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强迫措施.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9027960 上传时间:2022-06-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强迫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行政强迫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强迫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强迫措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行政强迫措施行政强迫措施的种类和设定一、行政强迫措施的种类(行政强迫法)第九条规定:“行政强迫措施的种类包括: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三扣押财物;四冻结存款、汇款;五其他行政强迫措施。(行政强迫法)根据行政强迫措施权限内容的不同,明确规定了4类行政强迫措施,并设定了一个兜底条款,即“其他行政强迫措施。在实践中,行政强迫措施手段多种多样,能够分为限制人身自由,处置财物,进入住宅、场所3类。1.限制人身自由。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机关在特定情形下能够限制行政相对人的人身自由。一是行政相对人处于醉酒、精神病发作等状态,非管制不能避免行政相对人对其本人造成危害或对别人构成威胁。

2、二是行政相对人意欲自杀,非管制不能保护其生命。三是行政相对人存在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别人人身安全的情形,非管制缺乏以预防或救护。我国相关立法规定了多种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如保护性约束、立即拘留、强迫扣留、强迫搜寻、强迫隔离、强迫治疗、现场管制、强行遣散等。2.处置财物。行政机关在施行行政强迫经过中,能够对相关财物依法进行处置,涉及所有权的4项权能,即行政机关能够对相关财物依法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在实践中,行政机关采取行政强迫措施处置财物详细表现为对查封、扣押、冻结、使用、处分以及对财物的使用进行限制等。3.进入住宅、场所。当公民的生命、身体、财产有危险,非进入住宅、场所不能施行救护或不能

3、制止危害行为时,显然有必要允许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及时进入该住宅、场所采取一定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及时进入公民住宅必须有法律明确的受权。二、行政强迫措施的设定(行政强迫法)第十条规定:“行政强迫措施由法律设定。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能够设定除本法第九条第一项、第四项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迫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迫措施。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能够设定本法第九条第二项、第三项的行政强迫措施。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迫措施。(行政强迫法)公布施行前,不仅法律能够设定行政强迫措施,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可以以设定行政强迫措施

4、,甚至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可以以设定行政强迫措施。(行政强迫法)改变了行政强迫设定“政出多门的混乱局面,为行政强迫措施的设定确立了统一的原则和规则。1.法律能够设定各类行政强迫措施。行政强迫措施固然具有临时性和预防性,但其对行政相对人权益的调整和干涉却是直接的、强迫的。例如,收留审查涉及对被收审人人身自由权的干涉,暂扣物品涉及对物品所有人财产权的干涉。根据法治原则的基本要求,但凡为公民设定义务或者剥夺、限制公民权利的事项都属于法律保留的范围,排除其他法规、规章。根据(行政强迫法)的规定,行政强迫措施属于法律保留的事项,行政强迫权原则上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设定。通俗地讲,法律不禁止

5、公民做的就是公民的自由,法律未明确、详细设定行政强迫权的,行政机关就不具有该项行政职权。通过法律直接设定行政强迫权,既是实现行政机关其他行政职权的有效保障,也是对公民合法权益的有力保护。2.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能够设定部分行政强迫措施。在权利义务设定方面,法律的保留并不是绝对的。除了涉及公民基本权利必须由立法机关制定法律予以调整的事项以外,很多国家的立法机关都通过法律授予行政机关制定必要规则的权利。在我国,根据(立法法),对于一些重要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权作出决定,受权国务院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

6、迫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予以规定。同时,从现行制度和实际需要看,允许地方性法规设定行政强迫措施是不可缺少的,但必须严格限制。因此,(行政强迫法)第十条第二款、第三款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设定行政强迫措施的权利作出了严格限制。3.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迫措施。其他规范性文件一般包括3类:国务院部门的规章;省级人民政府规章,有规章制定权的较大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其他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是指那些由国家机关制定的不属于立法,但又具有普遍约束力、能够反复适用的文件。根据制定机关划分,其他规范性文件能够分为立法机关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机关的规范性文件

7、和司法机关的规范性文件。对于这方面的规定,能够对照(行政处罚法)中关于行政处罚设定和(行政许可法)中关于行政许可设定的有关内容理解。有关行政机关应当根据(行政强迫法)的要求,抓紧对相关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与(行政强迫法)保持立法上的统一。行政强迫措施施行的一般程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依法限制外国人和中国公民出境问题的若干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国家安全厅、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的规定,已入境的外国人或华侨、港澳台同胞,以及需出境的中国公民,可凭有效

8、护照或其他有效出入境证件出境,不需再办理签证,同时还规定了上述人员中不准出境的条件。过去由于对不准外国人和中国公民出境的限制办法无明确规定,以致某些刑事、民事案件的诉讼当事人借出境之机逃避司法机关追查法律责任,给国家在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政治上带来不利的影响;还有些本能够通过其他方法解决的,却采取限制出境甚至扣留证件的办法,也造成了不好影响。为有效地执行两个出入境管理法,处理好不准出境的问题,特制定(关于依法限制外国人和中国公民出境问题的若干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附:关于依法限制外国人和中国公民出境问题的若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第二十三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9、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八条规定了对某些外国人和中国公民不准其出境,现将贯彻执行中的若干问题规定如下:(一)需要限制已入境的外国人出境或者限制中国公民出境的,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在执行中应当注意:凡能尽早处理的,不要等到外国人或中国公民临出境时处理;凡能够通过其他方式处理的,不要采取扣留证件的办法限制出境;凡能在内地处理的,不要到出境口岸处理,要把确需在口岸阻止出境的人员控制在极少数。(二)限制外国人或中国公民出境的审批权限:1.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认定的犯罪嫌疑人或有其他违背法律的行为尚未处理并需要追查法律责任的,其限制出境的决定需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或国家安全厅、局批准。2.人

10、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认定的犯罪嫌疑人或有其他违背法律的行为尚未处理并需要追查法律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决定限制出境并按有关规定执行,同时通报同级公安机关。3.国家安全机关对某些外国人或中国公民采取限制出境措施时,要及时通报公安机关。4.有未了结民事案件(包括经济纠纷案件)的,由人民法院决定限制出境并执行,同时通报公安机关。5.对其他需要在边防口岸限制出境的人员,可按1985年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做好入出境查控工作的通知)(85)公发24号文件)精神办理。(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在限制外国人和中国公民出境时,能够分别采取下面办法:1.向当事人口头通知或书面通知

11、,在其案件(或问题)了结之前,不得离境;2.根据案件性质及当事人的详细情况,分别采取监视寓居或取保候审的办法,或令其提供财产担保或交付一定数量保证金后准予出境;3.扣留当事人护照或其他有效出入境证件。但应在护照或其他出入境证件有效期内处理了结,同时发给本人扣留证件的证实。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国家安全机关扣留当事人护照或其他有效出入境证件,如在出入境证件有效期内不能了结的,应当提早通知公安机关。(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机关及公安机关对某些不准出境的外国人和中国公民,需在边防检查站阻止出境的,应填写(口岸阻止人员出境通知书)(样式附后,自行印制)。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口岸阻止出境的

12、,应向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交控。在紧急情况下,如确有必要,可以先向边防检查站交控,然后按本通知的规定,补办交控手续。控制口岸超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应通过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办理交控手续。附:(口岸阻止人员出境通知书)讲明(一)应逐项具体填写(口岸阻止人员出境通知书)。外国人姓名一栏,既写中文又写外文。护照号码前如有外文字母,字母应与数字号码一并填入通知书。(二)控制期限限于三十天以内。(三)超过控制期限仍需控制的,应重新办理审批交控手续。在控制期内已无需再控制的,应立即通知撤控。已超过控制期限。而未办理续控或撤控手续的,作自行撤控处理。附:(口岸阻止人员出境通知书)式样口岸阻止人员出境通知书发往单位:交控单位:联络人:此处省略若干字,欲需查看全文请成为法意会员或购买法意检索阅读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培训材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