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翻译赏析.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8890311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净沙·秋思》翻译赏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天净沙·秋思》翻译赏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净沙·秋思》翻译赏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净沙·秋思》翻译赏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天净沙秋思翻译赏析天净沙秋思翻译赏析 天净沙秋思作者为元代文学家马致远。其古诗全文如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落日西下,断肠人在天边。 【前语】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造的小令,是一首闻名的散曲著作。此曲以多种景象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边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苍凉的布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漂荡天边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土、倦于流浪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特别,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总共列出九种景象,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言语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抑扬有致,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 【注释】天净沙:曲牌

2、名。枯藤:枯槁的枝蔓。昏鸦:黄昏时的乌鸦。昏:黄昏。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巴望。古道:陈旧荒芜的路途。西风:冰冷、萧条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断肠人:描述悲伤沉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流浪天边、极度忧伤的旅人。天边:远离家园的当地。 【翻译】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休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周围有几户人家。在陈旧荒芜的路途上,秋风萧条,一匹疲乏的瘦马驮着我前行。落日向西慢慢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流浪在天边。 【赏析】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因为元统治者实施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向未能实现志愿。他简直终身都过着流浪无定的日子。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实现志愿,穷困失意终

3、身。所以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这首小令很短,总共只要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苍凉动听的秋郊夕照图,而且精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从多方面表达了我国古典诗篇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融合中构成一种苍凉悲苦的意境。 我国古典诗篇非常考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我国古典诗篇美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形融合、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要害。清王夫之萱斋诗话曰:“情形名为二,而实不行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世词话删稿云:“悉数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风光,这些景语都是

4、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苍凉悲苦的情调。而最终一句“断肠人在天边作为曲眼更具有画蛇添足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边断肠人心里悲惨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象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一起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形妙合,构成了一种动听的艺术境地。 二、运用很多密布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著作充溢浓郁的诗情。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篇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维的艺术形象。我国古典诗篇往往具有运用意象繁复密布的特征。我国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严密地摆放很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此曲明显地表达出这

5、一特征。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摆放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日子的实在环境,又是他心里沉重的忧伤悲惨的载体。假设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与意象的繁复性并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单一性。在同一著作之中,不同的.意象的位置比拟均衡,并无成心杰出的个别,其情感指向趋于一起,即很多的意象往往一起传达著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很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可以传达作者的心里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著作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出现一起性、单一性。很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头绪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好的图像。 意象的繁复性与单一性的结合,是形成我国古典诗篇意蕴深沉、境地调

6、和、诗味浓重的重要原因。 古典诗篇中意象的组织往往具有多而不乱,层次清楚的特色,这种有序性的发生得力于作者以时刻、空间的正常次序来组织意象的习气。 有人称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为“并排式意象组合,其实并排之中仍然表达出必定的次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摆放;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摆放;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现在的摆放,中心略有改变。因为中心刺进“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绘视点,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动感,但这种跳动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规模。最终一个意象“落日西下,是全曲的大布景,它将前九个意象悉数统摄起来,形成一时多空的局面。因为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品,因而著作在全体上也表达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摆放次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落日,作者的视界层层扩展,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达之一。 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