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22届高三生物模拟考试试题必修2含解析.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8793980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22届高三生物模拟考试试题必修2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22届高三生物模拟考试试题必修2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22届高三生物模拟考试试题必修2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22届高三生物模拟考试试题必修2含解析.doc(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22届高三生物模拟考试试题必修2含解析一、选择题1. 物质A是一种平安低残留的抑菌剂,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主要药物之一。但因长期使用,其防治纹枯病的效果有所下降,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 A. 突变导致纹枯病菌基因库发生改变B. 物质A使纹枯病菌发生抗药性基因突变C. 物质A对纹枯病菌的抗药性具有选择作用D. 水稻与纹枯病菌之间存在共同进化【答案】B【解析】【分析】1、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并不是由外因引起的,而是内在的遗传与变异引起的;在未使用农药前,某些害虫个体已具有这种抗药性,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进行了定向选择。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

2、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共同开展,即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详解】A、纹枯病菌突变产生新的基因,导致基因库发生改变,A正确;B、物质A起选择作用,不能使纹枯病菌发生基因突变,B错误;C、物质A对纹枯病菌的抗药性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强的基因逐渐积累,C正确;D、生物进化是共同进化,因此水稻与纹枯病菌在相互选择中共同进化,D正确。应选B。2. 某原核生物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后,转录形成的mRNA长度不变,但翻译出的多肽链变短,以下推断不合理的是 A. 该突变发生的很可能是碱基对的替换B. 突变可能导致mRNA上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C. 组成突变后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数目没有改变D.

3、该突变一定导致相应蛋白质丧失原有功能【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文:“其mRNA的长度不变,但合成的肽链缩短说明翻译的肽链缩短是由于编码的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详解】A、根据题干转录形成的mRNA长度不变,说明该基因的碱基数不变,故最可能是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A正确;B、根据题干mRNA长度不变,但合成的多肽链缩短,说明突变可能导致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B正确;C、根据A项分析可知,碱基替换导致的突变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数目没有改变,C正确;D、该突变翻译出的多肽链虽然变短,但该多肽加工后形成的相应蛋白质的结构不一定改变,原有功能不一定丧失,D错误。应选D

4、。3. 小麦种子萌发时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不需要光。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以下现象一定会发生的是 A.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B. DNA复制,淀粉酶合成C. ADP转化成ATP,C3被H复原D. 有氧呼吸增强,有机物总能量增加【答案】B【解析】【分析】小麦种子的萌发需要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提供能量,同时在没有叶片长出的情况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详解】A、小麦种子萌发时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但不是一定会发生,A错误;B、种子萌发时胚芽胚根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会进行复制,小麦种子富含淀粉,萌发时会合成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B正确

5、;C、种子萌发时能进行呼吸作用,ADP可以转化成ATP,但不需要光,不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不进行C3的复原,C错误;D、种子萌发有氧呼增强,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热能,有机物中总能量减少,D错误。应选B。【点睛】此题重点是考生要能够分析清楚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易错点是对有机物的总量和种类进行区分,在没有光合作用的条件下,有机物总量降低,而种类增加。4. 肺炎双球菌有许多类型,其中有荚膜的S型菌有毒性,能引起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而死亡;无荚膜的R型菌无毒性。以下图为研究人员所做的细菌转化实验示意图,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C 组为对照组,实验结果为小鼠死亡B. 能导致小

6、鼠患败血症死亡的有 A、B、D 三组C. E 组试管中长出的还是无毒性的 R 型菌D. D 组产生的S型菌不能将有毒性性状遗传给后代【答案】C【解析】【分析】1、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R型实际上是S型肺炎双球菌的突变类型,二者属于同一个物种。荚膜具有保护作用,除了具有抗枯燥等功能外,还使细菌能抵抗吞噬作用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B组煮沸后细菌死亡,故B组小鼠能生存;无荚膜的菌无毒,故C组小鼠能生存;DNA放入D后促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故D组小鼠不能生存死亡;蛋白质不能促使R型菌转化,故E组小鼠能生存。【详解】A、

7、C组没有处理,肺炎双球菌无荚膜,为空白对照,实验结果为小鼠不死亡,A错误;B、由于A组没有处理,肺炎双球菌有荚膜;D组参加的是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能使无荚膜的肺炎双球菌转化为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所以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有A、D两组,B组S型细菌被杀死,不能使小鼠死亡,B错误;C、E组中是R型细菌+S型细菌的蛋白质,而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不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小鼠仍存活,所以加S菌的蛋白质后试管中长出的还是无毒性的R菌,C正确;D、D组产生的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所以能将该性状遗传给后代,D错误。应选C。【点睛】此题结合图解,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要求考生

8、识记肺炎双球菌的特点,掌握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过程,明确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可将R型细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细菌,再分析题图得出正确的结论。5. 共同进化形成了地球上千姿百态的物种和生态系统,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真核生物及有性生殖出现,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B. 生物登陆改变了陆地的环境,陆地复杂的环境进一步影响了生物的进化C.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一些物种的灭绝为其他生物腾出了空间D. 营养级越高的种群和进化过程中形成越晚的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答案】D【解析】【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根本内容是:进化是以种群为根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

9、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开展,这就是共同进化。【详解】A、距今约15亿年前,真核生物及有性生殖出现,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A正确;B、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开展,生物登陆改变了陆地的环境,陆地复杂的环境进一步影响了生物的进化,B正确;C、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防止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占绝对优势的局面,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一些物种的灭绝为其他生物腾出了空间,例如恐龙的灭绝为哺乳类

10、的兴盛腾出了空间,C正确;D、营养级越高的种群获得的总能量越少,不一定适应能力就越强,进化过程中岀现的新物种,有些是靠开辟环境中新的生存位置来生存和繁衍的,不一定就比原来的物种适应能力更强,D错误。应选D。【点睛】此题需要考生掌握生物共同进化知识,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发生的进化。6. 在观察果蝇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时,发现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呈现4种不同的形态。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假设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前期,那么一定有同源染色体联会B. 假设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后期,其一定会发生基因重组C. 假设该细胞此时存在染色单体,那么该果蝇有可能是雌性D. 假设该细胞此时没有染色

11、单体,那么该细胞不可能取自精巢【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文:一个正在分裂的果蝇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呈现4种不同的形态,说明该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4条染色体,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正在分裂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4种形态,说明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该细胞不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应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有丝分裂前期,而有丝分裂前期没有同源染色体联会,A错误;B、假设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后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12、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但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基因重组,B错误;C、假设该细胞此时存在染色单体,说明此时不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由于细胞中染色体只有4种形态,而雄果蝇的染色体有5种形态,因此该果蝇不可能是雄果蝇,C正确;D、假设该细胞此时没有染色单体,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那么该细胞可能来自于卵巢或精巢,D错误。应选C。7. 科学家把等量的小白鼠败血症病毒一种 RNA 病毒颗粒参加甲乙两支试管,其中甲试管中含有带放射性标记的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缓冲溶液,乙试管中含有带放射性标记的核糖核苷三磷酸缓冲溶液。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中能检测到含有

13、放射性的核酸,乙试管中不能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核酸。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甲、乙试管中都不能检测到子代病毒B. 该病毒颗粒中含有与 DNA 合成有关的酶C. 乙试管中无放射性核酸的合成是因为缺少 RNA 酶D. 参加 RNA 酶,甲试管中放射性核酸明显减少【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甲试管中参加了RNA病毒的颗粒和含有带放射性标记的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缓冲溶液,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中能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核酸,说明甲试管中发生了逆转录构成,以RNA为模板合成了DNA,说明该病毒为逆转录病毒;而乙试管中参加了RNA病毒的颗粒和带放射性标记的核糖核苷三磷酸缓冲溶液,一段时间后,乙试管中

14、不能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核酸,说明乙试管中不能发生核酸的合成过程,因为缺少合成DNA的原料脱氧核糖核苷酸。【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试管中发生了逆转录,但是甲试管中不能合成RNA和蛋白质,故甲试管中没有没有子代病毒,乙试管中只有病毒RNA存在,也不能合成蛋白质,因此乙试管中也没有子代病毒,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试管中完成了DNA的合成,因此参加的病毒颗粒中含有逆转录酶,B正确;乙试管中无放射性核酸的合成是因为缺少合成DNA的原料脱氧核糖核苷酸,C错误;参加RNA酶,病毒模板减少,故甲试管中放射性核酸明显减少,D正确。8. 2022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表彰了三位科学家在研究细胞感知和适应氧

15、气变化机制中作出的奉献,该机制中离不开一种称为缺氧诱导因子HIF的蛋白“开关,在正常的氧气条件下HIF会迅速分解,但当氧气含量下降时,HIF含量增加,促进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使人体细胞适应缺氧环境。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百米赛跑时肌细胞中HIF合成可能会增多B. 正常人体细胞中也会存在缺氧相关基因C. HIF有助于维持细胞外液成分的相对稳定D. 降低HIF的活性有助于治疗缺氧性疾病【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在缺氧的情况下,HIF会积累,诱导相关基因的表达,适应低氧环境;当氧气充足时,HIF会被分解。【详解】A、百米赛跑时,肌细胞中可能会缺氧,HIF的合成可能增多,A正确;B、

16、正常人体细胞中也存在缺氧相关基因,在缺氧情况下,可以进行表达,适应低氧环境,B正确;C、HIF有助于维持细胞外液中氧气含量的稳定,C正确;D、提高HIF的活性有助于治疗缺氧性疾病,D错误。应选D。【点睛】9. IL-6R基因编码的IL-6R是细胞膜上的一种受体蛋白,研究发现,IL-6R基因的过度表达会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TAT3蛋白,形成二聚体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异常表达,引发恶性肿瘤。以下表达的错误的选项是 A. IL-6R的作用说明细胞膜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B. IL-6R基因过度表达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异C. 二聚体通过核孔转移到核内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

17、D. 二聚体诱导的靶基因属于原癌基因,该基因只在肿瘤细胞中表达【答案】D【解析】【分析】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特征为:能无限增殖;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癌细胞外表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间黏着性降低,易于在体内扩散转移。【详解】A、IL-6R是细胞膜上的一种受体蛋白,细胞膜实现信息交流功能多数是通过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来实现,A正确;B、IL-6R基因过度表达从而引发恶性肿瘤,使得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变化,B正确;C、二聚体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C正确;D、由题意“形成的二聚体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异常表达,引

18、发恶性肿瘤,可知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D错误。应选D。【点睛】此题的知识点是癌细胞的特征,细胞癌变的机理和诱发因素,对癌细胞的特征的记忆及对细胞癌变机理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10. 突变型果蝇的局部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下图,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紫眼基因pr、粗糙眼基因ru为一对等位基因B. 在有丝分裂后期,图中的三条染色体之间可发生自由组合C.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2、3号染色体局部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的同一极可能有基因w、pr、e【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白眼对应的基因和焦刚毛对应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进行自由组合

19、;翅外展基因和紫眼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进行自由组合;粗糙眼和黑檀体对应的基因均位于3号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进行自由组合。位于非同源染色体:X染色体、2号及3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详解】A、2号和3号是非同源染色体,故紫眼基因pr、粗糙眼基因ru不是一对等位基因,A错误;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才能自由组合,B错误;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才属于基因重组,2号和3号是非同源染色体,C错误;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体单体分开,非等位基因w、pr、e可能移向同一极

20、,D正确。应选D。11. 细胞内的RNA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RNA-蛋白质复合物,以完成某些生命活动,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某种R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细胞器在此处发生的化学反响可以生成水分子B. RNA聚合酶是一种蛋白质,转录时,它与RNA结合C.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有RNA-蛋白质复合物D. 某种RNA与蛋白质结合后,参与DNA分子单链的形成那么该蛋白可能是逆转录酶【答案】B【解析】【分析】核糖体是由两个大小亚基构成,主要成分是rRNA和蛋白质,因此题干信息中RNA-蛋白质复合物即指核糖体,据此答题。【详解】A、rR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细胞器核糖体,在核糖体上发生的氨基酸脱水缩合可

21、以生成水分子,A正确;B、RNA聚合酶是一种蛋白质,它与DNA结合,催化DNA到RNA转录,B错误;C、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有RNA-蛋白质复合物核糖体,C正确;D、RNA病毒的RNA可以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逆转录出互补的DNA分子单链,D正确。应选B。12. 以下图所示为某种多倍体的培育过程,以下有关这一过程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 物种a和物种b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根本单位B. 杂种植物细胞内的染色体来自不同物种,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C. 图示多倍体形成过程中,既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也发生了基因重组D. 图示杂种植物的形成,说明物种 a和物种b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以图

22、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根本观点、多倍体育种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种群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根本单位,A错误;杂种植物细胞内的染色体来自不同物种,但可能含同源染色体,例如: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得到的三倍体西瓜 ,B错误;图示多倍体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有性杂交、染色体加倍,因此既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也发生了基因重组,C正确;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图示杂种植物是不育的,说明物种 a和物种b之间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13. 小西红柿(圣女果)是二倍体生物。 圣女果有多种颜色,这些颜色的圣女果都是通过杂交育种培育而来的。 以下相关表达错

23、误的选项是 A. 控制圣女果颜色的等位基因可能有两对或多对B. 圣女果体内处于着丝点断裂状态的细胞均有4个染色体组C. 自然生长的同一株圣女果上所结果实颜色一般相同D. 控制圣女果颜色的等位基因应来源于基因突变【答案】B【解析】【分析】1小西红柿(圣女果)是二倍体生物,其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着丝点断裂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就有丝分裂而言,着丝点断裂后的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2圣女果果实呈现的多种颜色属于相对性状。基因与性状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有的性状受多对基因控制,一对基因也可能对多对性状产生影响。3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基因

24、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表现为一个基因可以发生不同的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详解】A、基因与性状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有的性状受多对基因控制,因此控制圣女果颜色的等位基因可能有两对或多对,A正确;B、圣女果体内处于着丝点断裂状态的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也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如果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那么细胞中均有4个染色体组,如果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那么细胞中均有2个染色体组,B错误;C、如果没有可遗传的变异发生,那么自然生长的同一株圣女果的不同体细胞均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该植株上所结果实颜色也一般相同,C正确;D、基因突变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可见,控制圣女果

25、颜色的等位基因应来源于基因突变,D正确。应选B。14. 人类某种遗传病是由一对位于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男性只要有一个致病基因(A)就患病,而女性只有含两个致病基因(A)才患病。某家庭有该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如下。 不考虑其他基因和突变,以下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该遗传病与红绿色盲、白化病都属于单基因遗传病B. 图中-3和-1基因型相同,-2和-4的也相同C. 假设-1患病,那么-1的体细胞中最多含有4条X染色体D. 假设-1不患病,那么-1是男孩的可能性较小【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男性患者基因型为XAYa、XaYA、XAYA,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XaYa;女

26、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AXA,正常女性的基因型为XAXa、XaXa。【详解】A、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该遗传病与红绿色盲、白化病都属于单基因遗传病,A正确;B、由-4XAXA和-3XaYa可推出-3和-4基因型分别为XAYa和XAXa;由-1XaYa和-2XAXA可推出-1和-2的基因型分别为XAYa和XAXa,因而图中-3XAYa和-1XAYa的基因型相同,-2XAXA和-4XAXA的也相同,B正确;C、假设-1患病,基因型只能是XAYa,那么-1的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后期时,体细胞中最多含有2条X染色体,C错误;D、-2和-3基因型分别为XAXa和XaYa,假设-1不患病,

27、那么-1的基因型可以是XAXa、XaXa或XaYa,男孩的概率为1/3,是男孩的可能性较小,D正确。应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规律。结合题意列出正确的基因型是解题关键。15. 在生物科学史上,科学家通过实验后提出一些假说。以下对应关系错误的选项是 A. 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发生别离B. 果蝇的眼色伴性遗传实验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C. 肺炎双球菌的活体转化实验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D. 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传到下面的伸长区【答案】D【解析】【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根本步

28、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4、达尔文实验证明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对下部产生影响,出现向光弯曲。【详解】A、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的别离定律,A正确;B、果蝇的眼色伴性遗传实验证明了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C、肺炎双球菌的活体转化实验提出了加

29、热杀死的“S型菌可能有转化因子,C正确;D、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提出尖端产生的某种影响传到下面的伸长区,但并不清楚这种影响是什么,D错误。应选D。【点睛】此题考查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6. 以下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相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可以表示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四倍体西瓜体细胞的基因组成B. 可以表示果蝇体细胞的基因组成C. 可以表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的基因组成D. 可以表示雄性蜜蜂体细胞的基因组成【答案】A【解析】【分析】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

30、,那么有几个染色体组,那么表示4个染色体组,表示2个染色体组,表示3个染色体组,表示1个染色体组。【详解】A、秋水仙素处理后的结果为染色体数目加倍,基因数目也加倍,而且基因至少两两相同,而图细胞的基因型为AAAa,不能表示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细胞的基因组成,A错误;B、果蝇为二倍体生物,可表示果蝇体细胞的基因组成,B正确;C、21三体综合征患者多出1条第21号染色体,可以表示其基因组成,C正确;D、雄性蜜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为单倍体,可以表示其体细胞的基因组成,D正确。应选A。17. 现有长翅雌果蝇(TT)和残翅(tt)雄果蝇杂交,子一代中偶然出现了一只残翅果蝇。关于该残翅果蝇的形成原

31、因分析,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A. 该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为 Tt ,其残翅性状是由环境影响的结果B. 亲本雄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丧失了 t 基因片段C. 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丧失了 T 基因片段D. 亲本雌果蝇减数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的 T 基因突变为 t 基因【答案】B【解析】【分析】长翅雌果蝇TT和残翅tt雄果蝇杂交,子一代中偶然出现了一只残翅果蝇,该残翅果蝇的出现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染色体变异。【详解】A、假设该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为Tt,其残翅性状是由环境影响的结果,A正确;B、假设亲本雄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丧失了t基因片段,那么子代的基因型为T,

32、表现为长翅,B错误;C、假设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丧失了T基因片段,那么子代的基因型为tO,表现为残翅,C正确;D、亲本雌果蝇减数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的T基因突变为t基因,那么子代基因型为tt,表现为残翅,D正确。应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基因的别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根据选项信息,判断残翅果蝇基因型及对应表现型,即可解题。18. 最新研究发现白癜风致病根源与人体血清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减小或丧失有关。当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中某些碱基改变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A,如表显示酶A与酪氨酸酶相比,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比拟指标患者白癜风面积30%20%10%5%酶A氨基

33、酸数目/酪氨酸酶氨基酸数目111109A. 可能导致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mRNA中的终止密码子位置改变B. 中氨基酸数目没有改变,对应的mRNA中碱基排列顺序也不会改变C. 使tRNA种类增多,使tRNA数量减少,中tRNA的数量没有变化D. 中碱基的改变导致染色体变异【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后转录形成的mR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导致翻译形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改变,进而使生物性状发生改变;碱基对替换往往引起mRNA上的一个密码子变化,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往往引起多个密码子的变化。【详解】A、由表格信息可知,基因

34、突变导致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改变,因此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了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mRNA中的终止密码子位置改变,A正确;B、中酶A的氨基酸数目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基因控制合成的酶的种类发生变化,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转录细胞的mR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B错误;C、基因突变改变的是mRNA上的密码子,不改变tRNA的种类,C错误;D、中碱基的改变,可能是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造成的,属于基因突变,D错误。应选A。【点睛】此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原因等根底知识,掌握基因突变的类型,能紧扣概念中的“缺失、替换或增添答题。二、非选择题19. 在群体中位于某同源染色体相

35、同位置,两个以上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果蝇翅膀形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控制,野生型果蝇的翅膀为圆形,由基因XR控制,突变体果蝇的翅膀有椭圆形和镰刀形,分别由基因XO、XS控制。下表为3组杂交实验及结果,请答复以下问题:杂交组合亲本子一代雌性雄性雌性雄性杂交一镰刀型圆形镰刀型镰刀型杂交二圆形椭圆形椭圆形圆形杂交三镰刀型椭圆形椭圆形镰刀型1基因XR、XO、XS在结构上的区别是_,XR、XO、XS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定律。根据杂交结果,3个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用辅助表示。2杂交二中子一代的雌果蝇和杂交三中子一代的雄果蝇交配,后代中椭圆形翅雌果蝇、镰刀形翅雌果蝇、椭圆形

36、翅雄果蝇、圆形翅雄果蝇的数量比例应为_。3假设要判断某椭圆形翅雌果蝇的基因型,可让其与镰刀形翅的雄果蝇交配,通过观察子代表现型来确定,该方案的依据是_。【答案】 (1). 碱基对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2). 别离 (3). XOXSXR (4). 1111 (5). 椭圆形雌果蝇的基因型有XOXO、XOXS、XOXR,与镰刀形翅的雄果蝇(XSY交配,后代雄果蝇的表现型均不同【解析】【分析】根据杂交组合一可知,亲本是镰刀形和圆形,后代全为镰刀形,说明镰刀形对圆形为显性性状;由杂交组合二或三可知,后代表现型都与性别相关联,说明该复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杂交组合二的亲子代分析,雌性后代与雄性

37、亲本表现型都是椭圆形,雄性后代与雌性亲本表现型都是圆形,说明椭圆形对圆形为显性性状;由杂交组合三可知,雌性后代与雄性亲本表现型都是椭圆形,雄性后代与雌性亲本表现型都是镰刀形,说明椭圆形对镰刀形为显性。【详解】1基因 XR、XO、XS为复等位基因性,遵循基因的别离定律,其主要区别是碱基对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根据以上分析,镰刀形对圆形为显性性状,椭圆形对圆形为显性性状,椭圆形对镰刀形为显性,因此3个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XOXSXR。2根据以上分析,该复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3个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XOXSXR,那么杂交二的子一代雌果蝇基因型为XOXR,杂交三中子一代的雄果蝇基因型为XS

38、Y,两者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XOXS、XRXS、XOY、XRY,比例相等,因此后代中椭圆形翅雌果蝇、镰刀形翅雌果蝇、椭圆形翅雄果蝇、圆形翅雄果蝇的数量比例为1:1:1:1。3椭圆形雌果蝇 的基因型可能为XOXO、XOXR、XOXS,假设要确定其基因型,可以将之与镰刀形翅的雄果蝇XSY交配,通过观察子代雄果蝇的表现型来判断。【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别离定律及实质、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点,明确伴性遗传遗传与性别相关联,能够根据亲子代的表现型以及与性别的关系判断基因在什么染色体上以及显隐性关系。20. 果蝇为XY型性别决定,翅形有长翅、小翅和残翅3种类型。假设翅形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A和a、B

39、和b控制。当A和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长翅,有A无B时表现为小翅,无A基因时表现为残翅。现有甲、乙两个纯种品系果蝇,甲为长翅,乙为残翅,两品系果蝇中均有雌、雄果蝇。以下图是杂交实验及结果,请答复以下问题:1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对于上述2对等位基因所在染色体的合理假设有2种。假设: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B和b位于X、Y染色体上。当假设成立时,那么F2残翅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假设:_。当假设成立时,那么F2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有_种。2乙品系雌蝇有2种基因型,请利用甲、乙两个品系果蝇继续实验,进一步确定B和b位于X、Y染色体。请简要写出杂交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_。(只统计翅形,不统计性别)【答案】 (1)

40、. aaXbYb aaXBYb (2). 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B和b只位于X染色体上 (3). 6 (4). 杂交方案:将甲品系长翅雄蝇与乙品系残翅雌蝇交配,得F1;将F1雌雄果蝇交配得F2,单独统计每个杂交组合中F1、F2的翅形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假设有的杂交组合中,F1为长翅,F2中长翅小翅残翅934,那么B和b位于X、Y染色体上【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别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别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题意分析,F2果蝇的性状别离比为934为9331的变式,可知A/a和

41、B/b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1假设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X、Y染色体上,那么F1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b。F2果蝇的表现型为长翅32A_XBX_、31A-XBYb小翅31A_XbYb残翅12aaXBX_、11aaXBYb、11aaXbYb=9:3:4,那么F2残翅雄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Yb和aaXbYb。假设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只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F1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F2果蝇的表现型为长翅32A_XBX_、31A_XBY小翅31A_XbY残翅12aaXBX_、11aaXBY、11aaXbY=934,那么F2中

42、长翅果蝇的基因型A_XBX_、A_XBY有6种,即AAXBXB、AaXBXB、AAXBXb、AaXBXb、AAXBY、AaXBY。2假设进一步确定B和b位于X、Y染色体上,将甲品系雄蝇AAXBYB与乙品系雌蝇aaXbXb交配,得F1全为长翅AaXBXb和AaXbYB;将F1雌雄果蝇交配得F2,F2中长翅31A_XBXb、31A_XBYB、31A_XbYB:小翅31A_XbXb残翅14aa-=934。因此杂交方案为:将甲品系雄蝇长翅与乙品系雌蝇残翅交配,得F1;将F1雌雄果蝇交配得F2,单独统计每个杂交组合中F1、F2的翅形及比例。假设杂交组合中,F1为长翅,F2中长翅:小翅:残翅=934,那么

43、B和b位于X、Y染色体上。【点睛】熟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与应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能正确分析相关基因位置的题目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 某植物性别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T/t和D/d控制,T_dd为雌株,ttD-为雄株,T-D-、ttdd为雌雄同株。叶片颜色深绿和浅绿是由另一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用深绿雄株个体和浅绿雌株个体杂交,所得后代F1中,深绿雌雄同株个体和深绿雄株个体各占一半。答复以下问题。1叶片颜色中显性性状是_。两个亲本中,杂合子亲本是_。2单株隔离种植F1只允许同株传粉,所得后代F2中基因型有_填数字种,其中浅绿雌株个体所占比例是_。3甲、乙两学习小组分别选用TtDd

44、与ttdd杂交、TtDd自交的方法验证两对基因T/t和D/d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假设甲组的子代的性状及比例为_,那么能证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同学们讨论后认为,乙组所选方法优于甲组,其理由是_。【答案】 (1). 深绿 (2). 浅绿雌株 (3). 27 (4). 3/64 (5). 雌株:雄株:雌雄同株=1:1:2说明:只要对应比例正确,顺序可换 (6). 不用进行人工杂交,操作简便【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该生物的性别由基因型决定,用深绿雄株个体和浅绿雌株个体杂交,所得后代F1中,都是深绿植株,说明深绿为显性性状,那么亲本应为深绿和浅绿的纯合子杂交。亲本为雌株T-dd和雄株ttD-杂

45、交,子代出现雌雄同株:雄株ttD-=1:1,由于子代没有雌株出现,说明没有出现dd,子代出现了雄株,即出现了tt,所以亲本基因型为TtDDttDD。据此答题。【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叶片颜色深绿和浅绿是由另一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深绿和浅绿植株杂交产生的后代都是深绿植株,因此叶片颜色中显性性状是深绿。控制叶片颜色的基因设为A/a,根据上述分析,单独考虑性别可知亲本基因型为TtDDttDD,由于雌株为浅绿,雄株为深绿,所以雌株基因型为aaTtDD,雄株基因型为AAttDD,所以亲本中杂合子是浅绿雌株。2因为单株隔离种植F1,所以F1只有雌雄同株能够同株自交传粉。由上述分析可知F1雌雄同株基因型为AaTtDd,其自交得到F2,F2的基因型有333=27种。浅绿雌株的基因型为aaT_dd,浅绿雌株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43/41/4=3/64。3甲组用TtDd与ttdd杂交,假设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那么TtDd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甲组的子代性状及比例为雌株Ttdd:雄株ttDd:雌雄同株TtDd+ttdd=1:1:2。相较于甲组,乙组所选方法优于甲组,因为乙组的植株雌雄同株,不用进行人工杂交,操作简单。【点睛】此题综合考查基因别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运用课本中相关的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