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教案24(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8891219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素周期律》教案24(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元素周期律》教案24(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元素周期律》教案24(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素周期律》教案24(人教版必修2).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以1-20号元素为例,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2、掌握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的周期变化规律。过程与方法:1.归纳法、比较法。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教学重点: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们已经知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构成的。电子围绕着核作高速运动。H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运动的情况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电子运动情况就很复杂,如何研究微观粒子电子的这种复杂

2、运动呢人们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推进新课多媒体播放:电子核模型示意图教材1-7图片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个示意图,它表示了什么样的含义。师微笑:同学们观察的比较仔细、全面,在多电子的原子中,各个电子的能量是不相同的,因此,它们运动的区域也是不相同的。我们把电子在不同区域的运动,称为电子层,就好似示意图中一层一层的。层与层之间是不连续的。用n表示电子层,n=1、2、3、47或者用K、L、M、N、O、P、Q表示。K表示第一层;L表示第二层 多媒体播放: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核外电子量依据能量上下,分层排布的,离核越近能量越低,离核越远,能量越高。2、电子层可以用K、L、M、N、O、P等表示。3.最外层除

3、K为2外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知识拓展4.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18。5.倒数第3层不超过32。6.每层电子容纳数,最多不超过2n2【例题剖析】【例题1】根据以下条件写出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把结果填在表中。(1)A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12。(2)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3)C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层电子数之差是电子层数的25倍。(4)D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14。【教师精讲】解此题时,要求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非常熟悉,有时结合数学知识进行分析讨论。答案:Si B F Ne硅硼氟氖师:在分析研究上表的根底上,请同

4、学们完成下表。表一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行电子排布变化的规律性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1-23-1011-18结 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呈现周期性变化师:请同学们答复并投影学生填表情况根据教材内容:请同学们讨论,完成下表:表二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化合价变化的规律:原子序数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1-2+1 03-10+1 +4 +5 -4 -1 011-18+1 +4 +5 +7-4 -1 0结 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也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例题剖析】【例题2】某非金属X的最高正价为+m,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有b个氧原子一个X原子该

5、酸的化学式为。【教师精讲】在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时,常常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那么。要注意化合价有正负价之分。答案:H2b-mXOb【例题3】有V、W、X、Y、Z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20,其中X、Z是金属元素;V和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W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W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由此推知(填元素符号)1V ,W,X,Y,Z。2写出 Z与V2W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教师精讲】解推断题首先要审清题意,找到突破口,层层推进,逐个求解。过程中,要注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最后,还要再

6、验证结论。答案:1H、O、A1、S、K 22K + 2H2O = 2KOH + H2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学习了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重点是理解其变化的规律,为我们后面的学习打下根底。布置作业:多媒体展示作业1.以下各题中的物质均由核电荷数为110的元素组成。请按以下要求填写化学式: (1)只有2个原子核和2个电子构成的分子是 ; (2)1个最外层有5个电子和3个只有1个电子的原子结合的分子是; (3)1个最外层有4个电子的原子和2个最外层有6个电子的原子结合的分子是; (4)由3个最外层是6个电子的原子结合而形成的分子是; (5)由2

7、个原子核10个电子结合而成的分子是 ,由5个原子核10个电子结合而成的分子是。参考答案:1H22NH33CO24O35HF板书设计:第二节 周期律第2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递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技能。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归纳比较元素周期律。2、自主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量变到质变规律教学重点: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砂纸、镁带、铝片

8、、试管夹、火柴、酒精灯、酚酞试液、1m o1/L盐酸,1m o1/LA1C13溶液、3mo1/LNaOH溶液、3mo1/LH2SO4溶液、1m o1/LMgC12溶液。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上节课所学的内容: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有哪些2、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如何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多媒体课件展示: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推进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和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变化。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元素的重要性质,它们是否也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通

9、过化学实验来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多媒体播放: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金属与H2O或与酸反响难易程度。2、置换反响。3、最高价氧化物对立水化物碱性强弱。实验一.Mg、Al和水的反响1、分别取一小段镁带、铝条,用砂纸去掉外表的氧化膜,放入2支小试管中,参加2-3ml水,并滴入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过一会儿,用酒精灯给2支试管加热至沸腾,并移开酒精灯,再观察现象。多媒体展示出表格 表一NaMgAl与冷H2O反响与沸H2O反响现象化学方程式与沸水现象Mg带外表有气泡;Mg带外表变红化学方程式Mg + 2H2O=MgOH2+ H2结 论Na与冷水剧烈反响,Mg只能与沸水反响,Al与水不反响。实验二.

10、Mg、Al和盐酸的反响取一小段镁带和一小片铝,用砂纸除去它们外表的氧化膜,把镁带和铝片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再各参加2-3ml稀盐酸观察现象。 多媒体展示出表格表二Mg、Al与稀盐酸反响比较MgAl现象反响迅速,放出大量的H2反响方程式Mg+2HCl= MgCl2+H2结论Mg、Al都很容易与稀盐酸反响,放出H2,但Mg比Al更剧烈实验三:Mg(OH)2的性质取一支试管,参加2ml,1mO1/L、MgCl2溶液,再逐滴参加3mO1/L、NaOH溶液,把生成的白溶液分盛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参加3mO1/L、NaOH溶液、稀盐酸观察,完成下表:多媒体展示出表格表三MgOH2的性质现象参加NaOH参加稀盐

11、酸反响方程式沉淀溶解结论Mg(OH)2+2HCl= MgCl2+2H2OMgOH2能溶于盐酸不能溶于氢氧化钠实验四:Al(OH)3的性质取一支试管,参加1mo1/L Al Cl3溶液,参加3mo1/LNaOH溶液至少产生大量的Al(OH)3白色絮状沉淀,把Al(OH)3沉淀分别盛放于2支试管中,然后,向2支试管中分别参加1mo1/L稀盐酸和6mo1/LNaOH溶液,观察现象。多媒体播放表格表四:Al(OH)3的性质参加NaOH,参加稀盐酸现 象反响方程式Al(OH)3+NaOH=Na AlO2+2H2O结 论Al(OH)3既能溶于,也能溶于稀盐酸师:从上面几个实验,我们已经了解了Na、Mg、A

12、l与H2O或者与酸反响的难易;知道了NaOH、Mg(OH)2、Al(OH)3的性质,请大家在此根底上完成下表。表五NaMgAl单质与水酸反响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NaOHMg(OH)2Al(OH)3碱性强弱比较NaOH强碱Mg(OH)2中强碱Al(OH)3弱碱结 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Na Mg Al【例题剖析】【例1】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Y的核电荷数比X大2,Z的核电荷数比Y多4,1 mol X单质跟足量的酸起反响能置换出1g氢气,这时X转为与氖原子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根据上述条件,试答复: (1)X、Y、Z的元素符号依次为、。 (2)X、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

13、物跟Z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响的离子方程式 分别为,。【教师精讲】此题确定X是关键,定量关系:2XH2 不要找错。离子反响方程式写好之后,要注意检查两个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答案:1Na A1 C1 2OH_ +H+ = H2O A1(OH)3 + 3H+ = A13+ + 3H2O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如何来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SPSCl气态氧化物化学式SiH4PH3单质与H2化合的条件高温磷蒸气与H2能反响加热对应水化物合或最高价氧化物H2SiO3HCl O4酸性强弱弱酸中强酸最强含氧酸结 论师:从以上对第三周期元素的分析、比较中,同学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多媒体同时展示元素周期律内容1

14、.定义: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元素周期律。板书: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例2】甲、乙两种非金属:甲比乙容易与H2化合;甲原子能与乙阴离子发生氧化复原反响;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与某金属反响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 A只有 B只有 CD 【教师精讲】元素非金属性得强弱判断是重要得知识点,其判断得标准很多:与H2化合得难易程度;气态氢化物得稳定性;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得到电子的难易程度等。 答案:C。【例3】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选项是 ( )A铍(B

15、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B砹(At)为白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教师精讲】元素周期律是高考的重点。解题时要充分利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A正确,因为, 铍的性质类似于铝,氧化物可能有两性。C正确,Sr是第A族元素,其性质类似于Ca、Ba,SrSO4与BaSO4相似,难溶于水。【答案】 BD。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讨论了第三周期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并又通过事实,我们得出了元素周期律,希望同学们能掌握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创

16、新能力。布置作业P18 T6板书设计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一 元素周期律 1第三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3. 元素周期律 从Na C1 从左 右 1定义:金属性逐渐减弱, 金属性逐渐减弱, 2实质:核外电子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活动与探究Al(OH)3性质探究现 象解释或方程式1、通入2、参加KOH溶液3、参加Ba(OH)24、参加稀H2SO45、参加稀HNO3结 论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2、掌握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归纳、比较。通过对前面所学

17、知识的归纳比较,掌握“位、构、性的关系。2、自主学习。引导自主探究,分析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教学重点:周期表、周期律的应用教学难点:“位、构、性的推导教具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是一种重要的结构理论,它的重要性表达在什么地方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师: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简称“位、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简称“构,而元素的原子结构,那么决定、影响着元素的性质称简“性。因此,我们只要知道三种量位、构、性中的一种,即可推出另外2种量。师:请同学们翻开周期表观察:用绿色、淡绿表示的元素分别是哪种元素如果沿着

18、硼B、铝A1;硅Si、锗Ge;砷As、锑Sb;碲Te钋Po画一折线,那么位于折线左侧的是什么元素折线右侧的又是什么元素 板书1、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例题剖析】【例1】2022江苏X.Y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两种元素。以下表达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A、 X原子的电子层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X的氢化物的沸点性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太氢化物稳定。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教师精讲】此题考查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要熟记并理解判断标准,不能随意变换标准。知识拓展元素金属性,金属活动性区别优化设计 板书2: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

19、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师:请同学们写出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的化学式,并标出Li、Na、K三种元素的化合价。板书1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二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知识拓展1、价电子数:元素外层电子一般指最外层电子,有时还包括次外层电子,对主族元素而言,价电子数就是最外层电子数。2、上述规律对主族元素成立,不适用于副族元素、零族元素。 板书2非金属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中与最低负化合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例2】:氧化复原反响中除了原子守恒质量守恒外,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和复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I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RO3n-+6I-+6H+=R-+3I2+3H2O

20、R为主族元素那么:1RO3n-中R的化合价为,n值为。2R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个。【教师精讲】很好,解题时,要注意一题多解,当然,还要注意选择最简单的方法。2题,容易错为5个,忽略了题中所给的信息“R-。因此,分析时要合理,不能有遗漏。答案:1+5,127师:现在我们来共同归纳一下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用途。多媒体播放: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的用途预测新元素。寻找半导体材料。合成新农药。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进行“位、构、性的推导。【例3】(2022上海市高考题)致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到达致冷的目的。人们曾用乙醚、NH3、C

21、H3C1等作致冷剂,但它们不是有毒,就是易燃。于是科学家根据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来开发新的致冷剂。据现有知识,某些元素化合物的易燃性、毒性变化趋势如下: (1)氢化物的易燃性:第2周期:H20HF;第3周期:SiH4PH3 (2)化合物的毒性:PH3NH3;H2SH20;CS2 C02;CCl4CF4(选填“、“;(3)CFCl3(或CF3Cl);(4)使大气臭氧层出现空洞,a。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元素金属性、非金属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对我们的生活、生产及科学研究有多么巨大的指导作用。希望同学们刻苦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在不久的将来,有所创造、有所创造,报效祖国,效劳全人类!生1:热烈鼓掌!布置作业:教材P18,T4,T5板书设计: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3.预测新元素1.金属性.非金属性与 2.位构性的推导 4.找半导体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5.新农药等 位 构2.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性活动与探究: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