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与中医现代化之路.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8987391 上传时间:2022-06-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科技与中医现代化之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现代科技与中医现代化之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科技与中医现代化之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科技与中医现代化之路.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现代科技与中医现代化之路当代科技与中医当代化之路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革命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伟大历史洪流席卷全世界。当代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互相交织,构成了以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系统科学为中心,以基本粒子物理、DNA理论、系统论、信息论、耗散构造论为标志的当代科学革命;以核能技术、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空间技术为标志,以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自动化技术、生物工程、海洋工程为内容的当代技术革命。知识大爆炸、技术大革命正对人类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道德,以及对科学技术本身带来重大的冲击和挑战。面对着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之势的新技术革命,发展才是硬道理。具

2、有5000年璀璨历史的中医药学只要主动迎战、积极出击、尽快实现本身的当代化,与世界严密接轨,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否则,将被历史的滚滚洪流所淘汰。形势急迫,时不我待。中医学是建立在我国五千多年的临床经历基础上的传统医学,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构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包含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历和理论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中医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已经不能知足当代医学需要。所以,对于中医学的研究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精华的基础上,运用当代的科学技术理论和研究方法,力求使中医朝着当代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中医学与当代医学的成功接轨。必须运

3、用当代科学技术和当代医学的先进方法来完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药学理论需要汲取当代科学的营养来发展本人,丰富本人。中医药学理论具有海纳百川的理论品格,用当代科学诠释中医药学理论是可能的。尽管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构成于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时代,但她总是与中国古代文化同步发展,不断汲取同时代科学技术成果,充实完善本身,促成本身的理论内核条理化,并遵循本身的发展规律,实行自主发展。能够讲,中医药学理论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而不是僵化和一成不变的。当代科技,不是西医的专利。好像市场经济没有姓“资姓“社一样,当代科技没有姓“中姓“西之别。我们要实行“拿来主义,汲取当代科学的

4、营养,促进中医药理论的发展。新中国建立后,中西医工作者,在系统整理中医理论的同时,还广泛运用当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在研究阴阳、经络、脏腑的生理和病理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要用高新科技发展的要求,中医理论发展是缓慢的,是不够科学化、规范化的。实现中医理论当代化,必须扫清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排除一切障碍,笔者以为,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其所以停滞不前,主要是受旧的观念影响,摆脱不了中医传统观念的束缚。中医理论的模糊概念,一直模糊着我们数千年,处在高新科技飞速发展的我们这一代人,为什么不能科学地把它们逐一地明确下来!要在国家统一政策基础上,运用当代科学手段,科学论证,把历史遗留的有关中医理论的模糊概念统

5、一在科学的基础上,然后通过大中专教材,普及全国,最终到达全球统一的当代中医基本理论,使其理论科学化、规范化。今天,我国的中医高校林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中医研究机构愈加完善和日益强大,加之“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国又是我国既定的宏伟战略目的,这在中医整个发展史上,是条件最好、机会最佳的时期,假如我们这一代人不下这样的决心,不做出这样的努力,让这些模糊概念继续模糊我们的子孙后代,那么,实现中医理论当代化只是一句空话,我们对历史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代医学较中医发展之快,主要是它突出了科学性,通过科学验证,该更新就更新,该转变就转变,这些更新转变,都是运用了当代科学技术和方法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因而

6、,中医理论的发展必须结合当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摆脱传统思想束缚,要走新路,不要走回头路,要对已经通过当代医学研究证实、或正在研究阶段的中医理论研究工作,十分是对中医理论的阴阳、精、气、神、经络、脏腑等理论的研究工作,要加强人力物力,使之尽快揭示其本质,最终到达中医理论的当代化。在整个中医学科中,目前,中药的当代研究较为突出,其原因,主要是运用当代科学手段,对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实验研究,科学提取,然后制成片剂针剂。由于采取了当代科学手段,使过去的内服剂型发展成为中药针剂剂型,通过肌肉静脉给药,直接介入急症的治疗。如生脉注射液、四逆注射液等,这样,大大提高了中药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地位。研究中医理论,

7、要借鉴中药当代研究的经历,运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理论,对中医理论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整理,使之到达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中医药学理论需要创新,要与时俱进,用当代科学诠释中医药学理论是必要的。中医药是古代经历医学,属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范畴。详细而言,应当属于典型的应用学科,它的发展依靠于以整体观为指导的中国古代科技等相关知识体系为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由于多种原因,在近当代,中国选择了一条奔向以复原论为指导的科学主义的道路。中国的科技体系的变轨,使得与中国古代科技生死相依的中医药学的发展呈现出难以为继的状态。中医药学只要摒弃复原论的影响,从当代科学中汲取系统论的营养,进行理论创新,才能走出理论无重

8、大突破、学术缺乏应有朝气甚至固步自封的僵化局面。中医药学理论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用当代科学诠释中医药学理论是可行的。由于古代科学发展的局限和科学方法的落后,尤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和层层包裹,中医药学的自然科学属性一直未得到应有的伸展和充分的显露。也正因如此,中医药学的自然科学属性便始终未得到重视和应有的开垦。中医学所具有的自然科学的基本属性表现为,一是它的客观性。即中医学所反映的人体客观的生理病理机制和疾病的防治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科学事实。中医的证是病人的全身综合反映状态,是病因病理学之外的另一个临床医学范畴。二是它的可重复性。固然中医学的基本原理如今还不可能在严格的实验室条件

9、下得到检验,但它的临床有效性能够在实践中得到重复证实。三是它的历史继承性。自然科学具有随着生产发展而发展的世代连续继承的特点,中医学二千年来发展传承的历史充分证实了它的这种继承性。以当代科学方法而论,中医药学兼有传统的自然科学方法和社会科学方法的特点。在传统中医药学理论构成的思维经过中,既有分析、综合等逻辑推理方法,又有直觉、想象等非逻辑推理方法;有实证(经历)方法,又有哲学思辨方法;有对于病症以及药味主治的定性判定,又有下药开方时剂量的定量研究;有对局部的分析,也有对整体的综合,例如诊疗中注意一般治疗经历与患者个体差异的比照。中医学作为世界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当代科学极速发展的时代

10、,中医药学假如保持经历医学本色不变,只能讲是保持历史,不再前进。从如今开场,中医学再不前进是不行了。充分利用当代科学革命和当代技术革命的成果,汲取当代科学的营养,促进中医药理论的发展,是中医药学最好的出路,也是其生存发展的当务之急。中医药科研必须把握该学科的发展方向,从突出中医特色、发展本身优势出发,充分利用当代科学技术,全方位、高水平地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药科研,既不是中医的西医化,也不是中西医结合化,它是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为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引进和吸收多学科的最新技术和方法,探索其规律,揭示其本质,把中医药的发展推向新的历史阶段,使其既保持丰富的中医药内涵,又成为愈加系统化、条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先进的医学科学体系,为人类的医疗健康保健事业作出奉献。这是中医药学科研必须牢牢把握的学科发展方向。丢掉中医药特色,中医药当代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放弃当代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吸收,中医药科研只能是一句空话和笑谈。二者是中医药发展道路上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