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专题05 运动和力第02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8901491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专题05 运动和力第02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专题05 运动和力第02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专题05 运动和力第02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专题05 运动和力第02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doc(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单选题4如图所示,物体沿斜而匀速下滑,其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 B. C. D.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答案】D【点睛】此题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5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 )A. 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B. 人步行速度约10m/sC.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D. 人体平均密度约1g/cm3【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答案】B【解析】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A、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

2、约为此选项符合实际。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体积大约为0.05m3,此选项符合实际。故选B【点睛】对物体长度、质量、重力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如:人高、教室高、步行速度、楼梯阶梯数、物理课本长和宽、教室内空气质量等等,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6对下列图象中的物理信息描述错误的是( )A.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B. 该物质可能是水C. 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D. 黑龙江北部(最低温度52.3)可以使用水银温度计【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

3、018年中考物理真题【答案】D【解析】分析:要看清图像中的横坐标、纵坐标代表的物理量;再根据图像形状反映的物理规律,结合选项中物理量的含义,可解答此题。解答:A、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而图像形状是正比函数图像,故A正确;B、根据图像,当质量为10克时,体积为10立方厘米,根据,该物质可能是水,故B正确;C、根据图像,路程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没有变化,说明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C正确;D、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最低气温可达-52.3,而水银的凝固点为-38.3,没等到测出当地气温,里面的水银已经凝固了,无法使用。此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图像法是反映物理量之间规律和关系的常用方法,还要明确物理量的真正含义

4、。7下列著名物理学家中,用其名字命名为力的单位的是A. 牛顿 B. 阿基米德 C. 欧姆 D. 焦耳【来源】海南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 8电子驱蚊器利用变频声波直接刺激蚊虫中枢神经,使其非常痛苦,食欲不振,繁殖力下降,无法在此环境生存,从而达到驱蚊的目的其部分参数见表格,取g=10N/kg关于驱蚊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驱蚊器的重力为0.6NB. 驱蚊器发出的声音能被正常人听到C. 驱蚊器刺激蚊虫中枢神经利用的是超声波D. 驱蚊器工作10h消耗电能为0.02kWh【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A、驱蚊器的重力,Gmg0.06kg10N/kg0.

5、6N,故A正确;B、人的听觉范围2020000Hz;22kHz55kHz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故驱蚊器发出的声音不能被正常人听到,故B错误;C、22kHz55kHz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故驱蚊器刺激蚊虫中枢神经利用的是超声波,故C正确;D、蚊器工作10h消耗电能为WPt0.002kW10h0.2kWh,故D正确。故选:B。学&科网点睛:(1)根据重力计算公式Gmg求出重力;(2)人的听觉范围2020000Hz;(3)振动低于20Hz的为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为超声波,(4)根据公式WPt,求出10h消耗的电能。9下列有关人体物理量估测正确的是()A. 成人的体重约50N B. 中学生步行的速

6、度约10m/sC. 人体安全电压220V D. 中学生正常上楼的功率约120W【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点睛: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11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下列实验过程中没有用到这一科学原理的是( )A. 用天平测出某物体的质量B. 用弹簧秤测出测出某物体的重力C.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D. 用 PH 试纸测出某溶液的 PH【来源】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来源:Z_xx_k.Com【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测量的意

7、义,这要求我们多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15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张家口举办。如图所示,当运动员穿着滑雪板在水平雪地上进行滑行训练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B. 穿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雪地的压力C. 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D. 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来源】河南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分析:(1)通过判断运动员相对滑雪板的位置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判断运动员的运动还是静止。(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3)掌握

8、二力平衡的条件以及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解答:A、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运动员是静止的。故A错误;B、滑雪板一般都做成较大的面积,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防止陷下去。故B错误;C. 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二者等值、反向、共线、不同体不是平衡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D. 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别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等,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关键是掌握这些基础知识。162018年

9、5月21日凌晨,我国成功利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鹊桥”号中继卫星发射升空,迈出了人类航天器月背登陆第一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 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火箭的惯性消失C. 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 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分析:(1)火箭是热机的一种,工作时,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火箭升空,燃气的内能转化成火箭的机械能;(2)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3)动能与质量和

10、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当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时,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4)火箭加速运动时,不受平衡力,受到重力,摩擦力还有推力作用。【点睛】本题通过卫星发射,考查了力与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热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需要认真分析,认真解答。18冰壶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如图所示,冰壶比赛正在进行。在冰壶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冰壶对冰面的压力与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 冰壶离开手后继续向前滑行,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C. 冰壶减速滑行的过程中,动能大小不变D. 冰壶滑行过程中,受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滑行方向相同【来源】山西省2018年中

11、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从二力平衡的条件、惯性、动能和摩擦力的有关知识来判断;解答:A、运动中的冰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压力与重力的方向相同,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学.科网B、冰壶离开手后,由于惯性会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故B正确;C、冰壶减速滑行过程中,速度减小,动能变小,故C错误;D、冰壶滑行过程中,受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滑行方向相反,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难点是滑动摩擦力方向的辨别。19阅兵仪式中,检阅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车和人的总重力与地面对

12、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 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以行驶的检阅车为参照物,路边站立的土兵是运动的D. 检阅车匀速行驶牵引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答案】C【解析】分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3)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反之是静止的。解答:A. 车和人的总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它们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 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

13、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B错误;C. 以行驶的检阅车为参照物,路边站立的土兵位置不断改变是运动的,故C正确;D. 检阅车匀速行驶,牵引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是一道综合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难点是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间的区别。22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B. 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来源】重庆市2018

14、年中考物理试题A卷【答案】D【解析】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故A错误;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错误;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C错误;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直线上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24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测力计下端挂一个滑轮组,已知每个滑轮重均为50N,滑轮组下端挂有物体B,滑轮组绳的末端通过定滑轮沿水平方向与物体A相连,物体A在绳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50N;在物体B下加挂重为90N的物体C后,用水平

15、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可使其沿水平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B上升的速度大小为5cm/s. 若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g取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A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75NB. F的大小为530NC. F做功的功率为42wD. B的重力为500N【来源】湖北省荆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设物体A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则有2f50N550N,所以f250N,A错误;对于物体B,有3fGBG滑,即250N3GB50N,所以GB700N,D错误;加挂物体C后,有3(Ff)GBGCG滑,即3(F250N)700N90N50N,解得F530N,B正确;物体B上升

16、的速度为5cm/s,则拉力F端移动的速度v35cm/s0.15m/s,F的功率PFv530N0.15m/s79.5W,C错误。故选B。点睛:先对弹簧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受到竖直向下的力的合力,即两条绳子向下的拉力和一个定滑轮的重力;然后对与B相连的滑轮进行受力分析,即该滑轮受到竖直向下自身的重力和B的拉力的作用,受到竖直向上三条绳子的拉力,从而求出B的重力;然后根据物体A在绳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求出摩擦力的大小;然后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功率公式即可求出水平向右的拉力和功率的大小。学科%网25如图所示,用细线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

17、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 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 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手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来源】湖北省荆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二者不是一对平衡力,A错误;木块对细绳的拉力和细绳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B、D均错误;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辨析。一对平衡力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直

18、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据此分析答题。262017年10月28日,荆州国际马拉松赛激情开跑. 这是荆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国际体育赛事,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生态、人文、健康、创新、开放的荆州.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某选手冲线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B. 运动员鞋底面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主要是为了增大压力C. 奔跑中的运动员看到路旁的树向后退去,是以大地为参照物D. 某选手跑前1km用时5min,最后100m用时20s,该选手跑最后100m平均速度大【来源】湖北省荆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

19、案】D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力与运动,1. 惯性不是力;2. 鞋底面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3. 看到路旁的树向后退去是以自己为参照物;4.根据v计算速度,比较大小。27下图中各实验结论中,不能解释对应的生活应用或工作原理的是( )A. B. C. D.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A、向下压活塞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硝化棉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燃烧,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相同,故A错误;B、如图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故B正确;C、如图实验保持静止时,二力平衡,人像大战僵持时,也为

20、平衡状态,二力相等,故C正确;D、如图研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导体的材料、粗细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滑动变阻器就是利用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而工作的,故D正确;故选A。点睛: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做功和压缩冲程有能的转化,且两次能的转化过程相反,考题中常出现要牢记。28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和液体、固体一样也有惯性B. 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将慢慢停下来C. 风吹树叶沙沙响,说明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有力的作用D. 竖直上抛的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此刻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来源:Zxxk.Com【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

21、析】A、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气体和液体、固体一样也有惯性,故A正确;B、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将以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不会停下来,故B错误;C、风吹树叶沙沙响,是树叶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不能说明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有力的作用,故C错误;D、竖直上抛的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只受重力,合外力不为零,不是平衡状态,此刻不可能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误。故选:A。点睛:(1)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2)一切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4)物体静止或做匀速

22、直线运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29如图所示,A物体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关于A所受的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B. 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C. 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不是沿斜面向上,就是沿斜面向下D. 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可以为零【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1)若A物体相对斜面有向下的运动趋势,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2)当拉力等于向下的摩擦力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3)当拉力大于向下的摩擦力时,物体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时,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综上

23、分析,可知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由于开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在重力的作用小则产生斜向下的力的作用,有下滑的趋势,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若拉力大,物体开始向斜上方开始运动时,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据此解答。30小华同学在科技馆观摩自行车走钢丝表演后回家做了一个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自行车的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自行车和所挂物体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自行车对绳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

24、题【答案】B【解析】A、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等于自行车和所挂物体的重力的和,不等于自行车的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自行车和所挂物体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满足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C、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自行车对绳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B。点睛:平衡力指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由此分析解答。31下列人或物体运动到最高点,若外力全部撤销,能保持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水中的乒乓球由静止释放

25、上升到到最高点B. 滚摆竖直上升到最高点C. 斜抛出去的皮球落地后又弹到最高点D. 荡秋千的人达到最高点【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点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32018年5月21日凌晨,我国成功利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鹊桥”号中继卫星发射升空,迈出了人类航天器月背登陆第一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 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火箭的惯性消失C. 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 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期

26、末总复习: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答案】A【解析】分析:(1)火箭是热机的一种,工作时,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火箭升空,燃气的内能转化成火箭的机械能;(2)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3)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当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时,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4)火箭加速运动时,不受平衡力,受到重力,摩擦力还有推力作用。解答:A、火箭点火发射时,产生的燃气内能转化为火箭升空的机械能,故A正确;B、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仍然具有惯性,因为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故B错误;C、火箭加速上升

27、的过程,质量不变,速度增加,故动能增加,同时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故不是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故C错误;D、火箭加速上升,受力不平衡,火箭受的向上的推力大于向下的重力,合力向上,火箭加速上升,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通过卫星发射,考查了力与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热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需要认真分析,认真解答。二、多选题35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受的摩擦力为0 B. A受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C. A对B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 D. 地面对B的摩擦力向左,大

28、小为F【来源】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D36(双选)如图所示,水平木板上有甲、乙两个木块,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两木块下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甲、乙分别在水平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相同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了相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1大于F2 B. F1比F2做功多 C. F2比F1的功率大 D. 甲的重力做功较多【来源】河南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B【解析】分析:处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物体匀速运动时所受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判断做功的多少;根据判定功率的大小。解答:由

29、题意可知,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根据可知,则两物块对地面的压力FF;两木块下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放在相同地面上,所以,两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f;两木块匀速前进,所受摩擦力和拉力是平衡力,所以,两木块受到的拉力故A正确;两物块以相同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了相同时间,所以匀速前进了相同的距离,根据可知,F1比F2做功多,故B正确;在相同时间匀速前进了相同的距离,表明两木块运动的速度相同;根据可知,甲拉力的功率大于乙拉力的功率。故C错误;两木块都是水平前进的,重力都没有做功,故D错误。故选:AB。【点睛】此题考查功率的大小比较,涉及到重力公式的应用、压力和重力的关系、二力平衡的应用、功率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是

30、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但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本题的关键是判断F1和F2的大小关系。学科.网37中央电视台报道:2018年6月2日12时13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号丁运载火箭将“高分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在卫星发射前将重为G1的火箭置于自重为G2的拖车上,此时拖车轮胎与路面的总接触面积为S,使拖车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将火箭运送到发射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运送该火箭的过程中,拖车对地面的压强P=B. 若拖车在水平地面做加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变大C. 拖车在运送该火箭的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 “高分六号卫星”定轨后,绕地球匀速转动时处于平衡状态

31、【来源】四川省泸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C点睛:(1)根据压强公式p 分析压强的大小;(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3)平衡状态包括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运动方向和速度快慢的变化,均属于运动状态的变化。三、作图题38一木块沿水平面向左滑行并冲上斜面。请在图甲中画出以下力的示意图:(1)木块水平向左滑行时所受的摩擦力;(2)木块对斜面的压力。【来源】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解析】(1)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会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摩擦力,由于木块水平向左滑行,所以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右,如图

32、(2)木块对斜面的压力作用点画在木块与斜面的接触面上,方向与斜面垂直向下,如图所示:40如图所示,一物块沿固定的光滑斜面下滑。请画出物块的受力示意图。【来源】河南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答案:如上图所示。【点睛】下滑力是同学经常出错的地方,一定要注意物体不受下滑力这么个力,下滑力实际上是重力的分力。还有受力分析时,该物体只能受力,不能施力。41如图,水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O是水杯的重心,在图中画出水杯受力示意图。【来源】福建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解析】水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受到重力G和支持力F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支持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3、、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两个力的作用点都画在重心O处,注意表示两个力的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43在如图中的A点画出箱子在水平向左滑行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示意图。【来源】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A卷【答案】见解析所示【解析】解:根据摩擦力的概念可知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作用在物体和接触面之间作图如下: 点睛: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然后按照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画出即可45按题目要求完成如图:如图,A、B两球带异种电荷,画出A受到重力和吸引力的示意图。【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解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过A球的重心竖直向下

34、画一带箭头的线段,并标上符号G;即为A受到重力的示意图;由于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则A球受到B球水平向右的吸引力,作用点也在A球的重心,如图所示:点睛:(1)找出重心,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画一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所受的重力,这就是重力示意图;(2)A、B两球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由此可知,A受到吸引力的方向向右。四、填空题50小明的爸爸新买了一辆燃油小汽车,小明估测了一下小汽车的宽度约为200_(填长度单位);刚打开车门,他就闻到一股气味,爸爸告诉他这其实是物理学中的_现象;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_(选填“轮胎”、“地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汽车依靠发动机工作时的_冲程获得动力.【

35、来源】湖北省荆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cm 扩散 轮胎 做功【解析】小汽车的宽度在2m左右,也就是200cm;汽车中的气味是因为汽车中物质的扩散而来;轮胎变形对地面产生了压力;汽油机工作时,做功冲程对外做功提供动力。点睛:本题综合考查长度估测、分子动理论、弹力、热机。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汽油机工作时,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51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为获得充足的空间滞留时间,都会在跳水前先用力下压跳板,以便利用跳板的_让自己上升的更高。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从离开跳板到入水的过程中,_时(填“离开跳板”、“最高点”或“入水”)时动能最大。【来源】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高

36、中段学校招生考试(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弹力 如水点睛:考查了机械守恒及机械能转化的过程,重点是理解在没有摩擦的情况下,机械能的总量不变,即机械能守恒,所以最低点时,速度最快,动能最大。52如图甲,小磁针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偏转,说明力可以改变_;图乙中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图中螺线管左端为_极,电源左端为_极。【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物体的运动状态 N 负【解析】(1)小磁针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偏转,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小磁针的N极被螺线管的左端排斥,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3)根据安培定则可知

37、,电源的左端为负极。学科*网点睛:(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2)同名磁极相互排斥。(3)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弯曲的四指与电流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一端为N极。54如图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由A、B两个物体,两物体与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B在A的正前方,B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假设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A、B两物体_(选填“会”或“不会”)相撞,原因是:_。【来源】河南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不会 当小车突然停止

38、时,两物体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在不受摩擦阻力的情况下,两物体不会相撞。【解析】分析:分析小车突然停止前进,物块A与B的运动状态,当小车突然停止时,根据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来分析AB物块的运动状态。学#科网解答:小车停止前,A、B物块和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并且两物块和小车具有共同的速度,当小车突然停止时,由于物块在光滑接触面上,因此两物块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大小不变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两个物体间的距离不变,一定不会相碰。故答案为:(1). 不会 (2). 当小车突然停止时,两物体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在不受摩擦阻力的情况下,两物体不会相

39、撞。【点睛】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和应用,难点是会用惯性知识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56海南省正在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规定汽车礼让行人。汽车不避让行人且冲过斑马线 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汽车具有_,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不易停住。汽车轮胎表面刻有深槽花纹,是为了_摩擦力(选填“增大”或“减小”)。【来源】海南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惯性 增大【解析】利用惯性和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解答。汽车不避让行人且冲过斑马线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即保持原来运动状不变的性质,所以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不易停住;汽车轮胎表面刻有深槽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

40、的。点睛:注意惯性的理解,惯性即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是物体最基本的属性之一,要能用惯性解释物理学中的现象。五、实验题60小明和小亮同学利用橡皮筋、硬纸板、带指针的挂钩、弹簧测力计等器材,制作一个简易测力计。标注刻度方案一:让橡皮筋在竖直方向自由下垂,当指针稳定时,在指针所指位置标注“0”刻度。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挂钩,拉力分别显示为1N、2N、3N、4N时,在指针所指位置分别标注对应的刻度。实验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绘制出图象_。(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亮提出了标注刻度的方案二:标注“0”刻度的方法与方案一相同,然后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挂钩,使拉力示数为4N,

41、在指针所指位置标注4N的刻度,在0刻度线与4N刻度线之间分成4等份,标出各刻度线和对应的刻度。如果让你利用橡皮筋制作简易测力计,标注刻度时,你会选择方案一还是方案二,并说明理由。_【来源】山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方案一,理由为拉力越大,橡皮筋伸长越长,但伸长量跟所受拉力不成正比【解析】分析: (1)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2)从图像入手,判断橡皮筋伸长量跟所受拉力的关系,进而再选择方案;解答: (1)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2)根据图像可以看出,橡皮筋伸长量跟所受拉力不成正比,所以选择方案一更合理些。故答案为: (1)

42、. 来源:Zxxk.Com (2). 方案一,理由为拉力越大,橡皮筋伸长越长,但伸长量跟所受拉力不成正比;【点睛】该题通过实验探究考查了测力计的制作原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根据实验数据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给弹簧测力计标刻度是依据了在弹性限度内。64用如图的实验装置,让静止的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观察并记录小车在三种不同木板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下图是对在水平面上运动小车进行的受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_(2)小易按照“毛巾一棉布一木板”的顺序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 分析比较表中内容,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距离_ 深入分析发现

43、,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由此进-步推理得出的结论是: _ (3)早在17世纪初期,意大利物理学家_(填写科学家名字)就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的方法研究过力和运动的关系。【来源】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B 越远 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时候,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伽利略_【解析】(1)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小车,受到阻力的作用,所以运动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所以受到摩擦阻力作用;在竖直方向上,重力与支持是一对平衡力,即重力、支持力相等;故B图正确;(2)小易按照“毛巾一棉布一木板”的顺序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 分析比较表中内容,摩擦力越小时,小

44、车运动距离越远,所以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深入分析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由此进一步推理得出的结论是: 当摩擦力为零时,即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时候,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早在17世纪初期,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最早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的方法研究过力和运动的关系。65在学习速度一节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1)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乙

45、图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_(选填“A“或“B”)。(2)分析表中数据,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你得出的结论是_。(3)小明随后用同种纸张制成了质量相等的两个纸锥如图丙,其中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以下选项正确的是_。A.4号纸锥先到地面 B.5号纸锥先到地 C两个纸锥同时到达地面(4)如果纸锥在到达地面前作匀速直线运动,设4号纸锥匀速下落时所受阻力为f1,5号纸锥匀速下落时所受阻力为f2,则f1_f2(选填“、“或“=”)。【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A 纸锥下落速度与扇形纸片半径无关,与纸锥锥角有关,纸锥锥角越大,下落时间越长,下落速度越慢 B =点睛:(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需使纸锥从同一高度落下,然后采用相同时间比距离,也可采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2)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得出结论;(3)根据(3)得出的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选出正确的选项;(4)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平衡力,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66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1)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目的是_。由图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_。如果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小车将_。(2)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