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质量标准.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8988660 上传时间:2022-06-0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质量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课程质量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质量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质量标准.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程质量标准前言为了规范课程教学,强化课程教学的目的管理,体现专业培养方案对学生在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结合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实际,特制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程质量标准curriculumqualitycriterion。课程质量标准,是规定某一门课程性质、课程目的、内容框架、施行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是联络课程计划与课堂教学的中间桥梁,能够确保不同的老师有效、连贯而目的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对老师的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对课程质量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根据,是学校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质量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的、课程施行建议等

2、几部分阐述的具体、明确,十分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本课程学时/学分:90/4.0本课程先修课程:植物学、微生物学。本课程属性:理论课/实验课/实习课。选择填写理论课/实验课/实习课/课程设计类/其他本标准根据GB/T1.1-2020规定的规则编制。本标准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植物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保护学院普通植物病理课程组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广宇、詹刚明本标准为初次发布。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质量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的简介、教学目的、总体要求、教学要求、学生学习策略、课程考核要求及教学质量评价与改良。本标准适用于植物保护、植物病理和农药

3、等专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7713.12006学位论文编写规则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版本科培养方案XXX专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学籍管理办法校教发【2021】36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试命题施行细则校教发【2006】80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教材选用管理办法校教发【2005】175号3课程简介3.1中文简介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是植保专业的骨干课程,在我国已经具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本门课程在全面系统介绍

4、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融会了植物病理学各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新概念、新思路。全部讲述共分17章,第1章绪论,扼要介绍植物病害概念及植物病理学发展史;第212章分别介绍各类病原物的主要类群、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及致病特点;第1317章阐述了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互作关系、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经过及流行规律、植物病害诊断技术和防治原理。本课程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能密切联络实际,以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把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3.2英文简介GeneralPlantPathologyisoneofthekeycoursesofplantprotectionmajor,whichhasn

5、earlyahundredyearsdevelopmenthistoryinChina.Thiscourseintroducesacomprehensivesystemofplantpathologyatthebasics,theyalsomixthenewadvancesinplantpathologyinallresearchareas,newconcepts,newideas.Thebookconsistsof17chapters,IntroductionChapter1brieflyintroducestheconceptofplantdiseasesandthedevelopment

6、ofthehistoryofplantpathology;2-12chapterintroducedthemaingroupsofvarioustypesofpathogens,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morph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pathogeniccharacteristics;Chapter13-17describesthepathogenandhostplantsoftheinteractionbetweenplantdiseasedevelopmentandprogressionandpopularrule,plantdis

7、easediagnosisandpreventionprinciple.Thiscoursehasbothastrongtheoretical,butalsoclosetoreality,inordertofacilitatethestudentstograspthebasicconceptsofacomprehensivesystemofplantpathology,basictheory,basicskills.4教学目的讲明:由课程组或教研室研究提出,并参考2021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目的制定。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实现下面目的:了解该课程在所属学科中的地位及发展情况;了解该课程国内

8、外进展与发展趋势;熟悉该课程的基本内容与关键知识点;把握该课程的主要技能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讲明:教研室或者课程组能够根据课程特点,继续添加相应的教学目的5总体要求讲明:参照国内外一样或同类课程,根据我校2021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授课专业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课程组或教研室商议并做好该课程与先修、后续课程的知识衔接,避免知识点、技能要求的重复,明确学生修读完本课程后,在知识、能力、素质养成方面支撑专业培养目的应到达的要求。5.1知识认识植物病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及与当代科学技术的关系。了解植物病理学发展历史;了解病原的种类,明确植物病害的概念及在了解病原物基本特性的基础上,把

9、握植物病害症状的概念、类型与诊断。5.2能力具备植物有害生物的鉴定、识别和监测等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3素质熟练把握、灵敏应用以理解专业知识为基础,将知识在详细的实践中熟练应用;思维敏捷、乐于创新勤于考虑,擅长钻研,对于推陈出新怀有浓厚的兴趣,富有探索精神并渴望解决问题。6教学要求6.1课程内容与课时分配(下列表格仅供参考,课程组或教研室可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填写相应的表格。)表1课程内容与课时分配内容学时内容学时绪论4学时寄生性植物2学时植物病害与植物病害6学时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4学时植物侵染性病害5学时植物病害诊断的原理与方法4学时植物病原菌物32学时寄主植物与病原物的互作4

10、学时植物病原原核生物6学时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预报3学时植物病原病毒6学时植物病害控制原理与方法8学时植物病原线虫6学时6.2理论课表2理论教学基本要求与设计章节基本要求重点或难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与技巧第一章概论Introduction第一节、植物病害的概念Diseaseconcept第二节、植物病害的症状SymptomandSigns;第三节、植物病害的重要性Importanceofplantdiseases第四节、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DiseaseTriangle第五节、柯赫氏法则KochsPostulates第六节、植物病理学发展简史HistoryofPlantPathology柯赫氏法则

11、;了解植物病害概念,熟悉病害的症状类型第二章、植物非侵染性病害Non-infectiousplantdiseases第一节、物理因素所致的非侵染性病害Physicalfactors第二节、化学因素所致非侵染性病害Chemicalfactors第三章植物病原真菌学概述Plantpathogenicfungi第一节、真菌的概念Conceptsoffungi第二节、真菌的形态与繁衍MorphologyandReproduction第三节、真菌的生活史Fungallifecycles第四节、真菌的分类Classificationoffungi实验一植物病害症状观察SymptomsandSigns真菌的

12、形态与繁衍;真菌的生活史;认识真菌的基本形态构造,熟悉真菌生活史的概念第四章植物病原真菌鞭毛菌Mastigomyceteandtheircausingdiseases第一节、鞭毛菌的一般性状GeneralcharactersofMastigomycotina第二节、根肿菌纲Plasmodiophoromycetes第三节、壶菌纲Chytridiomycetes实验二鞭毛菌形态观察1OomycetediseasesI了解鞭毛菌的一般形态特征第四章植物病原真菌鞭毛菌Mastigomyceteandtheircausingdiseases第四节、卵菌纲Oomycetes实验三鞭毛菌形态观察2Oomy

13、cetediseasesII卵菌与真菌的异同了解卵菌的基本形态特征第五章植物病原真菌接合菌门Zygomycotaandtheircausingdiseases第一节、接合菌的一般性状GeneralcharactersofZygomycete第二节、接合菌纲Zygomycetes实验四接合菌形态观察Zygomycetediseases接合菌的一般性状了解接合菌的基本形态特征第六章植物病原真菌子囊菌门Ascomycotaandtheircausingdiseases第一节、子囊菌的一般性状GeneralcharactersofAscomycete第二节、半子囊菌纲Hemiascomycetes和不

14、整囊菌纲Plectomycetes实验五子囊菌形态观察1Ascomycetediseases子囊菌的一般性状了解子囊菌的基本形态特征第六章植物病原真菌子囊菌门Ascomycotaandtheircausingdiseases第三节、核菌纲Pyrenomycetes第四节、腔菌纲Loculoascomycetes第五节、盘菌纲Discomycetes实验六子囊菌形态观察2Ascomycetediseases子囊菌形态观察了解子囊菌的分类特征第七章植物病原真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andtheircausingdiseases第一节、担子菌的一般性状Generalcharacterso

15、fBasidiomycete第二节、锈菌纲Urediniomycetes实验七担子菌形态观察1Basidiomycetediseases锈菌纲了解锈菌的种类与分类第七章植物病原真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andtheircausingdiseases第三节、黒粉菌纲(Ustilaginomycetes)实验八担子菌形态观察2Basidiomycetediseases黒粉菌纲了解黑粉菌的种类与分类第八章植物病原真菌半知菌Dueteromyceteandtheircausingdiseases第一节半知菌的一般性状GeneralcharactersofDueteromycete第二节丝孢

16、纲Hyphomycetes实验九半知菌形态观察1Dueteromycetediseases半知菌的一般性状了解半知菌的基本形态特征第八章植物病原真菌半知菌Dueteromyceteandtheircausingdiseases第三节、腔孢纲Coelomycetes实验十半知菌形态观察2Dueteromycetediseases半知菌形态观察了解半知菌的分类特征第九章植物病原原核生物Plantparasiticprokaryotes第一节原核生物概述Introduction第二节植物原核生物特征与分类Characteristicsandclassification第三节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侵染与传

17、播Infectionanddissemination第四节植物原核生物病害的诊断DiagnosticsofDiseases细菌病害与真菌病害的异同了解植物病原细菌形态特征与植物细菌病害的侵染与传播第十章植物病毒PlantVirus第一节植物病毒的一般性状GeneralCharacteristics第二节植物病毒的侵染和传播InfectionandDissemination第三节植物病毒的命名和分类Nomenclatureandclassification第四节植物病毒检测与病毒病害Detectionofplantvirusdisease实验十一植物细菌病害的症状及喷菌现象观察SymptomsO

18、bservationofplantbacterialdiseases植物病毒的侵染与传播规律了解植物病毒形态特征与植物病毒病害的侵染与传播第十一章植物寄生线虫Plantparasiticnematodes第一节形态与解剖特征Morphologyanddissection第二节生态学和病理学Ecologyandpathology实验十二线虫的分离与形态观察Isolationofnematodesandobservation了解植物寄生线虫的形态特征与植物线虫的生活史第十二章寄生性植物Parasiticplants第一节寄生性植物的一般性状GeneralCharacteristics第二节重要的寄

19、生性植物Commonparasiticplants第十三章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Developmentofinfectiousdisease第一节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Over-winterandover-summerofpathogens第二节病原物接种体的传播Disseminationofinoculums实验十三植物病毒的电镜观察Electronicmicroscopeobservationplantvirus半寄生和全寄生的概念第三节侵染经过Infectionprocess第四节初侵染和再侵染Primaryandsecondaryinfection第十四章寄主病原物的互相作用Intera

20、ctionofhostandpathogen第一节植物病原物的致病作用PathogenesisofPathogens第二节植物的抗病机制Resistancemechanism实验十四侵染经过的组织学观察Tissueobservationofinfectionprocess寄主病原物的互相作用的机理第十五章植物病害的诊断Diagnosticsofplantdiseases第十六章植物病害的流行和预测Plantdiseaseepidemiologyandforecast第一节植物病害的流行Plantdiseaseepidemiology第二节植物病害的预测Plantdiseaseandforeca

21、st第三节病害的调查与损失估计Diseaseinvestigationandlossevaluation实验十五用于植物病原菌研究的培养基制作与灭菌Mediapreparationandsterilizingforstudyonplantpathogens植物流行病害的预测预报第十七章植物病害防治Controlofplantdiseases第一节植物病害防治的原理Controlprinciples第二节植物检疫PlantQuarantines第三节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Selectionandscreeningofresistantvarieties第四节农业防治Culturalcontrol实验

22、十六病原菌的分离培养Isolationandcultureofpathogen理解“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理第五节化学防治Chemicalcontrol第六节生物防治Biocontrol实验十七植物病原菌的人工接种Artificialinoculation把握不同病原菌的接种方法6.3实验课6.3.1实验教学必需的保障条件实践性教学环境:1室内实践性教学环境经太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具备了完善而稳定的实践性教学环境。拥有农业植物病理学专用实验室和进行生物学实验的综合仪器室。2室外实践性教学环境建立西安、咸阳、户县、渭南、周至、彬县、永寿、乾县、礼泉、宝鸡、千阳、太白、岐山、扶风等校外教学实习基

23、地。根据植物生长季节和植物病害发生情况,每年屡次进行室外教学实习。这些条件的具备为开设一些植物病理学大实验,进行开放式教学提供了平台,教学效果明显提高。3建立植物病害教学素材库目前已拍摄积累各种植物病害症状照片7000余幅、植物病原真菌超微构造和形态照片2000余幅、植物病原菌显微照片500余幅。同时积累了大量的植物病害蜡叶标本、病原菌玻片标本,保藏了多种植物病原菌菌种,所有这些均应用于实验教学,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网络教学环境:我院计算机房面积60m2,拥有DELL计算机32台,全部能够上网,学生们通过上网能够查询和学习有关的教学内容。我们除了有本人编写的(植物病理学原理)电子教材及教学课件

24、、野外教学实习录像外,还制作和购买了很多教学软件,为开展网络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条件。目前,我们正在组织进行(普通植物病理学)立体化教学的全面探索与实践,课程组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植物病原真菌侵染经过动画模拟、“普通植物病理学病害症状库、“普通植物病理学精品课程等已经放于INTERNET上,“普通植物病理学CAI安装于学院计算机网络教室作为该课程的网络资源。讲明:注明实验室应具备的条件、教学仪器设备等相关要求。6.3.2实验课教学基本要求表3实验课教学基本要求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已具备技能要求学时实验要务实验类型技能目的分组要求实验一植物病害症状观察熟悉植物学知识,熟悉植物病害概念2了解植物病害类型

25、,病状、病征类型综合能到大田准确识别病害单人独立操作实验二真菌的一般形态观察熟悉显微观察2了解真菌的一般形态构造特征综合把握真菌显微观察制片技术单人独立操作实验三接合菌形态观察熟悉显微观察2了解孢囊孢子和接合孢子综合把握“挑菌方法单人独立操作实验四实验五子囊菌形态观察熟悉显微观察4了解子囊菌的分类根据,子囊菌的形态特征综合把握“拨和“切的方法单人独立操作实验六实验七担子菌形态观察熟悉显微观察4了解担子菌和黑粉菌的形态特征,了解多型现象综合把握“刮的方法单人独立操作实验八实验九半知菌形态观察熟悉显微观察4了解半知菌的分类根据综合综合把握“挑唆刮切技术单人独立操作实验十卵菌形态观察熟悉显微观察2了

26、解游动孢子和卵孢子,了解卵菌的一般形态特征综合区分卵菌与真菌单人独立操作实验十一细菌病害症状观察熟悉显微观察2了解细菌病害类型综合区分真菌病害与细菌病害单人独立操作实验十二植物病毒电镜观察了解电镜制样和电镜观察2了解病毒类型演示了解电镜观察经过以班为单位实验十三植物病原线虫观察熟悉显微观察2综合能分辨线虫头尾、雄雌单人独立操作实验十四病原菌培养基制作了解病原菌的营养特征2熟练培养基的制作综合能独立制作培养基四人一组实验十五病原真菌的分离纯化了解柯式法则2熟悉真菌分离无菌操作综合把握无菌操作单人独立操作实验十六病原菌的接种了解柯式法则2熟悉不同的接种方法综合把握喷雾、抖粉、涂抹等接种技术单人独立

27、操作实验十七植物病原菌侵染经过观察熟悉显微观察2了解病原菌的侵染经过综合把握真菌透明技术单人独立操作注1:除自主实验项目外,其他实验项目安排应该使用统一的操作规范;注2:实验要求分为:必做、选做两种类型;实验类型分为:演示、验证、综合、设计、自主等类型;注3:分组要求:单次实验每组可安排的学生人数。本表能够参考6.4实习课6.4.1实习教学必需的保障条件注明开展实习应具备的条件、实习场地等相关要求。6.4.2实习课教学基本要求已经专门作为一门课程制订了教学质量标准表4实习课教学基本要求实习项目实习内容已具备技能要求学时实习要求到达的实习目的分组要求合计注1:实习要求分为:必做、选做两种类型;注

28、2:分组要求:单次实习每组可安排的学生人数。6.5课程设计类讲明:课程组或教研室根据课程的特点,设计此类课程的教学要求。7学生学习策略讲明:扼要介绍学生学习、把握好该门课程重点知识的方法与途径。8课程考核要求本课程总学时90学时,学分4.0分,采用课堂教学与实验、实习相结合的方法,课堂教学占总学时的70%,实验课教学占30%。成绩评定标准为考试成绩和考核占70%,实验课成绩和考核、平时作业占30%。教学实习时间为2周约36学时,教学实习成绩根据实习报告和实习期间的考核评定。讲明: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课程考核分为考试、考察两种。课程考核成绩采取平常考核成绩含期中测验、作业、实验报告、实习报告、课

29、程论文、课堂讨论、考勤以及课堂表现等和课程结业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定。课程组或教研室应精心设计平常考核各环节的形式与内容,管理好平常考核与课程结业考核所占课程总评成绩的比重。8.1课程考核成绩组成课程总评成绩=平常考核成绩课堂问答+出勤+作业30%+考试70%注明详细考核形式,例如:课堂问答或随堂测验8.1.1平常考核平常考核成绩所占课程总评成绩的比重应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由课程组或教研室集体讨论,提交所在院系批准,一般应不少于30%。平常考核方式及权重要求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平常考核方式及权重平常考核类型所占百分比考核目的出勤10保证学生的出勤率作业10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把握情况课堂讨论

30、10培养学生勤于考虑,擅长钻研,乐于探索的精神注1:课程组或教研室可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选择灵敏的多种经过考核方式例如:出勤、作业、介入教学实践活动、课堂讨论、课堂问答等;注2:课程论文考核内容包括:选题范围、立论、阐述、格式、字数不少于4000字和学术诚信6个方面。8.1.2考试考试课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评定;所占课程总评成绩的比重一般不高于70%。考试试题类型及权重要求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试题类型及权重试题类型所占百分比考核目的名词解释20考察学生基本概念的把握填空题20考察学生对本门课程细节的把握判定题10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判定能力简答题30考察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解阐述题20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注1:试题类型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单项选择或多项选择、判定题、填空题、计算题、简答题、阐述题等多种形式,课程组或教研室根据课程内容,选择不同题型设置;注2:考核目的:应讲明考核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对应的哪些方面;注3:当年课程考试题与上一年度的考试题重复率应小于15%;注4:试卷格式应符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试命题施行细则)相关规定的要求。8.1.3考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