予,角度独特。二、1、比照手法,从穷、通

20、两个方面,写伊尹、吕尚前后遭际的变化。这样写突出了“君臣遇合的偶尔性和重要性。2、“兴王只在笑谈中“谁与争功,突出伊吕功绩,表达作者推行变法以建立不朽功业的愿望决心。“若不遇,老了英雄与“偶相逢,风虎云龙。将怀才不遇与君臣遇合的不同结果比照,含蓄表达对明君的赞颂与渴望。【送别诗专题练习参考答案】一、本诗以一个“悲字统领全文:首联写送别环境,以“故关“衰草营造悲凉的气氛,直击直接点出“悲字;颔联又写送别情景,抒依依不舍之情,“寒云“暮雪紧扣“悲字衬托送别之悲情;颈联回忆往事,感喟身世,少孤漂泊,知音难求,刚遇知己,却又要别离,更显其“悲。尾联写故人远走,诗人掩面而泣,只盼早日相见,可社会动乱,何

21、时才能相见?前途一片茫然,仍“悲情不断。二、1暮春飞花2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衬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衬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衬托。用早春清新之景衬托诗人共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羁旅行役诗专题练习参考答案】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思念家人,渴望与家人团聚的思想感情以及思念不得的愁绪。2分北雁归来,岁暮将至,正是在外客子与家人团聚的时节,诗人远行异地,不由得起了悠悠愁绪;妻子的来信更勾起归家之念,无奈的诗人只能在梦中与家人团圆。2分2“一夜西窗雨不闻化用了李商隐1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1分,既含蓄巧妙地表达了思念

22、家人,渴盼归家的思想情感,又增加了诗的内涵。2分【即事抒怀诗专题练习参考答案】11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未用是承“爱棋句而讲,“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那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讲,“怜琴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2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本人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由于本人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哲理诗专题练习参考答案】(1)首二句从视觉入手,写杏花灿烂

23、争春,可惜花期短暂,不久就随风飘落;三、四句则运用拟人手法,本是花谢叶发,作者却写红花辞让,扶助绿叶生长,写景中蕴含理趣。(2)重在托物言志,借对杏花争春后让位于绿叶的描绘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功业有成的人在人生晚年要勇于扶持后进,让位于后来者。【宫怨闺怨诗专题练习参考答案】一、1思妇、征夫。2分2第一重比照是写当年本人甘愿与妻子离别独守空帷,如今感遭到别离之苦;第二重比照是写梦境里历经千山万水和妻子相会,醒来后两人仍处别离之中。4分,正确写出一重比照内容2分3“漫漫句渲染了朦胧幽静的气氛,衬托出孤枕难眠的思妇形象2分。“唯看句由新月联想到远方的妻子,也写出了思念和迫不得已的怅惘2分。二、“词异而意同内容上,两诗同样写秋夜怨思,同样写望月以表达宫女的怨情。写法上,李白从正面写宫女隔帘“望秋月,愈望愈感到孤寂,也就愈增加怨思。而薛奇童则从反面写来,见月,怕望而增添愁思,不堪忍耐,所以不忍见,这样反面写来更使幽怨之情到达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培训材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