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信丰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六次周考试题.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8792206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六次周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六次周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六次周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州市信丰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六次周考试题.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西省赣州市信丰中学2022-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六次周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以下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读图答复以下小题。1关于图中各地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两地均位于中纬度B两地均位于东经度C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D地位于地的西北方向2根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位于两个相同半球的是A与B与C与D与3图中a、b、c、d四个区域,实际面积最小的是AaBbCcDd以下图为我国某岛屿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读图答复以下各题。4据图判断该岛的地势 A东部高,西部低B西部陡,东部缓C南部高,北部低D北部陡,南部缓5据图判断该岛南北宽大约是 A0.5千米B1.6千米C2.6千米D

2、3.8千米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A先向东,再向东南B先向北,再向东北C先向西南,再向南D先向西北,再向西7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区域内有一个村庄夏季能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这个村庄可能是图中的A丁村B丙村C乙村D甲村8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是A200米H400米B300米H500C300米H400米D400米H600米读“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答复以下各题: 9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盆地与其所在省区简称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A甘、川、藏、青B新、川、藏、青C新、川、新、青D新、川、新、藏10关于四大盆地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盆地中有我国面

3、积最大的沙漠B盆地位于非季风区C盆地矿藏资源丰富D盆地位于中温带11四大盆地中海拔最低与面积最大组合正确的选项是( )ABCD 以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某行政村不同年份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其中X、Y、Z分别表示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三个年龄组。甲、乙、丙分别为该村落1980年、2000年、2022年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2与甲相比,该行政村乙年龄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出生率上升B死亡率下降C国家实行方案生育政策D社会经济的开展13导致该行政村年龄结构由乙向丙演变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因素B气候因素C社会变革D交通和通信142022年该行政村的小学被撤并,其主要原

4、因可能是 A该村落生育率低,学生少B学生辍学严重C全部进城求学D师资短缺严重读图,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答复以下小题。15甲、乙两盆地中的河流A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B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C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D河的汛期短于河的汛期16甲、乙两盆地开展工业的有利条件相同的是A水运便利B劳动力充足C气候适宜D天然气丰富17甲盆地的小麦品质好于乙盆地,主要是甲盆地A地形平坦B温差大,光照足C土壤肥沃D水源充足 每年1月起,油菜花次第开放,缓缓掠过我国辽阔的大地。油菜花盛开期间,处处都是养蜂人道花逐蜜的身影。以下图为中国大陆油菜花开花时间月份等值线图。据此完成以下各题。18四省区中欣赏油菜花时间

5、最早的是 A豫B鄂C闽D滇19M地与N地油菜花盛开时间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B地形C土壤D降水20养蜂人追花逐蜜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是 A铁路B水路C航空D公路 以下图是经纬网和中国著名山脉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读图,答复以下各题。2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A3B5C8D1022图中山脉A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B是黄河的发源地C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D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23图中山脉的东西两侧分别是A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B河北省、山西省C落叶林带、草原带D外流区、内流区 以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关于对图中省份的说

6、法正确的选项是 甲、乙两省均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但属于不同的经济地带丙、丁两省均位于同一温度带,同一经济地带甲、乙两省以山地为界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ABCD25对图中省份的交通和物产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甲、乙两省陆路交通居首位丙、丁两省水路交通居首位甲、乙两省煤、木材丰富 丙、丁两省有色金属、粮食丰富ABCD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以下各题。26图中四条山脉中,同为长江、珠江两大河流分水岭的是( )ABCD27以下关于甲山脉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东南坡的降水少于西北坡B为我国赣、闽两省的分界线C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以下图为“沿109E、32N3

7、7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以下图答复以下各题。28图中的C山脉是A秦岭B太行山C天山D南岭29关于C山脉的地理意义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是我国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B是我国地势的第二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C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D我国1月0C等温线经过30“三天无雨苗发黄,千点急雨土冲光,山洪爆发遭大殃。此句俗语描述的地理现象对应图中的AA地BE地CC地DD地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综合题31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结合已学内容,答复以下问题。1说出两点山脉的地理意义。18分2描述图示地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据此推断其主要影响因素。6分3该区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8、结合所学知识试评价其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16分3参考答案1C2B3D【解析】【分析】1位于低纬度,A错;位于180经线上,位于西经度,B错;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C正确;位于东北方向,D错。应选C。220W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其余为西半球,南北半球以赤道划分。由此可得均位于北半球,西半球,B正确,ACD错误。3在四方格的经纬网中,相同间隔的经线和纬线围起的方格,纬度越低的区域表示的实际面积越大,纬度越高的区域表示的实际面积越小。故d区域表示的实际面积最小,D正确;应选D。【点睛】通过经纬度判断两地的相对方向:先判断南北方向纬度越靠近北极,南北方向越靠近北方;纬度越靠近南极,其南北方向越靠近南

9、方;后判断东西方向假设两地均为东经,那么度数大的在东方;假设两地均为西经,那么度数小的在东方;假设一地为东经,一地为西经,那么将两地经度数值相加:假设度数之和小于180,那么东经度数所在地在东方,西经度数所在地在西方;假设度数之和大于180,那么东经度数所在地在西方,西经度数所在地在东方。4C5B【解析】【分析】此题组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可以判断陡缓,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可以判断地势的上下甚至地貌类型。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实地距离相差大约110千米,据此估算小岛南北间距进一步计算实际距离。4读图中等高线数值可以得出地势南部高,北部低,从等高线的疏密来看应该是北部缓,南部陡,故答

10、案选C。5读图可以看出岛屿南北跨纬度约1,根据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实地距离相差大约110千米,可以得出该岛屿南北宽度约为110千米601.6千米,故答案选B。6B7B8. A【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河流流向的判读、日出方位的判读,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6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等高线示意图,河流在山谷中流,其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再结合指向标可判断出图中河流先向北流,再向东北流,B对。应选B。7该地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所以夏季日出东北方向,冬季日出东南方向。该地夏季能够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说明该地东南部有山地阻挡。读图得知,图中只有丙村东南有山地遮挡,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B项

11、符合。甲村、乙村和丁村东南部都没有遮挡,排除A、C和D。应选B。8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公式“n-1dHn+1d中,n表示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H表示陡崖的相对高度。故计算相对高度为200米H400米,A对。应选A。9C10C11A【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我国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点,读图解答即可9读图可得,图所示的盆地纬度最高,是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北部,该省区简称是新;图所示的盆地海拔最低,是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该省区简称是川或蜀;图所示的是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所示的盆地海拔最高,是柴达木盆地,位于青

12、海省,简称是青C正确。10塔里木盆地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即塔克拉玛干沙漠,故A错误;四川盆地位于季风区,故B错误;塔里木盆地位于暖温带,故D错误;柴达木盆地矿藏资源丰富,C正确。11四大盆地中,海拔最低的是图所示的盆地海拔最低,是四川盆地,面积最大的是塔里木盆地,A正确【点睛】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是我国的四大盆地。12C13A14A【解析】【分析】12从材料中和图中得出,甲、乙分别为该村落1980年、2000年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前后人口比照,014岁出生人口明显减少,说明出生率明显下降,造成出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当时国家实行方案生育政策,C对。出生率是由下降的,A错;死亡率

13、下降从材料和图无法得出,B错;社会经济的开展不是其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D错。故此题选择C。13从材料中和图中得出,乙、丙分别为该村落2000年、2022年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前后人口比照,得出1559岁青壮年人口大量减少,其他年龄结构的人也有相应减少。推断得出是由于外出务工造成的人口迁移。由于地区经济开展不平衡,相对落后的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兴旺地区,目的是为了寻找更多的就业时机,故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气候因素、社会变革和交通和通信无法从材料中推断出。排除BCD,故此题选择A。142022年该行政村的小学被撤并,说明适龄的小学年龄人口变少,由于生育率的不断降低,学生越来越少,A对。学生辍学严重、

14、全部进城求学和师资短缺严重从材料中无法推断出,且与常识不符。排除BCD,故此题选择A。15A16D17B【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我国主要盆地。15结合经纬网可知,甲、乙两盆地分别为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两盆地中的河流分别为塔里木河和长江,所以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上的冰雪融水;而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河气温高,不会结冰,所以没有凌汛;河的水源主要来自降水,因雨季长,所以汛期长。应选A。16两盆地都是我国油气资源丰富地区,为工业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而甲盆地的河流水量小,乙河流速快,所以水运条件差;甲盆地人口稀少,劳动力少;甲盆地气候干旱。应选D。17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枯燥,温差大,光照足

15、,作物品质优良;而受地形影响小;土壤和水源条件都比乙盆地差。应选B。18C19B20D【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和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小题1:四地中豫是河南省、鄂是湖北省、闽是福建省、滇是云南省。油菜花的开放是要到达一定的气温条件下才行。四地只有福建和云南的纬度较低,气温高。但云南地处高原上,气温要低些,所以最早开放的是福建省。小题2:从题中可以看出影响油菜花开放时间的主要是气温,M地处四川盆地,N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冬春季节四川盆地高大的秦岭和大巴山会阻挡北方的冷空气,故气温要比长江中下游平原要高,所以影响因素是地形。小题3:要结合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进行比照分析。18

16、油菜花的开放是要到达一定的气温条件下才行。四地只有福建和云南的纬度较低,气温高。但云南地处高原上,气温要低些,所以最早开放的是福建闽,答案选C。19M地处四川盆地,N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冬春季节四川盆地高大的秦岭和大巴山会阻挡北方的冷空气,故气温要比长江中下游平原要高,所以影响因素是地形。20蜂农每年转场距离远,但不是一次进行远距离转移,航空运输本钱太高,铁路运输不方便寻找蜜源,在转场中不一定有河流,公路运输机动灵活,也方便在各地寻找蜜源,提高经济效益。21B22D23B21根据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图

17、示最南端与最北端间隔10格,故判断纬线的间隔约为5,选B。22根据图示信息,大兴安岭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A错;是祁连山,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和我国一二阶梯的界线,巴颜喀拉山是我国黄河的发源地,B错;是太行山,是我国二、三级阶梯界线。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部,C错;是南岭,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据此此题选D。23根据图示信息,图中山脉为太行山,该山的东西两侧分别是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河北省、山西省;两侧均为落叶林带、外

18、流区。据此分析选B。【点睛】1、我国气候界线(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与400毫米降水量等值线大约重合。该线西北为非季风区,东南为季风区。(2)降水量和干湿区的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3)热量界线1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暖

19、温带与中温带的界线:鸭绿江口长城(山西境内稍偏南)祁连山天山一线。(4)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贫乏界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此线西北,太阳能资源丰富此线东南贫乏。2、我国地势阶梯界线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24A25D【解析】【分析】24甲、乙两省都位于太行山以西,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但甲陕西省属于西部经济地带,而乙山西省属于中部经济地带;丙湖南省和丁江西省都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地区,且都在中部经济地带,故正确。甲、乙两省以河流为界,丙、丁两省以山脉为界;

20、错误。应选A。25陕西和山西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水运条件不佳,以陆路交通为主;湖南和江西的铜、铅锌、钨、锑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同时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因而粮食丰富,因而正确。丙、丁两省水运较兴旺,但现代交通以陆路交通为主;甲、乙两省煤丰富,木材不丰富,错误;应选D。【点睛】区域比拟方法:1区域差异的比拟有多种方法,不同区域比拟方法是不同的。2比拟区域环境主要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方面进行。3区域比拟一般从自然环境特征、经济开展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可持续开展等方面进行分析。4自然地理环境的比拟主要从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和自然资源等方面进行。5经济开展的比拟主要从经济开展

21、特点、工农业生产及其布局、人口与城市等方面进行。26C27B【解析】【分析】此题以我国东南地区的山脉分布图为载体,考查中国局部地区的地理特征,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26根据图中山脉分布可知,、两山脉,北侧为长江流域,南侧为珠江流域,均为长江和珠江的分水岭,故C选项正确。27甲山脉为武夷山,东南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A项错误;为我国江西省和福建省的分界线,江西简称赣,福建简称闽,故B选项正确;武夷山全部位于季风区范围内,C项错误;武夷山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D项错误。【点睛】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降水量等值线

22、即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麓。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与400毫米降水量等值线大约重合该线西北为非季风区,东南为季风区。降水量和干湿区的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

23、斯山。热量界线1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暖温带与中温带的界线:鸭绿江口长城(山西境内稍偏南)祁连山天山一线。地势阶梯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北段: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的东端南段: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长江与黄河水系的界线:巴颜喀拉山、秦岭;长江与珠江水系的界线:南岭;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28A29D30A【解析】【分析】28沿109E、32N37N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势的上下和起伏可知,图中A是黄土覆盖的黄土高原,B为地壳断

24、裂下陷形成的渭河谷地,C是东西走向的秦岭,D是汉江谷地,E为大巴山。综上所述,应选A。29据上题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C山脉为秦岭,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根本吻合,该线是我国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A错误;我国地势的第二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B错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C错误;秦岭淮河一线与我国1月0C等温线根本一致,D正确。应选D。30“三天无雨苗发黄意指春季缺乏降水。“千点急雨意指暴雨;“土冲光意指水土流失;“山洪爆发遭大殃意指地表缺乏植被保护,容易形成洪水灾害。对照四

25、个选项综合分析后,应是黄土高原,据上面分析黄土高原对应图中的是A地。应选A。【点睛】中国的一、二级阶梯界线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的东端;二、三级阶梯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1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31 1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4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农耕区与畜牧区的界

26、线2规律: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因为东部濒临海洋,距海较近,越向西水汽越少,气候枯燥 因素:海陆位置3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不利条件:纬度较高,热量缺乏【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区域地理、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农业开展条件。【详解】1山脉为大兴安岭。其地理意义从地形区界线、内外流区域界线、地势阶梯界线、气候界线等方面综合分析。山脉为大兴安岭。其地理意义为:是我国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是我国400毫米等降水线分界线,是我国地势的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东北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2该地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可以从图中曲线数值变化趋势分析得出,该地降水来自东南太平洋上,故距海远近的海陆位置为主导为因素。读图,可明显看出该地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因为东部濒临海洋,距海较近,越向西水汽越少,气候枯燥。故为海陆位置的影响。3评价农业开展的条件要从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交通、科技等两方面分析,注意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双向分析。该区域为我国的东北平原。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不利条件:纬度较高,热量缺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