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三五”规划.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885232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三五”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深圳市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三五”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圳市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三五”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三五”规划.doc(4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深圳市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三五”规划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市海洋局市海洋局) )二二一六年九月一六年九月I目目 录录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 .1 1一、规划目的 .1二、规划原则 .1三、规划期限 .2第二章第二章 发展现状及形势发展现状及形势 .3 3一、 “十二五”规划取得的成效 .3二、存在问题 .8三、面临形势 .10第三章第三章 总体要求总体要求 .1212一、指导思想 .12二、发展目标 .12第四章第四章 主要任务主要任务 .1313一、完善基础测绘体系 .13(一)完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 .13(二)推进基础测绘转型升级 .15(三)构建新型基

2、础地理信息技术体系 .17二、完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体系 .18(四)开展地理市情分析与动态监测 .19(五)加强地理信息产品开发和社会化应用服务 .22(六)提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 .23(七)加强应急保障服务和区域合作 .25三、完善测绘地理信息运行支撑体系 .26II(八)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27(九)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0(十)完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与运行机制 .32第五章第五章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 .3535一、加强组织保障,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35二、实施计划管理,合理资金规划 .35三、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机制与标准建设 .36四、加强人才培养,改善人才就业环

3、境 .36五、健全社会团体的社会化服务功能 .37六、加强基础设施及技术装备建设 .38七、通过试点示范促进地理信息应用推广 .38附则:附则:“十三五十三五”时期规划实施项目库时期规划实施项目库.39391第一章 总则一、规划目的一、规划目的基础测绘是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地理信息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地理信息是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加快我市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形成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新格局,大力提升地理信息综合服务能力,实施“四个全面”战略,推进特区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全面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4、测绘法 、 基础测绘条例 、 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 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精神,结合我市测绘地理信息发展现状和趋势,编制本规划。二、规划原则二、规划原则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统筹协调发展基础测绘体系、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体系及测绘地理信息运行支撑体系等三大体系,统筹海陆一体的协调发展,同时注重与上位规划、专项规划和其它国土资源、信息化等规划的衔接,实现我市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系统发展。2.支撑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撑产业

5、的创新发展。23.服务需求,共享发展。以服务社会工作及各部门为出发点,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围绕政府工作与战略目标,从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管理、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强测绘成果应用转化,加速搭建跨行业、跨部门的共享交互平台,实现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服务社会和服务经济的支撑功能。三、规划期限三、规划期限规划期限:2016-2020年。3第二章 发展现状及形势一、一、 “十二五十二五”规划取得的成效规划取得的成效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十二五”期间,紧密围绕国家、省和我市“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部署,通过年度专项计划,有序、有效地推动了

6、深圳市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提高了测绘地理信息的基础保障服务能力,初步实现了地理信息产业与基础测绘事业的协调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了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一)测绘地理信息管理能力明显增强(一)测绘地理信息管理能力明显增强进一步增强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规范化、政务信息透明化,开展了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深圳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管理和服务、测绘地理信息政务信息公开等方面的制度完善工作;修订房屋建筑面积测绘、地籍测绘、基础测绘相关的技术标准;进一步加大测绘地理信息监管力度,特别是强化了地图市场

7、的监管,及时查处非法编制及印制销售盗版地图的违法行为,有效地规范了特区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基本完成测绘地理信息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地理信息行业信用管理,自2012年起,开展全市测绘地理信息资质单位的信用状况4综合考核和信用信息公示。(二)基础测绘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二)基础测绘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完善现代测绘地理信息基准体系,开展了全市高程拟合,实现了深圳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SZCORS与GPS/MET大气水汽总量观测站的联接;积极推进深圳市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及配套工程项目;开展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从深圳独立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简称CGCS2000)的转换、全市测

8、量标志普查与维护等工作。进一步夯实基础测绘工作,定期更新基本地形图和地下管线数据,更新范围由中心城区拓展至全市域;定期开展航空遥感平台数据获取工作,制作了全市域的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等产品;完成了全市海岸线的定测以及覆盖用海项目范围的1:2000比例尺水下地形图测制。同时,根据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海岛开发建设需要,完成了全市海岛的基础地理信息采集工作以及海域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的海底地形地貌测量工作。专栏:基础测绘数据更新范围及更新周期专栏:基础测绘数据更新范围及更新周期 1、基础测绘数据更新:全市域、全要素更新,其中 1:1000 地形图一年一次更新、 1:10000 地形图五年一次

9、更新; 2、地下管线数据更新:全市域修测更新给水、雨水、污水、电讯、电力、燃气和 工业共计 7 类管线数据,一年一次更新。 3、遥感影像数据更新:0.2 米分辨率的航空影像每年更新一次;0.5 米分辨率的卫 星影像一年 2 次更新。5(三)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体系逐渐完备(三)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体系逐渐完备目前,已形成集地下、地表、地上、时间为一体的较为完备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体系,建成了全市陆域范围全覆盖的多尺度、多类型、多时态和多分辨率的地理空间数据库。“十二五”期间,对深圳市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进行了拓展、充实、更新。扩充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设施地理信息要素共计15 大类、125 小类;重点完善

10、基础网格、地址编码、建筑物编码等空间单元要素信息,并对深圳市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进行定期更新;建成了覆盖全市的三维模型数据库,涵盖建筑物、地形、城市路网及附属设施、地下管线等数据内容,为数字城市智能化管理实现三维可视化分析提供了全面支撑;建立三维数据联动更新机制,实现了三维建筑物数据与建筑物普查、三维地形数据与航空影像获取、三维地下管线数据与地下管线修测工作的同步更新。专栏:深圳市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专栏:深圳市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 深圳市空间地理基础信息的核心,是数字深圳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该数据库包括基础测绘数据、公共服务数据及专题地理数据三类数据。6(四)基础测绘成果服务成效显著(

11、四)基础测绘成果服务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向社会各界用户提供纸质、数字、离线和在线等各形式的基础测绘成果服务:提供平面与高程控制资料 1500 余点,基础比例尺地形图累计 8503 余幅,影像 8330 幅,地下管线数据累计 15 万公里,向 507 个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提供测绘成果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632 批次,在特区经济建设与城市发展,特别是在政府公共决策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基础作用;编制了系列行政区划图、影像挂图、民生地图以及特色专题地图等各类地图产品,通过数字深圳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向公众发布了系列电子地图,并逐年对地图内容进行更新,有效地满足了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大众对地图产品的广泛需

12、求。(五)数字深圳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五)数字深圳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全面完成数字深圳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任务,对数字深圳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进行数据资源完善、技术升级和推广应用。开展了数字深圳空间基础数据整合和挖掘工作,构建了汇集多源空间信息的规划国土“一张图” ,采用空间可视化建模技术,建立了专题统计可视化地图库等。目前该平台为 70 余家市直属单位提供空间数据服务,有力地支持了全市电子政务管理与应用工作,特别是为 “织网工程”7在内的一大批市级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平台应用推广取得了良好效益。此外, “十二五”期间加强民生主题电子地图服务体系

13、建设。完成“天地图深圳”的建设工作,开展电子地图、影像地图、地理实体、地名地址等深圳节点数据建设,提供1:500、1:1000、1:2000 三个尺度的在线电子地图公共服务;借助数字深圳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结合特区特点在规划国土、城市风光、配套设施、便民服务等方面开发了一系列民生主题特色电子地图。专栏:数字深圳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专栏:数字深圳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数字深圳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以各职能部门需求为主导,不断深化和拓展各部门空间信息的开发和应用,目前已在规划国土、应急、环保、工商、税务、教育、医疗、公安、海关、质监、疾控、气象及各区信息中心等政府部门建立了典型应用,实现了空间信息资源在线共享新模式

14、,为各部门空间可视化监督、管理、分析和辅助决策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六)全市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全面推进(六)全市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全面推进“十二五”期间,组织实施了深圳市陆域范围及海岛的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全面查清深圳市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以及空间分布情况。在完成广东省规定普查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深圳特色扩展8了“实有人口分布” 、 “空间基础网格” 、 “生态控制线”等普查指标和部分要素的属性内容,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地理国情信息本底数据库;开展了普查成果应用需求征集工作机制建设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和“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两大主题的地理国情监测试点工作,为保障普查效用的最大发挥和开展常态

15、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了基础。(七)测绘应急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七)测绘应急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编制深圳市测绘应急预案 ,建立了深圳市测绘应急保障工作机制并开展测绘应急演练。 “十二五”期间,开展了 3 次无人机、无人艇测绘应急演练和 1 次管线应急演练,锻炼了测绘应急保障的组织指挥、快速响应及处置能力。(八)全市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八)全市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我市组织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大量测绘及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获得了科技奖励数十项。加强地理信息产学研综合创新体系建设,我市成立了深圳市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并依托深圳大学建立了海岸带地理环境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同时

16、,充分利用和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等各类科技专项经费资源,围绕数字城市建设、国土科技研发等领域组织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目前,在三维地籍、城市土地立体化利用管理、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城市多源数据自动集成等方面开展的科技攻关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部分成果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9(九)地理信息产业日益繁荣发展(九)地理信息产业日益繁荣发展2014 年全市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现状摸底调查统计,我市测绘地理信息资质单位 50 多家,地理信息产业相关企业 200 余家,企业年总产值约为 50-60 亿元,年增长率约为 10%,已基本形成从装备制造、技术咨询、软件开发、测绘工程实施到数据应用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产

17、业优势主要在卫星导航、地理信息应用领域,特别是在导航定位领域已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形成了深圳区域品牌。北斗技术研发与利用也初见成效,地理信息与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智慧城市的逐步融合,正在形成我市地理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二、存在问题二、存在问题(一)现代测绘基准体系有待完善(一)现代测绘基准体系有待完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推进缓慢,有待加强相应的北斗导航应用试点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工作;海陆测绘基准体系尚未统一,需进一步加强海岛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建设;虽早在十多年前我市已开展了似大地水准面建设工作,但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已落后于北京、上海等其他城市。(

18、二)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丰富性、现势性有待加强(二)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丰富性、现势性有待加强“十二五”期间特区一体化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海陆统筹发展战略等工作部署均对基础测绘成果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进一步丰富现有基础测绘产品种类,加强内陆水下地形、海底地形测绘及10沿海滩涂基础地理信息等数据获取工作;基础测绘更新技术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不仅经济成本较高,且更新速度缓慢,特别是公路、机场、港口、桥梁、水利设施、管线等重要基础设施地理信息的现势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数据标准和信息共享机制有待进一步统一、健全(三)数据标准和信息共享机制有待进一步统一、健全由于我市各职能部门和行业单位的信息化、行业数据空

19、间化度程度不一,统计口径、统计标准没有有效衔接,各个行业专题数据分散在不同职能管理部门当中,信息“孤岛”现象仍然明显,严重影响了地理空间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的融合和应用。(四)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四)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基础测绘成果应用主要为地形图、影像图等,尚未实现能够按需求按要素提供成果;数字深圳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作为深圳市主要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广度上基本覆盖所有市政府直属部门,但深度有待进一步深化。为支撑各职能部门开展重大影响力的分析和决策应用,需对平台数据进一步挖掘。同时,地理信息产品类型相对单一,主要以传统地图产品和电子地图产品为主,新技术

20、地理信息产品开发不足。(五)地理信息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五)地理信息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我市地理信息产业存在产业链前端比较薄弱、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对外辐射能力偏弱;基础研究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有待加强;产学研核心技术合作交流较少,产业聚集程度不高;政策环境尚需11进一步完善。(六)测绘地理信息应急保障能力需进一步加强(六)测绘地理信息应急保障能力需进一步加强“十二五”期间,深圳市建立了测绘应急保障工作机制,包括应急组织、应急响应、应急演练等,并配置地理信息快速获取、处理的技术装备,测绘应急保障能力有所改善,但尚未建立测绘地理信息应急保障服务平台,缺乏建立规范的应急测绘成果资料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

21、,测绘应急队伍和装备快速调配机制尚仍需完善,影响测绘应急保障的效率和质量。(七)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七)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相对于北京、上海、杭州等国内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迅速的地区,我市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水平与总体科技创新发展水平不匹配。我市测绘地理信息的科技自主创新工作有进一步提升的潜力,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开发应用力度不够,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可以更加丰富。三、面临形势三、面临形势经济新常态下,国家“一带一路” 、 “建设新型城镇化”等重大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了深圳市在经济发展创新改革中的地位和优势,在推动深圳市进入加快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的

22、作用和价值更加彰显。依据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任务和“打造深圳标准、提升深圳质量”的新要求, “十三五”期间,围绕信息化建设、空间科学布局、应急保障地理国情监测以及发展12海洋经济、加快实现特区一体化发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需求,全市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1)单一的地理信息数据向地理信息大数据发展,地理国情综合服务已成为了地理信息主要的服务方式之一,空间基础信息与经济、社会信息的信息融合分析与应用、时空信息应用服务必将成为主流;(2)基础地理信息服务范围越来越广,基础测绘的公益性保障作用越来越明显,实现基础测绘成果“网络化”服务成为迫切要求;(3)数字深圳空间基础信息

23、平台已成为全市空间基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载体,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交换日益频繁,加之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集成创新,势必给真正实现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交换带来机遇;(4) “数字深圳”逐渐向“智慧深圳”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城市信息化进程,建设高标准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提供及时、有效的地理信息服务,以更好地满足城市运行、管理与服务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和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5)地理信息产业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正在加快融合,不断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服务模式,形成新的业态;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将成为我市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13第三章 总体要求一、一、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全面贯

24、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落实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加强基础测绘,监测地理国情、强化公共服务,壮大地信产业、维护国家安全,建设测绘强国”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成“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全面推进“两区三市”建设,促进经济特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建立完善的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体系,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城市和全面建设高质量的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二、发展目标二、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加快我市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形成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新格局,大力提升地理信息综合服务能力,完善基础测绘体

25、系、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体系和测绘地理信息运行支撑体系,为建设我市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城市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14第四章 主要任务一、完善基础测绘体系一、完善基础测绘体系完善测绘基准现代化基础设施和运行服务体系,建立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主,兼容多模卫星、覆盖全市陆海领域、高精度的实时动态定位服务系统;推动基础测绘转型升级,建立完备的地理信息资源体系,实现基础测绘数据资源对象化管理和地理信息资源海域全覆盖;构建新型基础地理信息技术体系,地理信息资源供给能力显著提高。(一)完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一)完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逐步完善我市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成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主,兼容多模卫星导航系统、覆

26、盖全市陆海领域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实现我市测绘基准体系集平面、高程、重力场信息为一体,具有高精度、三维、地心和动态更新能力的目标,并与珠三角地区和国家系统相衔接。1、建立和推广以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为基准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立和推广以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为基准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全面落实深圳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产业化实施方案 ,争取尽早实现卫星导航系统接入 SZCORS 系统,开展多模卫星导航系统的联合定位服务。 “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进深圳市北斗地基增强15服务系统的完善工作,计划新建 5 个独立的北斗系统差分站,实现深圳地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导航和时空服务全面覆盖,系统精度达到亚米级甚至厘米级

27、。支持和引导企事业单位参与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层研发、运营、应用推广工作,特别是加强北斗系统在智慧交通管理、警务车辆管理、私家车时空服务与管理、海洋渔业管理等重要领域或行业的应用和推广。2、推动陆海统一空间定位基准框架建设、推动陆海统一空间定位基准框架建设推动建立海陆统一的全市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综合服务系统和大地控制网。按照陆海统筹的原则,结合实施“东进战略”需要,改造和复测深圳市大地控制网,增加东部地区、沿海和岛礁控制点的数量,通过控制点统一联测和解算,建立点位规模、结构合理、陆海统一的大地控制网;在沿海及近海岛屿加密布设基准站,与现有陆地基准站并网运行,形成陆海统一的全市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综合应

28、用服务系统。建立陆海统一的高程及深度基准。建立陆海高程基准的转换关系,将陆地高程基准拓展至海岸带及岛礁上,实现陆海测绘高程基准的统一;进一步完善深圳市深度基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覆盖全市海域的水准高程控制网,实现海域范围全天候厘米级的高精度服务;同时将深度基准纳入我市测绘高程基准框架内,实现深度基准与陆地高程基准的统一。进一步精化全市大地水准面,建立陆海统一的高精度全市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结合全市陆海统一的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综合服务系16统、大地控制网建设和高程、深度基准更新完善工作,开展全市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点重力测量,并充分结合各类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解算,建立全市陆海一体、区域无缝对接的高

29、精度似大地水准面模型。通过优化深圳市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将大地水准面的整体精度提高至 1cm。(二)(二)推进基础测绘转型升级推进基础测绘转型升级加强基础测绘工作布局调整,促进我市基础测绘的工作重点由以测绘基准的现代化建设、基础地理信息采集生产为主,向以测绘基准运维与服务、基础地理信息管理更新和提供使用为主转变,加快基础测绘工作内容、工作对象、组织模式、技术手段、成果形式、服务方式的转型和变革,推动我市基础测绘工作向立体化覆盖、海陆兼顾、联动更新、按需服务、开放共享方向转变和发展。1、提升测绘地理信息空间定位基准服务能力、提升测绘地理信息空间定位基准服务能力建立测绘空间定位基准应用服务体系。开发

30、全市测绘基准数据传输系统、处理分析系统、基准成果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实现测绘基准数据成果的高效管理与维护,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及时的基准数据服务。同时,结合测绘基准统一监管和质量监督检验,在全市范围内推行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使用。2、建立全市遥感影像统筹管理机制、建立全市遥感影像统筹管理机制调研我市各专业部门的遥感影像获取和专业用途使用情况,加强全市遥感影像数据库建设统筹,促进建立基础航空影像与航天遥17感影像分类获取及更新、统一建库机制,实现我市多分辨率、多时相、多类型正射影像数据库的全面覆盖和及时更新。3、加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及更新、加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及更新进一步加强基

31、础测绘工作。持续实施海岛(礁)测绘,管辖海域海底地形、滩涂测绘调查等重大测绘地理信息工程,建立水深、水文、海底地形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首次实现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海域范围覆盖率 100%;推动全市主要水域的水下地形图测绘。丰富和拓展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进一步提升数字深圳基础空间信息平台信息的丰富度、鲜活力。增强多维度可视化地理信息的采集,重点做好城市三维、街景等信息的获取;积极开展实时基础地理信息的加载、处理和分析,不断增加信息量,加快数据更新周期,提高数据质量。完善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机制。实现按地区、按要素的地理信息应需更新。开展全市重要地理要素、重点区域全要素数据三个月一次更新;实施各级基础地理

32、信息数据库的联动更新,实现全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数据库至少一年一次更新,显著提高数据现势性。18专栏:完善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机制专栏:完善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机制 1、重要地理要素更新:对居民地、铁路、主要公路、重大基础设施、著名旅 游风景点、地名以及在应急、政府决策中彰显重要作用的基础地理信息进行及时 更新,更新周期为三个月。 2、重点区域全要素更新:对深圳湾超级总部、留仙洞总部、平湖金融基地、 国际低碳城、华为科技城、深圳国际生物谷、大空港新城、深圳北站商务中心区、 光明凤凰城、坪山中心区、宝安中心区、大运新城、笋岗清水河片区、福田保 税区、高新北区等重点发展片区进行基础地理信息全要素更新,更新周

33、期为三个 月。 3、全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实现各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联动更新, 更新周期至少达到一年一次。4、加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整合升级、加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整合升级改变原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按比例尺分级建库的技术模式,探索采用按要素和主题分层的建库模式,实现对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的灵活管理,并通过数据整合、重组技术,结合需求实现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整合,适时增加社会、经济、人文方面的重要属性信息,最终实现不同尺度、不同精度的基础测绘地理信息高度融合统一。规划期间,优先开展数字地形图对象化管理,推动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向时空信息数据库升级。(三)构建新型基础地理信息技术体系(三)构建

34、新型基础地理信息技术体系对现有基础地理信息生产、更新管理与服务等技术体系进行网络19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满足基础测绘转型升级需要,特别是满足应急测绘、地理国情监测等新型基础测绘业务的生产服务需要,强化生产和服务的协同能力。1、推动建立适应应急测绘、地理国情监测业务的智能化的地理、推动建立适应应急测绘、地理国情监测业务的智能化的地理信息生产技术体系信息生产技术体系提升数据生产能力。充分分析应急测绘保障、地理国情监测等新型测绘地理信息生产特点,依托统一网络基础设施开展相应的数据整合和应用系统建设,建成网络化、流程化、智能化的测绘生产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测绘生产全过程业务流程信息化,初步形成适应应

35、急测绘、地理国情监测新型测绘地理信息工作需要的生产工艺流程。2、形成地理信息按需、实时、联动、统一更新技术体系、形成地理信息按需、实时、联动、统一更新技术体系通过对不同分辨率基础地理信息的无缝衔接和一体化管理,实现数字比例尺地形图的智能缩编;加强基础地理信息与基础调查信息的联动更新技术体系建设,构建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核心的地表覆盖外业调查分类体系,为实现地理国情、土地利用、地形图、建筑物等基础调查数据统一更新提供基础;基于多源、异构数据,构建国土空间综合调查技术体系,实现数量与质量、资源与资产、社会生产与生态保护、地上与地下等多源数据的一体化管理;探索测绘地理信息增量生产及更新、在线更新模式

36、和技术。3、建立按需提供服务的技术体系、建立按需提供服务的技术体系根据按需、灵活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综合服务的有关要求,加强20测绘档案管理信息化,对现有测绘成果档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以及各类专项成果等成果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改造,构建全市基础地理信息服务资源库,实现对服务资源的有序组织管理;在此基础上,建设集产品加工、分发、共享交换、在线服务等于一体的信息化基础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并实现与“天地图” 、数字城市和地理国情监测等主要服务出口的对接,提升数据整合加工与产品快速制作能力。二、完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体系二、完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体系构建地理市情监测技术体系,按需开展地理市情监测,初步形成

37、政府宏观决策能力;加强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和增值开发;建设全市地理空间大数据、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智慧深圳地理时空云平台;开展应急保障和区域地理信息协同服务。基本形成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新格局。(四)开展地理市情分析与动态监测(四)开展地理市情分析与动态监测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大力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为契机,以我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基础,通过航空航天遥感、实地调查、地理信息空间分析等手段,在开展深圳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的基础上,建立地理市情监测支撑技术体系,结合实际需求,开展城市地理市情分析与动态监测,并定期向市委市政府报送市情监测报告,发布监测信息,为制定和

38、实施我市重大发展战略以及科学决策提供城市动态监测分析报告。211、构建地理市情监测体系、构建地理市情监测体系加强地理市情监测工作制度建设,建立地理市情相关部门联动的分工协作、信息交换与共享机制,促进形成长效的地理市情监测工作机制。通过开展地理市情监测与分析研究示范工程建设,逐步完善形成地理市情监测指标体系、工艺流程、分析模型和方法、产品系列;建设地理市情信息采集、处理、统计分析和成果发布系统,构建我市地理市情监测技术、标准、装备与人才体系。2、开展地理市情动态监测与分析、开展地理市情动态监测与分析根据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结合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与市情监测相关部门合作开展地理市

39、情监测与分析研究示范工程,在城市空间、经济社会发展、民生设施建设、城市灾害与公共安全、区域总体规划及重大工程、资源管理与承载力分析、生态与环境保护、海洋资源管理等方面开展常态化地理市情监测与分析。具体包括:城市空间发展监测与分析。围绕城市空间扩展主题,对城市发展相关地理国情要素和变化过程进行监测,分析城市空间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规划实施之间的关系,为政府各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经济社会发展专题监测与分析。针对现有历年各类人口数据和经济普查与统计数据,基于地理学空间角度,充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开展经济社会发展数据融合和专题监测分析,为人口管理、城22市规划、经济决策等相关工作提供基础和

40、依据。重要民生设施建设与发展监测。对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消防、公园、养老等重要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进行空间监测和发展情况评估,为民生资源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提供依据。城市灾害与公共安全监测。围绕地面沉降、城市内涝、地质灾害防治、建筑物防震、边防监管要素等开展重要地理国情要素监测与统计分析,为相关部门提供及时的监测成果,满足城市抢险救灾和城市公共应急等工作的迫切需求。区域总体规划及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动态监测与评估。针对深圳市重点开发或发展区域,如坪山中心区、光明凤凰城、大运新城、宝安中心区、前海蛇口自贸区等,围绕各类区域发展规划,建立地理国情空间规划监测体系,开展区域规划动态监测,评估规划

41、实施的效果,为促进“多规融合”提供参考依据。另外,选择深圳市重大工程建设的热点区域,跟踪监测工程建设区域范围内地表覆盖、生态环境等变化情况,反映工程实施进展、效果和影响等。资源管理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基于资源管理、利用和审计角度,针对矿藏、水流、山岭、森林、滩涂等自然资源和古建筑、古树名木等历史文物资源,开展重要资源监测与分析,为开展深圳市资源资产登记与监管、推动建立完善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基础。同时,通过开展国土资源管理和监测示范应用试点,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分析,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23基础与依据。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取耕地、林地、饮用水源、湿地

42、、城市绿地等对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要素或资源,或典型区域开展自然生态空间监测与生态协调性分析,以及围绕环境保护相关的要素开展环境污染防治监测与分析,服务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需要。海洋资源监测与管理。围绕海岸线、沙滩、滩涂、红树林等海域空间资源、海洋监测站点、海底管线等海洋基础设施、围填海、涉海生产活动、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情况等进行监测和变化趋势分析,为实施深圳市海洋发展战略、海洋资源管理、海洋经济发展等提供数据及决策支持。3、加强监测成果推广与应用、加强监测成果推广与应用坚持边监测,边应用的原则,实现监测成果在市直属部门间的互联共享,并通过召开全市地理国情成果推介、项目合作

43、等方式,开展监测成果的应用推广工作,推动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深莞惠和河源、汕尾 3+2 经济圈交通一体化重大项目实施,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推进湾区经济新发展等重大战略任务实施和建设更高质量的民生幸福城市等工作中的应用。(五)加强地理信息产品开发和社会化应用服务(五)加强地理信息产品开发和社会化应用服务按照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宗旨,24加强地理信息开发利用力度,开发地理信息新型产品,并以“天地图”为基础,推动地理信息的社会化应用。1、开发基础地理信息系列新型产品、开发基础地理信息系列新型产品面向政府服务和公众服务需要,研制开发基

44、础测绘新产品,形成更加丰富、多样化和适用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地图产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产品体系。利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地形图制图技术,加强通用型、专业型、信息化、兼容移动终端的基础地理信息产品或地理信息增值产品的开发生产等。特别是围绕政府决策需要、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等工作开展,加强快速应急地图制图能力建设和公益性地理信息保障服务能力建设,形成完备的保障地图产品体系,按需提供地图保障服务,并加强保障服务在线产品开发。2、拓展天地图的社会化服务、拓展天地图的社会化服务基于数字深圳基础空间信息平台,充实天地图数据资源,通过多种方式,广泛搜集、处理最新的影像数据、导航数据,结合公众兴趣点加工各类专题信

45、息等,进一步丰富数据资源,提高数据丰富性、精细度;进一步完善与开发“天地图深圳”在线服务软件体系,加大综合搜索、服务管理、多类终端支持等关键技术研发力度,全面提升天地图的科技水平;积极推进市场化运营模式,引导企业深度利用和挖掘地理信息,开发地理信息增值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具有广泛价值的地理信息产品和服务。25(六)提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六)提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深圳市空间地理基础信息资源管理暂行办法落实,推进建立全市跨部门、跨行业的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开展全市地理空间大数据建设和智慧深圳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为深圳市各政府部门提供空间基础地理信息共享与空间定位等服务,支撑各政府部门的空间可视化监督、管理、分析和辅助决策,切实提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1、完善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完善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加强主动服务意识,建立良性测绘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与运行服务长效机制,以数字深圳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载体,带动各部门专题地理数据的共享积极性,如:与其他业务部门建立常态联系工作机制,及时掌握各部门日常管理工作、重大资源调查或工程项目对专题地理空间信息的需求;通过推进与有关业务部门在装备、项目、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全面战略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