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7压强和浮力含解析.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8903916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3.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7压强和浮力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7压强和浮力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7压强和浮力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7压强和浮力含解析.doc(5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07 压强和浮力一、单选题1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成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已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如图所示是在城市街道旁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车时需要使用手机扫取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这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B. 共享单车的车座做的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强C. 此时静止的共享单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与共享单车的重力是对平衡力D. 蹬车车前进,停止瞪车车将慢慢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来源】山东省聊城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点睛:(1)根据电磁波的应用分析;(2)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

2、小压力来减小压强;(3)据平衡力的条件判断即可;(4)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重物A、B,密度分别为A和B,底面积分别为SA和SB,且SASB,将它们放在水平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水平割去上半部分(如图中虚线所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下列物理量大小比较的关系正确的是( )A. FAFBB. pApBC. ABD. 切割前后 A,B 对地面的压强均不变【来源】浙江省杭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点睛: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由边长关系可求出密度关系,则由压强公式可求得压强的

3、关系3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A. 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 B. 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C. 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 D. 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来源】河南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分析: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这是因为带电的塑料尺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原理与此相同即是正确答案;解答: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这是大气压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B、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因为分子间有引力,但分子间也有斥力,故B不符合题意;C、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因为带电

4、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故C符合题意;D. 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因为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现象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大气压区别,需要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液体的密度: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A. 只有和 B. 只有和 C. 只有和 D. 只有和【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点睛:关键是判断出两液体密度

5、大小的关系,根据图可知,乙液体体积大,而两液体质量相等,所以根据密度公式可判断密度大小,再判断其它就没有难度了。5下面几个研究实例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利用光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保持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时,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探究物体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A. 和 B. 和 C. 和 D. 和【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利用光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是建立模型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保持压力不变,改变受

6、力面积,是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时,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是转换法的应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是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故 和都利用了控制变量法,选C。点睛:理解实验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当一个结果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时都使用此方法进行实验,实验时让一个因素变化,而其它因素都控制相等或相同即控制变量。6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42B. 泰山山顶上的大气压约为1.8105PaC. 一支新 2B 铅笔的长度约为 50cmD. 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 50kg【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

7、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7小亮同学利用气球和圆柱形水杯做了一个小实验。在气球内灌入一定量的水封口制成水球(如图甲)。先将水球放入冷水中,水球漂浮(如图乙)。把杯中冷水换成热水,再次把水球放入热水中,发现水球沉在杯底(如图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水球在冷水中所受浮力小于热水中所受浮力B. 水球在冷水中排开的水的重力等于水球的重力C. 冷水的密度小于热水的密度D. 在冷水和热水的同一深度处压强相等【来源】山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分析:从图入手,利用阿基米

8、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可以判断出水球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浮力以及物重与排开的水的重力的关系;再根据浮沉条件判断出冷水的密度和热水的密度的关系,进而判断出在冷水和热水的同一深度处的压强大小;【点睛】本题考查了浮沉条件的应用以及阿基米德原理来解答问题,从图入手是关键,难点是浮沉条件的灵活运用,是一道难题。8对于上升的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气球的升空原理和民航飞机的起飞原理相同B. 热气球匀速上升时,机械能一定不变C. 热气球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强不变D. 热气球燃料减少后,它的惯性变小【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答案】D【解析】分析:(1)飞机起飞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

9、速的关系,热气球是利用浮力升空的;(2)分析热气球在匀速上升过程中气球的动能和势能变化情况即可得出答案。(3)根据大气压与高度的变化关系可判断热气球上升过程中大气压强的变化;(4)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只有质量有关,质量大,惯性大。解答:A、飞机起飞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热气球是利用浮力升空的,二者的原理不相同。此选项错误;B、热气球在匀速上升过程中气球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而高度变大,势能变大,所以机械能变大。此选项错误;C、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故热气球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强越来越小;此选项错误;D、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小,惯性小,故火箭飞行一段时间

10、后燃料减少,质量减少,其惯性大小变小。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通过气球的升空现象,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对二力平衡条件的掌握,还考查了机械能的知识,综合性较强,难点是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92018年5月14日,川航重庆至拉萨3U8633航班在飞行期间出现挡风玻璃碎裂,导致驾驶舱处于高空低温失压的状态,在空管和机组人员的冷静处理下,飞机安全迫降于成都双流机场。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飞机正常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B. 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被“吸出”舱外和惯性带来的危害C. 挡风玻璃碎裂后,驾驶舱内的气压突然变为零D. 飞机在迫降过程中运动状态始终保持不变【来源】四

11、川省泸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点睛:(1)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比下方的快,因此下方向上的压强大于上方向下的压强,上下表面存在一个压力差,这就是机翼的升力。(2)高空飞行时舱外气压小于舱内气压, 系安全能防止被“吸出”舱外;(3)挡风玻璃碎裂,驾驶舱内的气压降低;(4)运动状态不变是指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10很多动物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自身部位,下列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 泥鳅身上的粘液能减小摩擦,在泥土中不易被黏住,更易滑溜B. 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是为了减小重力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C. 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减小压强,从而凿

12、开树干,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D. 深水里的海鱼,其体形结构更适宜在压强小的深海中生存【来源】四川省泸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点睛:(1)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2)地球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地球表面的物体都受到大气压的作用;(3)增大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4)据液体压强pgh可知,在海水中,越深处海水的压强越大。据此分析判断。11下列四幅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

13、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C. D. 【来源】四川省泸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点睛:(1)孔明灯灯内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在空中所受的浮力变大,大于它自身的重力所致;(2)日晷能够记录时刻,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3)由p 得,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者减小受力面积;(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12小亮同学利用气球和圆柱形水杯做了一个小实验。在气球内灌入一定量的水封口制成水球(如图甲)。先将水球放入冷水中,水球漂浮(如图乙)。把杯中冷水换成热水,再次把水球放入热水中,发现水球沉在杯底(如图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水球在冷水中所受

14、浮力小于热水中所受浮力B. 水球在冷水中排开的水的重力等于水球的重力C. 冷水的密度小于热水的密度D. 在冷水和热水的同一深度处压强相等【来源】山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可以判断出水球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浮力以及物重与排开的水的重力的关系;再根据浮沉条件判断出冷水的密度和热水的密度的关系,进而判断出在冷水和热水的同一深度处的压强大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浮沉条件的应用以及阿基米德原理来解答问题,难点是浮沉条件的灵活运用,是一道难题。13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 替代法”、“类比法”、“

15、模型法”等。在下面几个实例中,采用了等效替代法的是A. 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B. 用速度公式来引入功率公式C. 保持受力面积不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D. 探究同一直线上二个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来源】海南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A. 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是模型法的应用;B. 用速度公式来引入功率公式,是类比法;C. 保持受力面积不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是典型的控制变量法的应用;D. 探究同一直线上二个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时,采用了等效替代法;故D符合题意。点睛: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实验最常用的实验方法,当一个结果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时都使用

16、此方法进行实验,实验时让一个因素变化,而其它因素都控制相等或相同即控制变量。1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立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都是由铁制成的实心物体,其高度从左到右逐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1、P2和 P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P1 = P2 = P3B. P1P2P3C. P1P2P3D. 缺少条件,无法判断【来源】海南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 15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 C919 大型商用客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制造客机时采用密度大的材料,可以减轻其重量B. 客机在高空受到的大气压强比地面附近的大气压强大C. 客机利用电磁波进行导航,说明电磁波能在空气中传播

17、D. 客机机翼表面制作成“上凸下平”形状是为了减小空气对飞机的阻【来源】海南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点睛:注意牢记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规律,中考中是常出现的题目类型,要能用此特点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16小亮同学利用气球和圆柱形水杯做了一个小实验。在气球内灌入一定量的水封口制成水球(如图甲)。先将水球放入冷水中,水球漂浮(如图乙)。把杯中冷水换成热水,再次把水球放入热水中,发现水球沉在杯底 (如图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水球在冷水中所受浮力小于热水中所受浮力B. 水球在冷水中排开的水的重力等于水球的重力C. 冷水的密度小于热水的密度D. 在冷水和热水的同一深度处压强相等【来

18、源】山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分析:(1)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可以判断出水球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浮力以及物重与排开的水的重力的关系;再根据浮沉条件判断出冷水的密度和热水的密度的关系,进而判断出在冷水和热水的同一深度处的压强大小;【点睛】本题考查了浮沉条件的应用以及阿基米德原理来解答问题,是一道难题。17图为某品牌共享电单车,其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A. 没有网络传递信息,是无法实现手机扫二维码开锁的B. 车座成马鞍型,增大了人与车座的受力面积,压强增大C. 车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可以减小与地面的摩擦力D. 后轮上的电动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19、【来源】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A. 手机扫二维码开锁时,通过电磁波及网络传递信息,当服务器接收到付费后,才会开解,所以没有网络传递信息,是无法实现手机扫二维码开锁的,故A正确;B. 车座成马鞍型,增大了人与车座的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B错误;C. 车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用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力,故C错误;D. 后轮上的电动机,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受力的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故选A。点睛:注意分清楚研究电磁感应和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的两个原理,容易混淆,从能的转化看,两者是相反的,即电磁感应现象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而

20、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18依据图中的信息,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A、如图,左边的鸟,两只脚之间为导线,电阻非常小,电压也非常小;右边的小鸟,两只脚分别位于灯的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所以两只小鸟的电压不等,故A错误;B、冰雪环境中,冰雪能够升华,所以是有水蒸气的,故B正确;C、如图右侧的洞口突起,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左侧相对压强大,所以造成洞内空气流动,故C正确;D、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可以用来区分声源,故D正确;故A错误,符合题意。 点睛: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

21、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1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液体的密度: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A. 只有和 B. 只有和 C. 只有和 D. 只有和【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20下面几个研究实例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利用光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保持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比较不

22、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时,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探究物体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A. 和 B. 和 C. 和 D. 和【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点睛:理解实验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当一个结果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时都使用此方法进行实验,实验时让一个因素变化,而其它因素都控制相等或相同即控制变量。 21泸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旅游城市,有着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文化旅游资源。下列对各景点中涉及的物,说法正确的是()A. 泸县龙脑桥的桥墩可视为柱形结构,当河中水位下降时桥墩受到的浮力变小B. 叙永雪山关山顶的气压高于山脚的气压,山顶

23、水的沸点高于山脚水的沸点C. 在酒城乐园小孩蹦极时弹性绳被拉长的过程中,小孩的惯性逐渐减小D. 汽车沿合江法王寺的盘山公路爬坡时,该车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来源】四川省泸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A、桥墩下部埋入泥中很深,下部没有水,所以桥墩的下部不受浮力的作用,河中水位下降时桥墩受到的浮力不变,故A错误;B、山顶的大气压低于山脚的大气压,水的沸点低,故B错误;C、弹性绳被拉长的过程中,小孩的质量不变、惯性大小不变,故C错误;D、车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大小也不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D。点睛:(1)物体所受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

24、上下表面的压力差;(2)大气压强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3)物体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4)平衡力必须符合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22“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人们生活中必备的意识,下列涉及物理知识中的安全问题,说法正确的是()A. 光学实验用的激光笔发出的激光不能直接照射眼睛B. 控制用电器的开关要接在照明线路中的零线上C. 可以把三孔插座接地孔与照明线路中的零线连接使用D. 人体总漂浮在河水中,私自下河塘洗澡无溺水风险【来源】四川省泸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点睛:(1)激光具有能量大、颜色纯、亮度高、方向直等

25、特点;(2)家庭电路中,控制灯泡的开关装在火线上;(3)三孔插座的中间插孔应接地;(4)河塘水域周围以及水下的情况比较复杂,即使会游泳的人也有溺水风险。23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氢和F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F 氢F 空 B. F 氢F 空C. F 氢F 空 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来源】海南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即进行判断。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排开空气的体积相同,所以根据可知,空气密度相同,排开空气的体积相同时

26、,浮力相等。故B正确。点睛:重点是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即,要理解氢气球上升是因为自重小,即重力小于浮力,并不是因为受到的浮力比装空气的球浮力大。二、多选题24中央电视台报道:2018年6月2日12时13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号丁运载火箭将“高分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在卫星发射前将重为G1的火箭置于自重为G2的拖车上,此时拖车轮胎与路面的总接触面积为S,使拖车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将火箭运送到发射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运送该火箭的过程中,拖车对地面的压强P=B. 若拖车在水平地面做加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变大C. 拖车在运送该火箭的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 “高

27、分六号卫星”定轨后,绕地球匀速转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来源】四川省泸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C点睛:(1)根据压强公式p 分析压强的大小;(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3)平衡状态包括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运动方向和速度快慢的变化,均属于运动状态的变化。三、计算题25如图所示,用细线将正方体A和物体B相连放入水中,两物体静止后恰好悬浮,此时A上表面到水面的高度差为0.12m。已知A的体积为1.0103m3,所受重力为8N;B的体积为0.5103m3,水的密度=1.0103kg/m3,g取10N/kg,求:(1)A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强;(2

28、)B所受重力大小;(3)细线对B的拉力大小。【来源】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1)1200Pa;(2)7N;(3)2N。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是一道力学综合题,难度不大,计算复杂。 26考古工作者在河底发现了古代的石像,经潜水者测量它的体积约为2m3如图所示,在打捞石像的过程中,考古工作者用动滑轮将石像匀速提升,需要竖直向上的拉力F=1.6104N在没有将石像提出水面前,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水=1.0103kg/m,g=10N/kg)求:(1)石像受到的浮力_。(2)石像的重力_。(3)石像的密度_。(4)若将石像提升了3m,石

29、像受到水的压强减少了多少_?【来源】山东省聊城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2104N 5.2104N 2.6103kg/m3 3104Pa【解析】(1)石像受到的浮力:F浮G排液gV排1103kg/m310N/kg2m32104N;(2)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根据F(GF浮)可得石像的重力:G2FF浮21.6104N2104N5.2104N;(3)石像的质量:m5.2103kg;石像的密度:2.6103kg/m3;(4)石像减少的水的压强pgh1103kg/m310N/kg3m3104Pa.。点睛:(1)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gV排求出石块受到的浮力;(2)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根据F

30、 (GF浮)可求石像的重力;(3)根据m 可求石像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出石像的密度;(4)已知h3m,根据pgh可求石像减少的水的压强。27学校机器人兴趣小组进行“精准吊装”实验,7块长短不一的长方体木块均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机器人将木块按长度从大到小依次吊装并对称叠放。已知木块的密度相同,高度均为h=0.2m,宽度均为b=0.2m,不同序号木块的质量如下表,其中m=12kg,g取10N/kg。(1)已知1号木块的长度a=1.2m,求未叠放时1号木块对地面的压强;(2)如图,把2号木块吊装到1号木块的上面,求此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3)机器人完成全部吊装叠放用时6min,求整个过程克服木块

31、重力做功的功率。【来源】福建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见解析所示28每天都会有许多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每天都会准时同太阳一起升起,25000次零失误。这是护卫国旗的战士们,一天一个两万步,两年一个新长征的训练缔造的奇迹。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总重为175N,升旗时(如图),国旗上升高度为30m,所用时间为2分07秒。求解下列问题:(1)国旗上升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2)将国旗沿竖直方向匀速升高30m,拉力对国旗做的功是多少?(3)若某持枪战士总重约为700N,估算该战士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来源】山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32、【答案】0.2m/s 5250J 1104Pa【解析】分析:(1)已知时间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速度;(2)根据功的公式,求出拉力所做的功。 (3)利用公式可以求出战士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点睛】考查了速度,压强和功的计算,应注意: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距离的乘积。29在物理实验操作考核中,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容器(不计容器壁厚度),内有12cm的水(如图甲),某考生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金属圆柱体,从液面开始缓慢浸入水中,拉力F与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当圆柱体下表面距液面为10cm时,系圆柱体的细线恰好松开,圆柱体沉入容器底部(水未溢出)如图

33、内所示(g取10N/kg),求:(1)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2)圆柱体的体积;(3)圆柱体沉入底部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答案】(1)1N;(2)100cm3;(3)1.3103Pa【解析】分析:(1)根据图象分析出物体的重力和完全浸没时的拉力,根据公式 求出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2)根据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V排,就是圆柱体的体积;(3)根据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液面上升的高度,然后求出液面最后的高度,在根据就可以求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解答】解:(1)由图像知,当h=0时,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圆柱体的重力,即G=3N,当h5cm时

34、,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此时圆柱体完全浸没,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2N,则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2)圆柱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圆柱体完全浸没,所以圆柱体的体积是;答:(1)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浮力是1N;(2)圆柱体的体积是;(3)圆柱体沉入底部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点睛】本题是一道有关浮力知识的计算题,同时涉及到了有关固体压强和密度的计算,能够通过图像确定物体的重力和浸没时的浮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问中关键能分析出液面的总深度,这是此题的难点。30每天都会有许多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每天都会准时同太阳一起升起,25000

35、次零失误。这是护卫国旗的战士们,一天一个两万步,两年一个新长征的训练缔造的奇迹。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总重为175N,升旗时(如图),国旗上升高度为30m,所用时间为2分07秒。求解下列问题:(1)国旗上升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2)将国旗沿竖直方向匀速升高30m,拉力对国旗做的功是多少?(3)若某持枪战士总重约为700N,估算该战士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来源】山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0.2m/s 5250J 1104Pa【解析】分析:(1)已知时间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速度;(2)根据功的公式,求出拉力所做的功。(3)利用公式可以求出战士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6、【点睛】考查了速度,压强和功的计算,应注意: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距离的乘积。31滑旱冰是青少年最喜欢的一项运动。如图所示,小兵质量约为34kg,所穿的四轮直排旱冰鞋每只质量为3kg,鞋底每个轮子与地面接触面积为4cm2。(g取10N/kg)求:(1)小兵自身受到的重力;_(2)若比赛时小兵滑行 1200m 用时 2.5min,小兵滑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_(3)小兵单脚滑行时对地面的压强;_(4)小兵在练习时,想冲上一个斜坡,请从能量角度分析他该怎么做,为什么?_(不计斜坡阻力)【来源】海南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340N 8m / s 250000 提前加快速度滑行,因为速度增

37、大时,动能大,上坡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更容易滑上坡(4)在练习时,想冲上一个斜坡,可以提前加快速度滑行,因为质量不变,速度增大时,动能大,上坡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更容易滑上坡。 点睛:考查了重力公式、速度公式、压强公式的应用,需要注意的是,求压强时,压力不能忘了鞋的重,受力面积是一只脚且有四个轮子着地,要弄清楚,不然很容易出错。32每天都会有许多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每天都会准时同太阳一起升起,25000次零失误。这是护卫国旗的战士们,一天一个两万步,两年一个新长征的训练缔造的奇迹。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总重为175N,升旗时(如图)

38、,国旗上升高度为30m,所用时间为2分07秒。求解下列问题:(1)国旗上升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2)将国旗沿竖直方向匀速升高30m,拉力对国旗做的功是多少?(3)若某持枪战士总重约为700N,估算该战士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来源】山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0.2m/s 5250J 1104Pa【解析】分析:(1)已知时间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速度;(2)根据功的公式,求出拉力所做的功。(3)利用公式可以求出战士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点睛】考查了速度,压强和功的计算,应注意: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距离的乘积。33如图所示是蒙华铁路荆州段长江大桥施工现场,工程师

39、用起吊装置在江中起吊工件. 己知工件重4000N,每个滑轮重500N,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在水面上用超声测位仪向江底的工件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0.02s后收到回波.(不计绳重和摩擦,g=10N/kg,水=1.0103kg/m3) (1)求工件在水下的深度;(2)不计工件的高度,求水对工件产生的压强;(3)当工件在水面下匀速上升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500N,求工件的体积;(4)不计动滑轮体积,求工件在水下匀速上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结果在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来源】湖北省荆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见解析所示点睛:(1)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以及传播的时间,

40、利用svt可以得到工件所在的深度;(2)已知海水的密度和工件所在的深度,利用Pgh计算受到的压强;(3)已知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和自由端的拉力以及动滑轮的重力,可以得到滑轮组对水下工件的拉力;已知工件重力和滑轮组对它的拉力,可以得到工件受到的浮力;已知浮力和海水的密度,利用公式VV排得到工件的体积;(4)工件在水下匀速上升时,拉力做功为总功,克服重力做的功与浮力做的功之差为有用功,利用可以得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4将U型管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盛有某种液体的玻璃杯中.相关信息如图所示。(g取10N/kg)求:(1)液体的密度_。(2)体枳为60cm3的小球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_。【来源】山东

41、省济宁市2018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0.8103 kg/m3 F浮=0.48N【解析】(1)如图在该液体中的12.5cm深处,产生的压强与U形管中10cm高度差的水柱产生的压强相等,根据可得:所以液体的密度为;。(2)根据计算体枳为60cm3的小球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35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扫地机器人,它通过安装在身体底部的三个轮子与地面接触,清扫中利用软毛刷和吸气孔收集灰尘,遇到障碍物能够自动改变方向继续行进,某次机器人开始扫地1min后遇到障碍原地旋转20s,然后继续扫地2min,总行驶路程为36m。已知机器人质量为3.8kg,圆形身体半径为0.2

42、m,三个轮子与地面接触的总有效面积为2104m2,行进中受地面的摩擦阻力大小恒为10N,忽略灰尘质量、毛刷支撑以及气流的影响,取g=10N/kg。求:(1)机器人清扫工作中对地面的压强;(2)机器人在本次清扫工作中的平均速度(3)若机器人某段时间以0.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计算机器人该段时间内牵引力的功率【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1)1.9105Pa;(2)0.18m/s;(3)5W。点睛:(1)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与重力相等,FGmg;然后根据p计算压强;(2)根据公式v计算平均速度的大小;(3)根据公式PFv计算牵引力的功率。36某新型建筑材料既防火、防水

43、还保温,这种材料的密度为0.3103kg/m3。(1)如果将这种材料制成长0.4m,高0.1m,宽度如图所示为_cm的实心砖块,则此砖块的体积和质量分别是多少_?(2)此砖块对水平地面的最小压强是多少_?(g取10N/kg)【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25.00 0.01m3、3kg 300Pa点睛:(1)因为物体的一端与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物体另一端点所对应刻度尺示数就是物体的长度;由题意得:1厘米被平均分成10个小格,每个小格是0.1厘米,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根据mV求质量;(2)根据p求压强。37如图甲是小明设计的“空气浮力演示器”:将一空心金属球与配重通过细线

44、悬挂在定滑轮上,调节配重质量使二者保持静止,用气泵往玻璃容器内缓慢压入空气,可根据现象证明空气浮力的存在。已知金属球重5牛,体积为5103米3(滑轮和细线的重力、配重的体积及各种摩擦均忽略不计)(1)用气泵向甲装置玻璃容器内压入空气,观察到什么现象可以说明金属球受到空气浮力的作用?_。(2)制作该演示器中的空心金属球,用了体积为5105米3的金属材料求该金属材料的密度_。(3)小明想通过最小刻度为0.1牛的弹簧测力计反映空气浮力大小的变化,他设想将该演示器改进成如图乙所示装置。压入空气前,容器内原有的空气密度为1.2千克/米3,现通过气泵向玻璃容器内压入空气,使容器内空气密度增大到3.0千克/

45、米3,能否使演示器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值大于0.1牛,请通过计算说明_。【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金属球上升(或配重下降) 10103kg/m3 见解析【解析】解:(1)滑轮下所挂金属球和配重平衡,即G球G配,向甲玻璃容器内压入空气后,若金属球受到空气浮力的作用,则金属球对左侧绳子拉力FG球F浮,所以FG配,金属球会上升(或配重下降);点睛:(1)定滑轮下所挂金属球和配重平衡,球受到浮力,对左侧绳子拉力将减小,由此分析会出现的现象;(2)已知金属球重力和体积,由重力和密度公式计算金属材料的密度;(3)由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压入空气前后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再计算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从而判断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量比较即可。38“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体积约为30米3,空载时质量约为22吨,最大荷载240千克。(1)“蛟龙号”空载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大?(2)若“蛟龙号”某次满载时下沉是采用注水方式实现的,则至少注入多少立方米的水?(海水密度取1.0103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来源】浙江省杭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1)2.2105N;(2)7.76m3。【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