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9019090 上传时间:2022-06-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第五节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第一单元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曾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相互能辞让;有幸福感;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本人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本书把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形式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相对稳定的状态。第二单元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一、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许又新(1988)提出心理健康能够用三类标准(或从三个维度)去衡量,即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他同时指出,不能孤立地只考虑某一类标准,要把三类标准联络起来综合地加以考察和衡量。第一,体验标准是指以个人的主观

2、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主要包括能否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等等。第二,操作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经过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例如,工作及学习效率高低、人际关系和谐与否,等等。第三,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衡量心理能否健康时,要把这三种标准联络起来综合考察。二、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郭念锋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一心理活动强度心理活动强度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在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对于同类精神刺激、反响各不一样。这表明,不同人对于

3、精神刺激的抵抗力不同。抵抗力差的人往往反响强烈,并容易遗留下后患,能够由于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响性精神障码或癔症;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响,但不强烈,不会致病。这种抵抗力,或者讲心理活动强度,主要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一个人对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智的认识时,就能够相对地减弱刺激的强度。另外,人的生活经历、固有的性格特征、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神经系统的类型,也会影响到这种抵抗能力。(二)心理活动耐受力前面讲的是对忽然的强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这种慢性的、长期的精神刺激,能够使耐受力差的人处在痛苦之中,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便在这种慢性精神折磨下出现心理异常,个性改变,精神不振,甚至产生严重躯体疾病。但是

4、,也有人固然被这些不良刺激缠绕,日常也体验到某种程度的痛苦,但最终不会在精神上出现严重问题,有的人甚至把不断克制这种精神苦恼当作强者的象征,作为检验本身生存价值的指标。有的人甚至能够在别人无法忍耐的逆境中做出光芒成绩。我们把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看作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为心理活动耐受力。三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本人内在的节律性,如人的注意力水平,就有一种自然的起伏。不只是注意状态,人的所有心理经过都有节律性。一般能够用心理活动的效率作为指标去探查这种客观节律的变化。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不太高,但一到晚上就很有效率,有的人则相反。假如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经常处在紊乱

5、状态,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都能够讲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四)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客观指标。假如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不能专注于考虑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过失,我们就要警觉他的心理健康问题了。由于注意力水平的降低会影响到意识活动的有效水平。思想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由此而造成的其他后果,如记忆水平下降等也越严重。(五)暗示性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特点。当然,受暗示这种特点在每个人身上

6、都多少存在,但水安然平静程度差异是较大的,女性比男性较易受暗示。(六)康复能力在人的一生中,谁也不可避免遭受精神创伤,在精神创伤之后,情绪会出现极大波动,行为暂时改变,甚至某些躯体症状都是可能出现的。但是,由于人们各自的认识能力、各自的经历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异。这种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康复水平高的人恢复得较快,而且不留严重痕迹,每当再次回忆起这次创伤时,他们表现得较为安静冷静僻静,原有的情绪色彩也会很平淡。(七)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绪的表达、思维方向和思维经过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所谓不随意的情绪和思维

7、,只是相对的。它们都有随意性,只是水平不高,以致难以发觉罢了。对情绪、思维和行为的自控程度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当一个人身心特别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会特别自若,情绪的表达恰如其分,辞令通畅,仪态大方,不过分拘束,不过分随意。这就是讲,我们观察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常,能够从他的自我控制能力怎样进行判定。为此,精神活动的自控能力不失为一个心理健康指标。(八)自自信心当一个人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首先是估计本人的应付能力。有些人进行这种自我评估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估计过高,另一种是估计过低。前者是盲目的自信,后者是盲目的不自信。这种自自信心的偏差所导致的后果都是不好的。前者由于过高的

8、自我评估,在实际操作中因掉以轻心而导致失败,进而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后者由于过低评价本人的能力而畏首畏尾,因害怕失败而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为此,一个人能否有恰如其分的自信,是精神健康的一个标准。自自信心实际上是正确自我认知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但是,假如一个人具有“缺乏自信的心理倾向,对任何事情都显得畏首畏尾,并且不能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自信心,那么,我们能够讲,此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不高的。(九)社会交往人类的精神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会交往。社会交往的剥夺,必然导致精神崩溃,出现种种异常心理。因而,一个人能否正常与人交往,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9、。当一个人毫无理由地与亲友和社会中其他成员断绝来往,或者变得特别冷漠时,这就构成了精神障碍症状,叫作“接触不良。假如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与任何素不相识的人也能够“一见如故,可以能是一种躁狂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比拟多见的是心情抑郁,人处在抑郁状态下,社会交往受阻较为常见。(十)环境适应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是适应环境的工具,人为了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为了自我发展和完善,就必须适应环境。由于一个人从生到死,始终不能脱离本人的生存环境。环境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变动很大,这就需要采取主动性或被动性的措施,使本身与环境到达新的平衡,这一经过就叫作适应。主动适应的内涵是积极地去改变环境;消极适应的内涵

10、是躲避环境的冲击。有时,生存环境的变化特别剧烈,人对它无能为力,面对它只能韬晦、忍受,即进行所谓的“消极适应。“消极适应只是形式,其内在意义也含有积极的一面,最少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上有现实意义。当生活环境条件忽然变化时,一个人能否很快地采取各种办法去适应,并以此保持心理平衡,往往标志着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健康水平。第三单元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一、概念的区分心理正常、心理不正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这是我们在学习和讨论心理咨询问题时经常使用的概念。只要将这些概念区分清楚,把它们之间的联络梳理通畅,才能够排除沟通意见时的障碍。这里讲的“心理正常,就是前面变态心理学中讲的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或者

11、讲是不包含有精神障碍症状的心理活动;而这里讲的“心理不正常,就是前面变态心理学中讲的“心理异常,是指有典型精神障碍症状的心理活动。很显然,“正常和“异常是标明和讨论“有病或“没病等问题的一对范畴。而“健康和“不健康是另外一对范畴,是在“正常范围内,用来讨论“正常的水平高低和程度怎样。可见,“健康和“不健康这两个概念,通通包含在“正常这一概念之中。这种区分是符合实际的,由于不健康不一定有病,不健康和有病是两类性质的问题。另外,在临床上,鉴别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标准与区分心理健康水平高低的标准也是截然不同的。对于能否有病,心理咨询和精神病学都很关心,但动机和目的却不同。前者主要是为了鉴别;后者主要

12、是为了治疗。当区分正常和异常之后,“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的问题便成了讨论的重点。为了能直观地理解上文,特绘图如下,以供参考。4-1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意图如图4-1所示,与“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相对应的最恰如其分的概念,只要“心理不健康,而这两者都属于心理正常范围。我们从临床心理学角度出发,把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分别使用“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异常这三个概念来表达理论上,心理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是人的心理不健康状态,这并不是讲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仅仅是人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如变态心理学所述,针对不同种类的精神障碍,心理咨询所能发挥的作用不同。一名心理咨询师的知识背景、临床技能和技术技能的熟练程度、临床经

13、历的丰富程度、本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都直接制约了他实际临床工作所能涉及的领域。此处关于心理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的阐述,仅作为一般性的理论概述。二、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的详细内涵从静态的角度看,健康心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在某一时段内展现着本身的正常功能。而从动态的角度看,健康心理是在常规条件下,个体为应对千变万化的内、外环境,围绕某一群体的心理健康常模,在一定(两个标准差)范围内不断上下波动的相对平衡经过。上述就是健康心理的内涵,它涵盖着一切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和稳定生活质量的心理活动。根据上述含义,我们能够从动态角度把“健康心理活动“定义为: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经过。这一定义与

14、前面的“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不矛盾的。一个是关于心理健康的、一般性的抽象定义,另一个是关于健康心理活动的详细的定义。很显然,这种动态平衡经过,在常规条件下,是在主体与内外环境的互相作用中实现的。然而,人类及其个体不是静止的,无论他们的本身状态,还是他们的生存环境,都处在变化之中。假使主体本身,或内、外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那么,这种动态平衡经过就可能被打破,心理活动就可能远远偏离群体心理的健康常模。这时,心理活动就可能变为另一种相对失衡的状态和经过。假设,在非常规条件下,留神理活动变得相对失衡,而且对个体生存发展和稳定生活质量起着负面作用,那么,这时的心理活动便称为“不健康心理状态。“不健康心理

15、活动函盖一切偏离常模而丧失常规功能的心理活动。据此,我们给“不健康心理活动的定义是:不康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经过三、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心理不健康状态可分为三类: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详见本章第六节。第一节心理学基础知识与心理健康一、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经过1.心理经过的定义心理经过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经过,也就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经过。2.心理经过的内容心理经过是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经过体现出来的特点。整个心理现象是在时间上展开的,经过又包括认识经过、情感经过和意志经过,这三个经过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络。以情绪经

16、过为例,我们的情绪从诱发事件引起情绪的发生、发展变化,到情绪消失,经历着一定的时间。分析心理经过,对科学地揭示心理活动的规律是很重要的。(二)个性心理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个性倾向性与个性特征。1.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事物、事件都有本人的倾向,有着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有不同的动机。人类社会越进步,越发达,物质与精神财富就越大,品种就越多,人类选择的时机就越大。选择这种还是选择那种,这就是个性倾向需要的差异区别。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精神需要是高级需要,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的表达。由于需要不同,所以产生的兴趣

17、就有了不同,大家都有兴趣的很多东西是共性的。例如,对仕途、财富的追求来讲,就是喜欢的人多,不喜欢的人少,但有些人有着特殊理想和信念,则会厌恶仕途和财富。综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人们对社会、世界的不同看法和观念,这就解释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世界观。2.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1)能力:人在生理、心理发育成熟后,就有了从事生产劳动的本事,这就是能力。能力包括智力、才能、技艺等。(2)气质:又叫秉性,是一个人内在的个性本性,主要指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特性类型,如稳定或不稳定;反响的速度:是灵敏还是迟钝,是兴奋型还是抑制型;因而它是性格的内在基础,是决定个性类型的基础。(3)性格:是个性的外显表现,是显

18、露的气质的外形,是在社会实践中对外界现实的基本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例如:性格热情、奔放或温和、对人忠实、疾恶如仇、礼让关心;行动举止优雅大方、神态温和端庄、谈吐诙谐等。人的个性心理就是个性倾向性与个性特征的总和。人的个性是在生命成长经过中通过从出生、婴幼儿、童年、青少年、学生,经历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心理经过的发育、发展及终生的接受教育、自我学习和锻炼,最终培育成了具有自我特征的个性。个性的品质具有差异,能适应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并能获得发展的个性是好的个性品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个性品质是不好的个性品质。能适应恶劣艰险环境的个性是极其优良的个性,当然也要具有优良的才能、智慧和技能。二、心理健

19、康的概念心理健康(mentalhealth)是当代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此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别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发展成最佳状态。详细表现为:身体、智力、情绪特别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相互能辞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本人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除此之外,人们还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解释。较为普遍的观点以为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相关系:详细讲,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与绝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是正常的;二是能积极调节本人的心理状

20、态,顺应环境,能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完善个人生活。基于以上观点,学者们以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经过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到达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以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下面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响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三、心理健康的标准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很多,有生物学的标准、统计学的标准、文化的标准等,总的来讲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互相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包括:(1)智力正常:这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2)情绪稳定与愉快: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

21、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行为协调统一,其行为受意识的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3)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4)良好的适应能力:人生活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一生中会碰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而,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变化,都将够适应。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健康并非是超人的非凡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个方面都有表现,只要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本人,正确对待外界,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培训材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