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同步测评试卷(无超纲).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8874147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同步测评试卷(无超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同步测评试卷(无超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同步测评试卷(无超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同步测评试卷(无超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章节综合测试 同步练习(含答案)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2021-2022学年适用于全国各市县人教版教材知识点习题定向攻克名师审核 无超纲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同步测评(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总分:_题号一二三得分一、单选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S是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像S远离透镜移动的情况是 ( )A沿平行主轴方向。B沿O与S连线方向。C沿F2与S连线方向。D沿F1与S连线方

2、向。2、小明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3、远处物体通过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在物镜焦点附近,是因为A物镜的焦距太大 B物镜的焦距太小C物体离物镜太远 D物体离物镜太近4、如图所示小刚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此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A放大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3、D潜望镜5、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A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一些 B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C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 D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一些6、如图所示,为凸透镜成像的另一拓展规律在照相问题中的运用即用可变焦距的光学照相机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进行拍摄,就是说,虽然被拍摄的物体与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B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D焦距变小,像距变大7、一束平行光线沿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透镜另一侧主光轴上距透

4、镜中心12厘米处若把点燃的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距透镜15厘米和6厘米处,则这两次成的像()A都是实像 B都是放大的像 C都是虚像 D都是正立的像8、如图所示,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9、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依次为6cm、18cm和24cm,分别得到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关系式Af6cm B6cmf18cmC9cmf12cm D18c

5、mf24cm10、手持凸透镜在人眼和课本之间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B、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远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C、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近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D、无论凸透镜放在什么位置都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11、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判断,此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A凸透镜 B凹透镜 C三棱镜 D玻璃砖12、夜晚,发着光的小萤火虫从放大镜的2倍焦距处沿着主光轴匀速飞行过程中,萤火虫发出的通过放大镜部分的光逐渐减少,则萤火虫的像( )A远离放大镜,平均速度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

6、度B远离放大镜,平均速度大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C靠近放大镜,平均速度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D靠近放大镜,平均速度大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13、 “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湖岸景色在水中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倒影平面镜成像;C、摄影凹透镜的成像; D、电影凸透镜成像。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右图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照相机 B幻灯机C放大镜 D潜望镜15、小风矫正了近视眼

7、后看书轻松多了,心想也该帮爷爷矫正老花眼了,下图用来表示老花眼的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小张同学最近感觉视力下降,他去看医生时,医生用如图所示的示意图为他讲解视力下降的道理由图可知,他的右眼患有_视,应佩戴_(选填“凹”或“凸”)透镜矫正视力 2、一种微型手电筒的灯泡做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它的前端相当于一个 _,它的作用是_3、若用镜头焦距为f的照相机拍照,被拍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 2f(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要使取景范围变大一些,则照相机镜头距景物的距离应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照相机的

8、镜头相当于一个 。当物体到 的距离 时,能成 , 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使用照相机时,应将底片放置在 。 5、暑假小明参加学校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野外生存的很多知识和技能,他在日记中写了亲身体验,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在下面体验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体验:学当摄影师,用一台镜头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照相,照完团体像后,接着又给同学们照半身像,这时应该 (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镜头和被照同学们的距离,同时 (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6、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透镜15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

9、m。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先后放在a、b、c、d、e、k各点,如图所示,则当蜡烛在_点时在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最大。7、市面上有许多很便宜的玩具望远镜,几个同学合买了一个回来进行探究:先将目镜放在眼睛前面观察前面的景物,然后将望远镜掉个头,将物镜放在眼镜前面观察前面的景物,你两次观察到的景物是否相同?写出区别:眼睛观察目镜:_;眼睛观察物镜:_8、在森林里游客如果随地丢弃装水的透明圆饮料瓶,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这是因为饮料瓶相当于 镜,它能使太阳光 。9、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当蜡烛从左向右的移动时,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向_移动,当蜡烛移到P、F之间时,光屏上能得到一个_像

10、。10、当我们刚看了近处的物体再看远处物体时,眼睛的晶状体变 ,其折光能力变 (填“强”或“弱”),晶状体的调节后还看不清物体时,需要通过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调节。远视眼镜片不小心被摔成三、四片,碎片 (填“能”或“不能”)起汇聚光线的作用三、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1)在桌面上由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2)他在水平位置放置的光具座上安装的器材如图所示,你认为装置中明显的错误的是 ,调节方法是 。2、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2)将蜡烛、凸透镜、光

11、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上。(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3、小娟在探究某光学元件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16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某光学元件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1)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如图16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2)该光学元件名称应该是 A平面镜 B凸透镜 C玻璃板 D三者均可(3)将

12、发光物体由a点移动到b点,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移动光屏,直到 为止。光屏上成像的尺寸比物体 (选填“大”或“小”)。-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2、答案: A3、答案: C4、答: C5、答案:B6、答案: A【解析】变焦的照相机,当照相机的焦距增大时,虽然物距基本不变,但是由于照相机的焦距变大,物距相对减小,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可知:当物距相对减小时,像距也变大,像也变大7、答: B 8、答:D 9、答案: C【详解】当物距为6cm时,成放大的虚像,所以f6cm当物距等于18cm时,成放大的实像,即物距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则9cmf18cm当物距等于24cm时,成缩小的实像,所以

13、24cm2f,则f12cm故:9cmf12cm,C符合题意选C【点睛】重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根据每次成像时的特征,列出相应的不等式,综合求解10、答案: C11、答: B 12、答案:C【解析】首先根据“萤火虫从放大镜的2倍焦距处沿着主光轴匀速飞行过程中,萤火虫发出的通过放大镜部分的光逐渐减少”判断出萤火虫是靠近放大镜还是远离放大镜;物体从二倍焦距远处移动时,像的范围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详解】由于萤火虫发出的光向四面传播,萤火虫发出的通过放大镜部分的光逐渐减少,说明萤火虫是远离放大镜的;像靠近凸透镜,故AB错误;发着光的小萤火虫从放大镜的2倍焦距处向远处移动,像的范围在一倍

14、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萤火虫的移动速度要大于像的移动速度,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首先判断出萤火虫是靠近放大镜还是远离放大镜;而是根据物距和像距判断物体和像移动的速度。13、答:C14、答案: A15、答案: C二、填空题1、答案:近;凹2、答案: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3、答案:大于 增大4、答案:凸透镜、镜头、大于倍焦距、缩小倒立实像、略大于倍焦距5、答案:减小 增大6、答案:15 、d7、答案:物体变大变近了 物体变小变远了 【详解】玩具望远镜是采用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的结构,凸透镜即物镜距离物体的距离时比较大,远远

15、的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又恰好成在凹透镜(目镜)的一倍虚焦距和二倍虚焦距之间,通过凹透镜的折射,在凹透镜的另一侧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虚像,倒立再倒立,就成了正立的像了;所以眼睛观察目镜时是望远镜的正常使用,现象是:物体变大变近了若将望远镜掉头,物体在凹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就会在凹透镜的另一侧成一个倒立的缩小的虚像,这个虚像又恰好在目镜(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就会把这个像放大,但放大倍数肯定没有正放时大,所以眼睛观察物镜时现象是:物体变小变远了8、答案:凸透,会聚9、答案:右 倒立、放大的实像10、答案:薄、弱、凹透镜 能三、实验探究1、答案:凸透镜位置太低或三者不在同一高度,将凸透镜升高,2、答案:(1)9.5或9.4或9.3均可 (2)同一高度或同一直线 (3)缩小、照相机3、答案:(1) 缩小 ; (2) B ; (3) 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 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